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颅外并发症
编号:13396433
气管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1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任建庄 韩新巍

    随着介入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提高,良、恶性病变引起的气道严重狭窄及其他气道相关疾病采取内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并且取得较好疗效,而其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人们注意。

    金属支架对气管狭窄的治疗简单、有效,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呼吸及发声功能。金属支架置入气道后,金属网状结构陷入气道壁组织,支架内表面逐渐由气道上皮覆盖,形成所谓的上皮化,这是支架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如此,支架可长期存在。

    支架在术后两周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咽喉部及胸骨后不适和支架移位。出现支架移位的原因如下:一、支架型号选择不当,通常是支架直径过小,不能固定于狭窄部位。二、放置支架的位置不当。三、支架完全膨胀的时间需数小时至48小时,期间出现激烈咳嗽等使支架向近端移位。在选择支架型号方面,有文献报道支架直径与气管直径比在1.3∶1以上,方能在不做止咳处置的状态下不被咯出。笔者认为,支架直径大于气道管径10%~20%,支架长于狭窄段2~3厘米,既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胸骨后不适,又可以有效防止支架移位的发生。同时,进行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也可起到减轻炎症反应、消除水肿、促进痰液排出、缓解胸骨后疼痛不适和刺激性咳嗽,有效降低因反复咳嗽引起支架移位的可能。通常支架移位出现剧烈咳嗽和异物感,需调整支架位置,并用球囊扩张,使其固定在狭窄部位,如不成功,则需取出支架重新放置。随着经验的积累,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极少。

    再狭窄多因肉芽组织或肿瘤复发突入支架形成,肉芽增生多发生于支架两端。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均能得到有效解除。有文献报道,应用低剂量的放射治疗,也可明显防止组织过度增生,引起再狭窄。另外,紧急状况下的再狭窄可考虑在支架内放置支架。

    尽管气道支架置入存在某些相关并发症,但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气道狭窄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支架维护与支架置入同样重要。在认识到支架并发症的基础上,要定期随访病人,预防和控制感染,协助排痰,及时处理组织增生,切实维护支架功能。此外,防止气道支架介入后并发症,开发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新支架,应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