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中医专家 > 周仲瑛
编号:11896853
血病多瘀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21期
     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八)

    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的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痛有定处,青紫瘀斑,癥积肿块,舌质暗紫,有瘀点瘀斑,脉涩、结、沉、迟,或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觉、运动异常而有瘀象者,都可按照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或佐用)“活血祛瘀”法。

    瘀血的成因虽多,但概要而言,其病理因素不外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实者为寒热二邪之侵扰,虚者为阳气与阴血的不足,以致气血运行失调,滞而为瘀。从现象上看,瘀血虽属有形的实邪,而其本质又有正虚的一面,虚实往往相兼为患,且在疾病演变发展过程中,常有消长转化,临证必须予以联系考虑。

    周仲瑛提出,由于形成瘀血的原因有多端,故中医的治疗方法也自当有异。如气滞形成的血瘀,周仲瑛强调应根据活血必先理气,气行则血行的原则,采用理气活血法,分别病情轻重,选用调气、行气、破气药,并按其脏腑病位,选用疏肝气、理脾(胃)气、降肺气等药。在用活血药时,需着重选“血中之气药”,重者可予破血行气之品;同时还当针对气滞、血瘀的具体病情不同,治气、治血有所侧重。对寒凝形成的血瘀,应注意选用偏于辛温的祛瘀类药,以加强行瘀通脉、散寒解痛的功能;若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血瘀,治疗当助阳消阴与益气通脉之药配伍合用。对气虚形成的血瘀,一般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寓通于补,使气足而血行,故黄芪用量需重。对血虚形成的血瘀,当采用养血祛瘀法,所选之活血药不能过猛,宜和血而不宜破血,用量亦宜审慎,不能希求大剂速效,应与养血药两相协调而达到“瘀祛新生”的目的。对阴虚形成的血瘀,当滋阴与祛瘀并用,可采取汤丸并进,汤方濡养而兼行,丸剂缓攻以求效;若干血瘀结较重,而体质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后补,选用大黄zhè虫丸缓中补虚,祛瘀生新。可见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祛瘀方法也迥异。

    周仲瑛还强调,由于瘀血所在病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治疗也当有所区别。如瘀阻清窍者,当治以通窍祛瘀法;心血瘀阻者,当治以通脉祛瘀法;瘀阻肺络者,当治以理肺祛瘀法;瘀积肝脾者,当治以软坚祛瘀法;瘀留胃脘者,当治以理胃祛瘀法;瘀阻肠腑者,当治以通腑祛瘀法;瘀滞胞宫者,当治以通经祛瘀法;血瘀络痹者,当治以和络祛瘀法等。

    由于同一血瘀证,致病因素多端,标本邪正虚实有别,脏腑病位不一,症状特点各异,或为主症,或仅为兼夹症,病情上又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周仲瑛提出,在应用活血祛瘀这一大法的基础上,还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如病情轻者,当予缓消,采用活血、消瘀、化瘀、散瘀之品;病情重者,当予急攻,采用破血、通瘀、逐(下)瘀之品。因邪实而致的血瘀,当祛邪以化瘀;因正虚而血瘀,则应扶正以祛瘀。总之,审证求因,辨别脏腑病位,掌握主症特点和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各种具体祛瘀治法,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百拇医药(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