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传统中医发展模式
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与私人中医诊所并存,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大家对于如何才能发展好中医意见不一。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的业内人士,笔者认为:恢复传统的中医生存方式是挽救中医,发展中医的重要措施。这是中医的发展史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中医发展史的启示
从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是深深根植、发展于民间的。与私人中医诊所大量散在于民间的传统生存模式不同,现在的中医师几乎都在国有中医院或综合医院内的中医科工作,这是当代中医生存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中医的地位,从走江湖的郞中一跃成为大医院里的大夫,从这一点上看是对中医的爱护。可是中医进医院却为日后的中医退化埋下了隐患。回想第一代进医院的中医师,大都经历过跟师学徒,悬壶济世的的过程,有很深的功底,并在民间已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们进医院后都能保持很高的中医水平,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辅助而大放异彩。像蒲辅周给毛主席治发热以及防治河北流脑暴发获得成功,这类例子不胜枚举。这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中医的这种存在模式很成功。其实这是在私营体制中耕耘,在公有体制中开花而已。果然,后来在医院中成长起来的中医师们就大不如前了。问题就在于他们缺少前辈那种在民间饱经磨砺的临床实践过程。所以说,一个中医生的成长必经临床实践中的摸爬滚打。
, 百拇医药
现在的医院难以产生高水平中医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现在的医院多为公有制,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人在这种有保障的环境中,缺乏拼搏的意识;其二是医院要应对各种病人,所以各种机构都要健全,要有保证,而此时中医是难以全面也无法提供这种保证的。所以只要是办医院就必须以西医为后盾,即使是中医院其内涵大部分也是西医的东西。在中医生刚进到医院时,首先要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但是因为有了西医的依靠,中医的能力就难提高了。
一个中医生的成长与西医生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西医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医学,学生根本不会对其理论和实用性产生疑问,因此不存在专业思想是否牢固的问题。而中医就不一样,中医的理论是以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为基础展开的,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学了这些理论,但内心里还是将信将疑的,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也不那么容易掌握。所以来了病人用中医药解决还一时没底,只有转向西医西药,即使是用点中医药,也只是应付一下而已,长此以往中医的临床思维就难以形成。所以指望在这种环境下产生高水平的中医是不大可能的。
, 百拇医药
笔者建议应在健全管理的前提下开放中医私人开业。限定他们只能用中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逼迫他们去动脑筋、去钻研,天长日久中医治病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比如在国外开中医诊所(包括针灸诊所)条件没那么严格,甚至把中草药当成日杂来看待,但严格限定只能用中医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国内出去的许多中医师到了这时才开始真正地研究中医,通过一段时间后,中医水平反而比在国内提高了,很多都取得了成功。像我校校友罗鼎辉医师在英国开的中医诊所治疗皮肤病非常成功,甚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这样,既体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中医在国际上扩大了影响。
中医中药不能分家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医中药绝对不能分家。现在医疗改革中很时髦的一种提法就是“医药分家”,这是在考察西方国家医疗体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认为它可以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从而降低民众的医疗费用。可是,笔者认为它不适用于中医药,因为西医西药之间的关系与中医中药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西药基本是化学制剂,可以标准化生产,而中药是植物药,遍布于不同的产地,其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很难规范化。所以中医师一定要了解中药,如果只知道辨证施治,那只是半个中医,因为中药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中医学徒最开始接触中医就是从中药开始的,整天在药房里辨药、抓药、尝药、制药,起码要3年以上的时间,这样就为以后成为一个好的中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医师只是在书本上学了些中药知识,具体的中药是什么样子没几个搞得清楚。进医院后,由于中药房是另外一个科室,所以要想深入地去了解是很困难的,在公立医院很少有哪个中医师会去下这么大的功夫。
, 百拇医药
要想掌握好中药知识是很难的。每个品种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了解区别而开处方,能有多大效果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是在自己的中医诊所里,这些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医生非常了解中药进货的渠道、产地、品质等,还会不停地品尝、揣摩,对药性了然在胸,其疗效自然就大不一样。所以,一个好的中医师也一定是个好的中药师。
中医离开了中药,经济效益会受影响。中医要开好一个处方,不知道要读多少年书,在书堆里钻多少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几块钱的挂号费根本不能体现中医的劳动价值。西医的挂号费虽不高,但它可以在手术及检查费中体现出来,而中医就不能。对此光靠提高挂号费是行不通的,只能与中药挂钩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中医中药绝对不能分家。如果自己开诊所,技术和收入就会成比例。一个好的中医用很便宜的几味药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能解决问题,适当多收点钱也是合理的,这样既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方便了患者,也让中医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医患双赢的局面。此时中医唯一要做的就是诚心诚意、一心一意地去钻研、提高技术,让它通过实践得到认可,为病人造福。
, http://www.100md.com
几点建议
现在虽然允许中医在药店里坐堂了,但这只是中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与中医师自已开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坐堂医其实是在为药店老板打工,顶多是起到一个装点门面和推销药物的作用,医生的积极性并不高。那为什么不能让中药师辅助中医师开业呢?以中医师为主体的中医诊所其功能与药店完全不一样,它是以治疗病人,解除痛苦为主要目的,所以,坐堂医代替不了私营中医诊所。
再者,刚开始放开中医开诊所时不要太过苛刻。只要取得了中医师执业证书,就可以在国内自由开业,为了生存下去,中医师们必定在某些专长上下功夫,天长日久特色就出来了。而且大量中医诊所的出现,会极大地缓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允许开办私营中医诊所,还会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广开就业门路,现在学中医的学生就业率很不理想,好多人一毕业就转行了,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其实他们心里是很舍不得这个专业的,但是医院需要中医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要加强对中医诊所的管理。作为现代的中医师,西医的知识是一定要学的。笔者认为中医诊所应该使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可以参考西医的检查化验单,但绝对不可以打针、不可以用西药。现在很多中医师是中西药混用,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效果?要用西药就建议病人到综合医院或者中西医结合医院里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走老路,才会逼迫中医提高水平。对于中医诊所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分析看待,因为刚起步,会出现医疗事故的问题,这要看是技术水平问题还是粗心大意或是医德的问题,不要因为一有问题就全盘否定,不能因噎废食。对可能会出现的欺诈现象、虚假广告等,性质恶劣的坚决取缔其行医资格,医师执业证号全国统一联网,也不允许他在其它地方再开业。
, 百拇医药
笔者并不完全否定或反对现行的中医模式。只是要表明应该让中医以多种模式来发展和生存,传统的模式不能被忽视。中医院、综合医院内中医科、传统私人中医诊所这三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协作。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来是很理想的形式,但因为西医的强势,中医多被边缘化了。所以必须有传统中医诊所这种形式存在来加以补充。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上苍赐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宝物。它历经磨难还能顽强地生存就表明了它伟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最后必定要走上科学化的道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它、阐明它,使它科学化、国际化。对此,各中医院校、医疗和科研机构应反思自己的发展思路。因为只有通过实践,真正了解中医,才会产生灵感,带着这些灵感再去用现代的方法研究才会有真正的成果。如果说国家机构是塔尖,那么那些星罗棋布的中医诊所便是它的塔基,有了这些牢固的基础,中医才会开花,才会结出真正的果实。, http://www.100md.com(陈启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
大家对于如何才能发展好中医意见不一。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的业内人士,笔者认为:恢复传统的中医生存方式是挽救中医,发展中医的重要措施。这是中医的发展史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中医发展史的启示
从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是深深根植、发展于民间的。与私人中医诊所大量散在于民间的传统生存模式不同,现在的中医师几乎都在国有中医院或综合医院内的中医科工作,这是当代中医生存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中医的地位,从走江湖的郞中一跃成为大医院里的大夫,从这一点上看是对中医的爱护。可是中医进医院却为日后的中医退化埋下了隐患。回想第一代进医院的中医师,大都经历过跟师学徒,悬壶济世的的过程,有很深的功底,并在民间已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们进医院后都能保持很高的中医水平,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辅助而大放异彩。像蒲辅周给毛主席治发热以及防治河北流脑暴发获得成功,这类例子不胜枚举。这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中医的这种存在模式很成功。其实这是在私营体制中耕耘,在公有体制中开花而已。果然,后来在医院中成长起来的中医师们就大不如前了。问题就在于他们缺少前辈那种在民间饱经磨砺的临床实践过程。所以说,一个中医生的成长必经临床实践中的摸爬滚打。
, 百拇医药
现在的医院难以产生高水平中医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现在的医院多为公有制,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人在这种有保障的环境中,缺乏拼搏的意识;其二是医院要应对各种病人,所以各种机构都要健全,要有保证,而此时中医是难以全面也无法提供这种保证的。所以只要是办医院就必须以西医为后盾,即使是中医院其内涵大部分也是西医的东西。在中医生刚进到医院时,首先要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但是因为有了西医的依靠,中医的能力就难提高了。
一个中医生的成长与西医生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西医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医学,学生根本不会对其理论和实用性产生疑问,因此不存在专业思想是否牢固的问题。而中医就不一样,中医的理论是以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为基础展开的,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学了这些理论,但内心里还是将信将疑的,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也不那么容易掌握。所以来了病人用中医药解决还一时没底,只有转向西医西药,即使是用点中医药,也只是应付一下而已,长此以往中医的临床思维就难以形成。所以指望在这种环境下产生高水平的中医是不大可能的。
, 百拇医药
笔者建议应在健全管理的前提下开放中医私人开业。限定他们只能用中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逼迫他们去动脑筋、去钻研,天长日久中医治病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比如在国外开中医诊所(包括针灸诊所)条件没那么严格,甚至把中草药当成日杂来看待,但严格限定只能用中医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国内出去的许多中医师到了这时才开始真正地研究中医,通过一段时间后,中医水平反而比在国内提高了,很多都取得了成功。像我校校友罗鼎辉医师在英国开的中医诊所治疗皮肤病非常成功,甚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这样,既体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中医在国际上扩大了影响。
中医中药不能分家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医中药绝对不能分家。现在医疗改革中很时髦的一种提法就是“医药分家”,这是在考察西方国家医疗体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认为它可以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从而降低民众的医疗费用。可是,笔者认为它不适用于中医药,因为西医西药之间的关系与中医中药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西药基本是化学制剂,可以标准化生产,而中药是植物药,遍布于不同的产地,其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很难规范化。所以中医师一定要了解中药,如果只知道辨证施治,那只是半个中医,因为中药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中医学徒最开始接触中医就是从中药开始的,整天在药房里辨药、抓药、尝药、制药,起码要3年以上的时间,这样就为以后成为一个好的中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培养的中医师只是在书本上学了些中药知识,具体的中药是什么样子没几个搞得清楚。进医院后,由于中药房是另外一个科室,所以要想深入地去了解是很困难的,在公立医院很少有哪个中医师会去下这么大的功夫。
, 百拇医药
要想掌握好中药知识是很难的。每个品种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了解区别而开处方,能有多大效果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是在自己的中医诊所里,这些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医生非常了解中药进货的渠道、产地、品质等,还会不停地品尝、揣摩,对药性了然在胸,其疗效自然就大不一样。所以,一个好的中医师也一定是个好的中药师。
中医离开了中药,经济效益会受影响。中医要开好一个处方,不知道要读多少年书,在书堆里钻多少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几块钱的挂号费根本不能体现中医的劳动价值。西医的挂号费虽不高,但它可以在手术及检查费中体现出来,而中医就不能。对此光靠提高挂号费是行不通的,只能与中药挂钩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中医中药绝对不能分家。如果自己开诊所,技术和收入就会成比例。一个好的中医用很便宜的几味药就能解决问题,如果能解决问题,适当多收点钱也是合理的,这样既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方便了患者,也让中医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医患双赢的局面。此时中医唯一要做的就是诚心诚意、一心一意地去钻研、提高技术,让它通过实践得到认可,为病人造福。
, http://www.100md.com
几点建议
现在虽然允许中医在药店里坐堂了,但这只是中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与中医师自已开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坐堂医其实是在为药店老板打工,顶多是起到一个装点门面和推销药物的作用,医生的积极性并不高。那为什么不能让中药师辅助中医师开业呢?以中医师为主体的中医诊所其功能与药店完全不一样,它是以治疗病人,解除痛苦为主要目的,所以,坐堂医代替不了私营中医诊所。
再者,刚开始放开中医开诊所时不要太过苛刻。只要取得了中医师执业证书,就可以在国内自由开业,为了生存下去,中医师们必定在某些专长上下功夫,天长日久特色就出来了。而且大量中医诊所的出现,会极大地缓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允许开办私营中医诊所,还会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广开就业门路,现在学中医的学生就业率很不理想,好多人一毕业就转行了,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其实他们心里是很舍不得这个专业的,但是医院需要中医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要加强对中医诊所的管理。作为现代的中医师,西医的知识是一定要学的。笔者认为中医诊所应该使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可以参考西医的检查化验单,但绝对不可以打针、不可以用西药。现在很多中医师是中西药混用,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效果?要用西药就建议病人到综合医院或者中西医结合医院里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走老路,才会逼迫中医提高水平。对于中医诊所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分析看待,因为刚起步,会出现医疗事故的问题,这要看是技术水平问题还是粗心大意或是医德的问题,不要因为一有问题就全盘否定,不能因噎废食。对可能会出现的欺诈现象、虚假广告等,性质恶劣的坚决取缔其行医资格,医师执业证号全国统一联网,也不允许他在其它地方再开业。
, 百拇医药
笔者并不完全否定或反对现行的中医模式。只是要表明应该让中医以多种模式来发展和生存,传统的模式不能被忽视。中医院、综合医院内中医科、传统私人中医诊所这三种形式并存,优势互补,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协作。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来是很理想的形式,但因为西医的强势,中医多被边缘化了。所以必须有传统中医诊所这种形式存在来加以补充。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上苍赐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宝物。它历经磨难还能顽强地生存就表明了它伟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最后必定要走上科学化的道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它、阐明它,使它科学化、国际化。对此,各中医院校、医疗和科研机构应反思自己的发展思路。因为只有通过实践,真正了解中医,才会产生灵感,带着这些灵感再去用现代的方法研究才会有真正的成果。如果说国家机构是塔尖,那么那些星罗棋布的中医诊所便是它的塔基,有了这些牢固的基础,中医才会开花,才会结出真正的果实。, http://www.100md.com(陈启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