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化传统医学
时有山外的朋友对我说,你们土家族没有文字,没有文传的医药史料,哪会有土家族医学呢?也有朋友时常问我,在你们土家苗寨看病抓药用的是中草药,那都是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怎能体现民族医药的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想用著名民族药医专家曾育麟教授于1993年6月在给我们的拙作《土家族医药学》一书作序时的一段话告诉大家:“任何一个民族有没有本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的问题,尤以对没有本民族文字者而言,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民族、历史、医药学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只承认其中之一或妄图否定其中之一都是无望和荒谬的。最终让有志者用事实去一个一个地证明吧,像这本《土家族医药学》那样。”[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诸国本会长的阐述更为精辟:“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贡献。”[2]在这里我可以毫无疑问的告诉朋友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只是其存在形式不同而已。有文字的民族用文字记载的医药史料,被专家称为——“文传医学”。对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是口耳授传,称之为“口存民族医药学”,土家族医药学正是沿着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这个过程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医药学。[3]在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会议在我州召开之际,本想多点东西在会上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赐教。但又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因为我这么多年来也曾经写过一些土家族医药论文,如从源流、历史、基础、药物、临床等方面都做论述,实无新题可做。有幸的是在会议论文编辑过程中通过悉心拜读,这些论文是一次较为全面、又从各个方面反映土家族医药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获益非浅。这其中也还涉及到诸多认识问题,如土家族历史、分布、人口、地域、语言、民族特征、人文医药特征等方面。在此笔者将自己近年来对土家族研究的一些体会,以“神奇的土地 神奇的民族 神奇的土家族人文传统医学”为题,简要介绍有关土家族分布、民族特征和土家族医药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共同探讨土家族医药学。
, http://www.100md.com
一、神奇的土地
我国土家族住居地区还被誉为神奇的土地,因这块土地以奇山、奇水、奇洞而甲天之美。土家族是住居较为集中的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一直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连的武陵山区和巴山楚水的巍巍群山之中。在这块奇的土地上珍藏着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森林公园,流淌着神奇的巨龙——长江三峡及横空出世的山峡大坝,这里有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桃花源;有一代文豪笔下的湘西边城,有被称为土家“祖山”的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神奇的“华中第一高峰”——巴山支脉的大神龙架及神秘的野人遗迹;武陵巨洞利川的腾龙洞,清江入洞最大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秒,其溶融规模为“世界之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被称之为中国“南方长城”的,始筑于明代万历年间的400里武陵苗疆边墙,有高耸入云的武陵主峰一梵净山。这里还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大革命时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即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从这里开始长征……由于这块土地是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纽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生物繁殖和生长,同时也被誉为我国的天然药仓,有植物王国之称。这里的拱桐、水杉、银杏等珍稀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有近3000种本草药物,盛产天麻、板党、黄连、麝香、百味莲、水黄连、辰砂、血三七、杜仲、黄柏、灵芝菌、七叶参等名贵地道中草药。
, 百拇医药
二、土家族分布
有关土家族分布,过去通常指两州,即湘西、恩施自治州;两地区,即贵州铜仁、重庆黔江地区;两市,即张家界、宜昌市(部分县或自治县)等四省市周边的几个地、州、市。上述地区应该说是土家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尚未完全涉足土家族居住的散居区。下面较为详细的介绍土家族分布区,其中包括居住集中和散住地区。
土家族分布,以武陵山区为主,巫山南次之,江北荆山,大巴山又次之。以东经110度和北纬30度为中心[4],东部到沅水、澧水流域的石门,慈利,桃源、沅陵县;西至重庆的涪陵,万县市;南到贵州铜仁地区的江口,思南县,北至重庆市的巫山及湖北的兴山县。土家族分布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面积。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有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0个县市(区),其中有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个,还在周边地区县建立土家族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有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有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所辖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宜恩、咸丰、鹤峰、来凤的8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二个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酉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恩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州县。目前在25个县市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
, 百拇医药
三、神奇的民族
土家族为我国古老而又年轻的少数民族。在远古时代,在武陵山区,这块神秘土地就土生土长的一个土著民族,以“毕兹卡”为族称保持至今。直到1957年1月3日才被中央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4]。关于土家族人口,1953年湘西自治州调查,州内共有19.4万人,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县。其他地区资料不详。在随后的40多年里,土家族人口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对武陵山区的湘、鄂、渝、黔民族地区部分群众恢复了土家族成份。现今土家族人口802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5]土家族以勤劳勇敢,富于创造而著称于世。其基本特点被著名土家族学者田荆贵先生概括为:“有独立的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工艺、奇特的乐奏、哭唱的婚丧、特殊的信仰、自尊的禁忌、顽强的民族意识和悠久的历史遗迹”[6]等十大民族特征。这里山川优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从武陵山脉,大巴山麓,沅湘楚水走出了一大批英杰。古代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湖北省秭归县),“昭君出塞”献身于汉匈两族和平事业的王昭君(湖北省兴山县)就是从巴文化区走来的。近代有清末光绪年间,1891年秋严寅亮(贵州省印江县),一幅“颐和园”书法,被慈禧太后选中,作为“颐和园”匾额高悬在落成的颐和园大门上。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重庆酉阳人),有中国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湖南溆浦县),有开国元勋贺龙元帅,原作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将军(均为湖南桑植县人),还有跟随贺龙南昌起义后上井岗山,在以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为军长的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湖南石门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的刘仁(重庆酉阳县),还有我国第一位集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并担任过省长的杨正午(湖南龙山人),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的戴秉国也是从贵州铜仁地区的土家族山寨走出去的一批我党高级干部。有一批文人墨客曾在孙中山先生手下谋职,有中华民国开国功勋之一的民政总长徐龙骧(贵州印江人),有总统府高级顾问朱和中(湖北建始人)和田永正(湖南大庸县人),还有国民党爱国将领郑洞国将军(湖南石门县),如此等等。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中,也有从土家山寨走出了两院院士。仅以湖南省为例,他们是地质学家、原中科院学部委员田奇镌(湖南省大庸县),原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向达(湖南溆浦县),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彭习勋(湘西保靖县)、中科院院士,材料学家肖继美(湘西凤凰县),著名钢铁家李文采院士(湖南永顺县)。
, 百拇医药
四、神奇的土家族人文传统医学
植根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神奇民族,创造了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土家先民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逐渐积累了防病治病经验,从一草一药,一方一技到医药萌芽时期,经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从"口传医药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的"文传医药知识",即"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医药伴随土家人从远古走到今天,仍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治疗疾病,在医疗保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土家族人文医学其基本特点在于,有基本医学基础理论,有独特的医疗方法,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及特殊的应用方法,还有护理、保健知识……
一是有独具特色的医学基础。
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肢节、筋脉、十窍、四器(神器、育器、殖器、尿器)和三元(心、肺居于为上元,肚、肠居中为地称中元,腰子居下为水称下元)等脏器组成。气、血、精是人类赖以生命活动的物质,这些物质均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中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精微物质--气、血、精经三元脏器往复灌注于肌体,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 http://www.100md.com
在病因病机上,有土家族自己的特色。在病因上注重外因,多由外邪中的风、寒、湿、火等"毒气"致病。在内因上注重饮食、情志、顺应气候等因素。在病理上以气血变化为基础,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致病机理。
在诊断与治疗方法,既有相似中医的诊疗方法,更有独到的诊法和传统外治法。诊法主要是看、问、听、纳、摸、闻、算等方法。在脉诊上,脉种脉象繁多,据统计,遍布全身有30多种脉象,是遍诊脉的遗迹所在。常用脉主要是骨脉、命脉、天脉、地支脉等。在治疗方法上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是药物治疗,二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有汗法、泻法、赶法(赶火、赶风、赶毒等),止法,补法,温法、消法等治法。外治法是土家族传统疗法的重要治法,更具民族特色,如火功疗法,封刀接骨术,刮痧法,扑灰碗法,提风法、药浴法、推抹疗法,蛋滚法等二十多种。
二是土家族药物分类独特,用药方法繁多,炮制方法特殊。
, http://www.100md.com 在分类上按药物性分类:土家族将常用药物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冷性药(寒药)、热性药(温药)和平性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如五虎进、滚山珠、见血飞、八里麻等一类药物为热性药(温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如地苦胆、水黄莲、九牛造等一类药物为寒性药;介于寒性与热性之间的药物,其作用平和称之为平性药,平性药的功能为补养一类药物,如土人参、土沙参等。
按药物的作用分类:分为败毒药、表药、赶气药、赶风药、赶火药、赶食药、消水药、下药、止咯药、喜药、隔喜药、打伤药、打虫药、火疤药、蛇药等二十多类。在土家族民间药匠们还将作用大致相同的药物按序数分成若干大类,如将具有赶火败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除风湿等功能药物称之为"七十二七";把具有通筋舒脉、消肿祛瘀、活血止血、赶火败毒、祛风祛湿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还阳";把具有补气、润肺、健肝和中、强心补肾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参";把具有赶风祛寒、活血散瘀、赶火败毒、赶气止痛、利湿通淋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莲";把具有赶风除湿、活血止痛、赶火败毒、止咯化痰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风";把具有消肿散瘀、舒筋通脉、活血止痛等功能的药物称之为"三十六蜈蚣";把具有止血止痛、活血散瘀、消肿等功能的一类药物称为"三十六血"。此外,还有称为"七十二藤"等类的药物。
, 百拇医药
药匠们讲究配伍、禁忌、用量和方法。在民间流传有《草药十四反》、《草药十三反》、《草药三十六反》,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药物的反畏现象。在治疗期间还讲究忌口,如各种痨病,伤病患者,对具有发性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雄鸡、磨芋豆腐、鱼虾、羊肉、牛肉等。不吃生冷、腥臭或有刺激的食物。在用量上,药匠们一般不大严格,有经验的老药匠对单味药常以一把、一根、一节、一蔸、一块为计算单位。目前中青年药匠必用克制来计算药量。在用药方法上是多样的,有煎服、冲服、包吞、炖蒸、酒泡、磨汁、碾粉、糖儿、口嚼、挤汁、外擦、外洗、外敷、蒸者、点眼、塞鼻、佩挂、调擦、浴法等十几种。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捣法、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漂制法、炙制法、发芽法、露制法、埋制法、阴干法、炖制法、油炸法等二十多种。
三是症疾的命名和分类上,突出土家医特色,多采用形象生动的性状分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在病症的命名上,多以发病部位命名,如疮长在阴门旁的叫衙门疮;以致病原因命名,如由火邪致病菌称火流、火疔;以临床表现命名,如妇女血来如潮的叫血崩山;以动物形象命名的较多,在临床上有几百种之多,如兔子痧、飞鹅扑惊、羊癫风等;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有桃花症、秋燥症等;另外还按疾病性质来命名。在疾病的分类上,有按门类、疾病的性质、致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体征进行分类,但最为通行的还是按性质计数分类。如36惊(经)、72疾(症)、108症、360大症、但一般以36及72为基数增减计算分类。在72这个分类序数中,民间有72流、72疽、72霉、72箭、72疡、72风、72惊、72痧、72痒、72劳等等。其他类型疾症有:惊症、疾症、尿积症、火症、寒症、虚症、闭症、腌 病、窍病、瘤症、尿积、癫痫病类、水病、气病、风症、劳病、流痰、疡子、疱疮和霉病类、跌打损伤、刀枪伤、虫兽伤。关于36惊(经)、72症病名,在土家族民间流传较广,各地对病名述说不一。上述三十六症或惊,是急性惊疾之病,七十二症(疾)是以杂病、慢性症疾为主。药匠在辨病立症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临床病证,它既有民间传统特色,又是古朴的、科学的经验总结,先人们把民间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形象生动的予以描述,给后人诊治疾、经、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四是在医护一家的基础上,强调"服侍"思想及"服侍"技术。
讲究情志、饮食,地候(气候)、疾病用药等方面的服侍。在气候服侍上,注意季节与时象、气候与服侍的特点等,形成了自己的服侍特点。
五是土家族医药与外来文化的联带关系,即外界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外来文化主要是楚巫文化、傩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渗透、影响等关系。土家族医药植根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地区,主要是武陵山区内,还居住着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以承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一个区域内不同民族,其文化、医药、经济都在不断的交流,有的还在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如土家族医与苗医的36惊疾症状就有其异同点,其同点为都用三十六经症,七十二疾症来描述症候,但病名几乎无相同点,临床表现也各异。所以说,有人担心湘西苗医、土家医没有质的区别,这是多余的。因为苗医的三十六经属"英症",即五脏六腑的内科急症,而七十二疾则是"养症",以外科、皮科等为主要疾病,这是用苗医"英养"观点来解释的。土家医则是按急慢性病来分类的,三十六惊为急病,七十二疾多为慢性病等。
, http://www.100md.com
流传了上千百年的土家族医学
由于土家族仅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自然也就没有土家族文字记载的医药知识古籍。我们从汉字记载的土家族史籍中发现明清年间的地方志中零星记载的民间医药内容。
但经千百年“口口相授”和“代代丰富”的创作过程,以口碑文献的特殊形式传承下来。通过对“口碑文献”和民间医药抄本的搜集整理,发现这些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搏、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药。中医在本地区的传播与应用,文献记载始见于1391年(明洪武年间)浙江人氏金彬随朝延官军入汀西北大庸行医,始将汉医传入汀西土家族地区。西方医学只是本世纪20年代传入本民族地区。在汉医和西医未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前,只有民族医药为土家族人民预防和治疗疾病。
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分为秦汉时期及五代以来两个阶段。
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家族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流”前几百年间,其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人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百拇医药
, http://www.100md.com
一、神奇的土地
我国土家族住居地区还被誉为神奇的土地,因这块土地以奇山、奇水、奇洞而甲天之美。土家族是住居较为集中的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一直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连的武陵山区和巴山楚水的巍巍群山之中。在这块奇的土地上珍藏着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森林公园,流淌着神奇的巨龙——长江三峡及横空出世的山峡大坝,这里有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桃花源;有一代文豪笔下的湘西边城,有被称为土家“祖山”的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神奇的“华中第一高峰”——巴山支脉的大神龙架及神秘的野人遗迹;武陵巨洞利川的腾龙洞,清江入洞最大水量超过1000立方米/秒,其溶融规模为“世界之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被称之为中国“南方长城”的,始筑于明代万历年间的400里武陵苗疆边墙,有高耸入云的武陵主峰一梵净山。这里还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大革命时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即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方面军从这里开始长征……由于这块土地是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纽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生物繁殖和生长,同时也被誉为我国的天然药仓,有植物王国之称。这里的拱桐、水杉、银杏等珍稀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有近3000种本草药物,盛产天麻、板党、黄连、麝香、百味莲、水黄连、辰砂、血三七、杜仲、黄柏、灵芝菌、七叶参等名贵地道中草药。
, 百拇医药
二、土家族分布
有关土家族分布,过去通常指两州,即湘西、恩施自治州;两地区,即贵州铜仁、重庆黔江地区;两市,即张家界、宜昌市(部分县或自治县)等四省市周边的几个地、州、市。上述地区应该说是土家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尚未完全涉足土家族居住的散居区。下面较为详细的介绍土家族分布区,其中包括居住集中和散住地区。
土家族分布,以武陵山区为主,巫山南次之,江北荆山,大巴山又次之。以东经110度和北纬30度为中心[4],东部到沅水、澧水流域的石门,慈利,桃源、沅陵县;西至重庆的涪陵,万县市;南到贵州铜仁地区的江口,思南县,北至重庆市的巫山及湖北的兴山县。土家族分布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面积。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有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0个县市(区),其中有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个,还在周边地区县建立土家族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有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有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所辖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宜恩、咸丰、鹤峰、来凤的8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二个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酉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恩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州县。目前在25个县市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
, 百拇医药
三、神奇的民族
土家族为我国古老而又年轻的少数民族。在远古时代,在武陵山区,这块神秘土地就土生土长的一个土著民族,以“毕兹卡”为族称保持至今。直到1957年1月3日才被中央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4]。关于土家族人口,1953年湘西自治州调查,州内共有19.4万人,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县。其他地区资料不详。在随后的40多年里,土家族人口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对武陵山区的湘、鄂、渝、黔民族地区部分群众恢复了土家族成份。现今土家族人口802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5]土家族以勤劳勇敢,富于创造而著称于世。其基本特点被著名土家族学者田荆贵先生概括为:“有独立的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工艺、奇特的乐奏、哭唱的婚丧、特殊的信仰、自尊的禁忌、顽强的民族意识和悠久的历史遗迹”[6]等十大民族特征。这里山川优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从武陵山脉,大巴山麓,沅湘楚水走出了一大批英杰。古代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湖北省秭归县),“昭君出塞”献身于汉匈两族和平事业的王昭君(湖北省兴山县)就是从巴文化区走来的。近代有清末光绪年间,1891年秋严寅亮(贵州省印江县),一幅“颐和园”书法,被慈禧太后选中,作为“颐和园”匾额高悬在落成的颐和园大门上。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重庆酉阳人),有中国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湖南溆浦县),有开国元勋贺龙元帅,原作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将军(均为湖南桑植县人),还有跟随贺龙南昌起义后上井岗山,在以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为军长的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湖南石门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的刘仁(重庆酉阳县),还有我国第一位集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并担任过省长的杨正午(湖南龙山人),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的戴秉国也是从贵州铜仁地区的土家族山寨走出去的一批我党高级干部。有一批文人墨客曾在孙中山先生手下谋职,有中华民国开国功勋之一的民政总长徐龙骧(贵州印江人),有总统府高级顾问朱和中(湖北建始人)和田永正(湖南大庸县人),还有国民党爱国将领郑洞国将军(湖南石门县),如此等等。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中,也有从土家山寨走出了两院院士。仅以湖南省为例,他们是地质学家、原中科院学部委员田奇镌(湖南省大庸县),原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历史学家向达(湖南溆浦县),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彭习勋(湘西保靖县)、中科院院士,材料学家肖继美(湘西凤凰县),著名钢铁家李文采院士(湖南永顺县)。
, 百拇医药
四、神奇的土家族人文传统医学
植根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神奇民族,创造了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土家先民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逐渐积累了防病治病经验,从一草一药,一方一技到医药萌芽时期,经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从"口传医药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的"文传医药知识",即"土家族医药学"。土家族医药伴随土家人从远古走到今天,仍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治疗疾病,在医疗保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土家族人文医学其基本特点在于,有基本医学基础理论,有独特的医疗方法,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及特殊的应用方法,还有护理、保健知识……
一是有独具特色的医学基础。
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肢节、筋脉、十窍、四器(神器、育器、殖器、尿器)和三元(心、肺居于为上元,肚、肠居中为地称中元,腰子居下为水称下元)等脏器组成。气、血、精是人类赖以生命活动的物质,这些物质均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中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精微物质--气、血、精经三元脏器往复灌注于肌体,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 http://www.100md.com
在病因病机上,有土家族自己的特色。在病因上注重外因,多由外邪中的风、寒、湿、火等"毒气"致病。在内因上注重饮食、情志、顺应气候等因素。在病理上以气血变化为基础,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致病机理。
在诊断与治疗方法,既有相似中医的诊疗方法,更有独到的诊法和传统外治法。诊法主要是看、问、听、纳、摸、闻、算等方法。在脉诊上,脉种脉象繁多,据统计,遍布全身有30多种脉象,是遍诊脉的遗迹所在。常用脉主要是骨脉、命脉、天脉、地支脉等。在治疗方法上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是药物治疗,二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有汗法、泻法、赶法(赶火、赶风、赶毒等),止法,补法,温法、消法等治法。外治法是土家族传统疗法的重要治法,更具民族特色,如火功疗法,封刀接骨术,刮痧法,扑灰碗法,提风法、药浴法、推抹疗法,蛋滚法等二十多种。
二是土家族药物分类独特,用药方法繁多,炮制方法特殊。
, http://www.100md.com 在分类上按药物性分类:土家族将常用药物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冷性药(寒药)、热性药(温药)和平性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如五虎进、滚山珠、见血飞、八里麻等一类药物为热性药(温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如地苦胆、水黄莲、九牛造等一类药物为寒性药;介于寒性与热性之间的药物,其作用平和称之为平性药,平性药的功能为补养一类药物,如土人参、土沙参等。
按药物的作用分类:分为败毒药、表药、赶气药、赶风药、赶火药、赶食药、消水药、下药、止咯药、喜药、隔喜药、打伤药、打虫药、火疤药、蛇药等二十多类。在土家族民间药匠们还将作用大致相同的药物按序数分成若干大类,如将具有赶火败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除风湿等功能药物称之为"七十二七";把具有通筋舒脉、消肿祛瘀、活血止血、赶火败毒、祛风祛湿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还阳";把具有补气、润肺、健肝和中、强心补肾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参";把具有赶风祛寒、活血散瘀、赶火败毒、赶气止痛、利湿通淋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莲";把具有赶风除湿、活血止痛、赶火败毒、止咯化痰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风";把具有消肿散瘀、舒筋通脉、活血止痛等功能的药物称之为"三十六蜈蚣";把具有止血止痛、活血散瘀、消肿等功能的一类药物称为"三十六血"。此外,还有称为"七十二藤"等类的药物。
, 百拇医药
药匠们讲究配伍、禁忌、用量和方法。在民间流传有《草药十四反》、《草药十三反》、《草药三十六反》,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药物的反畏现象。在治疗期间还讲究忌口,如各种痨病,伤病患者,对具有发性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雄鸡、磨芋豆腐、鱼虾、羊肉、牛肉等。不吃生冷、腥臭或有刺激的食物。在用量上,药匠们一般不大严格,有经验的老药匠对单味药常以一把、一根、一节、一蔸、一块为计算单位。目前中青年药匠必用克制来计算药量。在用药方法上是多样的,有煎服、冲服、包吞、炖蒸、酒泡、磨汁、碾粉、糖儿、口嚼、挤汁、外擦、外洗、外敷、蒸者、点眼、塞鼻、佩挂、调擦、浴法等十几种。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捣法、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炒制法、漂制法、炙制法、发芽法、露制法、埋制法、阴干法、炖制法、油炸法等二十多种。
三是症疾的命名和分类上,突出土家医特色,多采用形象生动的性状分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在病症的命名上,多以发病部位命名,如疮长在阴门旁的叫衙门疮;以致病原因命名,如由火邪致病菌称火流、火疔;以临床表现命名,如妇女血来如潮的叫血崩山;以动物形象命名的较多,在临床上有几百种之多,如兔子痧、飞鹅扑惊、羊癫风等;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有桃花症、秋燥症等;另外还按疾病性质来命名。在疾病的分类上,有按门类、疾病的性质、致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体征进行分类,但最为通行的还是按性质计数分类。如36惊(经)、72疾(症)、108症、360大症、但一般以36及72为基数增减计算分类。在72这个分类序数中,民间有72流、72疽、72霉、72箭、72疡、72风、72惊、72痧、72痒、72劳等等。其他类型疾症有:惊症、疾症、尿积症、火症、寒症、虚症、闭症、腌 病、窍病、瘤症、尿积、癫痫病类、水病、气病、风症、劳病、流痰、疡子、疱疮和霉病类、跌打损伤、刀枪伤、虫兽伤。关于36惊(经)、72症病名,在土家族民间流传较广,各地对病名述说不一。上述三十六症或惊,是急性惊疾之病,七十二症(疾)是以杂病、慢性症疾为主。药匠在辨病立症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临床病证,它既有民间传统特色,又是古朴的、科学的经验总结,先人们把民间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形象生动的予以描述,给后人诊治疾、经、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四是在医护一家的基础上,强调"服侍"思想及"服侍"技术。
讲究情志、饮食,地候(气候)、疾病用药等方面的服侍。在气候服侍上,注意季节与时象、气候与服侍的特点等,形成了自己的服侍特点。
五是土家族医药与外来文化的联带关系,即外界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外来文化主要是楚巫文化、傩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渗透、影响等关系。土家族医药植根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地区,主要是武陵山区内,还居住着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以承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一个区域内不同民族,其文化、医药、经济都在不断的交流,有的还在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如土家族医与苗医的36惊疾症状就有其异同点,其同点为都用三十六经症,七十二疾症来描述症候,但病名几乎无相同点,临床表现也各异。所以说,有人担心湘西苗医、土家医没有质的区别,这是多余的。因为苗医的三十六经属"英症",即五脏六腑的内科急症,而七十二疾则是"养症",以外科、皮科等为主要疾病,这是用苗医"英养"观点来解释的。土家医则是按急慢性病来分类的,三十六惊为急病,七十二疾多为慢性病等。
, http://www.100md.com
流传了上千百年的土家族医学
由于土家族仅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自然也就没有土家族文字记载的医药知识古籍。我们从汉字记载的土家族史籍中发现明清年间的地方志中零星记载的民间医药内容。
但经千百年“口口相授”和“代代丰富”的创作过程,以口碑文献的特殊形式传承下来。通过对“口碑文献”和民间医药抄本的搜集整理,发现这些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搏、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药。中医在本地区的传播与应用,文献记载始见于1391年(明洪武年间)浙江人氏金彬随朝延官军入汀西北大庸行医,始将汉医传入汀西土家族地区。西方医学只是本世纪20年代传入本民族地区。在汉医和西医未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前,只有民族医药为土家族人民预防和治疗疾病。
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分为秦汉时期及五代以来两个阶段。
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家族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流”前几百年间,其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人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