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燥为阴邪
秋燥论,润燥祛湿法,温阳润燥法,燥邪,燥湿
关于燥的性质通常有两种认识,一为燥邪属热从火而化,在《秋燥论》中指出“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创立清燥救肺汤以治肺燥。另一种认为燥邪属寒,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燥属小寒”而批驳前人燥属热之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湿盛则濡泄。”《五运行大论》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此言燥的表现是干,是津液亏乏。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伤寒论》中曾言夫脉当取太过不及,即分阴阳之意,太过为阳不及为阴。同理,水聚而生湿,湿为阳;水亏而成燥,燥属阴。燥以干之,即燥的表现特征是不润,津亏,燥属阴而不属于寒热。
风、寒、暑、湿、燥、火同属六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