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患,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单单运用西医消炎、保护胃黏膜的治疗比较单一,长期疗效较差。我们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长补短,治疗慢性胃炎才能见效快、治愈率高,同时还要重视生活情志调理。
一、西药:奥美拉唑20毫克,每天两次;阿莫西林1.0克,每天两次;克拉霉素0.25~0.58克,每天两次;吗丁啉10毫克,每天3次;一疗程为1个月。
二、中医辨证施治:自拟“金鉴慢胃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为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枳壳12克、石斛15克、陈皮6克、甘草5克、白芍药12克,随证加减。
(一)肝胃蕴热型,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为疏肝和胃,泄热止痛。方药为主方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黄连12克、川楝子6克、蒲公英30克、吴茱萸2克。
(二)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治法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为主方加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大腹皮10克、砂仁3克、佛手10克。
(三)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中黏腻,或苔厚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加重,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治法为清热泄浊,和胃消痞。方药为主方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木香10克、砂仁3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蒲公英20克。
(四)脾胃气虚型,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为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方药为主方加黄芪12克、桂枝10克、扁豆20克、砂仁6克、半夏10克。
(五)脾胃阴虚型,症见胃脘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治法为养阴益胃。方药为主方加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玉竹10克、生地黄10克、山药15克、乌梅10克。若口干甚,增加沙参、石斛用量,以滋阴养胃生津止渴。
(六)胃络瘀血型,症见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加重,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脉弦涩。治法为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方药为主方加炒五灵脂10克、当归10克、三七5克、柴胡10克、乌药6克、延胡索6克、香附6克。 (伍安之), http://www.100md.com
一、西药:奥美拉唑20毫克,每天两次;阿莫西林1.0克,每天两次;克拉霉素0.25~0.58克,每天两次;吗丁啉10毫克,每天3次;一疗程为1个月。
二、中医辨证施治:自拟“金鉴慢胃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为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枳壳12克、石斛15克、陈皮6克、甘草5克、白芍药12克,随证加减。
(一)肝胃蕴热型,症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为疏肝和胃,泄热止痛。方药为主方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黄连12克、川楝子6克、蒲公英30克、吴茱萸2克。
(二)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治法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为主方加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大腹皮10克、砂仁3克、佛手10克。
(三)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中黏腻,或苔厚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加重,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治法为清热泄浊,和胃消痞。方药为主方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木香10克、砂仁3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蒲公英20克。
(四)脾胃气虚型,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为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方药为主方加黄芪12克、桂枝10克、扁豆20克、砂仁6克、半夏10克。
(五)脾胃阴虚型,症见胃脘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治法为养阴益胃。方药为主方加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玉竹10克、生地黄10克、山药15克、乌梅10克。若口干甚,增加沙参、石斛用量,以滋阴养胃生津止渴。
(六)胃络瘀血型,症见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加重,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脉弦涩。治法为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方药为主方加炒五灵脂10克、当归10克、三七5克、柴胡10克、乌药6克、延胡索6克、香附6克。 (伍安之),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