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虻虫
名称:虻虫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MANG CHONG
拉丁:Tabanus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牛苍蝇、牛魔蚊、瞎虻虫
药用部位:雌虫体
药材性状:虫体呈长椭圆形,长1.5~2cm,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6~8月间捕捉。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肝经;小毒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用于癥瘕积聚、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用于治冠心病心绞痛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研末,每次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体虚无瘀、孕妇及月经期禁服。
来源: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
科属:虻科黄虻属
形态描述:雌虻体长13~17毫米,黄绿色。复眼大型,无细毛,中部有1条细窄的黑色横带。鹅黄色或略带灰;头顶被有短毛。触角黄色,第3节肥大,基部具有粗钝的背突。唇基和颊黄灰色。下颚须第2节浅黄色,被有白色并杂有黑色的短毛。中胸背板、侧板、腹板灰黄色,被有黄色短毛并杂有黑色和黄灰色长毛。翅透明无斑,平衡棒黄色。足3对,中、后足的股节基部1/3处灰色;前足跗节及前足胫节端部黑色;中、后足跗节的端部黑褐色。腹部暗黄灰色;第1~3或1~4腹节背板两侧有大的黄色斑点,中间有暗黄色纵带,宽约为腹部宽度的1/4~1/3。腹部被有稠密的黄色或黄灰色短毛,有时夹杂有黑色短毛。腹面灰色,第1~2或第1~3腹板的两侧黄色。雄虻形状相似,但体较小,复眼被有纤细的灰色短毛。
生态环境:雌虻吸食牛、马、驴等家畜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平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饮片】
名称:虻虫(小)
饮片性状:为椭圆形。头部呈棕黑色而有光泽,有凸出的两眼及长形的吸吻。背部黑棕色,有光泽,腹部黄褐色,有横纹节。体轻质脆。具腥臭气味。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泥屑,除去足翅。
炮制作用:虻虫有毒。
名称:虻虫(大)
饮片性状:为椭圆形。头部呈棕黑色而有光泽,有凸出的两眼及长形的吸吻。背部黑棕色,有光泽,腹部黄褐色,有横纹节。体轻质脆。具腥臭气味。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泥屑,除去足翅。
炮制作用:虻虫有毒。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昆虫类 > 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