好中医从不“光说不练”(呼声)
最近,电视上掀起了一股“中医养生热”。几位学者成了中医界历来少有的“电视明星”。上到七旬老人下到80后,粉丝团大得惊人。与此同时,很多中医专家对他们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中医学首先是一门医学,它确实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很多非中医的文化人宣讲中医文化知识,虽然对宣传推广中医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讲座者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不准,缺乏中医技能的实践经验,就难免望文生义,产生谬误,容易误导受众。在众说纷纭的背后,不容置疑的是:老百姓太渴望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而能够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讲授的中医专家却少之又少。
善诊者未必善于言,善于言者未必善于诊。传统的中医注重的是疗效,靠的是口碑,而不是通过媒体传播,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传统的中医一贯“医隐于民、药藏于乡”,让人觉得好中医从不炒作。于是,很多中医专家没能加入到中医科普的行列,内行不说,外行乱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医科普的乱象。
改变这种局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中医理论古朴深奥,语辞难解,理解之中歧义难免;难在中医实践经验容易意会不易言传,心中了了,指下难名。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并非易事。中医药知识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百姓,要用最浅显通俗的现代语言,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展示给受众,才能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要以生活中的实例、自然疗法阐明深奥的中医原理,使老百姓易于接受。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又需要很好的语言转换和表达能力。中医药知识推广工作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就能轻松做到的,一定要真正的中医药专家甚或是中医药大家才能胜任。
中医药的科普推广工作,首先面临的是“门槛”和“规范”问题。具有什么样的资质才能讲中医?门槛由谁来定?去年成立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目的就是整合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力量,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水平,为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人才保障。
中医的发展需要科普。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中医药,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尽管用钱学森的话来说“中医不是不科学,而是超科学”,但无法用现代的科学“语境”来把中医讲清楚。中医失去了话语权,导致民众对中医从疏远到质疑。中医过去所处于的主流医学的地位早已不再。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百姓了解中医,重建对中医的信赖。最主要的是,有助于百姓熟悉中医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思想与原理,达到养生防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医的发展,不能“光说不练”,但也不能“光练不说”。百姓的需求是中医发展的动力,疗效是中医生存的基础。中医发展不仅需要培养“粉丝”,更需要名医大家的不断涌现,学术薪火代代相传。名医大师辈出,才是中医传承和振兴发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编辑), http://www.100md.com(王君平)
中医学首先是一门医学,它确实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很多非中医的文化人宣讲中医文化知识,虽然对宣传推广中医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讲座者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不准,缺乏中医技能的实践经验,就难免望文生义,产生谬误,容易误导受众。在众说纷纭的背后,不容置疑的是:老百姓太渴望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而能够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讲授的中医专家却少之又少。
善诊者未必善于言,善于言者未必善于诊。传统的中医注重的是疗效,靠的是口碑,而不是通过媒体传播,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传统的中医一贯“医隐于民、药藏于乡”,让人觉得好中医从不炒作。于是,很多中医专家没能加入到中医科普的行列,内行不说,外行乱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医科普的乱象。
改变这种局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中医理论古朴深奥,语辞难解,理解之中歧义难免;难在中医实践经验容易意会不易言传,心中了了,指下难名。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并非易事。中医药知识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百姓,要用最浅显通俗的现代语言,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展示给受众,才能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要以生活中的实例、自然疗法阐明深奥的中医原理,使老百姓易于接受。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又需要很好的语言转换和表达能力。中医药知识推广工作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就能轻松做到的,一定要真正的中医药专家甚或是中医药大家才能胜任。
中医药的科普推广工作,首先面临的是“门槛”和“规范”问题。具有什么样的资质才能讲中医?门槛由谁来定?去年成立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目的就是整合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力量,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水平,为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人才保障。
中医的发展需要科普。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中医药,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尽管用钱学森的话来说“中医不是不科学,而是超科学”,但无法用现代的科学“语境”来把中医讲清楚。中医失去了话语权,导致民众对中医从疏远到质疑。中医过去所处于的主流医学的地位早已不再。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百姓了解中医,重建对中医的信赖。最主要的是,有助于百姓熟悉中医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思想与原理,达到养生防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医的发展,不能“光说不练”,但也不能“光练不说”。百姓的需求是中医发展的动力,疗效是中医生存的基础。中医发展不仅需要培养“粉丝”,更需要名医大家的不断涌现,学术薪火代代相传。名医大师辈出,才是中医传承和振兴发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编辑), http://www.100md.com(王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