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药材图谱 > 利水渗湿药
编号:12536514
利水渗湿药——茵陈蒿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8日 国医在线
    利水渗湿药——茵陈蒿

    名称:茵陈蒿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YIN CHEN HAO

    拉丁: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马先、婆婆蒿、野兰蒿

    药用部位:全草
, http://www.100md.com
    药材性状: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l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产地:陕西、山西、安徽

    采收加工: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 百拇医药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禁忌: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禁服。

    来源: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 http://www.100md.com
    科属:菊科蒿属

    形态描述:一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90厘米,直径达4毫米,有多数开展或斜升的分枝,被微柔毛或近无毛,有时具叶较大而密集的不育枝。叶密集;下部叶与不育茎的叶同形,有长柄,叶片矩圆形,长1.5~3.5厘米,二或三次羽状全裂,裂片狭长或细条形,常被密绢毛或上面无毛,顶端尖;中部叶长1~2厘米,一或二次羽状全裂,裂片极细,无毛;上部叶三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极多数,有梗或无梗,有线形苞叶,在茎及侧枝上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总苞近球形,直径1~1.2毫米;总苞片2~3层,卵形,边缘宽膜质,背面绿色,近无毛;花外层5~7个,雌性,能育,内层约4个,不育。瘦果矩圆形,长0.5~0.7毫米,无毛。

    生态环境:在我国各地广布。植物多变异,有数个不同的变型。
, 百拇医药
    来源: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科属:菊科蒿属

    形态描述:半灌木,有垂直或歪斜的根。茎直立,高50~100厘米,基部直径5~8毫米,多分枝;当年枝顶端有叶丛,被密绢毛;花茎初有毛,后近无毛,有多少开展的分枝。叶二次羽状分裂,下部叶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以上叶长达2~3厘米,裂片细,宽仅0.3~1毫米,条形,近无毛,顶端微尖;上部叶羽状分裂,三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极多数,在枝端排列成复总状,有短梗及线形苞叶;总苞球形,长宽各约1.5~2毫米,无毛;总苞片3~4层,卵形,顶端尖,边缘膜质,背面稍绿色,无毛;花黄色,外层雌性,6~10个,能育,内层较少,不育。瘦果矩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

    生态环境:分布于南北各省区。植物多变异,曾被分为一些变种及变型。此种据苏联植物志是一年生草本。
, http://www.100md.com
    【饮片】

    

    名称:茵陈蒿咀

    饮片性状: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背白色绒毛,绵软如绒。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微涩。

    炮制方法:除去残根杂质,搓碎或切碎。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