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白牙,原花青素
喝红酒还对牙齿好,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从实验室到日常生活,这恐怕是科学发现被误读的又一例。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喝点小酒助助兴是必需的。好喝一口的朋友总会举出种种理由来大谈喝酒的好处。最近,关注健康的人们又多了一个喝酒的理由——红酒可以抑制牙菌斑,预防蛀牙。英国《每日快报》上刊文称“每天一杯红酒对你的牙齿健康非常有益,将减少补牙的需求”。
故事要从牙齿与细菌的战争说起。
牙齿表面细菌多
龋齿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令人头痛的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很多。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牙齿的龋坏是从牙菌斑开始的。清洁牙齿后几分钟内,口腔中的唾液蛋白和糖蛋白就吸附到牙面,形成一种获得性膜。这层薄膜质地均匀透明,大约2小时厚度变为100微米,1—2天内就可增厚至400微米。刷牙后不到3小时,口腔中就有细菌固着在牙釉质表面。开始是单个的细菌,并不牢固,如同先锋部队的侦察兵。这部分细菌安营扎寨后,形成一个根据地,其他细菌纷纷驻扎于此。
, http://www.100md.com
人们对牙菌斑的观察非常早,远在1683年,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便看到牙面上有一层透明的沉积膜,各式各样的细菌生长其中。到了20世纪,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膜状,不同于传统的游离细菌状态,而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膜。
牙菌斑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并不需要长年累月,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发生,细菌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大量生长繁殖,24小时内便形成肉眼可见的牙菌斑——其中包含大量细菌、少量食物残渣等。据统计,平均1毫克菌斑中含有数亿个细菌,其中已查明的细菌就有300—400种,而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
牙病不是小病
牙菌斑中的细菌靠分解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生存。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对牙齿表面珐琅质进行去矿化,造成牙齿硬组织的缺失。乘虚而入的酸性物质,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最终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的产生。
, 百拇医药
除了牙病,牙菌斑还与很多似乎不相关的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证实,牙周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在于,口腔内滋生大量细菌或细菌代谢的毒性产物,通过循环系统向远隔器官或组织转移,引起相应器官的疾病。
要是清除牙菌斑或杀死牙菌斑中的细菌,不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却远没有这么容易。一旦形成牙菌斑,细菌就被赋予了超强的对抗能力,变身成为“超级战士”,水火不侵。
列文虎克最早证明了牙菌斑有抗药性——用酒和醋的混合液长时期漱口,不能消灭牙菌斑中的细菌。这是由于牙菌斑的形成其实是细菌的一种适应过程,细菌凭借生物膜的独特结构粘附在一起生长,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与其等到出现菌斑再想办法清除,倒不如抑制它的形成。这才是决定牙齿和细菌这场战争能够胜利的关键。
红酒是把双刃剑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在寻找战胜牙菌斑的武器,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药物化学系教授加布丽埃拉·加扎尼领导的研究小组另辟蹊径,在众多食物与药物中,相中了红酒,希望它可以成为有效防控牙菌斑的“良药”。
研究人员充分模拟了人类的口腔环境,又选择了口腔中对牙齿最具破坏力的变形链球菌,基本重现了口腔中的致病环境。接下来,他们从市面上购买了普通意大利红酒,将葡萄酒、细菌、牙齿混合在一起,观察细菌在牙齿表面的粘附破坏性情况,实验结果十分鼓舞人心——在红酒的作用下,细菌无法粘附于人造牙齿表面,当然也就谈不上破坏牙齿了。
红酒中究竟是何种物质在发挥作用?科学家先对红酒进行了脱醇处理,因为酒精也会影响细菌生长,使用脱醇红酒能够排除酒精的影响。然后将红酒中的主要成分一一分离纯化,分别验证,最终确定阻挡变形链球菌的主要活性物质是一种存在于葡萄中的天然植物多酚类物质,大名叫做“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目前已知的活性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能够清除人体内部的自由基。新发现又给原花青素记了一次大功。
如此说来,好酒的朋友们大可以以保护牙齿为理由,名正言顺地喝上一杯了,但科研人员却并不建议这样做。研究结果毕竟是来自实验室环境,与真实的口腔环境还是有所差别的。再说红酒也不可能在口中长时间停留,即使有保护作用,也难以长时间持续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红酒中的酸类和糖分对牙釉质有一定腐蚀作用,可能反而会引起龋齿。有些人习惯在酒中搀兑果汁或碳酸饮料以追求口感,这可能会增大葡萄酒的酸性,加重侵蚀牙齿珐琅质。
葡萄酒中原花青素抑制牙菌斑的研究发现,尽管可能会带来新的护齿方法,甚至具有不小的商业潜力,但牙科医生绝不会建议你通过饮用红酒来保护牙齿。(原载《新知客》), 百拇医药(谭玉龙)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