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6216
人兽共患病——灾后健康的隐形威胁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5日 医药卫生报
     人兽共患病是农林渔业地区常见的对老百姓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河南很多地区都属于人兽共患病的传统疫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报告。洪涝灾害极易改变灾区一定时间内正常的生态环境,造成各类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人兽共患病正是如此。鉴于目前河南省西部、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洪涝灾害,为了指导灾区的灾后防疫和防汛重点地区的灾前防范、有效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现将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引发的人兽共患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中晚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汉坦病毒寄宿在野鼠、田鼠或家鼠体内,可随鼠的尿、粪和唾液排出体外。人们食入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是吸入了带病毒的尘埃会感染该病,病毒也可通过人体表面破损的伤口侵入人体。目前,该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早期以抗病毒治疗,中晚期进行对症治疗,对重症患者要进行防止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的发生等综合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洪涝灾害后,鼠类生活环境也遭到破坏,与人群接触机会增多,带病毒的粪尿污染环境和食物,散播的螨虫叮咬灾民使出血热传播蔓延。出血热的预防控制主要以防鼠、灭鼠为主,同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老鼠抓伤或咬伤,注意饮食安全,储存粮食的容器要能阻止老鼠进入,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接种。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鼠类、猪、狗和牛等)的粪、尿污染的水体接触而感染该病。病原体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钩体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受损,并危及生命。临床治疗上以青霉素肌肉注射为首选疗法。

    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洞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带菌动物的粪、尿伴随洪水四处漂流,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传播范围。钩体病的预防控制仍然以灭鼠为根本,同时注意管理家畜传染源(猪、狗和牛等),不让粪、尿直接流入水中,个人预防方面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粪、尿污染的水体接触,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端螺旋体的侵袭。患者的粪、尿用石灰和漂白粉消毒。
, 百拇医药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以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猪是主要传染源,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乙脑的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包括烦躁、谵妄、嗜睡和昏迷等神经系统的损害。乙脑的病死率约为10%,15%~3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痉挛、失语、瘫痪、精神异常、痴呆等。目前乙脑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和综合治疗。

    洪涝期间,蚊虫极易孳生,蚊密度急剧增加,加之人群居住条件、环境恶化,人口密度大,人畜混杂等,人们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容易造成乙脑的暴发或流行,乙脑的预防主要以疫苗接种为主,同时要开展灭蚊、防蚊、猪舍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

    总体来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人兽共患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当灾害发生后,人兽共患病就成为了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隐形威胁。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掌握必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至关重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灾区的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