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评说
编号:11969856
孩子成抗生素重灾区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0.11.26
孩子成抗生素重灾区(独家报道)
20年只给孩子打过一针(独家报道)
20年只给孩子打过一针(独家报道)

     孩子成抗生素重灾区

    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的护士正在为患儿挂点滴。

    “我国滥用抗生素问题突出,儿科更是‘重灾区’。”在“2010年全国流感防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杨永弘如是说。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季节,《生命时报》记者深入医院调查,看到的场景也颇触目惊心:输液大厅坐满了打点滴的孩子;有些常打针的,头上已经没地方扎了;与此同时,还有父母因为医生没给开抗生素,跟医生吵架……

    两大医院调查纪实

    “孩子头上已经没地方扎了。”

    11月19日,下午3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当记者穿越前厅里由家长和孩子组成的一列列取药的长队,来到输液大厅时,这里所有的座椅都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及家长,只留下一条仅能够一个护士通过的窄小通道。4个月大的徐笑笑正躺在妈妈怀里熟睡,由于没有输液架了,爸爸只好站在一边高高举着吊瓶。他们是专程从河北保定赶来给孩子看病的。5天前,孩子在当地儿童医院查出肺炎,输了两天抗生素不见好,又来到北京看病。在这里,笑笑又打了三天吊瓶。笑笑爸爸对记者说,孩子头皮上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再扎了,今天扎了3次才成功。“我们不想再输液了,明天拿点口服药就回家!快扛不住了……”
, 百拇医药
    “不输液风险大,你们敢冒险吗?”

    11月20日,晚8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王怡1岁半的儿子嘟嘟高烧38.9摄氏度,化验完血象后,医生低着头说:“白细胞18,C反应蛋白也高,输液吧。”稍具备一些医学知识的王怡问医生:“孩子是支气管炎吗,能不能不输液,先吃点药看看?”医生回答说:“吃药慢,万一烧成肺炎,你们敢冒险吗?”王怡只能选择给孩子静脉注射抗生素。

    “你不给他打针,他跟你玩儿命!”

    “我看了一辈子儿科,其中80%—90%都是呼吸道疾病。也就是说,我一天看80个孩子,其中至少有60个都是发烧、咳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系教授、主任医师胡仪吉对本报记者说,有的孩子一看就是感冒,不用抗生素。如果是在美国,我只需要跟家长说:“发烧的话就吃点退烧药,多喝水,好好休息。”但在中国,如果你跟家长这么说,他一定会问你:“我花了这么多钱,请假排队看个专家号,什么药都不给开,你这什么大夫啊?!”“有些家长,你不给他开抗生素,他能跟你玩儿命。”胡仪吉教授无奈地说。有时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会让家长在病历上签上“自愿服用抗生素,一切后果家长自负”,然后才开药。
, 百拇医药
    “抗生素上瘾”三大原因

    据杨永弘介绍,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近1万人次,其中1/3的孩子需要输液,而输液就可能有抗生素。2009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家医院儿科门诊的调查显示,抗生素使用量是同期国外儿科报道的2—8倍。相关调查同时显示,儿科或儿童医院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共同特点:广谱抗生素多、注射抗生素比例高、抗生素种类多、总用量高等。在《中国日报》11月9日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将此现象总结为“抗生素上瘾”。

    “提到儿科抗生素滥用,我真觉得痛心疾首!”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魏珉对《生命时报》记者感慨道:“这不仅有医院、医生的问题,也有患者根深蒂固的用药习惯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让医生不得不保护自己。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起作用,如果病人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万一病情发生变化,并由此出了事故,那么医生就要承担相应责任。有时医生为了保护自己,难免会采取“大包围”的方法,即一开始就给病人开抗生素。
, 百拇医药
    病人“抗生素上瘾”。正如胡仪吉所言,门诊中医生经常要面对主动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的家长。

    家长们目前主要存在这样两个误区:一感冒咳嗽就要吃抗生素,否则好不了;越高级的、越贵的效果越好。

    “药品不等同于其他商品,‘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等规律并不适用于它。”魏珉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说,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疗效,对治疗不起作用,重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

    “经济利益链”推波助澜。有时,某家医院在某一时期,无论是针对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开的全是同一个厂家的品牌药。过一段时间,又全换成了另一种。这明显就是被药厂给“公关”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感染科专家告诉记者,如同困扰医院和患者的“大处方”一样,在抗生素背后也有一条不可告人的利益链,这就造成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在卫生部门三令五申的高压态势下,还是有个别不良医生频频开出昂贵的药品。
, 百拇医药
    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很多家长都认为,给孩子多花钱是表示自己爱他的一个有力证明。这一点用在其他地方或许有道理,但是用在看病、吃药上,不仅毫无道理,还可能导致事与愿违。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以下危害,尤其值得父母们警惕。

    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滥用使得人体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再感染。此外,抗生素的使用有可能“消灭”体内的益生菌,造成菌群失调。

    导致耐药。“抗生素滥用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细菌耐药。”杨永弘说,在北京儿童医院,上世纪80年代的细菌耐药在10%以下,但是现在青霉素等耐药达到了70%,甚至更高,非常惊人。这样一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就必须“不断升级”。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运波表示,滥用的最终结果,就是类似超级细菌出现,人类“无药可用”。

    损伤肝脏。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由于儿童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
, 百拇医药
    导致耳聋。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7年底,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达2000多万人,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造成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中毒、病毒感染、遗传、出生时的缺氧以及噪声刺激等。在药物中毒这一成因中,抗生素使用不当已经成为致聋的罪魁祸首。据悉,发达国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到1%,我国却高达30%—40%。

    那么,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爱护孩子呢?专家们建议,如果孩子只是发烧、流清鼻涕、咳嗽(无黄痰)、精神很好,就可以只吃退烧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上),多喝水、多休息,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如果3天后症状依然未好,再去医院请医生判断是否该使用抗生素。▲ (●本报记者 周鹤)

    
, http://www.100md.com
    20年只给孩子打过一针

    小患者们亲切的地称呼他“不打针爷爷”,大人们称他是“真正为家长着想的专家”;他是一名从医50多年的儿科医生,年过八旬、身负病痛仍坚守在临床第一线;在他坐诊的20年间,只给一个休克的孩子做过肌肉注射;他喜欢孩子,作为儿科大夫,童言童真童趣是他最大的乐趣……这个最近被人们广泛关注、媒体争先报道的医生,就是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卫生部抗生素合理应用全国普及专家胡皓夫教授。

    8毛钱治好高烧

    “我最喜欢胡爷爷,因为他不打针。”与以往儿童医院里孩子们大哭大闹的景象不同,河北省儿童医院第八诊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这,都与胡皓夫教授有关。每年全国各地有近4000多位小患者找他就诊,都是慕名而来。

    “胡教授不给孩子打针照样能治好病。”一名河北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妞妞今年5岁,经常发烧,父母特别紧张,老想给孩子用最好的药治病。有一次妞妞高烧不退,打针、吃药都没用,他们找到了胡教授。胡教授当即停用所有的药,只抓了两剂中药让妞妞服用。家长半信半疑地拿着中药回到家,没想到两天后,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
, http://www.100md.com
    在胡教授的从医经历中,还有一件事在家长中广为流传——他曾开过一张8毛钱处方治好高烧。几年前,一对年轻夫妇的孩子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到北京、上海的各大医院求医,用什么药都无效,无奈之下找到胡教授。胡教授仔细检查后,确诊孩子为上呼吸道感染,当即开了一张8毛钱处方:病毒唑针剂,用来滴鼻子,一天滴4次。没想到,用药不久后,体温竟然渐渐退了下去。

    “花少钱,治好病”一直是胡皓夫的座右铭。几十年来,他开的处方很少超过100元。河北省卫生厅为他特批了30元的特需专家挂号费,他拒绝了,到现在一直坚持着一般专家的9元挂号费。如此给患者省钱,他自己却对金钱毫不在意。胡皓夫曾笑言:“我的老同事和老同学中,就我一个还在坚持上班,但我最穷。”

    据了解,身患痛风等18种疾病的他至今仍坚持出诊。胡皓夫诊断一个病儿平均需六七分钟,写一份处方就得花两分钟左右。因为痛风性关节炎,胡皓夫手脚的关节明显肿大,写字时只能靠拇指和中指配合才能艰难地把笔握稳。他的衣兜里,始终装着救急药,治痛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
, 百拇医药
    治好更多的孩子,就是我的信仰

    感动于胡皓夫的经历,生命时报记者也对他本人充满了尊敬和好奇。12月24日下午,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不打针爷爷”。

    生命时报:现在去医院看病,打针输液已是常事。您只通过开药,能完全治好他们的病吗?

    胡教授:做一个好医生,治好更多的孩子,一直是我的信仰。早在1989年,世卫就提出了儿童用药规范的问题。一个是合理用药,另一个就是不能滥用抗生素。5岁以下的孩子,肌肉注射相当有风险。孩子臀部肌肉容积小,血管丰富,如果打针部位不准确,很可能损伤神经,造成孩子跛行,消毒不严格还会引起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口服抗病毒药及退烧药,或搭配一些有清热效果的中药,完全能够达到治疗效果。

    生命时报:您从医数十年几乎没给患儿打过针,是否受到过家长的质疑?
, 百拇医药
    胡教授:当然有,还不少。这就需要沟通。曾有个爷爷带孙子来看病,来时体温是38.5度,用完一天药后,体温到了39度。爷爷一下子急了,来找我理论,问我到底会不会治病。我耐心地和他解释,他最终选择相信我,结果第二天量了一下,体温降到了37度。很多人都认为用好药、用贵药,见效就快,其实并不见得。

    生命时报:从1990年至今,您只给一个孩子注射过一次肌肉针。那次是因为什么原因?

    胡教授:那是2008年,有个14岁的孩子突发食物中毒,送到我这时已经休克了。我当时给他注射了一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这个药有改善微循环使血压上升的作用,注射后孩子病情有所好转。所以说这个不打针也不是绝对的,得分时候。

    生命时报:现在有些医生,会大量给孩子开针剂或者很贵的药,您觉得其中原因是什么?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胡皓夫:过度开药里的回扣问题确实存在,对此我只想说一句话,给病人看病时,拿钱等于趁火打劫。我常常教育我的学生,对医学必须有敬畏之心,对患者应有感恩之心。医生要平视患者,善待患者,他们才能信任你。
, 百拇医药
    年轻医生们必须知道,用药也是一门艺术。有的贵药确实疗效好、见效快,不是不能用,而是怎么用。有个6岁的肺炎患儿,我给他用的就是进口药,一天需要200多元,价格贵了些,但确实起效快,用了5天就好了。如果选择普通药物,可能每天的价格要便宜,但拖得时间会很长,这费用也就补上了。所以说,好药要用在刀刃上。

    生命时报:您曾经说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了”,对此,您有什么担忧吗?

    胡皓夫: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全民滥用抗生素”的程度,其中有医院和医生的原因,也有患者家属的原因。一味使用抗生素,终归会导致无抗生素可用,超级细菌就是个例子。

    儿童是抗生素最大的受害者。滥用抗生素不仅不利于他们免疫系统的发展,更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所以,抗生素不可随意使用,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
, http://www.100md.com
    儿童该如何用药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记者就家长普遍关心的儿童用药问题向胡教授做了咨询,他给了四个方面的详尽指导。

    一、对于儿童的发烧,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滥用抗生素。如果发烧在38.5以下,完全可以不用药。发烧本身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有调节免疫的作用,不用药也能战胜病毒。

    二、发烧在38.5度以上,要引起重视。因为达到这个温度后,儿童容易出现抽搐等症状。此时,可服用一些安全性能较高的退烧药,1—2岁的儿童用扑热息痛最安全,2岁以上可用布洛芬。其次可搭配中药口服液,比如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对病毒非常有效,而且副作用小。最后可以用利巴韦林(也就是病毒唑)滴在鼻子里。这个药之前在美国就已经禁止静脉注射,但如果通过雾化吸入或滴进鼻黏膜应用会有一定的效果。

    三、儿童使用抗生素必须谨慎。选择抗菌药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以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 http://www.100md.com
    四、儿童如果需要输液,尽量不要选择中药输液剂。中药输液剂里有不溶性的大分子颗粒,小孩子没办法依靠自身排出来,很容易造成微循环栓塞等问题。▲ (●本报记者 李颖慧)

    

    感冒花掉不少冤枉钱

    感冒可以说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常见病”了。从小到大,每个人患感冒的次数可能数也数不清。但就是这样一种病,却“苦”了中国人的腰包。

    日前,《生命时报》联合“12580生活播报”和“平安医网”的调查显示,21613名被调查者中,九成人每年会患1—5次感冒,53%的人每次感冒要花费100元—200元,近七成人表示“治感冒很贵,希望便宜点”。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若以每人每年患感冒两次计,每次治疗花费100元,“感冒经济”每年产生的消费竟高达近3000亿元。
, 百拇医药
    多数人看病花了冤枉钱

    感冒这种最普通的病,百姓似乎“越来越看不起了”。《生命时报》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北京市民。结果显示,如果自己买药,大家通常会购买一种西药成分感冒药,一种中成药感冒药,外加止咳糖浆、喉片等缓解症状的辅助药物,花费在50元—150元不等;如果去医院治疗会更贵,除了验血外,有些咳嗽的患者会被要求拍胸片和输液。王先生上个月刚得过感冒,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输液单。“按理说不是多大的病,可谁都不敢不听医生的。最后一算,检查、口服药、输液加起来,花了将近1100块钱,以后没事可不敢随便‘病’了。”

    某福建媒体曾对此做过暗访,记者到四家医院就诊,自述有“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最后均被诊断为感冒。有医院给开了口服药,有的医生要求输液,有些既验血又输液,花费在30—230元不等。

    这些现象也催生了中国的“感冒经济”。据统计,2008年,我国感冒药的零售市场销售额达92亿元。有关人士分析,75%的人一年之内至少会患一次感冒,如果我国每年有10亿人次患感冒,人均购买15—20元的药品,感冒药的市场容量至少有150亿—200亿元。因此,我国有1000多家药厂在生产大同小异的感冒药,而外资药企更是强势进攻,占据了中国感冒药市场60%以上的份额。以上还仅是来源于药品零售市场的统计。
, 百拇医药
    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此言虽然尖刻,却一针见血。中国人对于感冒的重视程度,让许多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是不解。卢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国某媒体工作已经9年。“以前在家得了感冒,从来没想过要上医院,如果实在难受,比如说咳嗽睡不着觉,就会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他会让我喝点止咳药。”卢克说,来到中国后,他一感冒,同事们就会劝他赶快去医院治病。“我挺不理解的,以前从来没有治过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

    而在英国,说到“感冒不是病”这句话,当地人十有八九都会点头。《生命时报》记者在英国居住多年观察发现,很少有人会为了感冒跑去医院,即使到了医院,医生们的建议往往也是:“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不用吃药、打针,靠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好起来”。或许你会强调自己还在发烧,医生会说,要么在医院里,要么回家,找个冰袋敷在头上,脱掉衣服安心睡一大觉就能痊愈。只有被诊断为重感冒,病人才会被获准服药。但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医院,尽管只是些治愈伤风感冒的药物,英国的医生通常也只给开出三四天的药量,而这最多只会花费3到5英镑,相当于30元到50元人民币。周先生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几乎没有人专门去医院治感冒,因为预约至少要一个月,排上的时候病早好了。一般都会多喝水,有人会尝试一些古方,比如喝鸡汤、喝草药茶、吃苹果。”
, http://www.100md.com
    治感冒就像“导弹打蚊子”

    有人甚至形容,在中国治感冒,就像“导弹打蚊子”。为何这种最常见的小病,却被搞得如此大张旗鼓呢?

    国人太把感冒当回事。记者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得了感冒应该“上医院”、“吃感冒药”甚至“吃抗生素”。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专家孙忠实说:“这三种观点都有误区。吃抗生素是绝对错误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起效;很多人习惯吃多种感冒药,西药、中成药等,这样容易剂量叠加,造成用药过量;普通感冒更没必要上医院。感冒最好的药是休息,去医院挂号、排队不仅耗费体力,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以药养医”苦了患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刘又宁表示,有些医生和医疗机构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这种科学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医疗,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错误认识。还有个别医生为了争业绩、拿回扣,只能拿患者“开刀”。在很多医院,感冒病人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也被挂上了吊瓶,用上了抗生素,理由都是“预防细菌感染”。
, 百拇医药
    医患误解深,医生怕担责任。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吉善教授说,在国外,医生让患者多喝水、多休息,患者会为不用吃药感到庆幸。但在国内正好相反,大家普遍觉得,“既然去了医院,就得看出点啥。”不做检查、不给开药,不就等于没看吗?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这种心理,哪怕明知没必要,还是会开各种各样的药。

    能吃能喝就等于输液

    在英国,人们一旦患了轻度感冒,往往会花上十分钟给自己煮一杯热腾腾的姜茶,配上红糖和柠檬服下,当作治愈的药物。稍微严重些的人,在喝完姜茶之后,会请假一天在家安心休息,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

    中国人不但常吃感冒药,服用时还有几个误区:一、中西药一起吃。刘又宁提醒,现在很多的中成药感冒药中,添加了扑尔敏、扑热息痛等西药成分,中西药一起吃,容易过度治疗。二、盲目相信输液。王吉善表示:“动不动就输液的做法最不可取。能吃能喝就等于输液!”因为输液毕竟属于有创治疗,其风险也会比口服药物高出很多。三、儿童乱用药。孙忠实提醒,最近,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警告,感冒类非处方药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不但起不了作用,有的甚至还有副作用。应该更多地提倡和推广建立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来对抗疾病。
, 百拇医药
    当记者问及各位专家“自己得了感冒怎么办”时,他们一致表示,最好的药就是“多喝水、多休息”,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合适的湿度”,“没必要特意吃感冒药”。刘又宁说,感冒最早期的症状一般在咽喉,这时候他会选择服用一些含片。孙忠实建议,感冒初期可以喝3天的板蓝根或感冒冲剂,这样有益于缩短病程。对于感冒药的使用,孙忠实建议,国内销售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里面会有解热镇痛、防鼻充血等各种成分,所以服用一种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 胡楚青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陈甲妮)

    

    年末“攒药”坏处多(专家有道)

    “年底到医院看病的人怎么这么多?”“年底开药的人为什么这么多……”从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等处获悉,最近两个多月,各医院门诊患者人数普遍增加。据了解,患者增加的原因不仅是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市民花够了今年医保的“门槛费”,希望在医保结算之前多开些药品备用。
, 百拇医药
    以往,进入冬季,不少病人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反复发作,因此往往要求医生多开些药,以备不时之需。但现在攒药的人越来越多,让医院和医生都很为之头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杨毅恒表示,通常医生都会针对病人的病情和实际需要开药,一般按医嘱服用疗效最好,除非病情十分稳定,否则不建议一次多开药。而且攒药还有很多坏处。

    杨毅恒介绍说,有些病人是“一人开药全家吃”,认为感冒、发烧等小病都可以用相同的药物,这其实有很大的误解。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的症状,即使是普通的感冒药也是如此,特别对未成年来说,更不要服用成人的药物,否则可能造成药物滥用。此外,像抗生素类的药物,如果一有感冒症状就服用,不仅没什么疗效,而且会造成耐药,等真正要用抗生素时,反而不起作用。

    对慢性病病人,一次开药也不应过多。药物都有保质期,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比如避光、在阴凉处等,如果保存不当,更易引起变质。服用这样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还有些病人,将多开的药卖给药贩子,这样不仅会对整个医保系统带来损害,这些药物重新进入流通领域后,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还可能危害其他病人。

    杨毅恒最后提醒道,看病开药要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而不在于多少。一般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应再去医院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如果家里有未吃完的药,再服用时最好咨询医生,还应注意药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品质是否发生变化等。▲

    (刘毅)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