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新药快迅 > 新药研究
编号:11942907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6日 《中国医药报》 2010.11.16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视角前沿 亮点频现 ——与会院士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铮

    在由中国药学会、天津市政府主办的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7位院士围绕“发展生物医药新兴产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会主题做了报告,畅谈药物创新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其中的一些亮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亮点一:科技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原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院长饶子和在大会主题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

    饶子和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该产业的经济规模将是信息产业的十几倍,这已是国际共识。我国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数年生物医药新型产业将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主导产业。21世纪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世纪,对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需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速成果孵化,加快产业化步伐;对这个问题,早一点认识,就早一点主动。
, 百拇医药
    然而,饶子和提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国际竞争力不强,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平台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平台服务管理机制亟待创新,政府介入导向的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事实上,归根结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在管理体制改革、技术平台构建、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优秀项目引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从而不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展望未来,生物医药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最具创新性的行业,生物医药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科技创新去推动和引领。

    亮点二:转化医学是医药研发助推器

    本届大会上,多位院士的大会报告都是围绕“转化医学”展开的,转化医学已经成为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陈志南解释说,转化医学是双向的通途,即由实验室到临床以及由临床到实验室,即基础研究给临床医师提供用于疾病治疗的新疗法、新药物;临床研究者对疾病的进程和特性进行观察,提供反馈意见,促进基础研究。这样实验室和临床就组成了一个环,这个环的中心就是患者。
, 百拇医药
    陈志南介绍说,转化医学研究直接推动生命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大力倡导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美国已建立了55个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每年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转化医学研究的经费就达5亿美元。英国投入4.5亿英镑用于转化医学研究,并启动了世界上首家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欧盟也计划为转化医学投入60亿欧元。近年来,我国医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转化研究和临床实践,推动了我国基础生命医学科学成果的转化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丁健提出,医学和药学的科学实践都应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而当前实验室与临床的脱节,使得新药研究的投入大、产出少,再加上疾病谱的转变使医疗成本大幅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将基础研究、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进行整合,把基础科学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解析、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

    谈道转化医学的发展,陈志南指出,转化医学是目前世界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我国应争取通过3~5年时间,建立以医药骨干、专业型企业与全国高校、研究院为基础的转化医学生物产业中心,建成一批国际先进的专业性转化中心,构建一批生物医药技术关键平台。
, 百拇医药
    亮点三:生物免疫是肿瘤治疗新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甄永苏说,60多年前实验肿瘤学以及化学合成药、植物药、抗生素等药物领域研究的进展,大大推动了肿瘤化疗药物的研制。临床应用效果表明,化疗药物对绒癌、儿童白血病等有显著疗效;各种各样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不同的肿瘤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是,临床结果也发现,化疗药物可产生较显著的毒副作用并可诱导肿瘤耐药。因此,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并克服耐药,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在大会报告中简述了肿瘤过继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郝希山介绍说,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是指通过输注自身或同种异体的肿瘤杀伤细胞来治疗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它不仅可纠正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促进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并且可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
, 百拇医药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还分别就“微小核苷酸对重大心脏疾病的调控作用研究”和“络病理论创新带动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做了主题报告。

    此外,本届大会还举办了“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专业会场”等9个分论坛和卫星会,中国药学会的19个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专家做了分会场报告,2000余位与会代表就各自领域关心的问题展开交流。

    吴以岭

    甄永苏

    杨宝峰

    郝希山

    饶子和

    陈志南

    丁 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