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911745
“张悟本现象”反思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4日 《生命时报》 2010.06.04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邱仁宗

    张悟本现象并不新颖。在我们的记忆中,胡万林、严新、林光常之流,无不是编造履历,吹嘘自己能医百病,利用病人急于解除病痛的心理,骗取民众钱财。每过一段时间,就有这种骗子在国内横行,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张悟本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他伪造的履历,也许不能马上识破,但他的荒唐言论,例如“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酸奶堵塞血管”、“每天吃几千克钙”、“茄子吸油”、“绿豆治百病”等等,违背起码常识,怎么会通行无阻呢?我们能仅仅责怪急于投医的老百姓无知、缺乏科学素养吗?如果没有人包装,没有人做幕后推手,如果有关监管部门不是视而不见,他哪会掀起那么大的妖风!

    卫生行政部门首先应该负起责任,及时止住各种骗子以“养生”之名欺骗百姓。这些天,卫生部门进行了澄清,揭穿了张悟本的真实面目,相关专家也出来批驳他的胡言乱语。这是好的,但还不够。张悟本虽无非法行医之名,但有非法行医之实。对此,建议卫生部门制订相应行政法规,阻止这些骗子以“养生”、“治病”之名东山再起。

    其次,广电部门应该把好关,阻止骗子利用受众最广的电视台进行宣传。电视台是用纳税人的钱办的,应该向观众提供科学知识。可我们的电视台每天播放着众多夸大其辞的药物、营养品广告,竟然让张悟本在所谓“百家全说”节目大放厥词。是没人识破,还是利益使他们放弃了专业精神?

    第三,出版部门也应该把好关。张悟本的书居然发行数百万册,说明出版部门应该完善审阅评议制度,不要让利益蒙蔽了明辨是非的眼睛。

    另外,监管媒体、出版的宣传部门以及公安部门也该堵住漏洞,不给骗子提供行骗机会,并根据他们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社会经济损伤,进行法律追究,而不是坐视不管。

    我们要反思,有那么多的老百姓上当,是因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让一些医院、医生已不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过分追逐经济上的收益,这恶化了医患关系,失去了病人的信任。病人有病却不想去找医生,而是寄希望于医院外的“救世主”。因此,希望我们的公立医院改革能彻底扭转市场化势头,回到传统的医患信托关系,切实解决病人的就医问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