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特别提醒
编号:11970150
冬季小心高血脂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48期
     冬季小心高血脂

    冬季是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如何做好冬季保健,帮助老年人安全过寒冬,控制好血脂、防止高脂血症是关键。近日,记者就此拜访了沈阳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魏棣主任中医师。

    魏棣介绍,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其源于食物,又可在体内合成,它提供身体新陈代谢时所消耗的能量。血液中主要有两种血脂,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胆固醇又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占总胆固醇75%)和高密度脂蛋白(占总胆固醇25%)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血管阻塞和冠心病、脑卒中的罪魁祸首,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液中运回肝脏,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防止其在血管壁沉积。当血脂过高时,可使胆固醇之类物质沉积于大、中动脉管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周围血管病变、高尿酸血症等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冬季,老年人因为畏寒往往减少户外活动,还有一些老年人注重冬季进补,常进食一些高热量食物而导致血脂增高,所以做好冬季保健特别重要。

    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每日摄入食物的能量水平以实际工作、生活需要为宜,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监测自己的体重,以体重不增加、不超重为度。多吃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鸡肉皮等食物。冬季运动本来就少,大量进补热性食物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严格控制,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适当锻炼 并不是所有运动都能有效降低血脂。应提倡有氧运动,如慢跑、中速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中老年人更适合打太极拳、太极剑,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胆固醇,有效防止高血脂的发生。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冬季不提倡晨练。一是因为早晨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天气寒冷,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遇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三是冬季因取暖大气质量较差,所以冬季锻炼最好选择在午后两三点钟阳光充足、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
, 百拇医药
    保持良好心态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冬季由于户外活动少,日照时间短,人的情绪容易出现抑郁、低落,会产生孤独感,有的人表现为烦躁易怒。这些都不利于血脂的控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日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可有效防止上述情况发生。 (阎红)

    

    冬季,警惕高尿酸症

    “三高”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问题。近年来,“第四高”高尿酸症的发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三病房主任闫爽提醒大家——

    高尿酸症是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被称为“第四高”。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高尿酸症患者往往也合并有其他“三高”。
, 百拇医药
    何为高尿酸症

    要了解高尿酸症,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尿酸。

    据哈医大四院内分泌三病房主任闫爽教授介绍,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每天产生的尿酸和排出的尿酸,是个相对恒定的值,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摄入增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年递升。当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时,即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为高尿酸症最常见表现

    痛风是高尿酸症最常见的表现,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处沉淀的结果。它与一般关节炎的区别在于,不仅疼痛,还伴有患处红肿、发热。

    痛风疼起来毫无征兆,突如其来。起初一年只发生两三次,每次只持续几天,疼痛部位仅限于大脚趾关节。当高尿酸得不到控制时,疼痛发作会越来越频繁,症状越来越严重,逐渐波及到指、趾、腕、踝、膝关节等全身关节,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痛风石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关节就会永久性畸形。
, 百拇医药
    闫爽提醒大家,痛风在冬季尤其高发,原因是冬天气候寒冷,进食火锅等热、烫食物的机会增加,使人们无意中摄入了更多嘌呤。

    无症状小心肾损害

    并不是所有高尿酸症患者都会患上痛风症。一般来讲,如果血尿酸高却没有关节痛,病人不需要服药治疗,但为了预防痛风症发生,应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多喝水。

    但是,有一部分病人的尿酸盐结晶会在肾盂、输尿管或在肾小管及肾间质沉淀,形成肾结石。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浮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肾功能受损害的表现,最后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大量服用止痛药也会提高肾衰竭的危险)。

    多喝水、减少嘌呤摄入量

    闫爽建议,人们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控制好尿酸水平。
, 百拇医药
    首先要多喝水。每天喝8~10杯开水,足够的尿液量有助于尿酸排泄,可降低尿中的尿酸浓度,预防尿道结石。

    其次,饮食上要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品,如蔬菜、牛奶、水果、坚果和海藻等。少吃肉类、豆腐等。尽量不吃动物内脏、海鲜等。

    第三,要少喝酒,少喝汽水。这是因为酒精和果糖会与尿酸抢夺被排出体外的机会。

    此外,还要保持正常体重,避免体重急剧下降,因为这会破坏肌肉组织及短暂性地提升尿酸浓度。 (衣晓峰 通讯员 岳金凤)

    

    冬日谨防暖气病
, http://www.100md.com
    连日来,记者从哈尔滨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入冬以来因口唇干燥、咽喉肿痛和咳嗽流涕等症状前往就诊的患者逐日增加。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四院门诊部主任王秀菊教授表示,进入冬季,暖气、空调等取暖设施造成室温增高,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从而导致人们出现各种不适,这就是“烘”出来的“暖气病”。

    据王秀菊介绍,“暖气病”主要有以下症状:

    皮肤系统:皮肤干、痒、脱屑,为缺水所致。冬季室内温度高,暖气数量越多,空气内水分越少,越干燥,常让人感到肌肤粗糙、唇裂起皮,这些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缺水信号。

    呼吸系统:咽喉肿痛、鼻咽干燥、感冒等,为空气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所致。室内温度高、通风不畅,人们还有可能患上病毒性感冒,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合并细菌感染,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另外,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患者,很有可能在来暖气后病情复发。
, http://www.100md.com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头晕眼花,为室内温度过高、空气流通不畅,大脑乏氧所致。室温过高,人体新陈代谢能力增加,呼吸循环量增加,氧气需要量增加,空气流通不畅又导致氧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心烦、胸闷憋气。

    王秀菊提醒说,阻击“暖气病”,通风、加湿、养花草三招最管用。

    通风:勤开窗户通风,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开窗时间持续15~30分钟,可减少室内病毒和细菌的产生。

    加湿:温度过高的室内会比较干燥,对于皮肤、呼吸道都有影响。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4℃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干湿平衡,这样人体感觉会比较舒适。

    养花草:有些绿色植物可以帮助改善房间内的空气质量,如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在夜晚释放氧气,既能使空气清新,又能使室内感觉湿润温和,吊兰、发财树等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内湿度。
, http://www.100md.com
    对于皮肤干燥所导致的瘙痒症,洗澡时水温宜为30℃左右,不宜过多使用香皂。饮食中尽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等,少食用咖啡、可乐、酸辣刺激性食物。除多喝水外,还可以多吃果蔬,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的水分。 (本报通讯员 金鸥 岳金凤 记者 衣晓峰)

    

    脚凉易感冒

    在寒冷的冬季,大部分人都只是注重手部保暖而忽视了脚部。脚处于人体最远端,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少,且表面脂肪薄,不易保温。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中医认为:人体的五大经络都循行脚部,脚上分布了人体一些重要的穴位,影响着五脏六腑。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造成局部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降低,从而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诱发其他疾病。所以,脚部保暖在冬天格外重要。
, http://www.100md.com
    双脚的表面温度维持在30℃左右时人感觉最为舒适。在气温下降的冬季里,应穿一双保暖性好的厚袜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民间素有“睡前洗脚,赛吃补药”的说法。在临睡前用温水洗脚,不仅能温暖双脚,还能消除疲劳、驱病强体。洗脚时用双手按捏脚底,刺激脚底穴位,可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这对双脚的保健和人体健康都十分有益,可预防治疗感冒。

    另外,冬天脚部的运动更不能缺少,上下楼走楼梯、外出步行、登山、跑步等,都能锻炼双脚,增强其抗寒能力。(刘涓)

    

    气温骤降防突发心梗

    每年隆冬时节,往往是心肌梗死发作的高峰期。因为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心肌需氧指数也会相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自然就更容易发生。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发病是因为寒冷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加上血管严重粥样硬化导致内在损伤,在血小板聚集后形成血栓,因而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 http://www.100md.com
    心梗发作与强降温密切关联。研究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岁末是冷空气最活跃的时候,有的地方有时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可达7℃~10℃。另外,心梗的高发还与空气湿度有关,12月份是湿度相对较小时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最干燥的月份。天气干燥,如又不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水分,这也可能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所以,老人(尤其本身患心脑血管病者)一定要加强防范。

    冬季防心梗,首先要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冬季多雾、气温低,不应早出晨练,否则一冷一热很容易发病。有心血管病史的人,要注意检测血压和心肺功能,坚持服药并随时备好硝酸甘油、救心丸之类的急救药。一旦出现胸闷、头痛、头晕等先兆症状,服药后还须迅速去医院诊治。(蒲昭和)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