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新生活
编号:11896180
网络自诊 不可一味盲从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36期
     网络自诊 不可一味盲从

    调查显示,42%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只有3%的人从来不会。一些人身体出现不适,不去医院看医生,而是打开电脑,不断通过搜索引擎或者一些医院网站来“自诊”。貌似省时省力,但这种日益走红的“看病偏方”是否可行?

    了解病情,网络自查来得快

    家在深圳的李木兰是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因为工作关系,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对于在网上寻找药方,小李自有一套。“如果你想对病情有所了解,那么你上百度知道就行了。但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具体以及和其他人有所比较,那么就要上一些医院的网站,特别是一些专家的网上解答区、专家的博客等。”

    在小李看来,网络时代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很多事情在家里就能解决,不是更好吗?”
, 百拇医药
    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李华也有上网看病的习惯。“去医院之前,先到网上查查,可以增加自己对病情的了解,我觉得挺好。比如,你要是打球扭到脚了,上网一查就会有很多好心人告诉你怎么处理,这些都是大家的经验之谈,为什么不用呢?”李华表示,让她热衷网络看病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和医生对话。“每次去医院,自己还没弄明白就出来了。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医生也不能讲得那么细,所以我们必须对病情先有一点了解,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向医生询问。”

    信息太杂,病情轻重全靠猜

    笔者的一位朋友,家在辽宁葫芦岛市的刘佳宁女士半年来一直身体不适,为深入了解自己的病因,刘女士不断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信息,但是让她不置可否的是,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一时间更让她无法做出判断。

    “有的说没事,有的说很严重。”刘女士告诉笔者,因为有病在身,她更倾向于那种病情严重论者,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症状一一印证,选择药物治疗。
, 百拇医药
    刘女士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一些信息,确实对了解病情有所帮助,但到底自己的病有多重、怎么治疗都还不得而知。

    但一提到去医院,刘女士看起来更加无奈。“小医院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大医院挂个号太难了,本来我要挂一个中医的专家号,但是医院跟我说要等半年,我又不想花冤枉钱去从别人手里买号。说实话,每次去医院,都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

    专家建议,网络药方不可盲从

    北京肿瘤医院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师结合自己的网络查询经历告诉笔者,通过网络查阅疾病信息确实很方便,但是这些信息当中存在很多错误,特别是一些个人发的帖子,可靠性更差。他表示,每个人的病情都是很复杂的,个体化特征比较强,往往同样一种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包括药量大小等等。因此,他建议,患者一定要摒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思维,发现患病最好能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 百拇医药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家洪昭光此前也表示,网络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获取疾病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了解病情。但许多疾病不是仅通过网络信息就能诊断的,随意用药很可能引发大问题,必须到医院咨询医生才行。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士敬博士认为,网上看病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患者得不到安全的保障,还很容易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受到巨大伤害。

    刘士敬提醒患者,疾病的诊治过程要周密细致,并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这就要求患者与医生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这是仅仅通过网络联系所无法做到的。另外,在一些非法的医疗网站,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成为会员,以“医生”的身份在网上“应诊”,这些网站,为游医药贩大开方便之门,患者对此更应加以小心。(韩士德)

    
, 百拇医药
    网上自诊 误诊率高

    身体有啥不对劲,不再去医院,鼠标一点“网上看病”。时下,在医患关系紧张和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这种诊断方式。而医生却提醒,自行诊断的误诊率高,若是因此耽误治疗,就是索赔投诉都毫无办法。

    现象:自行诊断频频“误诊”

    最近几天,小田的皮肤又开始瘙痒起来。这是她多年的老毛病了,经常到了夏天就发作,以前并不严重,也就没放在心上。然而,今年似乎严重许多,“痒起来,一抓就是两道白痕,而且是凸起来的那种,过许久才能消下去。”

    小田的妈妈和外婆都曾患过荨麻疹,她便怀疑自己这是遗传了家族的皮肤病。在网上搜索了一通后,她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病症:“就是荨麻疹,我看网上有几个人症状和我一样,都说自己是这个病。”
, 百拇医药
    网上说这个病很容易治疗,她便准备“照方抓药”,去药店买些对症的药吃吃。但是,她的丈夫不放心,一再坚持让她去医院找医生检查。一查还真是荨麻疹,但是较为难治的一种,“说根治需要一到两年才行”。

    她不由一阵庆幸:“还好尚未轻易用药,万一吃错药吃坏身体就麻烦了。”

    隐患:误诊率高

    目前,还没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网上看病究竟误诊率能达到多少。但是,江苏省扬州市一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殷安康告诉笔者:“自行诊断极易误诊,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则越高。”

    他说,现在医院里,医生看个病往往都需要再三检查,询问病史,患者自己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出端倪来,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如果在网上看病,出现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弥补,就连投诉索赔都毫无门路。
, 百拇医药
    医生们更是提醒,如果是网上查查资料求个放心,也就罢了;若是看完后,还从网上搜索药方,自行医治,则万万不可。此外,还要留心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骗子抓住心理弱点,落入“网络医骗”的陷阱。(苏扬)

    

    “对症下药”需去医院

    网上“求医”真假难辨

    坐在屋里敲打几个字就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就能知道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看似简单快捷的看病方式,真能看好病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网上“医生”进行了调查。

    笔者发现,网上“医生”分三类。一是久病成医的,一般推荐对自己有效的药品或治疗方法。不过他们推荐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法甚至截然相反。例如笔者在网上输入“腰冷”,有的“网医”说是肾虚,建议多吃海产品、韭菜等补阳食物;有的则说是贫血、血虚、精神压力大引起的,建议养血、健脾,多做耐寒锻炼;更有“网医”说是腰本身的问题,无需吃药,买个护腰“焐焐”就行。这些“药方”虽然都是针对“腰冷”而来,但却让人难以抉择。
, 百拇医药
    二是在一些论坛留帖答疑的医生,他们一般是按帖子里描述的病情“照本宣科”,按医书所写给出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乍看是“对症下药”,细看后却发现,他们给出的有些症状与患者具体情况不符,让人对“药方”产生怀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患了此病。

    三是一些网上健康小软件,其中包罗万象,却多是泛泛而谈,常常推荐一些民间“偏方”或不知名的药物等等,令人生疑。

    解放军107医院的医生表示,网络医疗服务的建立,顺应了信息时代医学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寻医问药模式。上网看病快捷方便,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网上看病准确度低。求医看病有时还要进行B超、心电图等检查,需要患者和医生有密切接触和互动,仅通过网络则难以实现。

    网上无法对症下药。每个人体质不同,疾病诱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人疗效也会有偏差;而且服用剂量也因人而异。

    网上“专家”鱼龙混杂。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冒充医生在网上留帖看病,其医师资格无从查证,介绍的药物真假难辨,风险较大,有可能遇上别有用心和不负责任的人。

    鉴于以上几点,医生建议,上网看病,主要用于查询一些保健类常识、疾病相关信息,作为治疗一些小病的辅助手段,而不应该作为疑难杂症诊疗和重大医学问题的依据。医生特别提醒,有病应尽早去医院诊疗,切不可只根据上网查询的结果对号入座,自行治疗。(解放)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