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美容瘦身 > 减肥塑身 > 提醒
编号:11971896
购减肥保健品也须慎重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3日 《中国医药报》 2010.12.13
     购减肥保健品也须慎重

    □卫长虹

    调查显示,采取过减肥行动的女性中,大多服用过减肥保健品。很多消费者都知道运动减肥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很难有耐心和恒心,因此,运动减肥成为一句空话;而服用减肥药又担心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伤害;对一些见效快的方法如抽脂减肥又担心危险系数高。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将服用减肥保健品作为减肥首选。

    减肥不成损害健康

    小叶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因体重高达70多公斤而减肥心切,在听信药店服务员“不要买减肥药品,有副作用”的话后,购买了一些减肥保健产品回家服用,并制定了节食计划。不久,小叶的体重降到50公斤,可内分泌却发生紊乱,导致其闭经3个月。

    小刘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女白领,她为了减肥坚持服用了两年多的某减肥保健品,上面标明“纯中药成分,无副作用”,结果吃到后来她的眼睛、腿脚都发肿,去医院一查才发现这种减肥保健品含有马兜铃酸,会导致肾病。她当时已出现蛋白尿,如果再服食下去就会严重损害肾功能。
, 百拇医药
    吴小姐在导购的推荐下,花160元买了一盒“只减腰部及臂部,而且十分安全”的纤维素保健品。谁知才吃了12粒胶囊,便出现头晕、恶心、严重口渴等症状。吴小姐遂向监管部门投诉。执法人员立即前往销售店,结果发现这里大量的减肥保健食品均为进口食品,但却未获得卫生部门的批准。

    减肥保健食品“水分”大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为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含西布曲明成分的15种减肥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减肥药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减肥保健品也并非绝对安全。卫生部曾通报查处过5种减肥保健品,因这些产品含有西布曲明、酚酞等禁止加入食品的化学药物,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危害。

    为了争夺巨大市场利润,减肥保健品成为了典型的“四三二一”产品,即四分利润、三分“吆喝”(广告)、二分流通、一分成本。虽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保健品广告不得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但铺天盖地的广告仍把功效说得天花乱坠。减肥保健品广告有“四大假”:一是虚假承诺,诸如“6小时见奇效,想不瘦都难”的广告语随处可见;二是创造模糊概念,比如“吸油基”在媒体上宣传说“不是减肥产品,也不是泻药,是专门防止肚子凸起的奇妙物质”,但到底是什么消费者并不清楚;三是不断变换产品名称;四是随意修改广告词,夸大功效是减肥保健品吸引消费者的法宝,很多保健食品广告都修改了审批内容。
, 百拇医药
    减肥不能单纯依赖保健品

    减肥产品主要通过增强机体代谢、抑制食欲,在一段时间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但对于原发性肥胖患者,减肥药只能控制体重不再发展,而减肥保健品则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原因,但现代人的肥胖多与摄入能量多、消耗能量少、运动少有关。因此,减肥不能盲目,应先咨询医生,查明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肥胖带来的并发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等),如果有这些并发症情况,在减肥的同时还要做相应的治疗。减肥应从基本的增加运动、控制饮食、能量平衡等方面来考虑,而非单纯依赖减肥保健品。

    此外,消费者在选择减肥保健品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有政府部门批准文号的产品。减肥保健品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卫生部颁发的保健品“国食健字”、“卫进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等文号。
, http://www.100md.com
    第二,谨慎选择广告宣传过火的产品。一些减肥保健品的广告不能对产品做客观真实的介绍,听上去让人难以置信,有虚假夸大宣传的嫌疑。对这类产品,最好不要购买。

    第三,不要使用冠以祖传秘方或名医传授等字样的减肥保健品。因为这是有关法规明令禁止的宣传语言。市场上的这类产品,有许多是地下工厂生产的三无产品。

    第四,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购买减肥保健品要注意查看其配方是否含有激素。含激素的产品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其他并发症。同时,看清说明书上产品的减肥机理,以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第五,尽可能选择品牌产品。大企业整体实力较强,产品发展目标明确,技术水平较高,且售后服务完善。所以,品牌产品的质量相对更有保证。

    
, http://www.100md.com
    “减肥茶”不宜长期服用

    □刘国信

    近年来,不少人热衷服用号称“纯中药”的所谓清肠类“减肥茶”来减肥,从科学角度说,如果一些人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结合的方法还不能降低体重,或者一些肥胖者大便过于干燥,是有必要服用一些辅助的减肥茶来使肠道蠕动快一点,达到通畅的作用。但是若把减肥茶当普通茶饮用,久了则会损伤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一些“减肥茶”中添加了常用的通便中药,如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芦荟等,它们都属于蒽醌类药物,能软化大便,并通过刺激大肠增加蠕动而排便,起效迅速。但这些通便中药适合于短期便秘的治疗,如果长期服用,则会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肠壁神经细胞发生变性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肠内有足够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造成顽固性便秘。

, 百拇医药     

    警惕西布曲明流入保健品行业

    □张铁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后,有专家提醒,警惕西布曲明流入保健品行业。

    在遭禁令前,西布曲明是我国市场上仅有的两种减肥化学药之一,它在使人明显减肥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2004年1月1日~2010年1月15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相关不良反应病例298例。2010年10月,SFDA组织专家开展西布曲明评估工作,得出的结论是,其“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但是,纵观西布曲明在国内减肥药市场10年的“领跑史”,我们不难判断,供养西布曲明流入保健品行业的土壤还很滋润。
, http://www.100md.com
    一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现象早有存在。由于减肥市场的繁荣,许多人将减肥的希望寄托在服用减肥药或有助减肥的保健品上。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减肥保健食品的销售额为60亿元。如今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药遭禁,助减肥的保健食品销量必然相应增长。只是有些消费者不知,某些保健食品“减肥效果显著”的秘密,正在于添加了西布曲明。如,2006年河南省卫生厅曾叫停“QQ瘦身减肥泡腾饮片”等14种被证实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的保健食品;2008年广东药监局发布通报,“橙魔冲剂”等被检出西布曲明。

    二是添加西布曲明的保健食品生产成本低廉。主要用于减肥的保健食品,最诱人之处是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减肥效果。殊不知,一些价格不菲的保健食品其中添加的是价格低廉的西布曲明,其“想减几斤减几斤”且“就是不反弹”的效果,完全来源于所添加西布曲明的“抑制食欲”。据报道,广东省汕头市药品检验所曾对市售的21个品种37批次的减肥保健食品进行检测,结果有9批次中检出西布曲明,检出率为24.3%。商家非法添加西布曲明就是看中其成本低廉,能从中牟取暴利。

    三是保健食品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目前,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远小于药品,这直接导致了保健食品市场上一些乱象的存在。如,商家为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搞“一个批号对应多个产品”。河北省卫生监督局2007年3月曾发布通报,称保定纤美实业有限公司非法使用其他产品的批准文号,进行保健食品非法生产活动。该公司生产的“减肥精粮”含西布曲明,其外包装标注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即是其他产品的批准文号,属非法产品。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