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会议信息
编号:11961317
多学科融合创新和发展中医理论 第二届“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第四次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年会专家发言摘要(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06期
     从实践中探索

    中医病因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曲 怡 才丽平 周学文

    我们课题组在 “基于‘以痈论治’胃癌前状态性疾病(胃溃疡活动期)‘毒热’创新病因研究”中,通过中医病因学研究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医病因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病因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文献源流,厘清病因。结合古今文献学研究方法,将古代文献资料作为中医病因学资源进行开发,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入选内容进行解析标引,建立电子文档;全面地从理(症、证、病)、法、方、药以及各家学说等各方面对病因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使各种标注信息进入数据库,建设中医“毒热”病因要素数据仓库,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分析、结构解析、关联性研究等,从而确证胃溃疡活动期“毒热”病因的提出为原始性创新。
, 百拇医药
    2.理论分析,提升病因。对中医“毒热”病因要素信息资源进行多维和深层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期在对中医复杂体系中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研究上提供新的方法、手段和思路,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实验研究,探索病因。“毒热”病因所致疾病模型的复制采用经典乙酸造模方法予以改良,成功制作胃黏膜局部潮红、肿胀、溃疡的“内痈”模型,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研究“毒热”病因导致胃溃疡活动期的发病机理、致病特点,以及“以痈论治”的作用机制,为新的治则、治法和方药提供实验和临床依据。通过实验中医病因学研究,进一步验证病因,为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4.临床流调,审辨病因。通过制定体现中医“毒热”病因要素的调查量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案,进行全国6个多中心的中医“毒热”病因要素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分析和评价中医病因理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5.临床干预,以效证因。建立“以效证因”的随机双盲多模拟多中心对照试验,采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即“以痈论治”治疗胃溃疡活动期“胃毒热证”,临床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从而反证“毒热”病因。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病因研究方法,与近两三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转化或转换医学,即强调从实验室到病床旁的联接,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实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理。

    通过以上实践,我们认为,中医病因学研究的学术思路主要是基于临床,原始创新;立足中医,理论创新;学科交叉,集成创新。

    为肝藏象实质研究提供思路

    三峡大学医学院 陈涛 余雪琴

    近年来,对肾上腺髓质素(ADM)生化特征、组织分布、生物学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成为现代医学中调节与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研究新靶点。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专业从中西两个医学理论体系角度全方位思考ADM的生理病理功能,发现中医肝藏象与其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为中医药肝藏象理论的本质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考。
, http://www.100md.com
    在五脏六腑中,肝为最要,内伤杂病,肝病首当其冲。ADM作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器官,参与人体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等生理功能的调节。通过分析ADM在体内调节与代谢中的作用,可以看出ADM与中医肝藏象的内在相关性,ADM在体内表达的正常与否可能是“肝开窍与目”、“女子以肝为先”、“肝阳上亢”的分子水平基础之一。

    因此通过研究ADM的表达和调节机制,研究肝在调节与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可能为肝藏象的实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于揭示和丰富中医肝藏象理论的实质和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治疗肝郁、肝阳上亢等病证提供了新的线索。

    从风邪论治过敏性哮喘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燕池 马淑然等

    过敏性哮喘病因较为复杂,病理因素一般宗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我们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五脏伏风是过敏性哮喘发病关键,气管痉挛是‘风盛则痉’的病理表现,而痰、瘀等乃病之标”的学术观点。
, http://www.100md.com
    风邪侵袭,是过敏性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研究认为,中医“风邪”的涵义非常广泛,包括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感染性、季节性的过敏原等多种外在致敏原,并与气候因素、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冷刺激、运动)等具有一定的关系。风邪致病引发过敏性哮喘主要有两方面机理:一是外风在所属的时令分别侵袭五脏,引起五脏风,五脏风失治误治形成“五脏伏风”。伏风内藏于五脏,一旦感受风寒邪气,外风引动伏风,内外合邪,致肺失宣降,风盛则挛,轻则发生过敏性咳嗽,患者咽痒、干咳、无痰。若五脏伏风日久,则气、痰、瘀互结,致风摇钟鸣发为哮喘。二是内风的形成源于情志、饮食、运动等。情志失常引动心风、肝风,饮食失常引动脾风,运动过度等引动肾风,日久可形成“内脏伏风”。内脏伏风若为饮食、情志、运动、禀赋等因素再次触发,轻则气道痉挛,产生过敏性咳嗽,重则影响津液代谢,津停为痰,痰气交阻,气道痉挛,发为哮鸣。

    临床上,我们用以祛风药为主组成的加味过敏煎(银柴胡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6克)随证加减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显著。如肺热者,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肺寒者,合小青龙汤加减;肺气虚者,合玉屏风散加减;外寒内痰热者,合定喘汤加减。实践表明,从风论治过敏性哮喘具有临床有效性。
, http://www.100md.com
    《内经》用“以形正名”定概念

    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 任秀玲

    “以形正名”,是先秦名家的“形名”逻辑思维方法。“形名”理论认为,任何客观事物(实)都有其一定的存在方式(形),人们对实和形的主观把握称作名。名与实、形必须是相称、相符的。《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其概念的形成和理论体系的确立,明显受到先秦“形名”理论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回答了中医理论所把握的“形”是怎样形成的和为什么要“正名” (制订概念)。

    《黄帝内经》运用“以形正名”制定概念。《黄帝内经》的“以形正名”,是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反映于外的各种形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与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相关的生命征迹和症状体征,剔除其次要的、非规律性的、非普遍意义的现象,然后对这一组形象(生理、病理征迹)进行命名。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形”代表客观事物的“实”,而“名”则是对“形”和“实”的主观把握,其中“形”是关键。如肝、心、脾、肺、肾等基本概念,它们不仅仅作为脏器名称出现,而且是关于内脏的形态、部位、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其外在形象的体、华、窍、合、志、液、神等多方面认识的规范,与解剖实体是对应关系,但不是对等关系,是思维的产物。此外,《黄帝内经》中的病名也是根据病形,规范为一组症状群,进行命名。《黄帝内经》中的概念作为认识的成果,总结并且巩固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知识,是中医学认识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标志着人们的认识由个别病例知识上升到一类疾病规律,由现象深入到把握生命本质的理性阶段。
, http://www.100md.com
    现代中医理论概念的形成,仍然具有“以形正名”的方法特征。例如,总结人体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状态,指导疾病治疗的“证候”名称,就是在观察生命活动的外在“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一组与生理、病理状态有固定联系的症状、体征,对这一组病理现象(病形)进行命名,形成概念。

    元气论源流及元气的功能

    湖北中医药大学 王平 马作峰 石和元

    中医元气学说是中医气学说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元气的生成、分布、功能等。《内经》奠定了中医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内经》把先秦哲学的气论思想应用到中医学,构建了以气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难经》形成了中医元气论的雏形,将哲学范畴的元气概念引入医学领域,创立了以肾(命门)-元气-三焦为轴心的理论体系,并认为命门是发生元气的功能单位,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元气理论的框架结构,即:元气生发于命门,通过三焦布达周身,为各脏腑经络完成其生理功能提供动力,后世医家对元气理论的发挥,大都是以《难经》的论述作为理论基础。
, 百拇医药
    元气的功能主要有:防御疾病和促使病后向愈;元气生神,“神官于内,气充于体”;与脾胃密切相关,影响寿命;具有鼓动作用,是机体生生不息之根蒂;具有阴阳水火两种属性,是五脏阴阳之根本;是脏腑的根本,脏腑精气是元气的体现;是推动气血运行的动力;主司肺气呼吸,维持心脉搏动。

    中医元气论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的理论依据,《内经》以降,有关元气的探讨虽然从未间断,但较之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其发展稍嫌滞后,有些关于元气的学术问题,至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公案,对元气学说的研究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说,都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程度。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压力的逐步增大,损伤元气的因素越来越多,来自生活、工作、环境、饮食等方面的致病因素在损伤元气的同时,常常引起变证蜂起,痼疾纷繁。中医元气论作为指导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的工具,其应用的范围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以元气理论为指导的医疗和保健行为,目前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发掘中医元气论的深刻内涵,对于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探讨中医元气论的源流,又是理解中医元气理论精髓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 百拇医药
    “致中和”是中医学理论基础

    北京中医药大学 郭霞珍

    “致中和”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是各个方面的谐调共处,是事物发展的极致阶段、最佳状态。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和”是认识事物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和”的理念对中医学影响深远。《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经典,一直影响与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书中对“和”与生命、健康、疾病、治疗的相关论述,足见一斑。如讲导引、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虽然有利于健康,但不能偏颇单一,要求多种运动的协调,要求运动和人体状况的和谐,运动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和谐,才能保持形体与精神的健康。再如饮食五味,五味与五脏必须和谐才能滋养五脏。由此可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思想理念在君王治国、百姓处事中随处可见,同样也成为中医学特色中一个主要论点。
, 百拇医药
    “和”是中医学术之本。中医学认为人体机能协调、平衡、和谐是健康之基础,机能失调、失衡、紊乱为发病之基础。“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称“中和”,是万物产生并正常生存的条件。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守中和常有天命,“和”是生命活动的要素,人体各部皆“和”才能健康。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致中和则病体康复。因而中医临床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可见当时“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所以中医学强调“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的生理机制,“节阴阳而调刚柔”节宣得宜为法、贵于中和的养生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者泻之”,“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适事为故,以平为期”,“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的治疗原则。偏倾者平,盈亏者匀,相举者和,逆乱者顺,皆为致中和之举。以和为重,这就是中医学的一种最高境界并成为一种基本的医学理念贯穿在整个医学体系之中。在方剂配伍中,以养阴为主的六味地黄丸用药是“三补三泄”,即六个药中三个具有补益作用,另三个作用却以外泄为主。然而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肉桂,就成了补阳为主的八味丸。这些组方理论与“中和”之理一脉相承。诸如此类的论述多有记载,可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汲取了当时探讨和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因此,“致中和”这一思想是中医学术之本,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 百拇医药
    缺血中风主要表现为

    多种证候要素组合出现

    广东省中医院 黄 燕 赵敏等

    缺血中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其证候分布及演变的复杂性使其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掌握证候随时空变化的规律联合简化的类证诊断,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调查了来自23家医院的4077例缺血中风病例,使用“中风病证候调查表”采集所有患者发病后1~3天、4~10天、11~30天三个时点的中医症状,根据八五攻关“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赋予相应症状一定分数,每个证候成立的标准为分数≥7分,分析缺血中风风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在不同时点的分布特点及规律。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缺血中风在发病30天内,风证、痰证、血瘀证及气虚证为缺血中风的主要证候要素。其中气虚证为缺血中风的根本原因,痰证、血瘀证贯穿缺血中风的始终。缺血中风主要表现为多种证候要素组合出现,发病1~3天以3证组合最常见,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最多,其次为风证、血瘀证、阴虚证;发病4~10天及11~30天均以2证组合出现多见,多为血瘀证、气虚证2证组合,其次为痰证与气虚证组合出现,这一结果说明风证作为缺血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要素,在发病3天后呈逐渐下降趋势。3个时点的单一证候中,气虚证、血瘀证相对多见,而火热证作为单一证候出现的比率非常小,而既往其他研究显示脑出血较脑梗死而言,火热证的出现率高。
, 百拇医药
    可见,缺血中风中医证候的组合较复杂,表现为单一证候要素的较少,多表现为多种中医证候要素组合出现,风证、痰证、血瘀证及气虚证是缺血中风主要的证候要素,证候组合中,以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及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多见。

    帕金森病病机

    为肝-肾-脑轴功能失调

    山西中医学院 闫川慧 张俊龙 郭 蕾

    研究帕金森病辨证规律,不仅要明确证候分型,而且要确立其基本病机。辨证时要从证候入手来探求产生这些证候的机理以及演变规律,以求证候与病机的统一。我们以病证结合为原则,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病机,并完善其辨证体系。

    目前西医学认为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减少,运用补肾的方法可以提高多巴胺的含量,提示多巴胺含量的减少与肾虚之间关系密切,由此确定肾虚是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现代中医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涉及到的脏腑经络主要有:肾、肝、脑、督脉。我们借鉴西医的认识,以中医理论和相关假说为依据,初步提出了帕金森病病机新假说——以肾为中心、督脉为枢机的肝-肾-脑轴功能失调。
, 百拇医药
    从系统论出发,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母系统”,其下有若干“子系统”。我们认为人体内存在一个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子系统——以肾为中心、督脉为枢机的肝-肾-脑轴。它的存在不仅有理论基础,即肾、肝、脑、督脉两两相关,而且有现实依据,即脑-心-肾轴、脑-心-肺轴、脑-心-肝轴、脑-心-脾轴以及以督脉为中心的心-脑-肾轴的存在。

    肝-肾-脑轴是以肾为中心,以肾精为生理基础,以督脉为输精布气之通道,旁通肝血以互济,上充髓海以养脑之系统。然而,男子五八,女子五七之时,肾气始衰,可见面焦、发堕、齿槁之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渐渐衰少,影响及肝,而成肝肾两虚之证,由于阴血不足,肝阳上亢化风,同时筋脉失于濡养,此时可以见到手足颤动,身体摇动之症状,这是帕金森病初期的表现;倘若失于调治,病进日久,气血益衰,元阳推动无力,经络气血阻滞成瘀,可致疏通上下之督脉瘀阻失畅,进而使脑络瘀滞而失养,加重脑损害。此时相当于帕金森病后期。因此,可以认为帕金森病的中医病机为以肾为中心、督脉为枢机的肝-肾-脑轴功能失调。(海霞 整理),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