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药——地肤子
名称:地肤子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DI FU ZI
拉丁:Fructus Kochiae
别名:地葵、千头子、地麦、铁扫把子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晒干。
性味归经:寒;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禁忌:内无湿热,小便过多者禁服。
来源: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科属:藜科地肤属
形态描述: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1~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其后逐渐脱落。花1朵或数朵生于叶腋,成穗状花序;花小,黄绿色;花被筒状,先端5齿裂,裂片三角形,向内弯曲,包裹子房,中肋突起似龙骨状,裂片背部有一绿色突起物;雄蕊5,伸出于花被之外;子房上位,扁圆形,花柱极短,柱头2。胞果扁圆形,基部有缩存花被,展开成5枚横生的翅。种子1枚,扁球形,黑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院。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甘肃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饮片】
名称:地肤子
饮片性状:略呈扁球状五角形。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五枚,背面有微突起的点状的梗痕及放射状脉纹,果皮膜质,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黑色。气微,味微苦。
炮制方法:簸净杂质,筛去泥土即得。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地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