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1942262
大脑也能装起搏器(新技术)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0.09.10
    大脑也能装起搏器(新技术)

    “你们看,我的手脚能动了,真想随着音乐跳上一曲呢!”48岁的张先生饱受帕金森病之苦多年。近日,他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内植入起搏器后,由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恢复到能正常生活。家人和他都为之振奋。据悉,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开展此种手术以来,已为5名帕金森病患者解除了痛苦。

    9年前,张先生患上了原发性帕金森病,右侧肢体僵硬,行动迟缓,伴有持续性钝痛。用药后,虽然肢体僵硬和行动迟缓现象减轻,但一两个小时后症状又明显加重。这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临床发现,帕金森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低于50岁发病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病情进展比老年患者更迅速。”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导师唐北沙教授研究运动障碍性疾病30多年。他认为,这一特征也许与人体生理状态越年轻,相关病理改变或发展越快有关。
, 百拇医药
    在帕金森病早期,药物确实可以较好地改善症状。但服药一旦超过5—8年,80%的患者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影响,且药效会一天天丧失,直至微效、无效。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医院决定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该手术就是要在患者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上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这就好像给大脑安了个起搏器。

    这一方法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癫痫、特发性震颤、舞蹈病、扭转痉挛、部分疼痛等,能有效解除患者运动障碍,使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人恢复正常生活,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谢明霞)

    

, 百拇医药     牙片两年拍一张(海外传真)

    牙齿是“人体最坚固的器官”,却也容易被忽略。待到牙齿生病了需要“补”救时,既费时、费钱,效果也未必理想。近期,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就指出了牙齿保健必知的5个常识。

    每天用牙线。牙线不仅能剔除牙缝间的食物颗粒,还能预防多种牙龈疾病,抑制那些诱发慢性感染、增加心脏病、中风、肺病风险的细菌。最新研究显示,刷牙、牙线剔牙、漱口水三管齐下,能减少50%的牙菌斑。

    白色填充物未必好。白色合成填充材料每10年要更换一次,汞合金填充物则能多用20%的时间。虽然有些口腔科大夫质疑后者的安全性,但实验证明,其释放的水银量较少,不足以损伤智力、记忆力、协调能力或肾脏功能,也不会增加痴呆、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牙齿漂白很安全。牙齿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脲,在口腔中会分解为过氧化氢。该物质只会暂时提高牙齿敏感性,不会增加口腔癌风险。但这一方法不应过多使用,以免损伤珐琅质,导致龋齿。
, 百拇医药
    刷舌头改善口臭。口臭说明细菌在分解食物残渣,释放硫化物等。清理舌头不但能去除食物颗粒形成的“薄膜”,同时减少制造臭气的微生物。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清理舌头两次,2周后,口臭会减少53%。

    定期做牙科X光。美国牙科协会建议,如果没有蛀牙、常用牙线,应两三年做一次牙科X光检查;若是有口腔疾病,则要每6—18个月做一次。儿童和青少年的检查周期应更短一些。▲

    (冯国川)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