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911805
谁来写写患者指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生命时报》 2010.06.01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抑郁症患者找到我,拿着我给他开的抗抑郁药说:“您怎么给我开毒药呢?这药我不吃了。”不用猜,他一定是仔细阅读了药品说明书当中的副作用段落。和众多药品说明书一样,该药的说明书上写的“治疗作用”只有一行字,而副作用却用了整整一页,列举了诸多试验结果,其中包括动物实验中发现的个别问题。病人一看,吓坏了。

    在国外,上述药品说明书是不会给病人看的。如果给,那一定是专门针对患者的版本。因为那样的说明书是给医生看的,里面充满了大量的医学术语。病人在阅读的时候,只会找自己能看懂的部分,并且断章取义,比如他光看到副作用有若干种,而没有看到“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这样的发生率,更不会权衡治疗作用与副作用之间的利弊。因此,药物说明书反而给很多病人无端增加了疑惑和精神负担。

    再说针对疾病的患者教育。现在的医生都热衷于制订给医生看的各种诊疗指南,借此规范临床实践,可谁也没有想到,也该给患者写相应的患者版指南。在美国,保险公司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特别为患者制订了一系列的“患者指南”。其内容包括:你应该如何配合医生,什么阶段应该吃什么药物,多长时间应该复查,吃某种药的病人应该注意哪些副作用,出现什么问题必须就医,等等。目的就是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反观我国,患者教育很多人在做,内容比较凌乱,很难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人甚至打着科普的名义在兜售歪理邪说。我国也有专门的健康教育协会,但声音却很难听到。这方面,美国的公众科普教育值得借鉴。比如,美国卒中协会作为一个患者教育协会,工作的规划性很强。他们每年推一个主题,全年都围绕这个主题来宣传,媒体采访都要与相关协会进行沟通,这样就能做到不误导患者,并且主题鲜明。媒体做出的稿子,会受到该协会的监管,既不允许广告植入,也不会出现技术性错误,真正达到科学知识普及的最终目的。▲

    (张彤整理), 百拇医药(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