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外治法
小儿咳嗽很常见,现介绍几种小儿咳嗽的外治妙法:
一、敷足
1.石膏6克,枳实10克,瓜蒌12克,明矾、冰片各3克。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敷5~7天。此法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2.吴茱萸10克,法半夏6克,研成细末,加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时一换,连敷3~5次,伴喉间痰鸣者,可加风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二、足浴
1.将生姜30克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一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此法可温肺散寒。
2.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述药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此法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
三、填脐
1.枯矾、皂荚各3份,牵牛子、杏仁、栀子各2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取葱白1~3根捣烂,加蛋清少许,与上述药末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7~10天。此法可止咳化痰。
2.紫苏、防风、半夏、茯苓各4份,陈皮3份,甘草、杏仁各2份,白芥子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清水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5~7天。此法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宋丽华), 百拇医药
一、敷足
1.石膏6克,枳实10克,瓜蒌12克,明矾、冰片各3克。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敷5~7天。此法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2.吴茱萸10克,法半夏6克,研成细末,加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时一换,连敷3~5次,伴喉间痰鸣者,可加风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二、足浴
1.将生姜30克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一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此法可温肺散寒。
2.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述药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此法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
三、填脐
1.枯矾、皂荚各3份,牵牛子、杏仁、栀子各2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取葱白1~3根捣烂,加蛋清少许,与上述药末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7~10天。此法可止咳化痰。
2.紫苏、防风、半夏、茯苓各4份,陈皮3份,甘草、杏仁各2份,白芥子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清水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5~7天。此法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宋丽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