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更多分析评论
编号:11971410
愿景美好 成效待察 ——北京药品“同城同价”引发的思考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6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1.06
愿景美好 成效待察 ——北京药品“同城同价”引发的思考
结构日趋合理 发展速度加快

     愿景美好 成效待察 ——北京药品“同城同价”引发的思考

    □文/新华网记者 黄海 李亚红 图/熊光明

    日前,北京已经顺利完成了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共有26292个药品中标成交。本次集中采购周期为两年,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生物制品类别中疫苗等药品外,从2010年12月1日起,对同一企业的同一药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执行统一的采购价格、销售价格,做到同一药品“同城同价”。专家认为,这一举措是北京为降低药价所作的大胆尝试。

    药品“同城同价”能否降低药价?这其中面临着质优价廉如何兼顾、公立医院及制药企业如何应对等问题。本文的观点是,要想真正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还需要整体配套改革措施的支持。

    2010年12月1日起,北京市统一招标采购的26292个中标药品,在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内执行同一价格,实现“同城同价”。此次招标采购的药品较现行市场平均价格降低16%。然而,专家认为,“同城同价”能否带来“药价降低”,还有待在改革进一步中观察。
, http://www.100md.com
    为社会年让利36亿元

    去年12月1日,北京市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统一采用《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手册》中标药品,患者在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拿同一厂家的同样规格的药品(中药、疫苗和麻醉类管制药品除外),都是一样的价格。北京市卫生局副巡视员郭晋和说:“中标药品较现行相同药品的市场平均价格下降16%,预计每年可为社会让利36亿元。”

    此前,北京医疗机构药品招标一直是分组采购。北京市医疗机构按照隶属关系不同,分为卫生部属、北京市属、高校属等6个组,各自独立招标,各小组竞争程度不同,企业的药品报价也不相同。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在6个组分别投标报价,导致不同的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有高有低,同城不同价。

    北京市此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所有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集中在同一采购平台,统一价格,从而实现价格统一。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参加此次集中采购的药品共计4万余个品种规格,26292个药品通过竞争中标成交。
, 百拇医药
    郭晋和认为,部分药品确实存在价格虚高,为了挤压这些虚高的价格“水分”,北京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驻京部队用药中标价、药品市场(药店)售价、全国10余个省市医疗机构用药的中标价为参考,共收集了80万条药品的价格信息,与投标药品报价逐一进行比对,并制定投标报价上限和成交参考价,高出限价者就要“出局”。

    据悉,这种做法把医院与药厂间的中间环节取消了,由政府直接与药品生产企业谈判,砍掉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费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医院选择中标药品的暗箱操作,挤压出部分药价虚高的“水分”,让利于患者。

    质优价廉如何兼顾

    在北京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医院,多位患者表示对药品“同城同价”并不了解,他们的疑问集中在三个方面:“同城同价”能降药价吗?有好药吗?

    郭晋和指出,这次招标采购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北京市场巨大的采购量,建立一个“游戏规则”,以支持药品价格的整体下降。“北京此次中标的药品占到北京药品市
, 百拇医药
    场采购金额的80%,这将对北京市场的药品价格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对于中标药品的质量是否有保证,郭晋和介绍,此次药品招标采购并非哪家制药企业药品的价格最低就一定入选,药品质量是第一要素。凡发生过严重不良事件的企业、屡次发布违法广告的企业、质量抽检不合格的品种都不得参与招标。这次药品招标共有23家企业、72个品种被取消参加集中采购的资格。中标产品如发生质量事故和不合格的情况,将会公示。另外还有退出机制对中标产品进行长期动态监测。

    在网络论坛里,有人认为药企以低价得标后,可能会放弃生产中标规格药品,转而生产其他规格的同种药品。对此,郭晋和表示,此次药品招标采购,对中标后擅自涨价或变相涨价、不配送或者不按时配送的企业,将取消其所有产品的中标资格。

    医院销药获利更透明

    “看病贵”是医改的重大难题之一,包括检查费用高、医药费用昂贵等方面。因此,社会上对“以药养医”政策一直争议不断。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认为,北京市在如此大规模的医疗机构中将这么多的药品“同城同价”,是为降低药价所作的大胆尝试。同时,是要将药品降价的实惠,公平、公正地给予所有到北京市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
, http://www.100md.com
    在宋瑞霖看来,药品“同城同价”对单个患者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不会很明显。而且,仅此一项措施也无法撼动“以药养医”的政策。不过,鉴于目前政府仍允许公立医院销售药品时加成15%作为补偿的政策,当医院的药品进货价明确后,医院在药品销售获利方面会变得更加透明,这为下一步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补偿机制打下了基础。

    宋瑞霖指出,看病贵否并不是由单一的药品价格所决定的,因此,要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必须改变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深入推进医疗改革,将医生、医院与药品销售间的利益链切断,让医生在开药时只关注是否对症而不再关注药品的价格,这样才能有效治理患者医药负担重的问题。

    专家建议,可以在药品降价、检查费用下降的基础上加大医疗服务所获取的利益,让医生的劳务价值得到体现。

    宋瑞霖说:“医院应得的费用你不给他,他就会从不应得的部分找补,以填平缺口。”现在很多公立医院的诊疗收费还在执行上世纪80年代的确立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自然会从药品中获取利润维持运营。因此,真正要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还需要整体配套改革措施的支持,特别是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 百拇医药
    

    结构日趋合理 发展速度加快

    在过去的10年里,科学的发展与新生物技术的应用对全球生物制药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处于怎样的发展状况?市场前景如何?知名生物技术网站genengnews.com(美国)最近给出了答案——

    □编译 李勇

    生物制品开发已经受到全球大大小小的制药公司的重视,全球生物制品市场在过去的十年里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尽管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仍旧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不同层面投入资金予以支持,中国的生物制药结构也日趋合理化。
, http://www.100md.com
    基础设施的改善、国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各方的资金支持以及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进入,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有大约1000家生物公司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半数公司是在过去的五年里新建立的;大多数公司人员比较少,收入也比较低;大多数关注研发的新创公司都是归国人员创立或者西方生物制药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

    在中国所有的生物公司中,大约46%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而中国整个生物制药行业主要关注的还是生产。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制药公司进入这一领域,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

    研发能力提高

    中国的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开始把目光锁定在国际市场,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通常是自己的研究所。不过,大多数公司的研发团队规模都很小,而且缺乏资深的科学家。目前,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年研发经费预算占收入的5%~8%,这比国际平均水平要低,但不难看出,中国的研发能力正在快速增长,新疫苗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是第一个批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而且有8家公司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新的人重组蛋白药物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而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上却远落后于西方同行。目前仅有少数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有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预算,而且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处于早期研究阶段。事实上,中国开发的生物制品有70%以上处于临床前或者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市场扩容增速

    在中国以生产为主的生物制药公司中,大多数产品是人重组蛋白,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仅有少数公司具有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中国的合同研究组织(CROs)具有促进80多种生物制品生产的整合能力。

    最近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对研究的重视以及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严格来说,以生产为主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还不具备单独开发为获得预期蛋白或者抗体药物所需细胞的能力。

    与小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早已经开始广泛借助外来资源不同,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与大规模的外来资源进行合作才仅仅开始。虽然中国的生物制品公司近年来快速增加,不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服务公司数量比中国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公司所需的 CROs和合同生产组织(CMOs)要少得多。
, 百拇医药
    中国大多数生物制药公司的外部资源仍旧受到服务规模、容量、能力和经验的限制。最弱的部分则是需要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较大规模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公司。不过与此相反,受经验丰富的跨国服务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数量的增加,中国的CROs/CMOs自身的容量正在快速提高。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生物制品市场大约为80亿美元。在中国的生物制品行业中,大约65%(5.1亿美元,见图1)为治疗性的蛋白产品。中国目前的疫苗市场大约为9亿美元,从2005年起,这一市场正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

    另外,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助推,如政府的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更多的外部资源,中国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快速增长的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将会成为这一领域商业往来的理想之地。而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增长和新机遇的增加,新生的生物制药公司将会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竞争者。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在规模和容量上的增加,将会拉近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技术上的差距。
, 百拇医药
    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显然也具有自己潜在的优势,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优势明显。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技术的价值,正在提供财政支持和为生物制药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尽管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很年轻,但是发展的动力却十足,并且正在稳固发展。随着生物制药行业基础结构的改善,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加强和寻找不同资源能力的提高,预计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未来必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未来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350亿美元。

    图1 2009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产品结构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日前表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成为6000亿~8000亿元产值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但是目前面临底子薄、投入少、顶尖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发达国家。例如,生物技术专利59%来自美国、19%来自欧洲、17%来自日本。今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我国是世界上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使用上亿人份。疫苗的推广应用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我国仍然大量使用50年前甚至更早研发的疫苗。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是必然的趋势,这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我国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还能培育1000亿~1500亿元规模的疫苗产业。
, 百拇医药
    二是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已被全世界所重视,也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药物。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市场规模未来有望达到3000亿~5000亿元。

    三是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SARS、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爆发流行,要求诊断技术及相关产业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培育成500亿元左右的诊断和检测市场。

    四是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目前我国有6项干细胞治疗产品处在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核酸药物研发与世界保持同步。到2015年,全球干细胞医疗潜在市场大约为800亿美元,核酸药物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未来在这两个方面有望培育1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五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球对组织工程产品的需求巨大,预计组织工程产品可以开拓800亿美元的市场。到2020年,95%的移植细胞、组织和器官将由组织工程技术产生。我国因创伤、疾病、遗传、衰老造成的器官缺失很多,预计可培育500亿元规模的再生治疗和康复市场。
, http://www.100md.com
    (伍晓阳)

    

    政策不能只是单行线

    □廖新波

    医改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利益面很广,很复杂,这个“跷跷板”并不好踩。北京是首都,医改的方向标。近日,北京出台了一项每年可为患者“让利36亿元”的医改新政,这本来是利民的政策,却引来诸多争议。甚至有人称之为:“政府笑了,患者傻了,医院哭了”。看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医改进入深水区后亟须解决的问题。

    北京的药品“同城同价”本身没有错,引起争议的关键是政策的单向行动引起了“跷跷板”现象,而这种现象涉及的就是体制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以药品降价为例,药品定价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产物,其根本出发点就是通过医院的药品加成来弥补政府办医院的经费不足。开始时对药价的支付是政府出一点,患者出一点,后来政府的角色逐渐淡化,让医院自我经营,自负盈亏。政府的角色变化,使得公立医院必须在市场环境下遵循市场游戏规则,用市场“尽可能多赢”的法则来经营医院。药价越高,医院获得的加成越高,盈利越丰。而现在的改革,补偿机制发生了转变,即要扭转公立医院过度的趋利行为,要求公益性回归。笔者曾多次说过,公益性的回归程度如何要看政府的干预大小,补偿多少。如果医院是靠借贷经营的,那么公益性又该如何体现呢?

    医疗质量,医院环境改善以及医院的发展谁来埋单?这个问题我们是难以逃避的。医改的根本如果仅仅是为降药价而不是改制度,就是治标不治本。我认为,目前在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生诱导患者多吃药,吃贵药,或者使用价格高的治疗方法等不正之风,是由于不正确的制度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使得医疗机构被迫走向市场化之路,很多医院院长已习惯用市场思维来经营医院,因为医院要生存,医生当然也需要有与其付出和所承担风险相符的回报。
, http://www.100md.com
    如果政府补偿医院是到位的,药品降价很容易做到,真正运用市场规律来规范就可以了,这就是我理解的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核心。然而,药品可以通过市场来将价格调整到合理位置,医疗则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才能为民众提供所谓“廉价”的服务。毕竟影响医疗的质量因素太多,太复杂了。

    目前,广东省正在进行医院等级评审,并督促相关部门、各级政府要正视公立医院负债经营所带来的问题,同时也试图通过“所有公立医院的贷款行为都是政府行为”这样一种制约,让政府承担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过,政府补偿之后应该是医疗费用的下降和医疗质量的保障,而不是一种责任的转嫁。

    北京市某二级公立医院的负责人透露,去年年初,北京市卫生局在对北京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等8家综合医院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后发现,18257个院级项目中,亏损项目占57%左右,“如果加上‘同城同价’的让利,亏损额恐怕还将增加”。从北京药品“同城同价”来看,目前医院关心的当然就是政府如何补贴,据说目前相关的补偿政策并没有出来。

    笔者认为,既然要执行药品“同城同价”这个政策,就应该有配套政策的支持,而不能仅仅走医院埋单这样一条政策单行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