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芦荟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概述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起源并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我国云南省的元江有野生资源。
芦荟的食用部分为具有多浆汁的肉质叶片,叶片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较大量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治愈激素、11种游离氨基酸、21种有机酸、钼、锌、锗、硼等18种微量元素、叶绿素、抗氧化酶等生理活性和酵素物质,以及果酸、多糖、单糖,并含有芦荟酊、芦荟米酊、芦荟乌尔辛等抗菌、抗御溃疡等药效成份,作为民间用药已有4000年的历史。近年来,把芦荟用作蔬食已成为热潮,在一些国家用芦荟做成的高档菜肴,诸如芦荟沙拉、芦荟红烧牛肉、墨鱼芦荟炒番茄、芦荟三文治等成为一些名餐厅中的热门货。美国目前是种植和使用芦荟最多的国家,甚至在我国的海南岛也有美国的芦荟种植基地,并进入我国南北各方市场,价格昂贵。
第二节 主要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 百拇医药 芦荟的品种约有500种以上,各品种的形状和性质差别很大,有高大如树木,有小如3厘米高的小草,它们当中大都用于观赏栽培,只有小部分为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用于食用的芦荟品种主要有如下几种:
1.多产芦荟
别名开普芦荟、好望角芦荟、恐怖芦荟、青鄂芦荟,原产于南非。其植株的茎长、直立,高可达3~6米,一般高1.5米左右,茎杆木质化,叶片30~50片,簇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长达60~80厘米,宽12~18厘米,叶的正、背两面及叶缘均有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花序,花被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成6个瓣,微向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色条纹。雄蕊6枚,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为观叶、观姿、药用的高生肉质草本。其汁液浓缩成薄片时呈现半透明,琥珀黄色或褐色有光泽无规则的块状,故又叫“透明芦荟”,这种芦荟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繁殖能力,目前主要靠组培繁育。
2.库拉索芦荟
, 百拇医药
别名羊角掌、巴正多斯芦荟、美国芦荟,较适宜作蔬菜用。
库拉索芦荟为须根系,茎短,叶簇生于茎顶。叶片呈螺旋状由下而上排列,叶肉肥厚多汁,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叶片的基部宽阔先端渐尖,叶色粉绿,两面有白色长椭圆形斑纹,但随叶片生长变大白色斑纹逐渐消失,到4年左右成熟时几乎看到不到斑点,其叶缘有疏生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有2~3条分枝,高约60~120厘米,总状花序疏散。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花被管状,6裂,裂片稍外弯。蒴果三角形。茎背开裂。
3.中华芦荟
又称中国芦荟、芦荟、油葱、元江芦荟、斑纹芦荟、象鼻草、象鼻莲、罗纬草、罗纬花、龙角、龙蔑草、碧合草、乌七、奴会、逼大丹、火炼丹、亚哈菲等,产于我国云南省元江。为须根系,茎短、直立。茎基部易发生分蘖苗。叶片簇生于茎顶部,呈螺旋状排列或对称排列两种。叶片直而肥厚,狭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3~14厘米,厚2~5厘米,先端渐尖;浅绿色,两面有白色斑纹,其斑纹比库拉索芦荟的大且明显,叶片长大后也消失。叶缘有疏生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有分枝,总状花序,黄色或紫色带斑点,蒴果三角形。有人认为中华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其化学成份基本相同,外形相似。主要区别在小苗期,中华芦荟的叶尖很尖细,叶片上的白色斑点较明显,库拉索的叶尖呈钝角;1年龄后,中华芦荟的叶片较库拉索的略薄,叶色较浅,叶型略似长等边三角形。
, 百拇医药
4.木立芦荟
又称树芦荟、单杆芦荟、日本芦荟、木剑式芦荟、龙角芦荟,原产南非,主要分布在非洲。日本大量种植此品种,民间大量使用。在原产地非洲,木立芦荟株高达6米以上,但在日本最高仅2米左右,茎象树杆。其叶色呈灰绿色,叶片较细长,叶肉厚,叶缘具锯齿状刺,在冬季干燥时长出的叶其叶背上也有疏生小刺。花呈橙红色,小花群集生于花梗的尖端处,形如一朵大花。蒴果。木立芦荟的叶汁味苦,繁殖力强。
5.花叶芦荟
别名斑纹芦荟、皂质芦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整个凯普州、德兰士瓦州的东北部,以及美国的夏威夷、佛罗里达州。花叶芦荟的特点是茎杆很短,叶簇生于茎基部,螺旋状排列,叶片呈半直立或平行状,长到50厘米左右时稍为向下弯,叶片肥厚,凝胶质多,吐狭披针扁平状;上有明显而美丽的白色斑点花纹。一般叶长20~70厘米,宽3~10厘米,厚0.2~2厘米;叶端渐尖,叶缘有刺状小齿,于茎杆中心长出长的花茎。花茎单生或有分枝,高50~100厘米;总状花序、疏散、花被筒状,桔红色。蒴果呈三角形。花叶芦荟的汁液呈强碱性,对黑斑病具较强的抗病力。
, 百拇医药
第三节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芦荟源产于热带,喜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
1.温度
芦荟喜温暖,能耐40℃的高温;不耐寒,气温在0℃时即受冻害,耐低温的能力因品种不同有所区别,其中木立芦荟较为耐寒。
2.水分
芦荟耐干旱力强,怕积水,在潮湿的土中很容易烂根死亡,浇水过多土壤不透气也容易烂根死亡。
3.光照
芦荟喜光,但过于曝晒会使芦荟处于半休眠状态或停止生长,尤其在苗期曝晒会使叶片变紫色或变干皱。
4.土壤
, 百拇医药
芦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贫瘠,但在贫瘠的土中及在粘重的土中,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植株细小。在疏松肥沃、排灌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土中生长快,叶片肥厚,色泽浓绿有光泽,产量好,最适pH值6~6.5。
5.品种间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以中华芦荟耐旱及耐干热、耐贫瘠的土壤能力最强,分蘖率高。木立芦荟耐寒力最强,花叶芦荟抗病力强。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种苗的准备
(1)种子繁殖育苗芦荟种植后2~5年能抽花茎开花,但不易自花授粉结实获得种子,需人工授粉处理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才用种子播种所生的幼苗生长缓慢,从幼苗到成株约需3年,所以生产上少用种子繁殖,培育优良新品种时,用种子繁育。
, 百拇医药 播种期:保护地栽培,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用苗盆或苗床育苗。床土用干净的河沙,或用蛭石、草炭、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后装入苗盆或在苗床上整平,浇透水后播种,点播或条播,播后覆盖塑料膜保温。
苗期管理:从播种至出苗,如气温在15~30℃时,约30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撤去覆盖物。苗盆或床土见干后方可浇水或喷透水,直至再发干才浇水。小苗高约2厘米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看苗生长势少量施用。苗床育苗需进行分苗,把过密株分出另种,分苗在苗高约3~5厘米时进行,或按6~8厘米见方间苗,间苗时连根挖起,分至另一假植苗床,按6~8厘米见方假值,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6叶1心时,可以移植于小号花盆,或温室中地栽。
(2)分株、分芽繁殖
选择适于分株、分芽的品种:中华芦荟及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具有很强的分株能力;木立芦荟(即日本芦荟)基部分株力比上述品种稍弱,但其叶腋处能产生分芽,再其次是花叶芦荟,其叶腋处很少能发生分芽;而开普芦荟(即多产芦荟或好望角芦荟)则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能力,种苗主要靠组培来繁育。
, http://www.100md.com
分株、分芽的培育:从母株分出来的子苗定植生根后,即又能分生新的幼芽。幼芽分离母株培植一年后,一株可分生20~30余株小苗芽或分蘖芽。用分蘖芽扦插成活率可达100%,从小苗到成株约需一年半左右,繁殖快,成本低。
A.母株的培育:用半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种植于土壤肥沃疏松的母本圃中,或用高20厘米、内口径宽25厘米的瓦盆,盆土用肥沃的菜园土掺入河沙、草炭混合,盆底放马蹄掌或经发酵沤熟的禽畜粪干或麻酱渣作底肥。所用的肥料和培养土最好经无菌无虫处理,然后种植。种植的深度以种株最下部的叶基部离土面0.5~1厘米。母株种植后1~2个月,基部及根群处陆续分出新株,对迟迟未发生新芽的,可用小齿耙轻松土,并用刀在母株茎杆基部周围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刻伤,隔天后再培上沙土,则很快陆续发生分蘖苗。
B.分株苗的拔取:从根部长出的子株长到5~10厘米时,便可以拔出移植,比其小一点的苗虽也可移植,但发根慢,生长也慢,宜留在母株上长大后移植更好。有根的子苗生长比无根的快而壮健,因此在拔取子苗前一周,把达到5厘米以上的子苗用手轻轻扭转约90度角,并培沙,或疏松其根附近的培养土,促使生根。生根后拔取时,用手捏住子苗的根部,用突发力拔起,随后便可种植。从茎基发生分蘖苗常很大都无根,或需用手轻扭动后再培沙促使生根或用手扦插,长根后再种植。
, 百拇医药
C.扦插时期:室内扦插可随时进行。只要苗床温度能控制在15~28℃间便可。
D.扦插用的基质:把清洁无肥料的河沙或山砂,用1毫米的筛网过筛后使用,或用蛭石2份加珍珠岩1份混合拌匀后备用。
E.扦插方法:无根的子苗从母株分出后,置放于阴凉处,待伤口稍干后扦插,置放的时间,夏季0.5~1天,春、秋季2~3天。苗床扦插的株行距为6~8厘米,埋土深0.5~1厘米,切勿将苗心埋入基质中。
F.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喷透水,直至发根时不再浇水,苗床上可覆盖薄膜控制温湿度。温度以在15~28℃、湿度75%~85%为最适宜,最低不能低于8℃,最高不超过35℃,不然容易发生烂苗。冬季扦插,日间地温室宜保持在20℃以上,夜温在5℃以上,必要时用地热线控温。夏季扦插要用遮阳网适度遮阳,高温期宜用地下水喷雾降温,于早晚进行。扦插后20~30天,小苗生根后,可喷洒0.1%磷酸二氢钾1~2次。约2个月可出圃种植。无根的分蘖苗和子芽,扦插前用生根素涂在切断面上,可促进生根。
, http://www.100md.com
(3) 切茎繁殖法
用于日本木立芦荟。能在短期内繁殖更多的子苗,但母株的茎必须长而壮实。其繁殖方法如下:
选择高30厘米的植株,在生长点向下约7~8厘米的叶节处,用利刀或剪刀剪下,要求剪下的上部具有5~7片叶,茬部有3~4片叶,可促使茬部萌发侧枝和分蘖芽。 剪断的上部晒10~15天,使切口愈伤,然后剥去近切口处的2片叶,扦插于素沙苗床中,不需浇水。约1个月后,轻轻试拔插穗,如拔不动即已生根。
(4)组织培养是大量快速繁殖种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尤其是好望角芦荟,不易发生分株,分蘖芽能力弱,需要用组织培养种苗。 接种材料。取芦荟嫩茎尖部分用清水冲洗数次,再用洗涤剂洗涤、漂清,进入接种室。先用70%的酒精浸30分钟,然后用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15分钟后用无菌水洗6~7次,切成0.5~1厘米的小段,在超净台上的火焰控制范围内,将其接种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 http://www.100md.com
培养基:MS + BA2 + IAB 0.1。在常规无菌条件下,经20分钟高压灭菌后,冷却使用。
培养条件:接种后置25℃,给予12小时光照培养室中培养,约1~2个月,愈伤组织形成芽后,将已分化出芽的材料进行试管增殖。培养基仍用MS + BA2 +IAB 0.1。20天为一周期,增殖10倍以上。
生根培养:试管苗长达2厘米以上,即分出移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的配方为MS加1.5毫克/升吲哆丁酸(IBA)和0.1~0.5毫克/升激动素(KT),温度控制在27±1℃,光周期每日12~16小时光照,约2周后生根。
试管苗的移植:将带根的小苗移植于用园土沙草炭为2:1:1的营养钵中,喷透水,以后见营养钵或苗床基质发干时再喷水。苗圃温度控制在15~28℃,空气湿度80%~90%,待小苗长出新根后,降低湿度,进行炼苗后便可移栽。
, http://www.100md.com 内容: 保护地栽培技术
(1)芦荟栽培的最基本条件由于芦荟原产热带地区,是喜温耐热、怕寒冷的多年生植物,在华北地区栽培必须使用光照好、保湿性能高,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的温室,才能安全越冬,如室温达不到5℃以上,必须有增温设施,目前以节能型日光温室的温室结构较为适宜,在北京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8℃以上。
(2)温室地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沙壤土温室地栽。
作畦:以排灌方便、地面不积水为原则,所以以高畦较好,一般畦宽1米、高15~20厘米,畦沟(亦作行道)宽35~40厘米,畦向宜与温室走向成平行方向,即东西走向,这样可充分利用温室内空间结构,减少植株间相互遮阴,利于通风透光。
土壤消毒:用老菜地种植,整地时进行土壤消毒灭菌、灭虫、除草。可用德国巴斯夫生产的必速灭,每平方米15克,每亩约用7~10公斤,将药剂撒于土表,拌匀,然后蒙上塑料膜,一周后打开塑料膜,通风,晾15天左右方可种植芦荟。小面积的消毒,可将“必速灭”撒在土上后,翻锄约20厘米深,与土拌匀再用塑料膜覆盖密封。 肥料。种植芦荟用的基肥一定要使用经充分堆沤腐熟的人、禽、畜粪、豆饼、麻渣等以及绿肥,加适量的磷肥。做好积沤肥料的工作,追肥也要用有机质肥料,不宜使用速效氮肥,因速效氮肥虽能使芦荟加快生长,但会使产品的有效成份降低,品质欠佳。追肥最好用饼肥,如菜籽饼、豆饼、花生麸、棉籽饼、麻酱渣等,但也必须经过发酵腐熟后使用,而且使用的浓度要低。
, 百拇医药
栽种时期:温室栽种,除在气温最低期间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种植。
种植方法:40厘米或50厘米见方。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有差异,适当的密度可提高初期的产量,但植株长大后,太密又不能获得宽大的叶片,因此可采用早期密植、中期间拔移栽的方法,宽1米的畦种3行,株行距均20厘米,植后半年或一年,株高20~30厘米时,把中间的一行间拔去,留下2行,2行中又按品字形,隔一株挖去一株,则成株距40厘米,垂直行距40厘米。间出的植株带土挖起移栽于另一地块,按40厘米见方种植。定点打植穴种植,深度以苗坨面与土表平,最基部的叶片要离开土表,不能被土埋没。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定植完浇水后,在新根未长出前不要连续浇水。一般在气温较高的夏季5天左右给一水,冬季室温较低时7天左右给一水。每次浇水要浇透。夏季早晚浇,冬季中午前后浇。芦荟可以不追肥,但适当的追肥可促进芦荟生长,增加叶厚。以腐熟有机质肥料为主,适量配入磷钾肥。追肥沟施、穴施、浇施均可,施用量根据植株大小、生长时期而定,施肥原则上要量少次数多。有机液肥需稀释6~15倍,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浓度0.1%以下。每次浇或灌水后,土表发干时即要松土,或培土一次。下部叶片采收后也要培土,防倒伏。立木芦荟长大后上部重量大,易倒伏,需设支柱防倒伏。
, 百拇医药
病虫害防治:
A. 虫害:芦荟几乎没见有虫害。万一发现虫害,如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棉铃虫之类,可喷清水冲洗,或用植物性农药如0.5%藜芦碱纯溶液800~1 000倍喷雾,效果很好。但介壳虫要用毛笔蘸药涂抹。
B.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其症状是在病菌侵入叶片初期,叶面上病部出现丝状污斑,以后发展成近圆形的黑褐色斑,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色疮状颗粒,严重时产生紫色至黑色的条状斑,叶表皮下陷。
防治该病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在芦荟品种中以花叶芦荟最抗黑斑病。加强田间管理,温室最低温不宜低于8℃,室温降低时要采取增温措施。在冬季温度较低期间减少喷水,注意通风,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种植时施足基肥,适当施用0.1%磷酸二氢钾,或0.1%代森锌,或0.1%四硼酸钠,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利灵”等杀菌剂。但在低温期间用液剂喷洒,会更增加温室的湿度,所以要注意加强通风透气工作。用塑料膜覆盖的温室,放风时不宜在温室外缘撩开塑料膜,应于当日最高温期间于温室顶部开放风口通风。室内湿度高时宜采用熏烟的杀菌剂,或用硫磺熏蒸。
, 百拇医药
采收:芦荟的叶片成熟度越高,药用疗效越好。一般木立芦荟较早熟,种植2年内可以大量采收;库拉索芦荟及其品系、中华芦荟等品种,需种3年以上才完全生长充实。初收期一般是在种植第一年或一年半后,芦荟植株下层的叶片小于上层的叶时,可把下层的叶片采收。
采收芦荟叶片于上午进行,采收时间用刀从叶鞘的一边纵切开叶鞘,一手握稳叶片,另一手从叶基部连叶鞘一起剥下叶片。在生长旺季约每2个月采收一次,从下而上采摘,每次每株可收割2~3片叶。上部应保留有嫩叶8~9片。采收下的叶片应整齐地摆放在木箱或菜筐中,及时处理。芦荟叶片采收后,于5~10℃冷藏室中能存放很长的时间,有切口的叶片要用保鲜膜封住切口,也能保存1个月以上。如果叶片的胶质变软、变色,即已变质。
3. 保护地无土栽培
在盐碱度大的地区,或土壤粘重地,可用无土栽培芦荟。
(1)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培养基质河沙、山砂、草炭、蛭石、珍珠岩、炉渣、废菇料、泥炭土等,都可作培养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经试用最简便的配方是用草炭1份、炉渣1份混合使用,但炉渣要打碎过筛,大小如绿豆和芝麻般最好,透气性良好。
, 百拇医药
(2)营养液的配制:芦荟所必需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钼、锰、硼、锌、铜等,其中碳、氢、氧分别从水和二氧化碳中获取,铁、硼、铜、锌、钼、锰等微量元素,用量较少,可用化学试剂制成。
据栽植的品种配制营养液:
种植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花叶芦荟用:磷酸二氢钾0.1~0.3克/升,硫酸镁0.3~0.6克/升,硝酸钾0.2~0.5克/升,硫酸钾0.2~0.6克/升,硝酸钙0.7~1.2克/升。
种植树芦荟(木立芦荟)、多产芦荟(即好望角芦荟)用:磷酸二氢钾0.7~1.3克/升,硫酸镁0.3~0.7克/升,硝酸钙1.5~2.5克/升。
配制和存放营养液时宜用陶瓷、搪瓷、玻璃、塑料等器皿,不要用金属容器。
配制时,用50℃的少量温水将各种无机盐分别溶化,然后按照配方中所列的顺序逐个倒入装有相当所定容量75%的水中,边倒边搅拌,最后将水加到全量。
, 百拇医药
调整酸碱度时,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或溶化,然后逐滴滴入营养液中,同时不断进行测试至适度。要注意,不要把水向硫酸中倒,应将硫酸向水中倒。
(3) 营养液的使用:按品种使用配方定期浇灌,10天或15天浇灌一次,使用量根据植株的大小进行增减。使用浓度在0.4%以下,在向大面积无土栽培基质上添加营养液时,应从不同的部位分别倒入,并注意微量元素的调配补给。 使用营养液时,温度宜在10℃以上。培养槽最好用砖块砌成,槽宽3砖、高6砖,按温室长度适当分段。
种植、管理参照温室地栽。
盆栽
芦荟适宜于盆栽,在温室大规模种植或家庭(阳台等)种植都可以。
(1)盆土园土3份、草炭土或松叶腐殖土5份、经腐熟的禽畜粪2份混合,用“必灭速”或其它消毒剂处理,并用硫酸亚铁将培养土的酸碱度调配在pH值6~6.5,使呈弱酸性。
, 百拇医药
(2) 上盆小苗初植时,可用内径15~18厘米、高约15厘米的瓦盆,如未用过的新盆,应泡水退火后用,以免水少时灼坏苗根。经长期使用过的旧盆,须
将旧土清除,洗净晒干后再用。
上盆时,盆底的水孔上最好放二层碎瓦片(以便于排水),放一层较粗的培养土,并放入几块经过泡制发酵后的马蹄掌或粪干末,然后放入培养土,约为盆高度的1/3或1/4,再把小苗立于盆中央,均匀撒上培养土。浇定根水时,把苗轻轻略往上提一下,定根水要浇透,当水能从盆底流出后再填土把根部埋好,注意不要把叶片埋住,植株的基部叶片略低于盆口。
(3) 翻盆及换盆芦荟长到一段时间,盆内养分不少已被消耗,需换去原盆的大部分旧培养土,添上新的培养土和浸泡发酵过的马蹄掌或麻酱渣。最好换大一号的盆。
(4) 盆栽芦荟的管理:
, 百拇医药
浇水:气候温和的季节,约5天给一水,高温季节3天一水;冬季气温低时,可一周浇一水或隔更多天浇一水。浇水的原则是表土发干后1~2天才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以盆底下渗出水为止。
施肥:如上盆时已施放底肥,可以不追肥,至换盆时再添加熟肥。如需追肥,一定要用腐熟的有机质肥,并加磷钾肥和微肥,如硼酸,或做叶面喷肥,用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不要在烈日下进行。
防倒伏:及时设支柱防倒伏,尤其是采收叶片后,植株上重下轻,很易倒伏。其它管理、采收、贮存等项参看温室地栽部分。
第五节 食用方法
芦荟可以生食,也可煮熟后食用,而且其对人体有益的药效成分耐热,不会因加温而被破坏。苦味重的芦荟品种,经用食油炒过之后,苦味减轻,更好入口。芦荟的食用方法很多,在国外主要用于生食,制芦荟果汁、芦荟酒等。
, 百拇医药
1.生食
(1)直接食用鲜叶由于芦荟叶皮下的大黄素苦味成分有下泻作用,如便秘症患者用作食疗,日用食量为15克左右,若以治疗胃肠溃疡为目的,且自身又容易腹泻的人,由于不需要大黄素,可将皮削去,便能大量食用。
(2)芦荟沙拉供4人用量一般用鲜叶250~300克,洗净后去皮去刺,然后切丝,配与黄瓜、西芹、洋葱、番茄等,加调料制成各式沙拉,也可把它们夹于汉堡包中食用。
(3)芦荟生食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性质于饭前或饭后食用。木立芦荟具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饭后食用可助消化,但对胃酸缺乏或乏酸症的人应饭前食用。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因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宜饭前食用,如饭后食用会使消化力减退。此两者混合用时,饭前后都可食。花叶芦荟因属碱性,抑制胃酸,宜饭前食。
2.熟食
, 百拇医药
(1)炒芦荟把芦荟洗净,去刺去皮后切丝,与鸡蛋、肉丝或其它蔬菜配炒,或炒饭。
(2) 芦荟紫菜饭团用紫菜做皮做紫菜饭团,添加芦荟别有风味。
(3)芦荟汤在做豆芽汤或其它汤时,加上去皮切丝的芦荟(如放葱花一样)。
(4)芦荟炖菜炖鱼、肉也可放芦荟片。
(5)油炸芦荟球芦荟丝加鸡蛋、洋葱粒、面粉等混合后用油炸。
3. 腌渍芦荟
用芦荟的叶肉放在大酱、酱油里腌渍几天,即成清香中带咸味的腌芦荟,可增进食欲。
4. 食用芦荟的禁忌
体质弱的少儿不宜多食芦荟,因而有可能引起腹痛和腹泻,个别体质有过敏者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现象。同时,孕妇及经期中的妇女,绝对禁止食用,因芦荟能使妇女骨盆内腔充血,甚至促进子宫收缩,引起腹痛,会导致流产或严重出血。, http://www.100md.com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起源并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我国云南省的元江有野生资源。
芦荟的食用部分为具有多浆汁的肉质叶片,叶片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较大量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治愈激素、11种游离氨基酸、21种有机酸、钼、锌、锗、硼等18种微量元素、叶绿素、抗氧化酶等生理活性和酵素物质,以及果酸、多糖、单糖,并含有芦荟酊、芦荟米酊、芦荟乌尔辛等抗菌、抗御溃疡等药效成份,作为民间用药已有4000年的历史。近年来,把芦荟用作蔬食已成为热潮,在一些国家用芦荟做成的高档菜肴,诸如芦荟沙拉、芦荟红烧牛肉、墨鱼芦荟炒番茄、芦荟三文治等成为一些名餐厅中的热门货。美国目前是种植和使用芦荟最多的国家,甚至在我国的海南岛也有美国的芦荟种植基地,并进入我国南北各方市场,价格昂贵。
第二节 主要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 百拇医药 芦荟的品种约有500种以上,各品种的形状和性质差别很大,有高大如树木,有小如3厘米高的小草,它们当中大都用于观赏栽培,只有小部分为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用于食用的芦荟品种主要有如下几种:
1.多产芦荟
别名开普芦荟、好望角芦荟、恐怖芦荟、青鄂芦荟,原产于南非。其植株的茎长、直立,高可达3~6米,一般高1.5米左右,茎杆木质化,叶片30~50片,簇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长达60~80厘米,宽12~18厘米,叶的正、背两面及叶缘均有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花序,花被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成6个瓣,微向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色条纹。雄蕊6枚,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为观叶、观姿、药用的高生肉质草本。其汁液浓缩成薄片时呈现半透明,琥珀黄色或褐色有光泽无规则的块状,故又叫“透明芦荟”,这种芦荟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繁殖能力,目前主要靠组培繁育。
2.库拉索芦荟
, 百拇医药
别名羊角掌、巴正多斯芦荟、美国芦荟,较适宜作蔬菜用。
库拉索芦荟为须根系,茎短,叶簇生于茎顶。叶片呈螺旋状由下而上排列,叶肉肥厚多汁,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叶片的基部宽阔先端渐尖,叶色粉绿,两面有白色长椭圆形斑纹,但随叶片生长变大白色斑纹逐渐消失,到4年左右成熟时几乎看到不到斑点,其叶缘有疏生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有2~3条分枝,高约60~120厘米,总状花序疏散。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花被管状,6裂,裂片稍外弯。蒴果三角形。茎背开裂。
3.中华芦荟
又称中国芦荟、芦荟、油葱、元江芦荟、斑纹芦荟、象鼻草、象鼻莲、罗纬草、罗纬花、龙角、龙蔑草、碧合草、乌七、奴会、逼大丹、火炼丹、亚哈菲等,产于我国云南省元江。为须根系,茎短、直立。茎基部易发生分蘖苗。叶片簇生于茎顶部,呈螺旋状排列或对称排列两种。叶片直而肥厚,狭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3~14厘米,厚2~5厘米,先端渐尖;浅绿色,两面有白色斑纹,其斑纹比库拉索芦荟的大且明显,叶片长大后也消失。叶缘有疏生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有分枝,总状花序,黄色或紫色带斑点,蒴果三角形。有人认为中华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其化学成份基本相同,外形相似。主要区别在小苗期,中华芦荟的叶尖很尖细,叶片上的白色斑点较明显,库拉索的叶尖呈钝角;1年龄后,中华芦荟的叶片较库拉索的略薄,叶色较浅,叶型略似长等边三角形。
, 百拇医药
4.木立芦荟
又称树芦荟、单杆芦荟、日本芦荟、木剑式芦荟、龙角芦荟,原产南非,主要分布在非洲。日本大量种植此品种,民间大量使用。在原产地非洲,木立芦荟株高达6米以上,但在日本最高仅2米左右,茎象树杆。其叶色呈灰绿色,叶片较细长,叶肉厚,叶缘具锯齿状刺,在冬季干燥时长出的叶其叶背上也有疏生小刺。花呈橙红色,小花群集生于花梗的尖端处,形如一朵大花。蒴果。木立芦荟的叶汁味苦,繁殖力强。
5.花叶芦荟
别名斑纹芦荟、皂质芦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整个凯普州、德兰士瓦州的东北部,以及美国的夏威夷、佛罗里达州。花叶芦荟的特点是茎杆很短,叶簇生于茎基部,螺旋状排列,叶片呈半直立或平行状,长到50厘米左右时稍为向下弯,叶片肥厚,凝胶质多,吐狭披针扁平状;上有明显而美丽的白色斑点花纹。一般叶长20~70厘米,宽3~10厘米,厚0.2~2厘米;叶端渐尖,叶缘有刺状小齿,于茎杆中心长出长的花茎。花茎单生或有分枝,高50~100厘米;总状花序、疏散、花被筒状,桔红色。蒴果呈三角形。花叶芦荟的汁液呈强碱性,对黑斑病具较强的抗病力。
, 百拇医药
第三节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芦荟源产于热带,喜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
1.温度
芦荟喜温暖,能耐40℃的高温;不耐寒,气温在0℃时即受冻害,耐低温的能力因品种不同有所区别,其中木立芦荟较为耐寒。
2.水分
芦荟耐干旱力强,怕积水,在潮湿的土中很容易烂根死亡,浇水过多土壤不透气也容易烂根死亡。
3.光照
芦荟喜光,但过于曝晒会使芦荟处于半休眠状态或停止生长,尤其在苗期曝晒会使叶片变紫色或变干皱。
4.土壤
, 百拇医药
芦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贫瘠,但在贫瘠的土中及在粘重的土中,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植株细小。在疏松肥沃、排灌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土中生长快,叶片肥厚,色泽浓绿有光泽,产量好,最适pH值6~6.5。
5.品种间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以中华芦荟耐旱及耐干热、耐贫瘠的土壤能力最强,分蘖率高。木立芦荟耐寒力最强,花叶芦荟抗病力强。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种苗的准备
(1)种子繁殖育苗芦荟种植后2~5年能抽花茎开花,但不易自花授粉结实获得种子,需人工授粉处理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才用种子播种所生的幼苗生长缓慢,从幼苗到成株约需3年,所以生产上少用种子繁殖,培育优良新品种时,用种子繁育。
, 百拇医药 播种期:保护地栽培,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用苗盆或苗床育苗。床土用干净的河沙,或用蛭石、草炭、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后装入苗盆或在苗床上整平,浇透水后播种,点播或条播,播后覆盖塑料膜保温。
苗期管理:从播种至出苗,如气温在15~30℃时,约30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撤去覆盖物。苗盆或床土见干后方可浇水或喷透水,直至再发干才浇水。小苗高约2厘米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看苗生长势少量施用。苗床育苗需进行分苗,把过密株分出另种,分苗在苗高约3~5厘米时进行,或按6~8厘米见方间苗,间苗时连根挖起,分至另一假植苗床,按6~8厘米见方假值,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6叶1心时,可以移植于小号花盆,或温室中地栽。
(2)分株、分芽繁殖
选择适于分株、分芽的品种:中华芦荟及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具有很强的分株能力;木立芦荟(即日本芦荟)基部分株力比上述品种稍弱,但其叶腋处能产生分芽,再其次是花叶芦荟,其叶腋处很少能发生分芽;而开普芦荟(即多产芦荟或好望角芦荟)则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能力,种苗主要靠组培来繁育。
, http://www.100md.com
分株、分芽的培育:从母株分出来的子苗定植生根后,即又能分生新的幼芽。幼芽分离母株培植一年后,一株可分生20~30余株小苗芽或分蘖芽。用分蘖芽扦插成活率可达100%,从小苗到成株约需一年半左右,繁殖快,成本低。
A.母株的培育:用半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种植于土壤肥沃疏松的母本圃中,或用高20厘米、内口径宽25厘米的瓦盆,盆土用肥沃的菜园土掺入河沙、草炭混合,盆底放马蹄掌或经发酵沤熟的禽畜粪干或麻酱渣作底肥。所用的肥料和培养土最好经无菌无虫处理,然后种植。种植的深度以种株最下部的叶基部离土面0.5~1厘米。母株种植后1~2个月,基部及根群处陆续分出新株,对迟迟未发生新芽的,可用小齿耙轻松土,并用刀在母株茎杆基部周围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刻伤,隔天后再培上沙土,则很快陆续发生分蘖苗。
B.分株苗的拔取:从根部长出的子株长到5~10厘米时,便可以拔出移植,比其小一点的苗虽也可移植,但发根慢,生长也慢,宜留在母株上长大后移植更好。有根的子苗生长比无根的快而壮健,因此在拔取子苗前一周,把达到5厘米以上的子苗用手轻轻扭转约90度角,并培沙,或疏松其根附近的培养土,促使生根。生根后拔取时,用手捏住子苗的根部,用突发力拔起,随后便可种植。从茎基发生分蘖苗常很大都无根,或需用手轻扭动后再培沙促使生根或用手扦插,长根后再种植。
, 百拇医药
C.扦插时期:室内扦插可随时进行。只要苗床温度能控制在15~28℃间便可。
D.扦插用的基质:把清洁无肥料的河沙或山砂,用1毫米的筛网过筛后使用,或用蛭石2份加珍珠岩1份混合拌匀后备用。
E.扦插方法:无根的子苗从母株分出后,置放于阴凉处,待伤口稍干后扦插,置放的时间,夏季0.5~1天,春、秋季2~3天。苗床扦插的株行距为6~8厘米,埋土深0.5~1厘米,切勿将苗心埋入基质中。
F.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喷透水,直至发根时不再浇水,苗床上可覆盖薄膜控制温湿度。温度以在15~28℃、湿度75%~85%为最适宜,最低不能低于8℃,最高不超过35℃,不然容易发生烂苗。冬季扦插,日间地温室宜保持在20℃以上,夜温在5℃以上,必要时用地热线控温。夏季扦插要用遮阳网适度遮阳,高温期宜用地下水喷雾降温,于早晚进行。扦插后20~30天,小苗生根后,可喷洒0.1%磷酸二氢钾1~2次。约2个月可出圃种植。无根的分蘖苗和子芽,扦插前用生根素涂在切断面上,可促进生根。
, http://www.100md.com
(3) 切茎繁殖法
用于日本木立芦荟。能在短期内繁殖更多的子苗,但母株的茎必须长而壮实。其繁殖方法如下:
选择高30厘米的植株,在生长点向下约7~8厘米的叶节处,用利刀或剪刀剪下,要求剪下的上部具有5~7片叶,茬部有3~4片叶,可促使茬部萌发侧枝和分蘖芽。 剪断的上部晒10~15天,使切口愈伤,然后剥去近切口处的2片叶,扦插于素沙苗床中,不需浇水。约1个月后,轻轻试拔插穗,如拔不动即已生根。
(4)组织培养是大量快速繁殖种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尤其是好望角芦荟,不易发生分株,分蘖芽能力弱,需要用组织培养种苗。 接种材料。取芦荟嫩茎尖部分用清水冲洗数次,再用洗涤剂洗涤、漂清,进入接种室。先用70%的酒精浸30分钟,然后用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15分钟后用无菌水洗6~7次,切成0.5~1厘米的小段,在超净台上的火焰控制范围内,将其接种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 http://www.100md.com
培养基:MS + BA2 + IAB 0.1。在常规无菌条件下,经20分钟高压灭菌后,冷却使用。
培养条件:接种后置25℃,给予12小时光照培养室中培养,约1~2个月,愈伤组织形成芽后,将已分化出芽的材料进行试管增殖。培养基仍用MS + BA2 +IAB 0.1。20天为一周期,增殖10倍以上。
生根培养:试管苗长达2厘米以上,即分出移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的配方为MS加1.5毫克/升吲哆丁酸(IBA)和0.1~0.5毫克/升激动素(KT),温度控制在27±1℃,光周期每日12~16小时光照,约2周后生根。
试管苗的移植:将带根的小苗移植于用园土沙草炭为2:1:1的营养钵中,喷透水,以后见营养钵或苗床基质发干时再喷水。苗圃温度控制在15~28℃,空气湿度80%~90%,待小苗长出新根后,降低湿度,进行炼苗后便可移栽。
, http://www.100md.com 内容: 保护地栽培技术
(1)芦荟栽培的最基本条件由于芦荟原产热带地区,是喜温耐热、怕寒冷的多年生植物,在华北地区栽培必须使用光照好、保湿性能高,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的温室,才能安全越冬,如室温达不到5℃以上,必须有增温设施,目前以节能型日光温室的温室结构较为适宜,在北京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8℃以上。
(2)温室地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沙壤土温室地栽。
作畦:以排灌方便、地面不积水为原则,所以以高畦较好,一般畦宽1米、高15~20厘米,畦沟(亦作行道)宽35~40厘米,畦向宜与温室走向成平行方向,即东西走向,这样可充分利用温室内空间结构,减少植株间相互遮阴,利于通风透光。
土壤消毒:用老菜地种植,整地时进行土壤消毒灭菌、灭虫、除草。可用德国巴斯夫生产的必速灭,每平方米15克,每亩约用7~10公斤,将药剂撒于土表,拌匀,然后蒙上塑料膜,一周后打开塑料膜,通风,晾15天左右方可种植芦荟。小面积的消毒,可将“必速灭”撒在土上后,翻锄约20厘米深,与土拌匀再用塑料膜覆盖密封。 肥料。种植芦荟用的基肥一定要使用经充分堆沤腐熟的人、禽、畜粪、豆饼、麻渣等以及绿肥,加适量的磷肥。做好积沤肥料的工作,追肥也要用有机质肥料,不宜使用速效氮肥,因速效氮肥虽能使芦荟加快生长,但会使产品的有效成份降低,品质欠佳。追肥最好用饼肥,如菜籽饼、豆饼、花生麸、棉籽饼、麻酱渣等,但也必须经过发酵腐熟后使用,而且使用的浓度要低。
, 百拇医药
栽种时期:温室栽种,除在气温最低期间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种植。
种植方法:40厘米或50厘米见方。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有差异,适当的密度可提高初期的产量,但植株长大后,太密又不能获得宽大的叶片,因此可采用早期密植、中期间拔移栽的方法,宽1米的畦种3行,株行距均20厘米,植后半年或一年,株高20~30厘米时,把中间的一行间拔去,留下2行,2行中又按品字形,隔一株挖去一株,则成株距40厘米,垂直行距40厘米。间出的植株带土挖起移栽于另一地块,按40厘米见方种植。定点打植穴种植,深度以苗坨面与土表平,最基部的叶片要离开土表,不能被土埋没。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定植完浇水后,在新根未长出前不要连续浇水。一般在气温较高的夏季5天左右给一水,冬季室温较低时7天左右给一水。每次浇水要浇透。夏季早晚浇,冬季中午前后浇。芦荟可以不追肥,但适当的追肥可促进芦荟生长,增加叶厚。以腐熟有机质肥料为主,适量配入磷钾肥。追肥沟施、穴施、浇施均可,施用量根据植株大小、生长时期而定,施肥原则上要量少次数多。有机液肥需稀释6~15倍,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浓度0.1%以下。每次浇或灌水后,土表发干时即要松土,或培土一次。下部叶片采收后也要培土,防倒伏。立木芦荟长大后上部重量大,易倒伏,需设支柱防倒伏。
, 百拇医药
病虫害防治:
A. 虫害:芦荟几乎没见有虫害。万一发现虫害,如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棉铃虫之类,可喷清水冲洗,或用植物性农药如0.5%藜芦碱纯溶液800~1 000倍喷雾,效果很好。但介壳虫要用毛笔蘸药涂抹。
B.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其症状是在病菌侵入叶片初期,叶面上病部出现丝状污斑,以后发展成近圆形的黑褐色斑,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色疮状颗粒,严重时产生紫色至黑色的条状斑,叶表皮下陷。
防治该病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在芦荟品种中以花叶芦荟最抗黑斑病。加强田间管理,温室最低温不宜低于8℃,室温降低时要采取增温措施。在冬季温度较低期间减少喷水,注意通风,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种植时施足基肥,适当施用0.1%磷酸二氢钾,或0.1%代森锌,或0.1%四硼酸钠,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利灵”等杀菌剂。但在低温期间用液剂喷洒,会更增加温室的湿度,所以要注意加强通风透气工作。用塑料膜覆盖的温室,放风时不宜在温室外缘撩开塑料膜,应于当日最高温期间于温室顶部开放风口通风。室内湿度高时宜采用熏烟的杀菌剂,或用硫磺熏蒸。
, 百拇医药
采收:芦荟的叶片成熟度越高,药用疗效越好。一般木立芦荟较早熟,种植2年内可以大量采收;库拉索芦荟及其品系、中华芦荟等品种,需种3年以上才完全生长充实。初收期一般是在种植第一年或一年半后,芦荟植株下层的叶片小于上层的叶时,可把下层的叶片采收。
采收芦荟叶片于上午进行,采收时间用刀从叶鞘的一边纵切开叶鞘,一手握稳叶片,另一手从叶基部连叶鞘一起剥下叶片。在生长旺季约每2个月采收一次,从下而上采摘,每次每株可收割2~3片叶。上部应保留有嫩叶8~9片。采收下的叶片应整齐地摆放在木箱或菜筐中,及时处理。芦荟叶片采收后,于5~10℃冷藏室中能存放很长的时间,有切口的叶片要用保鲜膜封住切口,也能保存1个月以上。如果叶片的胶质变软、变色,即已变质。
3. 保护地无土栽培
在盐碱度大的地区,或土壤粘重地,可用无土栽培芦荟。
(1)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培养基质河沙、山砂、草炭、蛭石、珍珠岩、炉渣、废菇料、泥炭土等,都可作培养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经试用最简便的配方是用草炭1份、炉渣1份混合使用,但炉渣要打碎过筛,大小如绿豆和芝麻般最好,透气性良好。
, 百拇医药
(2)营养液的配制:芦荟所必需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钼、锰、硼、锌、铜等,其中碳、氢、氧分别从水和二氧化碳中获取,铁、硼、铜、锌、钼、锰等微量元素,用量较少,可用化学试剂制成。
据栽植的品种配制营养液:
种植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花叶芦荟用:磷酸二氢钾0.1~0.3克/升,硫酸镁0.3~0.6克/升,硝酸钾0.2~0.5克/升,硫酸钾0.2~0.6克/升,硝酸钙0.7~1.2克/升。
种植树芦荟(木立芦荟)、多产芦荟(即好望角芦荟)用:磷酸二氢钾0.7~1.3克/升,硫酸镁0.3~0.7克/升,硝酸钙1.5~2.5克/升。
配制和存放营养液时宜用陶瓷、搪瓷、玻璃、塑料等器皿,不要用金属容器。
配制时,用50℃的少量温水将各种无机盐分别溶化,然后按照配方中所列的顺序逐个倒入装有相当所定容量75%的水中,边倒边搅拌,最后将水加到全量。
, 百拇医药
调整酸碱度时,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或溶化,然后逐滴滴入营养液中,同时不断进行测试至适度。要注意,不要把水向硫酸中倒,应将硫酸向水中倒。
(3) 营养液的使用:按品种使用配方定期浇灌,10天或15天浇灌一次,使用量根据植株的大小进行增减。使用浓度在0.4%以下,在向大面积无土栽培基质上添加营养液时,应从不同的部位分别倒入,并注意微量元素的调配补给。 使用营养液时,温度宜在10℃以上。培养槽最好用砖块砌成,槽宽3砖、高6砖,按温室长度适当分段。
种植、管理参照温室地栽。
盆栽
芦荟适宜于盆栽,在温室大规模种植或家庭(阳台等)种植都可以。
(1)盆土园土3份、草炭土或松叶腐殖土5份、经腐熟的禽畜粪2份混合,用“必灭速”或其它消毒剂处理,并用硫酸亚铁将培养土的酸碱度调配在pH值6~6.5,使呈弱酸性。
, 百拇医药
(2) 上盆小苗初植时,可用内径15~18厘米、高约15厘米的瓦盆,如未用过的新盆,应泡水退火后用,以免水少时灼坏苗根。经长期使用过的旧盆,须
将旧土清除,洗净晒干后再用。
上盆时,盆底的水孔上最好放二层碎瓦片(以便于排水),放一层较粗的培养土,并放入几块经过泡制发酵后的马蹄掌或粪干末,然后放入培养土,约为盆高度的1/3或1/4,再把小苗立于盆中央,均匀撒上培养土。浇定根水时,把苗轻轻略往上提一下,定根水要浇透,当水能从盆底流出后再填土把根部埋好,注意不要把叶片埋住,植株的基部叶片略低于盆口。
(3) 翻盆及换盆芦荟长到一段时间,盆内养分不少已被消耗,需换去原盆的大部分旧培养土,添上新的培养土和浸泡发酵过的马蹄掌或麻酱渣。最好换大一号的盆。
(4) 盆栽芦荟的管理:
, 百拇医药
浇水:气候温和的季节,约5天给一水,高温季节3天一水;冬季气温低时,可一周浇一水或隔更多天浇一水。浇水的原则是表土发干后1~2天才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以盆底下渗出水为止。
施肥:如上盆时已施放底肥,可以不追肥,至换盆时再添加熟肥。如需追肥,一定要用腐熟的有机质肥,并加磷钾肥和微肥,如硼酸,或做叶面喷肥,用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不要在烈日下进行。
防倒伏:及时设支柱防倒伏,尤其是采收叶片后,植株上重下轻,很易倒伏。其它管理、采收、贮存等项参看温室地栽部分。
第五节 食用方法
芦荟可以生食,也可煮熟后食用,而且其对人体有益的药效成分耐热,不会因加温而被破坏。苦味重的芦荟品种,经用食油炒过之后,苦味减轻,更好入口。芦荟的食用方法很多,在国外主要用于生食,制芦荟果汁、芦荟酒等。
, 百拇医药
1.生食
(1)直接食用鲜叶由于芦荟叶皮下的大黄素苦味成分有下泻作用,如便秘症患者用作食疗,日用食量为15克左右,若以治疗胃肠溃疡为目的,且自身又容易腹泻的人,由于不需要大黄素,可将皮削去,便能大量食用。
(2)芦荟沙拉供4人用量一般用鲜叶250~300克,洗净后去皮去刺,然后切丝,配与黄瓜、西芹、洋葱、番茄等,加调料制成各式沙拉,也可把它们夹于汉堡包中食用。
(3)芦荟生食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性质于饭前或饭后食用。木立芦荟具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饭后食用可助消化,但对胃酸缺乏或乏酸症的人应饭前食用。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因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宜饭前食用,如饭后食用会使消化力减退。此两者混合用时,饭前后都可食。花叶芦荟因属碱性,抑制胃酸,宜饭前食。
2.熟食
, 百拇医药
(1)炒芦荟把芦荟洗净,去刺去皮后切丝,与鸡蛋、肉丝或其它蔬菜配炒,或炒饭。
(2) 芦荟紫菜饭团用紫菜做皮做紫菜饭团,添加芦荟别有风味。
(3)芦荟汤在做豆芽汤或其它汤时,加上去皮切丝的芦荟(如放葱花一样)。
(4)芦荟炖菜炖鱼、肉也可放芦荟片。
(5)油炸芦荟球芦荟丝加鸡蛋、洋葱粒、面粉等混合后用油炸。
3. 腌渍芦荟
用芦荟的叶肉放在大酱、酱油里腌渍几天,即成清香中带咸味的腌芦荟,可增进食欲。
4. 食用芦荟的禁忌
体质弱的少儿不宜多食芦荟,因而有可能引起腹痛和腹泻,个别体质有过敏者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现象。同时,孕妇及经期中的妇女,绝对禁止食用,因芦荟能使妇女骨盆内腔充血,甚至促进子宫收缩,引起腹痛,会导致流产或严重出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