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亚健康、疲劳 > 疲劳症 > 过劳死
编号:11869857
远离过劳死 劳逸两相宜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北京青年报
     昨天我注意到一条新闻:“北京一民警连续工作40小时猝死办公室年仅34岁”,读后感触颇多。

    首先,我对民警姜子军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也对他的猝死表示深深的哀悼,同时对他的家人表示慰问。 但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不幸事件,也许我们今后就能尽量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姜子军的猝死可以称作“过劳死”或是“劳累死”。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过劳死”这个词,结果令我吃惊,一连串的“过劳死”案例映入眼帘:

    响水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副中队长任海华,在连续工作38小时后不幸猝死,享年37岁。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连续忙碌几个星期后,去健身房健身,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

    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猝死。
, http://www.100md.com
    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猝死。

    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猝死。

    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猝死。

    38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胡可心猝死。

    他们早逝的诱因都被认定为是过度劳累。“过劳死”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即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如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目前,从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来看,“过劳死”的病人呈上升趋势,而且以知识分子、精神劳动强度过大者等脑力劳动者居多。“过劳死”在许多发达国家被称为职业病,与长期超时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通常发生在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如从事企业、艺术、医疗、IT、新闻、科研等行业的高端人群中。主要原因就是中年人经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极易过劳死。
, 百拇医药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什么样的症状算是疲劳呢?哪些人容易发生疲劳猝死呢?我们说如果有以下症状或情况就要警惕你身上存在“过劳”的潜在危险,症状越多危险性越大: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3.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4.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5.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6.经常头痛和胸闷; 7.有高血压、糖尿病; 8.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9.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0.喜欢喝咖啡,一天喝5杯以上; 11.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2.喜欢吃油炸食品; 13.一天吸烟30枝以上; 14.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星期天也上班; 15.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16.夜班多,工作时间无规律; 17.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18. 最近工作失误或者与人发生不和。

    如何远离疲劳,避免“过劳死”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学习医学知识,关爱自身健康。 从个人角度讲,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 http://www.100md.com
    1.坚持锻炼: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还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除。

    2.心情舒畅:烦闷、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要学会调节生活,多与人沟通交流。

    3.合理饮食: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度休息: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我们不提倡“拼命三郎”,如果身体垮了。甚至早逝了,不但工作无法继续完成,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 百拇医药
    5.定期体检:应坚持每年做一次体检,以便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一旦诊断了这些病,要积极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长时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培养乐观的精神状态。

    从单位角度讲,要重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适当安排文体活动调剂紧张的工作节奏;鼓励职工充分利用每年的休假,调整自己的身体,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保证休假;坚持每年一度的体检工作。

    从社会角度讲,相关部门应从制度设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通过完善法律或者专门立法来防范“过劳死”,以保障劳动者的合理休息权。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做自己健康的舵手,保证我们的健康之船才不会偏航!

    ●链接●

, http://www.100md.com     设立“全民健康体检日” 有助健康关口前移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加大,慢性病年轻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健康白皮书》资料显示,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35岁-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日历年龄”10年左右。鉴于此,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协委员、慈铭健康体检集团总裁韩小红博士首倡设立“全民健康体检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全国政协委员温建民教授、史大卓教授等,由此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设立“全民健康体检日”的提案。

    温建民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专家。他说,定期体检能减少看病这个观点,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的广泛共识,也是公认的比较有效的疾病预防途径。西方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癌症的发生率可减少三分之一;通过有效的早期诊治,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可以治愈;透过有效的治疗,其余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使慢性病几率降低至少50%。按照医学经济学1:9的比例计算,前期健康体检花费1元,后期治疗便会节省9元,健康体检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最前期、最有效的手段。

    GDP30年高速奔跑的代价是国民群体健康的透支,人群健康关乎个人生活幸福指数,也是国家民族竞争力所系。目前,我国常见的卫生日中,已经有爱眼日、心脏病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而“全民健康体检日”的设立,将成为第一个能系统提醒百姓注重全身检查的卫生日,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民族战略工程。温建民委员的提案提议将“3月28日”定为“全民健康体检日”,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实质要求,可以强化大众的健康意识,为全面健康管理奠定基础。体检日的口号为:健康是生活幸福的基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社会第一资源。, http://www.100md.com(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胸外科 主任医师 李辉 陈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