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缅怀学习
编号:11905023
忆吉良晨老师

     一代大医吉良晨离开我们已半年有余了,悲痛之心仍然难以平静,每当我坐在诊桌前出诊时,总觉得他老人家还在旁边的桌子上伏案写病历,找他看病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患者闻知消息后惊愕与哀伤的低语常让人潸然泪下,抬头看着他亲笔写的“缓脉诗”,感觉他的谆谆教导仍在耳边回响……

    吉老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集医、武、文、佛、儒、道于一身,正如挽联所云“文武双全”的国学大师。自草堂成立不久至先生辞世,我与吉老相处八年,经常同车上下班,同诊室诊治病人,随之抄方、学习。我将吉老尊为师长,视为慈父,他也从不摆大师的架子。先生的言传身教我将终身受益,毕生不忘。老人家深厚的医学功底,渊博的中医药知识,理法方药应用得恰到好处,将永远激励我去不断学习、钻研。

    自中药剂量改革由“钱”改“克”以后,我常常忽视药量之后的“克(g)”字,忽略不写,首次随老师抄方就受到了教育,那次是吉老口述,我写处方,药量之后都没写“g”,写完处方,老人家验看之后,逐个都加上了工整的“g”字,自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忘那个“g”字了。

    先生是一本活的中医百科全书,遇有疑难,只要问及,他总是详细解答,如讲到硬皮病,他说中医称为“皮痹”,应重用黄芪,最高可用至360克,而以内蒙古库仑产者为最好。2005年吉老在上海为菲律宾朋友看病,每号300元,预约了60号,为了对病人负责、保证疗效,先生只看了30号,退了30号……。

    先生辨证立法准确,处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确切。有时先生诊毕回家,我常将老人家之病案反复研习,还作为文学、书法作品欣赏,医案字迹工整,书写清晰,无辨认不清之字。先生为我题写的“缓脉诗”是我家中唯一悬挂的书法作品。数年前,当有人提出取消中医之时,先生甚为担忧,他从汪精卫当年要取消中医遭到失败,到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中医的博大精深,认为中医是打不倒的。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医院首先应该姓‘中’。”如今在一代代中医人的努力下,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吉老也该放心了。(王大顺)
    濞e洠鍓濇导鍛閸涱剛杩旈柛娆忓€介埀顒€鍠涚槐婵囩▔瀹ュ棛鈧垶骞嬮幇顏呭床濞达絾娲戠粻锝咁嚈妤︽鍞撮柕鍡曠劍鐢綊鎳¢幇顓炵仐闁圭ǹ娲ょ槐鈺呭Υ閸屾稒鐎紒鏃傚Х婢ф寮堕崘銊ф剑濞存粌楠哥敮顐︽媼濡炲墽绋婇柡澶婂暕濮瑰鏁嶅畝鍐仧闁诡喓鍔忛缁樼▔閻戞﹩鍔冮柡鍌氭矗缁楀鈧绮忛~锕傚绩鐠鸿櫣绉垮〒姘☉閵囧洨鈧娉涢崢銈囨嫻瑜版帗顫夐悹鍥︾串缁辨繄鎷犻悜钘変粡濞寸姾鍩栭崹銊╂偨娴e啰妯堥梺顐f皑閻擄繝骞嬮幋婊勭拨闁挎稑鏈崹婊勭椤掍焦鏆柛鎺嶅嵆閳ь剚姘ㄩ悡锟犲触鎼搭垳绀夊ù鍏兼皑閻濇盯宕¢崘鑼闁诡喓鍔庡▓鎴炴媴濠婂啯鎯傚ù鐘插濠€鎵磾閹寸姷褰查柛鎺斿█濞呭酣濡撮敓锟�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