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更多2
编号:11896736
关注《中医启蒙三字经》

    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医启蒙三字经》

    近日我看到5月7日《中国中医药报》上刊载“《中医启蒙三字经》诞生记”一文,感到高兴。我认为,这是一个宣传普及中医的好举措。特别是此举有助于传承中医从娃娃抓起,同时向青少年传播中医基本知识,使他们对中医药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以消除社会上某些人对中医的误解,因此,我认为编出这么一本“经”书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

    虽然前面已经有了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先生编著的《医学三字经》,给习医者起到很好的启迪和引导作用,但它的内容毕竟更专业化,尤其是其中关于各种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论述,并不适合没有中医基础的人阅读。而这本《中医启蒙三字经》,设定的阅读对象是普通人群,尤其是少年儿童和中小学生,内容要浅显得多。它更着重于向读者讲明中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究竟好在何处,它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以及中医的起源和在历史上的贡献,基本思想和疾病观,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认识,治病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以明白易晓的语言生动地表达给读者或听众。我想,要达到这些目的,编写好这本“经书”并不容易。

    我认为,既然这本《中医启蒙三字经》已经诞生了,不妨把它在中医药报上公布出来,全文刊载,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尤其是中医业界人士的意见,就如何宣传《中医启蒙三字经》展开讨论,争取把它打磨成一本宣传和普及中医的精良之作。这是为传承和发展中医所做的一件实事和大事,关心和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都应当尽其所能,为《中医启蒙三字经》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

    编者的话:“《中医启蒙三字经》诞生记”一文于5月7日在本报刊出,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应王昆文先生的要求,我们将《中医启蒙三字经》原文刊出,欢迎读者为其修改完善提出建议。

    《中医启蒙三字经》

    作者 赵歆 甄雪燕 梁永宣 罗海鹰

    序

    医之始,本岐黄,五千年,育栋梁;

    少学医,志昂扬,长悬壶,济四方。

    医理篇

    气为元,功能强,天地道,化阴阳;

    水与火,温与凉,静与动,升与降。

    列五行,万物纲,木火土,金水详;

    配五色,应五方,观五气,察五脏。

    脏封官,保家邦,肝拜将,心称王;

    肺为相,脾管仓,肾作强,最需藏。

    津与液,供营养,精化血,气导航。

    神调摄,脏安康,怒气升,肝失畅;

    喜气缓,心欠养;悲气消,肺被殃;

    忧气结,脾不壮;恐气下,肾难防。

    手足经,分阴阳,冲任调,督带忙。

    诊治篇

    求病因,首内伤,动气血,乱阴阳;

    外六淫,疫难挡;不内外,虫兽伤。

    四诊法,细思量,望为神,资料详;

    闻声气,问症状,按周身,切脉象。

    学辨证,明八纲,表里定,寒热讲;

    分虚实,论阴阳,知纲领,治反掌。

    药百味,神农尝,通性味,明升降。

    用兵法,组成方,辨治清,配伍当;

    君臣主,佐使良,司攻守,疗效彰。

    病已成,医坐堂,未病时,最需防。

    顺自然,遵法章,得智慧,保健康。

    四季篇

    人之初,树之苗,欲繁茂,有其招。

    天人一,形神道,养生法,四时调。

    春风起,防感冒,食要清,缓去帽;

    夏多热,避暑扰,食须净,着轻薄;

    秋风劲,常润燥,食喜津,慢加袄;

    冬多寒,应日照,食当温,衣棉袍。

    起居篇

    起居事,规律找,四体勤,养莫娇。

    逸有度,量力劳,忌熬夜,宜起早;

    餐应时,不过饱,五谷养,零食抛;

    多饮水,蔬果好,慎油腻,糖盐少。

    衣适体,随季调,频晒被,枕勿高;

    常洁齿,勤洗澡,护双目,热泡脚。

    善运动,爱思考,少烦忧,戒急躁。

    琴棋乐,广爱好,游天地,乐陶陶。

    善调养,病难扰;勤学业,敬师老。

    名医篇

    忆先贤,多仁孝,济世心,永称道。

    扁鹊游,民夸好,内妇儿,皆通晓;

    汉华佗,手术早,传古今,技艺高;

    张仲景,医圣号,著伤寒,为师表;

    唐药王,孙思邈,重医德,精方药;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清,后世宝。

    大医多,难细表,明日才,吾辈找。

    早启蒙,渐通晓,学医理,知奥妙。

    体强健,德学韬,扬国粹,我自豪。 (王昆文 四川自贡自流井怡康中医诊所)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

    编辑同志:

    近日拜读《中国中医药报》刊载的《中医启蒙三字经》后,有感于此书创意好,立意新,义深远,是一部时代需要、中医需要的佳作。笔者冒昧提出愚见,与作者商榷。

    序修改为:

    中医学,自岐黄,五千年,益华邦。

    理法备,方药详,体系好,特色良。

    杏林暖,橘井香,要传承,要弘扬。

    学中医,保健康,持仁术,济四方。

    胡心藻

    胡心藻同志:

    您的来信收到。我们感觉您的意见很有见地,现予刊登。

    ——编 者

    

    我教女儿学《中医启蒙三字经》

    我的女儿今年八岁,上小学二年级。这几天正好放假,我就拿《中国中医药报》上登的这篇“三字经”让她反复读,结果不出三天就完全背过了。但是,问题马上也就来了。她问,“为啥五行是‘万物纲’?塑料属于木吗?我说:“古时候没有塑料。”她又问:“那么,太阳光呢,‘七色阳光’该属哪一行?”我无言以对。当背到“不内外,虫兽伤”时,她又说了:“什么‘不内外’呀,前几天小猫抓伤我,还不是从外面伤的吗?”我又无言以对。看来,要孩子们背过一些经文容易,但是真要达到“启蒙”的效果就难了。

    我认为中医学启蒙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逼其功于一役。应当从直观现实和现象入手,采取化整为零、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增加学童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喜欢上中医药,目的就达到了。例如有的学校结合植物学和生理卫生课让孩子们种植、认识中草药和认识针灸穴位就收效很好。

    总之中医启蒙应落实到各个学科的基础教育,而且是个长期过程。(王颖恺)

    

    , http://www.100md.com
    婵烇絽娲犻崜婵囧閸涱喚顩烽柛娑卞墰鏉╂棃鏌涘▎蹇撯偓浠嬪焵椤掆偓閸犳稓妲愬┑鍥┾枖鐎广儱妫涢埀顒夊灦楠炲骞囬鍛簥婵炶揪绲惧ú鎴犵不閿濆拋鍤堝Δ锔筋儥閸炴挳鏌曢崱鏇犲妽閻㈩垰缍婇幊锟犲箛椤撶偟浠愰梺鍦瑰ú銈囨閳哄懎违闁稿本绋掗悗顔剧磼閺冨倸啸濠⒀勵殜瀵爼宕橀妸褎鍓戞繛瀛樼矊妤犲摜鏁锔藉婵$偛澧界粙濠囨煛婢跺﹤鏆曟慨鐟邦樀閺佸秴鐣濋崘顭戜户闂佽鍠撻崝蹇涱敇缂佹ḿ鈻旈柣鎴烇供閸斿啴鏌¢崒姘煑缂佹顦遍埀顒冾潐缁繘锝為敃鍌氱哗閻犻缚娅g粔鍨€掑顓犫槈闁靛洤娲ㄩ埀顒傤攰濞夋盯宕㈤妶鍥ㄥ鐟滅増甯楅~澶愭偣閸ワ妇涓茬紒杈ㄧ箘閹风娀鎮滈挊澶夌病婵炲濮鹃崺鏍垂閵娾晜鍋ㄥù锝呭暟濡牓姊洪锝嗙殤闁绘搫绻濋獮瀣箣濠婂嫮鎷ㄩ梺鎸庣☉閺堫剟宕瑰⿰鍕浄妞ゆ帊鐒﹂弳顏堟煕閹哄秴宓嗛柍褜鍓氬銊╂偂閿熺姴瑙﹂幖鎼灣缁€澶娒归崗鍏肩殤闁绘繃鐩畷锟犲礃閼碱剚顔戦梺璇″枔閸斿骸鈻撻幋鐐村婵犲﹤鍟幆鍌毭归悩鎻掝劉婵犫偓閹殿喚纾鹃柟瀵稿Х瑜版煡鏌涢幒鏂库枅婵炲懎閰f俊鎾晸閿燂拷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