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药——西洋参
名称:西洋参
类别:补益药
拼音:XI YANG SHEN
拉丁:Radix Quinquefolii
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西参、花旗参、广东人参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艼)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乎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产地:河北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归经:凉;甘、微苦;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另煎汁和服),3~6g;或入丸、散。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脾阳虚,寒湿中阻及湿热内蕴者禁服。
来源: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科属:五加科人参属
形态描述: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根肉质,纺锤形,有时呈分歧状。根茎短。茎圆柱形,长约25厘米,有纵条纹,或略具棱。掌状5出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长5~7厘米;小叶片膜质,广卵形至倒卵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楔形,最下两小叶最小;小叶柄长约1.5厘米,最下二小叶柄较短或近于无柄。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较叶柄稍长或近于等长;伞形花序,花多数,花梗细短,基部有卵形小苞片1枚;萼绿色,钟状,先端5齿裂,裂片钝头,萼筒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1枚;花瓣5,绿白色,矩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稍宽,花药卵形至矩圆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呈叉状,下部合生;花盘肉质环状。浆果扁圆形,成对状,熟时鲜红色,果柄伸长。花期7月。果熟期9月。
【饮片】
名称:西洋参片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外皮土黄色或黄褐色,去皮者黄白色。切面淡黄白色,有暗棕色形成层环,并散有多数红棕色树脂管。质脆。气清香,味微甘带苦。
炮制方法:除去芦头。用清水喷湿,夏秋润2天,冬春润3天,润透后切顶刀片或斜片0.6-1mm 厚,晒干。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便于调剂和制剂。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西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