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970546
元气化生异常 内生瘤毒致肿瘤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38期
     ●瘤毒是一种有强烈致病性质的物质,具有隐匿性、暴戾性、扩散性、难治性等特点。

    ●人体遭受六淫、情志内伤,或饮食水土失宜、痰浊瘀血阻滞、虫毒结石等致病因素,干扰了元气的正常化生而内生瘤毒,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

    现代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论述大多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但临床发现以上理论并不能解释肿瘤的病因病机,更不能解释同一种病因导致的肿瘤与内科常见病在病性、病机、预后中的根本不同,肿瘤发病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是肿瘤的致病原因。

    毒与肿瘤

    关于肿瘤方面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诸如昔瘤、肠覃、石瘕、癖结等病名。之后的历代医家又相继有瘿瘤、赘疣、癥瘕、积聚、噎膈、恶疮、岩、癌等记载,其中就有恶性肿瘤。汉·华佗《中藏经》曾说,肿瘤的发生,非独气血的壅滞而致,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这个原因。这种认识,把肿瘤和一般的气血痰食等的壅滞区分开了,就是说,肿瘤的发生除气血痰食等聚结外,更有致癌之“毒”。宋·杨士瀛指出:“癌者……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由此可见,癌症有毒根,肿瘤的发生与毒是密切相关的。
, 百拇医药
    毒是在五脏之气紊乱的状态下,在气滞、血瘀、痰凝等基础上所形成的复杂病理产物。毒有火毒、热毒、胎毒等等,然导致肿瘤发生的毒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毒邪,我们称为瘤毒,系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外伤等综合作用下,导致人体元气化生异常,进而产生的一种有强烈致病性质的物质,具有隐匿性、暴戾性、扩散性、难治性等特点。瘤毒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暗耗正气,瘤毒向原发病灶周围的侵袭扩散而不易察觉;进入中后期,瘤毒沿络脉、经脉流散,在适宜的环境下停留形成转移病灶,有毒阻络脉与病络形成的特点,瘤毒毒力的强弱,是恶性肿瘤能否转移的重要因素。就一般而言,毒力越强,愈易入里入血,或随气升降,循气血而到达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形成转移;反之,毒力较弱,则转移的可能性较小,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癌肿转移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某些相似之处。

    瘤毒的形成

    人体遭受六淫、情志内伤,或饮食水土失宜、痰浊瘀血阻滞、虫毒结石等致病因素,干扰了元气的正常化生,导致瘤毒形成。
, 百拇医药
    六淫外袭与瘤毒

    人体被六淫邪气侵袭,影响脏腑功能,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积久各种病理产物胶结,如导致元气化生异常就可形成瘤毒。《灵枢·九针论》说:“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痼病者也。”《景岳全书》中云:“风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恶核候》中指出:“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现代研究已证实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与宫颈癌、鼻咽癌、肝癌密切相关。皮肤癌中医称翻花疮,多因长期的紫外线照射所致,即是风热邪气等外界致病因素入侵机体,由肌肤渐入肌肉经络血脉,或致气滞血瘀,或蕴结成痰,郁而化热,痰热与风毒相搏而发。现代医学研究的化学性致癌因素如多环芳烃、芳香胺及偶氮染料类、金属类;物理性、生物性等如电离辐射、长期暴晒阳光、病毒等致癌因素,均可用六淫外袭导致元气化生异常,变生瘤毒来解释。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可见肿块的发生与寒邪有密切的关系。但临床观察认为,单纯性寒邪不易导致瘤毒,只有寒干扰元气化生,才有可能引起瘤毒。故《内经》中指出:“寒毒积滞不化,与痰饮、癖血胶结,积年累月,癖而内蓄,恶气乃生。”其他的外感病邪也只有转化为毒才有可能导致癌变。
, http://www.100md.com
    情志内伤与瘤毒

    七情过度可以影响五腑的功能,使之亏损,易招致外邪入侵,也可使之气机不畅,脉络受阻,气滞血瘀,积久则各种病理产物形成,影响元气的化生,就易形成瘤毒。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精神因素与肿瘤形成的关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论噎膈:“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乳岩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归纳乳岩的病因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谵寮集验方》云:“盖五积者,因怒忧思七情之气,以伤五腑,遇传克比性,而成病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曰: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强调了乳腺癌的发生与“七情郁毒”密切相关。

    现代亦有学者研究发现长期过度忧郁、焦虑、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伤等不良情绪及社会心理的紧张刺激,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破坏心理平衡,进而产生生理机能的紊乱和免疫机制的麻痹,可直接促使正常细胞发生异常变化,也可使人体内原来潜伏的恶性细胞激发增生,而形成恶性肿瘤。
, 百拇医药
    饮食水土失宜与瘤毒

    酒食不节,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脉络壅滞,痰浊与气血相搏结,积久也干扰元气化生过程,形成瘤毒。如有关噎膈,《临证指南医案》云:“酒湿厚味,酿痰阻气。”《医门法律》亦云:“过饮,多成膈症,人皆知之。”据河南、四川等食管癌高发区资料分析发现,约有70%的患者好热饮、硬食、快食,喜欢饮酒、食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泡菜等,说明瘤毒形成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另外,水土不同,也影响瘤毒形成。《诸病源候论》就认识到瘿疾的发生与地方水土有关,“瘿者……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

    痰浊、瘀血凝聚与瘤毒

    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或七情所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脉络壅滞,痰浊与气血相搏结日久,各种病理产物胶结而形成肿块,如未形成瘤毒则为良性肿瘤,如为瘤毒所致就形成恶性肿瘤。痰饮可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具有阻碍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等特点,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祖国医学对痰凝肌腠,结于身体各处大小不等的颗粒肿块(如痰核、瘰疬等)多有记述。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人年五六十……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 百拇医药
    各种因素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血液瘀积凝滞,积久各种病理产物胶结形成病变。《内经》:“石瘕生于胞中……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不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景岳全书》说:“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可见瘀血凝聚日久,影响元气的化生,形成毒,才能导致肿瘤。现代医学也证明长期的慢性炎症或不典型增生均与肿瘤相关。

    另外,全身或局部的气滞血瘀及痰凝、湿阻也是瘤毒扩散和转移的适宜土壤与环境。一是瘤毒在沿经脉、络脉播散的过程中,被诸邪阻于“最虚”之局部,气血失和,痰瘀毒聚,即可形成转移瘤。二是瘤毒入血后,便会随人体之气血循行全身。若血脉流畅,则瘤毒不易停留;若血流不畅,则易停滞,流散于血的瘤毒循行也渐缓慢,易致瘤毒停留机体某个部位,进而形成转移灶;瘀血与瘤毒胶结不解,产生瘤栓,即《景岳全书》所云:“瘀血留滞作癥”;三是邪毒流注经脉后,血瘀络损,导致肿瘤转移。

    元气化生异常与瘤毒

    正常情况下元气化生五脏之气,但在上述致病因素作用下,元气化生异常就形成瘤毒。当瘤毒形成之后,进而耗伤正气,气血不足,阴阳虚损,致瘤毒更加猖獗,癌肿迅速增大。临床所见许多患者是在体质强壮时发病,形成瘤毒后正气渐虚。虚是瘤毒形成后的结果而不是启动病因。肿瘤干细胞理论为我们提出的观点做了很好的佐证。, http://www.100md.com(李平 张梅 陶宋词 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