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392392
知识管理在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中的应用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韩文婷 胡西厚
    参见附件。

     2.2 重视隐性知识显性化

    医学是一种经验性科学,是医护人员在疾病诊疗工作中积累产生的,对医疗问题的判断思索及对实践感悟认识所形成的经验智慧,难以编码和传播[5]。医学院校中的知识主要为认知类隐形知识,主要指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包括他们的知识结构、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疾病的判断力及对病因和预后的分析力等[6]。如果将显性知识比喻成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就是冰山底部的大部分[7]。因此,在医学院校构建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应强调重点管理隐性知识,关注创造知识共享条件,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3 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知识共享的内涵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人的知识通过各种手段(如通讯技术、口头、书面交流等)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的过程[8]。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基础与前提,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应包含两个方面: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在化[9]。隐性知识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紧密结合,往往难以通过正式的信息渠道传播,组织成员只能通过参与观察或在实际应用才能共享隐性知识。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是隐性知识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知识创新的关键。

    3 医学院校实施知识管理的障碍

    3.1 个人与制度因素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成为一种能够带来效益和利益的资源,知识的拥有者与创造者将知识作为个人财产,人的本性决定了知识共享的难度是较大的。因此,人们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倾向于知识垄断。同时,我国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学术成果评审等机制具有明显的量化特征,导致高校科研中学术行为短期化和学术垃圾泛滥化,教师终身学习、团队合作的思想淡薄,缺乏鼓励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

    3.2 知识交流与共享环境缺失

    (1)组织层级过多,知识交流共享渠道不畅,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衰退速度快,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知识共享氛围缺乏。很多高校缺少进行知识管理的机构、领导层对知识管理不够重视、教师对知识管理问题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缺乏构建和维护知识管理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10]。

    3.3 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支持缺乏

    3.3.1 知识载体的薄弱

    集中体现为没有完善的知识库,缺少有效的知识积累运行机制,缺少知识检索和获取的途径,获取效率低下。

    3.3.2 网络技术的薄弱

    很多高校缺少有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完善的数据库,教师无法得到所需要的知识。另外,知识被隐藏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库中,信息量大且杂乱无章,缺少有效、高速的检索系统,不利于知识需求者使用的。

    3.3.3 交流平台的薄弱

    在传统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结构中,从纵向看,信息和知识总是从金字塔的顶部通过重重中层流向底部;从横向看,每个人的工作都被定格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彼此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少。而且,高校教育机构中的各个学院、部门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必然会妨碍知识共享活动的正常进行。

    3.4 知识产权界定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知识共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知识共享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即有些知识拥有者往往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垄断。

    4 医学院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4.1 创建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

    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软环境,在知识共享和转化过程中,需要建立人际交流机制和共享文化,打破知识垄断的保守倾向,加强学校内部学风建设,形成浓厚的知识共享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需要学校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动员,向师生员工传播知识共享的意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通过建立各种更加开放、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如:教学观摩、科研团队研讨、专家咨询、学术交流会议等),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4.2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

    信息基础建设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首先,建设一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手段;第二,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上,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第三,配备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善于应用的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实现构建有效的知识交流、共享的系统,提供灵活而丰富的知识管理工具,搭建完善的知识管理平台[11]。

    4.3 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

    高校实行知识管理需要相应的组织支持,组织是知识管理推进和执行的保障。逐步弱化学校一级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院系和学科的资源配置权,推进传统的科层制和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向扁平化、网络化的管理体制转变,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知识化。同时专设知识管理机构及配备专门的知识主管,利用信息技术打破各院系、研究所和图书馆及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