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视点
编号:11960678
六个问题解读中医针灸“申遗”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21期
     六个问题解读中医针灸“申遗”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喜讯从肯尼亚传出。回顾从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的5年时间里,也许有太多的曲折和神秘,有待人们去了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提出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项医学手段的肯定,更是以针灸为代表的、拥有数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这一成就也让人们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第一问: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 http://www.100md.com
    “基于上述定义,我们认为中医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体类别则可以归入‘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因此,我们结合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保护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关于生命和疾病的知识以及与这些知识相关的实践、技能等表现形式。这些遗产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代代传承发展,是构成其文化认同的重要一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视为其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简称“申遗”委员会)专家组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介绍说。

    第二问:中医为何“申遗”

    中医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医学。2006年“申遗”委员会专家组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
, 百拇医药
    柳长华介绍说,我国传统医学是一种医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的医学体系。中国传统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族人民中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申遗”是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文明对话的要求。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中医作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申遗”体现了一种文明对话的精神,有利于推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申遗”也是中医自身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中国的传统医药正在受到冲击。特别是一些缺乏文献记载、依靠口传心授的少数民族医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许多传统疗法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医药文物与文献资料由于维护、保管不善,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 http://www.100md.com
    同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随意滥用、过度开发、不当占有的现象时有发生,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有必要对中医药加以保护,防止不当的商业开发和利用,以此推动、促进中医药学的可持续传承发展。

    最后,“申遗”有利于中医药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广泛传播和长远发展。这同时也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可以让国内民众和世界各国增进对中医药的了解。

    柳长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是尊重、保护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维护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适合中医文化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逐步提高公众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识,并建立一套保护制度,实现对于中医文化的尊重,承认价值、合理利用。

    第三问:为何选择针灸“申遗”

    中国传统医药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否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矛盾?
, 百拇医药
    “申遗”委员会副主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沈志祥说,2006年的“申遗”是整体申报,不仅仅是保护个人的或者是某个方法。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中医药学整个领域中虽然留有医药文化遗址、文物、文献等物质遗产,但更多地容纳着大量实践观察方法、知识体系、理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将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割裂出来,则不能全面地表达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特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3年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研,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沟通,并在2005年被列入工作计划。

    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将中国传统医药列入今后我国“申遗”五年计划中,文化部也同意将中医药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申遗”工作,国内名录公布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同步进行。

    2006年5月,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第九大类进入国家名录,成为中医“申遗”工作突破性进展的里程碑。
, http://www.100md.com
    但是,整体“申遗”又遇到了难题。大中医有针灸、有著作、有技术、有药物,包罗万象,而联合国有关部门对“申遗”的要求却是越具体越好。中医“申遗”思路面临调整。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介绍,选择针灸首先考虑的就是针灸有丰富的代表性,能够代表中医和西方医学不同理念的、较优秀的、带有现代科学内涵的理念,是最大化、最优化的一个选择。

    其次,是考虑针灸的实践性和技艺性比较突出。针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中医文化在这个领域当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触摸可见的形式。

    此外,针灸作为中医比较早走向世界的学科领域,有一些基本理念已经被国际社会或医学界所了解,特别是“针刺麻醉”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影响,形成了一个好的基础。基于这三点的考虑,最终选择了针灸作为申报的范围选择。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一种文化要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而中医针灸正是这样的一个文化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
, http://www.100md.com
    不过,“中医针灸申遗,不是保护中医针灸的一招一式,保护的是传统中医思想,是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根。”柳长华强调。

    第四问:“申遗”过程有哪些

    按申报程序,中医针灸“申遗”要过六道关。

    第一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文化部,确定在中医药领域被认为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的文化和资源的初步目录,选出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中医药资源。

    第二步,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由其审查申报材料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步,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接受并检查申报是否完整。

    第四步,由世界遗产中心的两个技术顾问团国际遗迹和古迹理事会和世界保护联盟组织专家,考察申报资源的所在地,评估其管理和保护状况,评定被申报的资源是否具有“突出的世界性的价值”。
, 百拇医药
    第五步,世界遗产局检查评估结果,为申报做出推荐或向成员国询问更加深入的信息。

    第六步,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是否将申报资源加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最终决定。

    第五问:针灸“申遗”

    意味着濒临消亡吗

    2010年9月,针灸“申遗”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人们不禁会问:针灸“申遗”是否意味着它已“病入膏肓”?

    对此,吴刚表示,《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一是濒危、亟待抢救的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是历史悠久、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申遗属于后者,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章第2条规定的“有关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而非濒危名录。
, 百拇医药
    柳长华也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意味着针灸面临消亡,更不是因为它要灭绝了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是希望通过申报能够更好地促进针灸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刘保延说,当前针灸的发展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就其趋势来说并不是衰落的。正相反,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针灸比以往发展明显提速。针灸独到的优势和疗效,已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

    第六问:强调保护会限制发展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对此,有人会问:申报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一旦申报成功就会对已有的内容有诸多限制,这样一来,会不会限制针灸进一步的发展,制约其与时俱进的活力?

    柳长华明确表示:这种理解有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消极地去保护一个静态的、有形的物品,使其不致消亡,而是要立足发展,着眼长远,将动态的、无形的、可传授的知识、技能等作为保护的对象,把保护作为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手段,变消极保护为积极的保存与利用。
, 百拇医药
    将针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是以保护促发展,通过继承求创新的理念和思路。针灸首先是作为医学而存在,要治病救人,就要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与开放。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但困难也有很多,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疗法濒临消亡。通过“申遗”,对中医药予以合理适当的保护,推动中医药保护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将为中医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申遗”是为了保护,保护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链 接

    “申遗”大事记

    2003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4年8月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重要文件颁布,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

    2006年4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成立,中医申遗正式开始。

    2006年5月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传统医药列为第九大类,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等9个项目进入第一批名录。

    2008年6月 第二批和第一批扩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中医养生等38项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名录,在国家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项目增至47项。

    2008年9月 “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百拇医药
    2010年5月 “中医针灸”通过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附属机构评审。

    2010年11月1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陈斐然)

    

    针灸申遗不是因为衰败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大好事,但传承中医药文化,维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历程才仅仅是个开始——

    针灸申遗成功的消息一发布,即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认为,针灸可谓是中华瑰宝,曾经如此辉煌的国粹竟然沦落到后继无人,以申遗为荣的地步,真是让人痛心。
, http://www.100md.com
    将申遗理解为“濒临灭绝,亟需保护”,显然是对申遗的误解,申遗是为了保护,但申遗的不等于“濒临灭绝”。对于中医针灸来说,申遗既是为了权利捍卫,也是为了规范发展。

    中国的中药在国外被称为“汉方药”,中医被称为“汉方医学”,可是,近年韩国竟然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一发布《针灸穴位国际标准》,韩国韩医协会即表示,该标准中99%的穴位采用了韩国的定位。尽管在中国专家澄清后,世界卫生组织否定了韩国韩医协会的说法,但在中医针灸越来越国际化的情况下,申遗无疑是对“针灸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事实的最好说明,是对中华瑰宝的有力保护。

    同时,近年时有喧嚣的“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医的发展基础,但申遗成功必将促进中医针灸的进一步规范化,从而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正确认识针灸。

    不过,针对中医针灸申遗的不同声音,也在提醒我们,中医针灸在继承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价廉”使得针灸几乎成了各中医医院最不赚钱的项目和科室;因为不赚钱,医院的针灸科室萎缩,学习针灸者兴趣下降。而不断出现的借助针灸骗钱的“神医”,又使得一些人望中医针灸而却步。这些问题说明,在申遗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时刻不忘对针灸进行“拯救”。(张铁鹰)
, 百拇医药
    

    申遗成功是世界对针灸的肯定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大好事,但传承中医药文化,维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历程才仅仅是个开始——

    日前,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沈志祥说:“针灸申遗成功是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笔者认为“中医针灸申遗”非常好。针灸治疗适应范围广泛,诸多疾病皆可适用。中医针灸申遗,有利于保护和发扬国粹,将中医针灸推向更高境界。

    中国有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铭记我们的祖先发明针灸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昌盛的同时,还应记住诸多为针灸西进做出贡献的中外医生和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患者们。
, 百拇医药
    此次“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可以说是对曾为“中医针灸”呕心沥血前辈的一种缅怀和肯定。

    针灸是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领域。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要得到根本改变,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决定于内外两个因素:

    内因是,要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外因是,要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理解和尊重,并将中医药纳入主流医学体系,其中针灸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针灸申遗成功是世界对中医药的肯定。(黄名金)

    

    针灸申遗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百拇医药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大好事,但传承中医药文化,维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历程才仅仅是个开始——

    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申遗成功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医针灸,进而深入了解中医药。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瑰宝。完全可以与其他世界非物质文化相媲美。但是,中医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至今不为世人了解。因此,加大中医药的宣传,特别是加强中医的对外宣传工作,加快提高中医药的知名度,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笔者以为,针灸申遗不失为明智之举,是一剂良方。国内外的申遗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就会大大提升该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度,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产生“品牌效应”。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就增加了被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能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凭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响当当的招牌而受益匪浅,就能大大加快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中医的发展。
, 百拇医药
    当然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雄厚的经济财力支持,是把这笔钱用在中医的发展和保护工作上好,还是用在中医的“申遗”工作上好?人们有争论。有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关心中医的发展。但绝不能因为有争论就停下中医其他宝藏“申遗”的步伐。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个道理。中医的发展和保护离不开宣传,所以,不要把中医的“申遗”工作和中医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对立起来看待,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宣传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要达到目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否则就难以达到目的。反之,手段不为目的服务,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所以,在针灸申遗成功之后,更应切实加强对中医的发展和保护工作,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李旭)

    
, 百拇医药
    针灸申遗成功能带给我们什么

    11月16日晚,传来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次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医界、针灸界多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且听他们评说——

    11月16日晚,是中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当晚,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从肯尼亚传出。这是自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申报工作后,中医人期盼已久的喜讯,也是中医首个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当晚9点,本报记者拨通了参与申遗的主要专家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的手机。虽然电话那边掩饰不住喜悦,但他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冷静和理性:“申遗成功,带给中医人的是压力和责任。怎样切实保护和传承,还需做大量工作。”这也是业内人士的普遍态度。

    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 http://www.100md.com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一个国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一个民族的信仰。

    然而,当前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遗产”意味着行将就木,濒临灭绝。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回应,中医博大精深,疗效确切,有很多东西现代医学还无法解释。但现代医学不能解释并不代表没有价值,随着科学发展,一些原先不能解释的东西也会慢慢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如果现在不保护,这些技能就会失传,申遗,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

    误读源于不了解。赵京生说,“这件事毕竟参与的人不多,我个人也是从不了解到了解,这需要一个过程。”他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与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使其占据文化的主流地位,一些地域的民族文化被边缘化甚至遭湮没。站在全球视角看,不同的文化都需要保护,列入名录后,人们将对此广泛了解,有利于保护和发展。
, 百拇医药
    有人说,针灸申遗是因为百姓对针灸不信任及国内针灸市场的萎缩,因此希望通过申遗贴金来“他救”。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柳长华表示,针灸申遗并不表示国人对针灸的不信任,而是对针灸的自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的标准有两项,一项是濒临灭绝,另一项是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而针灸申遗恰恰针对第二项。

    针灸申遗的多重意义

    申遗对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近些年各国对申遗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一次最多只能申请两项,经考虑,中国文化部本次提交的是中医针灸和京剧。

    申报项目确定为中医针灸,除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和精髓,还有一种因素是针灸作为技艺更易表现,对其他文化人群来说,这代表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实践,更切合申报的范围和定义。

    那么,如何理性看待针灸申遗成功的意义,对中医发展又有何影响?
, 百拇医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刘保延说,针灸产生于中国,走向世界,渗透着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精髓,目前已被160多个国家广泛接受。针灸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是一门自然科学。“针灸申遗成功既肯定了其为人类健康做出的积极贡献,说明世界对针灸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当代针灸界的鞭策,新一代针灸人承担着发展和推广针灸学科的压力和重任。”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秦霞玉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她说,医院今年与法国签订有关协议时,法国专家对针灸推拿的浓厚兴趣和研究的深入,令人震动。“外国人都能研究得那么深入,我们更有责任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珍宝继承好、推广好。”

    申遗成功会带来什么

    “墙内开花墙外香”,后继乏人是近年针灸面临的窘境。成功申遗对针灸发展会带来切实支持吗?下一步该怎样履行国际公约,做好保护传承?

    “政府会有所投入,对针灸传承人采取一些保护支持措施,年轻人从事中医针灸的积极性也将提高。”赵京生推测说。
, 百拇医药
    从事针灸教育的老师们认为,针灸申遗成功将对针灸专业学生就业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申遗成功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会更高,中外学生的交流肯定会增多,这对于针灸学生走出国门,传播中医药文化很有帮助。”长春中医药大学李磊说。

    黄琳婷是北京中医药大学07级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她相信申遗成功后会有更多人了解、选择和支持针灸,“以前在针灸科实习,很多年轻病人几乎不懂针灸,害怕扎针。希望今后有更多人了解和使用针灸。”

    采访中,业内专家更多表达了对申遗成功后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责任。

    刘保延认为接下来的工作很重要:“首先,应加强针灸的临床应用,培养针灸人才,让针灸更好地解决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疾病。其次,应把针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做好,这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性和疗效,让其能有效、安全地被合理使用。第三,应揭示针灸的科学内涵,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以指导临床。第四,应推动针灸在世界各国合法化的工作。最后,应加强针灸教育及科普工作,申遗成功,有助于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针灸这门医术。”

    黄龙祥强调,申遗成功给了针灸改良土壤的机遇,针灸人更应思考的是针灸的价值根本是什么,需要怎样的外部环境支撑,然后努力营造这个环境,促进针灸发展。 (马骏 向佳 陈斐然 王梅)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