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中药快讯
编号:11971437
14载征程待跨越 ——一项原创性中医基础研究的艰难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4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1.04
14载征程待跨越 ——一项原创性中医基础研究的艰难路

    □文/本报记者 徐亚静 图/申维玺提供

    2010年12月28日的广州阳光明媚,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申维玺窝在阔别大半年的广州家中,释放疲劳与无奈。由于他的一项研究,一家三口人长期分居在穗深两地,一年中难得趁休假团聚两回。感冒让申维玺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无奈和委屈:“研究十几年了,而且意义重大,真舍不得放弃……”

    无奈和委屈,来自于一项叫做“细胞因子网络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是什么?这是困扰医学界百年的一大世界性科学难题,也是历史上屡次掀起废止中医风潮的原因所在,还是外国人接受中成药的重要障碍。而这,也正是“细胞因子网络与中医证本质”研究要寻求的答案。

    1996年,申维玺和他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发起了对这项课题的攻关,并且取得了关键性成果。然而14年来,这项重大研究课题申报国家科技项目却屡屡受挫。如今,申维玺已经52岁,孙燕院士更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他们仍然在这条艰难的创新之路上一步一踯躅。
, 百拇医药
    缘起——

    要用现代科学阐释中医理论

    1996年8月的一个晚上,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的宿舍里,38岁的博士生申维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兴奋与畏惧刺激着他的神经。

    就在几十分钟前,第一次见面的导师孙燕对他说:“我看过你的简历,你一直从事肿瘤内科工作,又具有较好的中医理论基础,因此我想让你做中西医结合方向的课题,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中医药理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但这证到底是什么一直不明不白,你就以此为突破口。”

    这个课题非凡的意义立即让申维玺热血沸腾:中医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最有可能形成国际优势的学科。然而,由于古老的中医理论难以与现代科技“对接”,这些只能是纸上谈兵。为了阐明复方中药治病的科学原理,数十年来,国家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果能用世界通用的医学语言——现代医学来揭示中医理论的内涵和中药的作用机理,世界医学没准都会发生巨变。
, 百拇医药
    孙燕院士是我国内科肿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临床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效好,还开发了一些中成药。他告诉申维玺:“以前我做的大都是中药方面的研究,其实中医和中药是不能分家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很大发展,到了可以初步揭示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的时候了。你要有全方位创新的勇气和胆量!”

    此后一个多月,除了上课,申维玺几乎整天泡在协和医科大学的图书馆里,紧张地查资料、思考和分析。他发现,中医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研究领域,没有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我国医学界至今没有掌握中医研究的特殊性,长期存在着方向性偏差。5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认为实验研究可以阐明中医证的本质,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理论研究才是阐明证本质的钥匙。

    终于,他从海量的文献中找到了线索:中医证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即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这个科学发现从理论上找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科学原理和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即:中医辨证治疗疾病是通过使用复方中药,调节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使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状态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整个中国科学界攻关50年,仍然是“疑难杂症”,为什么他们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得出结论呢?对此,申维玺说,前期,医学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解释这个难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从技术层面上才开始具备条件。但中医专家常受制于传统的定势思维,大多数西医又不相信中医的科学性,对此兴趣不大。这就让申维玺和孙燕院士成为了那个在偶然中必然出现的“第一个吃蟹人”。

    无奈——

    多学科交叉研究困难重重

    1998年,申维玺阐释中医证本质的消息引起了各方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做出批示,让他当面汇报情况;2001年3月,广州市卫生局组织广州的专家进行讨论,专家建议尽快争取国家资助;2002年2月,科技部社会发展司致函申维玺,“建议在完善研究的基础上,按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有关计划,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然而,尽管十几年来申维玺一直坚持申报国家科技项目,但评审专家却存在较大意见分歧。一些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意义很大,建议优先给予资助;一些专家则不理解这一科学发现,不同意资助,于是一直难以获得立项。
, http://www.100md.com
    提起背后的原因,申维玺无奈地说:“这项研究横跨中医、西医、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中医老专家不大了解细胞因子,西医专家不仅搞不明白什么是证,还大多从骨子里排斥中医,竟是谁也不认可。”

    尽管如此,在相关人士的关心下,2004年科技部还是特批了35万元启动资金,支持申维玺展开前期研究。这让申维玺团队得以使用基因芯片、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先进技术选择肺癌、肺结核、糖尿病的阴虚和气虚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出现了同一种证,就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因子网络变化规律。如阴虚证会出现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异常升高;气虚证会出现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异常升高。这些结果初步证实了理论发现的正确性。

    然而,相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研究来说,阴虚证和气虚证只是冰山一角,35万元的经费无异于杯水车薪。此后,出于同样的原因,“细胞因子网络与中医证本质”研究仍然四处碰壁。

    2005年5月,因当年申报“973”项目仍没通过专家评审,申维玺在申请复议的同时,给原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写信,周老非常重视,两次做出批示。他写道:“我觉得他的想法值得关注,中医研究按老办法走下去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并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结合。”
, 百拇医药
    2005年夏天,孙燕院士在北京组织了一个专家讨论会,与会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人一起向科技部写推荐信要求支持这项研究;2008年3月,深圳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讨论,许多专家认为申维玺的研究确实已经阐明了证的本质。遗憾的是这些支持仍未改变这一课题的窘境。

    呼吁——

    请给“非共识项目”一条新路 14年来,申维玺自己也说不清在广州、深圳到北京这条路上奔波了多少次,一回回满怀希望而来,一次次伤心失落而归。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细胞因子网络与中医证本质”研究也就没法纵深开拓。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项原创性研究还是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十几年来,申维玺和孙燕院士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系统阐述了这些研究成果。

    《中国医药报》、《健康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也先后对此多次进行报道。2009年,新华社播发了这项研究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记者也写出材料,通过有关渠道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重视原创性理论研究,不要埋没重大理论发现”。
, 百拇医药
    一些同行也为申维玺的研究提了可行性建议。中国中医科学院陈飞松研究员说,申维玺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可以带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飞跃。但他同时也指出,申维玺所申报的项目本身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他进行了大量中医阴虚证本质的研究,获得了实验数据,但却缺乏相对应的中医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无法全面证明自己的论点。

    深圳中医院的主任医师杨振江也说,这个项目属前沿研究,很有研究价值,也很有希望成为国家的重点项目。但如果想要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同,就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希望申维玺能加大工作面,增加实验范围,争取获得更多的证据来增加项目的说服力,得到专家学者和同行的更多支持。

    据了解,在科研项目评审中,由于原创性项目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多数同行专家可能难以理解,成为“非共识项目”,评审时往往难以通过。这样的评审虽然从程序上来说非常严谨,却也存在着弊端——即便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科研项目,也可能因为部分专家不熟悉、不赞同而无法开展。
, 百拇医药
    孙燕院士说:“我国的中医现代化研究进行了50年仍没有取得突破,非常需要战略性的专家从战略的层面上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建议国家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给‘非共识项目’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也许在这些项目中就埋藏着重大发现的种子。”

    记者手记

    认识申维玺,是在他2003年进京的一次奔走呼吁之际,呼吁的目的是请有关部门支持他提出的“细胞因子网络与中医证本质”研究。这是一个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大多听起来一头雾水的课题。看着这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的肿瘤科医生自己动用各种公私关系为课题呼吁,记者被他“公关”成功,为他的研究设想做了一版报道。

    7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获得了孙燕、钟南山等两院院士的支持,申维玺的研究却依然未能获得国家科技项目立项。他依旧一次次地跑部委、见专家,记者和他逢年过节时的相互问候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还在继续吗?”“是,还在跑哪!”一天天,一年年,申维玺执拗地为了这项科研课题奔走。

    众所周知,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因被视为“异端”而被烧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他死后几十年才被广泛认可;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当时的科学界埋没,直到他死后16年才引起轰动。科学研究的方向从来就不可能人为预期。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申维玺这样一个原创性的、开拓性的、交叉性研究课题,为什么就不能多给一些支持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