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1869807
意高乐民事 行厚为民声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读后杂议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285期
     庚寅年春节刚过,案头的新书已堆了十几本,大都是约我写评作序的。盛情难却,只好尽力为之,连春节也没敢消停过。这些书,哪本书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翻来覆去不知先从何处下笔。最终决定从被称为“厅级郎中”、“平民大夫”的张奇文教授的《农村中医临床顾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开评,是再三掂量之后才下了决心的。这本书,不仅有50多万字、600多个页码组成的厚重分量,更有张奇文、朱鸿铭两位75岁高龄老人用智慧和心血凝成的中医情结。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立足“农”字选题,其义深矣!作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以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为对象的体裁,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大事。“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只有把广大农民身体保障好,我们才能丰衣足食、国富民强、蒸蒸日上。”这是自称“来自农村的中医生”的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为这本书题词中的话;“心系农民群众健康,弘扬中医中药验、便、安、廉优势。”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教授为这本书的题签。本书“为农村中医药人员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业务水平提供了帮助,也为农村西医药人员在西医药服务以外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农村中医药人员少、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这是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教授在前言中对这本书的评价。透过这些名家、大家们的话,足见《农村中医临床顾问》一书立意之切、用意之深、选题之新、分量之重了!
, 百拇医药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把握“全”字表意,其义大矣!有资料说,在农村工作的医生中,有2/3以上是在家庭传承、短期培训、自学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对中西医理论的系统学习,但他们又必须承担起“亲自诊病、亲自开方、亲自炮制、亲自配药、亲自辨认中药的真伪优劣,甚至亲自到病人家中指导病人煎药、服药”,护理病人康复的全科医生的职责。这种理论少实践多的现状决定了他们所需要的是一听就懂、一看就通、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知识,而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这类书,迄今还非常不够。《农村中医临床顾问》开篇于一张反映“三农”问题的专版报纸《农村大众》25年间与乡村医生及农民朋友的一问一答,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的;结集于这些问答的综合和对这群读者迫切要求和由衷呼声的回应,答案是有目的性的。全书既简明扼要揭秘中医的道理、中药的原理、疾病的机理,使农村医生和其服务对象都能身临其境,在读书中切入身边的医学;又大刀阔斧把农村常见的、多发的内科、妇科、儿科及急性疾患178种汇为一炉,详解细书,为他们打造了一部寻医问药的百科辞典。在这本书里,论病,有病因病机,明确易懂;论治,有辨证分型,明晰清楚;论方,有经方时方,明白简洁;论理,有剖析解说,明快练达。病变方变,方变药随,或增或减,皆有定数。这些治、法、药,都是作者实践、体验、琢磨过的,有过经验和教训的,不少方是从作者一生经验积累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弥足珍贵!
, 百拇医药
    《农村中医临床顾问》,注重“偏”字开掘,其义广矣!“遍地野草遍地药,满脸沧桑满心方。”这虽然是形容知识与积累关系的俗语,但其中也折射出国人对中医药的信赖和中医药在民间尤其是农村的普及程度。不少农民“上坡种地、上山砍柴,早出晚归,顺手采些当地盛产的中草药回来,晒干、晾干,存在家里,甚至不用请医生看病,自己就能配个方子,加些姜、枣、大葱之类,出身汗就好了病。加上‘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自救互救,蔚然成风。不花钱或少花钱,应用偏方、单方治好病的事实,可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者熟悉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习惯,又把对中医药的普及提升到“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高度来认识(王国强《农村中医临床顾问·序》)。在肯定“巧妙运用偏方治疗,疗效是很明显”这一优势的同时,还纠正了不分青红皂白“借单子吃药”的错误倾向。指出,“使用偏方,首先要懂得偏方治病的道理,也同样需要辨证论治。人有体质强弱,病有寒热虚实,治有温清补消。应用偏方,首先应该明确偏方的适应证”,“如果不讲辨证施治,一有某病,便用治疗某病的偏方,那是不妥当的,不但治不好病,有时甚至起相反作用”。书中除介绍使用药物治疗相关疾病的内容外,在许多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处方中,还大量介绍了使用针灸、刮痧、拔罐等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这对中医药知识的广泛认知和普及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大人物、小人物,性命不分大小;有钱的、没钱的,治病不以钱量。”把张奇文教授诊室门前贴的这幅对联与作者编纂《农村中医临床顾问》一书的初衷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作者对农民健康问题的关爱之心、关心之情,读他的书,更要读懂他的人、他的心。, 百拇医药(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