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中医保健服务产业
政府引导 行业自律
●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中医保健产业发展
●积极培养培训中医保健产业人才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保健的科学研究
●密切结合中医“治未病”体系
●加大中医保健科普知识的宣传
中医保健是指采取中医传统的、自然的、非药物的手段,保持人们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的方法。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主要分为中医保健产品和中医保健服务两大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蓬勃兴旺,笔者就如何保证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探讨如下。
, http://www.100md.com
发展意义
中医保健历史悠久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在这部2000多年前的医学经典中,有关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俯拾皆是,从饮食、情志、起居等无不详细论述。古代先哲重视养生,儒道教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医学家均重视中医保健,强调以养生为要务,“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金元·朱丹溪)。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保健方法。英国学者李约瑟赞叹道:“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三极” 笔者认为,中医药事业可以划作三极,第一极是中医医疗,第二极是中医制药,中医保健服务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三极。目前中华优秀传统养生保健文化存在断层危险,人们熟知深海鱼油、蜂胶等保健品,不知中华传统的药膳食疗,欣赏西方的拳击、球类、跑步机等强体力运动,而不懂中国的太极拳、五禽戏。中医保健服务产业是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可以创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让人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保健养生文化的洗礼,提升对中医保健养生知识和方法的兴趣,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喜欢中医药,从而扩大中医药消费市场。
, 百拇医药
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保健产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比西方发达国家整整晚了60年,但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因此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带动就业、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促进绿色消费有着重要的作用。
面临问题
市场混乱 当前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缺乏统一规范的、权威的、政府认可的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大多数省迄今还没有正规的保健服务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不明确,责任不清,没有牵头部门。保健产品鱼龙混杂。有些企业为利益所驱,对中医保健服务、中医保健用品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以次充好,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打着中医保健服务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对中医保健服务产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素质不高 从事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的人员,尤其是推拿、足疗、美容等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少业务培训,缺乏正规中医人才和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中医院校对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专业又较少,造成了目前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
, 百拇医药
缺少扶持 中医保健服务产业多年来缺少政府的扶持引导,不能享受与医疗、保险的同等政策待遇,政策不对接,虽然国民健康迫切需要,但是在费用报销上,国家政策不配套、不衔接,大大缩减了消费群体,不利于市场发育。同时中医保健服务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监督主体严重缺位,企业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正规企业难以生存,伪劣企业产品牟取大利。
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 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虽然内容丰富,产品多样,因政策扶持不到位,专业人才的匮乏,能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开发中医保健服务产品可谓是凤毛麟角,能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的中医保健服务较少,同时中医保健服务产品缺少严格的量化标准。
宣传不力 由于对中医学知识的普及、中医保健服务的正确宣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力度,消费者对中医科普知识知之甚少,在中医保健服务上,缺乏选择能力,缺乏对质量的辨别能力。伪科普、伪保健的宣传漫天飞舞,导致盲目消费、上当受骗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的信誉。甚至给攻击中医和中医保健服务提供了口实。
, 百拇医药
发展对策
政府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中医保健产业的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像重视中医医疗、中医制药等行业一样,高度重视中医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应出台有关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研究制定将中医保健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研究中医保健服务的价格政策,使中医保健消费能与医疗、保险、医保、治未病等配套,使广大消费者享受得起中医保健服务。在注册、准入、税收、贷款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促进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进社区、进农村,大力推广质优价廉的中医保健服务。
积极培养培训中医保健产业人才 中医院校应该成为培养中医保健产业高级人才的摇篮,研究制定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编写要有中医保健方面的内容,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掌握中医保健知识、动手能力强,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医保健服务人才,以适合社会对中医药保健事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综合培训基地。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新型职业系列,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行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
, 百拇医药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政府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尽快改变中医保健服务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边缘状况。卫生、经济、劳动、人事等部门应该尽快协调规范明确行业的管理标准,通过成立正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行为,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要统一价格标准,加强市场监管;要开展企业间交流活动,行业信息公开透明。
加强中医保健的科学研究 借助现代医学科技、生物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中医保健效应进行量化,对被检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客观化分析,以便于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实时状况,在体能、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状态、免疫状态等方面提供较准确的量化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估,以正确指导中医保健服务的选择,进行健康调适。只有紧密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相结合,中医保健才长盛不衰。
密切结合中医“治未病”体系 医疗针对疾病人群,治未病针对亚疾病人群,中医保健则针对正常人群。治未病使用药物、针灸等医疗方法,药性和针对性较强;中医保健使用的药食性味平和、保健手段温和,安全幅度很大,适合大多数人群。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医保健服务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大中医保健的科普知识的宣传 要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提高社会的认知与认可度;加强服务信息及服务效果宣传,扩大广大群众对中医保健服务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传播形式丰富多彩。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覆盖面广的信息网络,构建形式多样的中医保健知识传播平台。组织建立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巡回宣讲,为群众提供中医保健服务。, 百拇医药(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魏实 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
●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中医保健产业发展
●积极培养培训中医保健产业人才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保健的科学研究
●密切结合中医“治未病”体系
●加大中医保健科普知识的宣传
中医保健是指采取中医传统的、自然的、非药物的手段,保持人们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的方法。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主要分为中医保健产品和中医保健服务两大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蓬勃兴旺,笔者就如何保证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探讨如下。
, http://www.100md.com
发展意义
中医保健历史悠久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在这部2000多年前的医学经典中,有关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俯拾皆是,从饮食、情志、起居等无不详细论述。古代先哲重视养生,儒道教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医学家均重视中医保健,强调以养生为要务,“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金元·朱丹溪)。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保健方法。英国学者李约瑟赞叹道:“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三极” 笔者认为,中医药事业可以划作三极,第一极是中医医疗,第二极是中医制药,中医保健服务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三极。目前中华优秀传统养生保健文化存在断层危险,人们熟知深海鱼油、蜂胶等保健品,不知中华传统的药膳食疗,欣赏西方的拳击、球类、跑步机等强体力运动,而不懂中国的太极拳、五禽戏。中医保健服务产业是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可以创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让人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保健养生文化的洗礼,提升对中医保健养生知识和方法的兴趣,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喜欢中医药,从而扩大中医药消费市场。
, 百拇医药
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保健产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比西方发达国家整整晚了60年,但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因此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带动就业、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促进绿色消费有着重要的作用。
面临问题
市场混乱 当前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缺乏统一规范的、权威的、政府认可的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大多数省迄今还没有正规的保健服务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不明确,责任不清,没有牵头部门。保健产品鱼龙混杂。有些企业为利益所驱,对中医保健服务、中医保健用品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以次充好,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打着中医保健服务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对中医保健服务产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素质不高 从事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的人员,尤其是推拿、足疗、美容等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少业务培训,缺乏正规中医人才和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中医院校对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专业又较少,造成了目前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
, 百拇医药
缺少扶持 中医保健服务产业多年来缺少政府的扶持引导,不能享受与医疗、保险的同等政策待遇,政策不对接,虽然国民健康迫切需要,但是在费用报销上,国家政策不配套、不衔接,大大缩减了消费群体,不利于市场发育。同时中医保健服务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监督主体严重缺位,企业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正规企业难以生存,伪劣企业产品牟取大利。
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 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虽然内容丰富,产品多样,因政策扶持不到位,专业人才的匮乏,能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开发中医保健服务产品可谓是凤毛麟角,能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的中医保健服务较少,同时中医保健服务产品缺少严格的量化标准。
宣传不力 由于对中医学知识的普及、中医保健服务的正确宣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力度,消费者对中医科普知识知之甚少,在中医保健服务上,缺乏选择能力,缺乏对质量的辨别能力。伪科普、伪保健的宣传漫天飞舞,导致盲目消费、上当受骗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医保健服务产业的信誉。甚至给攻击中医和中医保健服务提供了口实。
, 百拇医药
发展对策
政府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中医保健产业的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像重视中医医疗、中医制药等行业一样,高度重视中医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应出台有关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研究制定将中医保健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研究中医保健服务的价格政策,使中医保健消费能与医疗、保险、医保、治未病等配套,使广大消费者享受得起中医保健服务。在注册、准入、税收、贷款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中医保健服务产业,促进中医保健服务产业进社区、进农村,大力推广质优价廉的中医保健服务。
积极培养培训中医保健产业人才 中医院校应该成为培养中医保健产业高级人才的摇篮,研究制定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编写要有中医保健方面的内容,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掌握中医保健知识、动手能力强,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医保健服务人才,以适合社会对中医药保健事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综合培训基地。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新型职业系列,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职业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行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
, 百拇医药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政府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尽快改变中医保健服务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边缘状况。卫生、经济、劳动、人事等部门应该尽快协调规范明确行业的管理标准,通过成立正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行为,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要统一价格标准,加强市场监管;要开展企业间交流活动,行业信息公开透明。
加强中医保健的科学研究 借助现代医学科技、生物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中医保健效应进行量化,对被检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客观化分析,以便于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实时状况,在体能、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状态、免疫状态等方面提供较准确的量化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估,以正确指导中医保健服务的选择,进行健康调适。只有紧密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相结合,中医保健才长盛不衰。
密切结合中医“治未病”体系 医疗针对疾病人群,治未病针对亚疾病人群,中医保健则针对正常人群。治未病使用药物、针灸等医疗方法,药性和针对性较强;中医保健使用的药食性味平和、保健手段温和,安全幅度很大,适合大多数人群。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医保健服务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大中医保健的科普知识的宣传 要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提高社会的认知与认可度;加强服务信息及服务效果宣传,扩大广大群众对中医保健服务的需求。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传播形式丰富多彩。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覆盖面广的信息网络,构建形式多样的中医保健知识传播平台。组织建立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巡回宣讲,为群众提供中医保健服务。, 百拇医药(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魏实 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