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信息
编号:11940229
中西比较看中国象思维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03期
实体性与非实体性,象思维与概念思维,汉语言文字与象思维,会通以超胜
     对于任何研究,特别是人文学科研究,都具有历史性,都需要在追根求源中把握其发展血脉。中国哲学与文化博大精深,决非虚言,要把握它追根求源不可避免。

    实体性与非实体性

    中西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两者最高理念之不同。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被雅斯帕尔斯称为几大文明同时成熟之“轴心时期”。无论柏拉图之“Ideal”,还是亚里士多德之“第一实体”,都表现为实体性。而中国此时,无论老庄之道、易之太极,儒家之心性,都表现为非实体性。

    所谓实体性,首先显示在“主客二元”大框架内。实体无论是哪种,都可以作为一种对象,一种客体。而且这种对象或客体,是现成形态。就是说,可以对之规定或者以之为构成之始基。由此可知,实体性使实体必然具有对象性、现成性。而所谓规定和构成,其所用思维方式,就是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或逻辑斯蒂演算等一套逻辑概念思维方式。

    所谓非实体性,如道、气、太极、心性,则显示在“天人合一”大框架内,或者说在“主客一体相通”框架内,就是动态整体框架。这种非实体性,不能作为对象,否则就使动态整体遭到僵化与割裂。同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