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2
编号:12000441
中国人为何一生病就要“被输液”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27日 《当代健康报》 2011.01.27
输液泛滥谁之过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被大家形象地称作“三素一液”,存在问题也最多。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被大家形象地称作“三素一液”,存在问题也最多。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被大家形象地称作“三素一液”,存在问题也最多。

     中国人为何一生病就要“被输液”

    感冒发热高烧不退,我听从医生建议输液,三天药量,瓶瓶罐罐很沉的一大袋。拎着注射液路过大厅,遇上一熟人,该医院资深药剂师,与她聊了一会,她看我手中这一袋子药水,轻声说:“不就是一个感冒,能不输液就不输液。”

    我这才想起她全家都是“不输液者”。她女儿今年11岁,竟然只有两次的输液记录。而她自己和丈夫,可以做到不服药,只服用姜汤,也可以痊愈感冒。记得一次她在席间“数落”大家,说你们一感冒就吃药,而且吃的竟然是抗生素,体温上升,就要求医生输液,一输就是三四天,你们全部是在“玩命”。

    我们都不懂药理,对她这“数落”听过,也就一笑了之。直到看到那组数据,当真吓人一跳。数据公布后,卫生部说不准确,说从生产环节统计没有那么多,但这个数据采集于医院的使用环节,反而更令人信服。

, 百拇医药     中国人生病特别喜欢输液,其实是一种“被输液”。输液被医生美化成见效快的医疗手段。殊不知在输液过程中,潜藏着难以估量的风险。有数据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属静脉输液引起的。但是,这种风险没有人提醒我们,我们“无知者无畏”。生了病走进医院,医生简单问诊,然后就刷刷地开输液单。每个医院最不够用的就是输液大厅,里面热闹得像个菜市场,人人手上插一针头,头上挂一瓶盐水,“享受”着被输液的“乐趣”。

    我们小时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鲜有输液的治疗手段,凡采用输液者,大都是得了重病。而如今,嘴巴里生个口疮,医生也会给你输液,或者病人“自告奋勇”要求输液,输液成了一件平常事。中国人每人输液8瓶,人家才2瓶多,我想中国人的身体也是肉长的,不会比外国人更耐药。为什么国外对输液慎之又慎,而中国人“乐此不疲”,而鲜有关于输液风险方面的宣传?这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巨大的“利”字,试想一下,中国13亿人,每人8瓶,这是一个天量,由此还有输液的玻璃瓶、软塑袋、注射器等等,那是一个何其巨大的市场?从原料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医院以及医生,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巨大的利益纠缠其中,谁又肯放手?
, http://www.100md.com
    医生经过专业训练,比病人要更多懂得输液的风险。但是他们不会说,而且还在推波助澜。病人“无知者无畏”,以为输液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安全的发明。这些一生病就想“输液”的病人,又有多少人接受过公共医疗机构关于药理的宣传,又有多少人得到过医生的风险提醒? (流 沙)

    

    感冒了休息比输液更重要

    感冒患者都希望早点好、快点退烧,许多人认为吃药效果来得太慢,特别热衷于输液治疗。有关专家认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感冒、发烧病人都需要输液治疗。

    除了平时患有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需要输液外,中青年人以及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者发生感冒一般没必要输液,只要调整好心态,多喝水,注意休息,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治疗,身体同样会很快恢复。
, http://www.100md.com
    值得一提是,感冒后出点汗,的确有助于康复,但正确的做法是借助喝热水来促成,而不应该通过运动来达到出汗目的。感冒后体内产热增加,而运动会进一步增加产热,使身体调节功能失常,反而削弱人体抵抗力,容易继发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疾病,还有鼻窦炎、支气管炎等。 (齐建荣)

    

    输液泛滥谁之过

    ■ 本报记者 汤雷

    新闻背景

    我国2009年人均输液约8瓶

    远高于国际水平
, 百拇医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说,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过去由于“以药养医”这个不良体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用药的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的滥用,就是大家常说的“三菜一汤”。朱之鑫介绍,下一步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群众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用药习惯。“如果实现这个目标,可能比单纯降低群众用药负担的意义还要大。”朱之鑫说。

    输液成了“治病法宝”

    “一感冒就输液,一咳嗽就消炎,一输液就是头孢”,这是大家熟悉的现状。记者日前走访了驻济部分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只要走进医院的输液室、观察室、住院部,几乎随处可见挂着吊瓶输液的患者,甚至连医院的走廊通道上也有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的患者。
, 百拇医药
    一名只有6岁左右的小姑娘,她的病其实问题不大,只是轻微腹泻,配点药口服便能解决问题。但是,小姑娘的家长偏要缠住医生为其女儿输液,认为输液比口服药品效果好。

    罗先生告诉记者,发烧感冒服药治疗一般要七八天,输液可能只要两三天,所以明知输液贵很多,但每次发烧他都向医生提出输液。

    71岁的刘大妈是个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病号,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定期到医院输液,打点活血化淤药物“洗洗血”,她和家人坚信,这样做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堵塞血管。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在医院输液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因为这些人群中心脑血管病人占很大的比重,另外还有一些体质虚弱者也在接受输液治疗。然而,如今输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在50岁以下中青年人群不断加入输液队伍的同时,也成了输液的“生力军”。其实,很多人根本不需要输液,属于滥用输液。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很多人对药品使用剂型、给药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认为,生病了输液要比打针、吃药好得快,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很多病人生病了,为了求快好,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多开些消炎药,这种现象在社区医院尤为显著。其实,药品的使用剂型和患者恢复快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是否需要输液,还是打针或口服药品要根据医生对病患的诊断,遵循医嘱。此外,还应加大对社区医生的培训,从基层开展合理用药工作,让社区医生把好合理用药关。

    滥用输液已成医疗陋习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感冒经历的人都记得,一般都是先吃药或打肌肉针,万不得已才会打吊针。而现在,感冒发烧输抗生素、轻微腹泻打吊针,身体虚弱输点葡萄糖补补、心脑血管病人保健输液等,这些做法已是司空见惯。

    有专家指出,滥用静脉输液已成为严重的医疗陋习。据介绍,多数国家的医院输液比例占住院病人的45%左右,我国有些医院的比例高达90%,甚至在很多医院住院病人输液率是100%,输液治疗时间占住院治疗时间的70%,也就是说,每一个住院病人必定输液。毫无疑问,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输液国家。而其中,70%用于医疗目的的注射是不必要的或是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代替的。
, 百拇医药
    滥用静脉输液也跟经济利益有关,有些医生出于创收或迎合病人需求的心理,也乐于选择静脉输液。有业内人士表示,青霉素一针几毛钱,肌肉注射的耗材和服务费用可能只需两三元,即便是打了三五天,顶多也就几十元钱。“但输液的话,几天下来,花费200多元是很常见的。”医生当然也愿选贵的。

    患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日前有点感冒,情况不很严重,去附近诊所看病时,医生只是看了看,就说要打点滴,他问能不能先吃些药缓解一下,医生告诉他吃药不起作用,只能输液,而且要三天以上。输液过程中,李先生在诊所观察了半个小时,来就诊的八成人都被医生要求输液,而且大部分都未服药,一来就是输液。李先生不明白,是不是现在只要病了,就必须要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上学时,老师传授的给药原则,它流传甚广,几乎成了一句顺口溜。但是,现在的情况不知怎么就改变了……”某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欲言又止。

    过度输液未来可能导致无药可用

, 百拇医药     输液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快速的治疗方式,更不是防病手段,输液是把“双刃剑”,长期输液、滥用输液还会带来诸多危害。

    万大爷日前突然胆囊炎发作,去离家不远的诊所输液止痛。然而,没多时万大爷便出现寒战,继而体温升高,伴有头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幸亏马上用救护车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事实上,输液中的发热反应是较常见的一种副反应,主要是输液器具或药品中有致热原性物质,若救治晚了,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惨剧。

    专家介绍,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它虽然具有便于给药、有确切的治疗效果等很多优势,但同时又有导致并发症、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潜在危险。由于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并非十全十美,再加上操作不规范或消毒不严格,增加了细菌、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皮肤化脓感染、静脉炎、传染性乙型肝炎等都可能因输液不当而发生。

    而滥用输液的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青霉素发现距今已有70多年,人类平均寿命也因此延长了10年之多。但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不断增加。专家说,如果耐药菌株泛滥,细菌耐药速度超过抗生素研制速度,感染性疾病越来越难以控制,人类将会又回到没有抗生素的“黑暗时代”。“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使用量只占到所有药品的10%。但我国,就算控制得较好的公立大医院,也至少占到30%,民营医院、基层小医院都高达50%以上,各种药店的比例可能更高。”一家三甲医院感染科负责人表示,抗生素滥用已是我国医疗界的一个“毒瘤”,“有调查说,我国真正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病人只占全部患者的20%左右,像感冒,90%都是病毒性的,根本无需用抗生素。但现在到医院的病人中,七八成都会接受抗生素治疗,这说明就感冒一种情况,至少50%以上的抗生素都是滥用。”
, 百拇医药
    抗生素滥用还会造成人体体内菌群失调。健康的人体内,正常菌种占绝大多数,有害菌极少,维持着人体的微生态平衡。若长期滥用抗生素,就会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致使有害菌大量繁殖,而正常菌种被抑制或杀灭,会加重病情或者出现新的病变。另外,抗生素滥用还易出现过敏反应,引起毒性反应,易致儿童永久性耳聋等。

    医患双方用药观念都该变

    鉴于滥用输液的危害性,专家提出,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改变用药观念。“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输液”才是临床合理用药。

    “目前病院药品收入中,30%的收入是来自抗生素。”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表示,抗生素滥用是一个医患双方导致的恶性循环,一方面是医院需要卖掉更多的抗生素以获得利润,很多患者“被输液”;另一方面是患者需要尽快地恢复健康,因而“喜输液”。对医生来讲,抗生素的利用空间最为宽泛,肿瘤药、神经病药物等其他药物不是医生所能随便利用的,但抗生素可以。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耐药菌的出现,患者必须认识到抗生素具有两面性,合理利用抗生素。
, 百拇医药
    专家强调,依据病情采用适当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如果病情轻微或处于平稳控制阶段,或需要长期使用药物,一般宜采取口服给药或肌注给药;病情紧急或严重的情况则仍需要快速的静脉输注治疗。医院必须重视逢病必“输”的现象,不要让输液理所当然地成为医疗陋习。

    此外,据记者了解,在输液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患上了“输液疗法依赖症”。一些患者本可以打针吃药就可以治愈的,但却非得要求进行输液治疗,有患者说这是为了“加强防御”,也有的是为了赶快把病治好不耽误上班。还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输液,以不耽误孩子的课程。

    采访中,有医生无奈地表示:“有的患者的确是太珍视自己的健康了,明明得了个小病,我们给他对症开了一些口服药,但是患者觉得我们在轻描淡写,甚至有的人认为不打针、不多开点口服药就是对患者不重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不止一位医生碰到过这样的现象——— 患者认为医生开的药太少,要求医生改变治疗方法,医患双方因此而发生争执。”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不打针的医生爷爷”

    受热捧

    近来,八旬高龄的胡皓夫成了媒体热捧的对象。作为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原卫生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他因20年只给一个休克孩子作了肌肉注射,被称为“不打针的医生爷爷”。

    前来就诊的患儿家长,他们或慕名而来,或是胡皓夫的老患者,对其“能吃药,坚决不打针;能口服抗生素,坚决静脉不输抗生素”的治疗原则非常认可。胡皓夫说,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国是滥用抗生素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研制远比不上细菌变异的速度,如果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儿童体内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后果非常可怕。

    在荣誉和众多头衔中,胡皓夫最看重“卫生部全国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普及计划”专家的称号。他呼吁合理使用抗生素,家长们应该了解一定的医药知识,医院也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 百拇医药
    网友评论

    朱兴弟:“凡病皆输液”应该有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责任。医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明知有的不可为却为之,这是利益使然,是对患者不负责任,也是对其身体健康甚至是对生命的漠视;而患者绝大多数不懂医,不会对医生提出输液持反对意见,甚至误以为只有输液治病见效才快,于是有的患者见到医生就主动提出输液,医生大多不问青红皂白满足其要求。现在,患者为了在就医时不“被输液”,不因为花了钱还对身体造成危害,完全有必要对医生安排的输液提出质询。而政府对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及基本药物制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医疗保障体系对医疗价格的制约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弊病,杜绝过度医疗、大检查、大处方等问题,彻底扭转医疗单位存在的趋利倾向,才是避免患者“被输液”的治本之策。

    笑与健康:按道理讲,病人到医院看病,一次就诊,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说明医生高明;有病住院,时间越短,药钱越少,说明医院水平和信誉堪称一流。但现在不是这样,几乎所有医院都有个通病,有个头痛脑热的小病非让你一次次来挂号就诊用药,开药的数量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一旦住进医院,就由不得你了,医生要给你小病大治,新药、特效药、进口药轮番轰炸,恨不得把你的家底“掏干”,再到银行贷款看病。别误会,医生可是为你好,救死扶伤吗?令人困惑的是究竟是我国的卫生制度出了毛病,还是医院、医生或制药厂为了金钱而疯狂,丧失了道德标准,无视法律法规,坑骗患者?更不用提送不尽的“红包”,看不懂的药价。
, http://www.100md.com
    反腐直谏:中国人均“被输液”8瓶,这恰恰所说明的就是我们社会的行业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在选人用人时,首先应先考虑的是其医德,而并非是医术。我们宁愿去任用一个医术水平并不高明的医生,也绝对不能去任用一个医术高明却没有医德的人,这样的人虽有医术,但最终会使病人们多花冤枉钱,增加我们病人的痛苦。

    

    卫生部回应年人均输液8瓶

    将推进医改加以改善

    本报讯 针对“我国人均输液8瓶”的报道,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近日表示,要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措施来加以改善。
, http://www.100md.com
    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的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的专题询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在10日的发布会上,面对我国被称为“输液大国、抗生素大国和药品滥用大国”的问题,邓海华说:“我们将继续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依据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活动,加强控费工作,这种滥用药和开大药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的处理。”

    邓海华说,卫生部门还将通过信息公示的方法,将各地区医疗费用总体情况、单病种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公示,供群众就医时进行选择,接受社会的监督。

    又讯 卫生部10日公布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到2011年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覆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
, http://www.100md.com
    据介绍,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主要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适时启动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确定一批易操作、经验成熟的重点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组织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试点。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白剑峰)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被大家形象地称作“三素一液”,存在问题也最多。

    “三素一液”使用误区多
, 百拇医药
    ■ 刘京京 顾白

    专家简介

    图一:孙忠实,主任药师,教授,原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现任国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

    图二: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和呼吸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图三:杨月欣,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营养评价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营养功能食品评价和方法学研究等。

    发烧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孙忠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素一液”非常有名,那时的概念是“将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混合起来静脉输液”,这是当时应付疾病的最常见手段之一,很多不该用的地方也用上了。其中抗生素能杀菌,激素能避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维生素能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输液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是应对感染和发烧的一个“法宝”,不过存在着严重的滥用现象。时至今日,“三素一液”仍是误区最多的药物,我国近一半的药物不良反应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欣弗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必须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适应症,由于不合理使用成了这次事件的“牺牲者”!
, 百拇医药
    刘又宁:抗生素滥用既有医生的责任,也跟患者用药习惯密不可分,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发烧就用抗生素。其实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例如病毒感染,但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滥用反而会破坏身体的微环境,降低抵抗力。应先检查是否有细菌感染再决定用药。而且,不同的细菌感染,该用不同的抗生素,但现在药店就能买到,也给抗生素滥用提供了温床。

    还有些人,买抗生素就像买衣服,要贵的、新的、进口的,一买就是两三种,服用也不规范,结果引起耐药。抗生素耐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严重的,原来一种抗生素可以用上好几十年,现在最快的不到五年就全部耐药失效了。可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跟不上临床使用抗生素失效的速度。照此形势,再过上几十年,不知道还有哪些抗生素可用。

    激素该用则用但需慎用

    孙忠实:与抗生素的“滥用”相比,老百姓对糖皮质激素充满了恐惧。激素能治疗很多疾病,但不良反应也多,患者认识到了激素的不良反应,所以滥用的问题已经改善了很多。
, http://www.100md.com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过于害怕使用,甚至该使用的时候也不敢用,例如哮喘。现在认为,哮喘是由炎症引起的呼吸道痉挛,激素对抑制炎症有确实的疗效。

    刘又宁:如果使用得当,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最佳选择,与其他药合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也很不错。

    目前的激素有吸入式的,主要是局部吸收,药物在肺循环中基本就被代谢完全了,几乎不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而且,吸入式激素的剂量很低,成人的剂量都低于1毫克。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用后注意漱口以防激素入胃,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哮喘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儿童,家长担心使用激素后,会影响孩子长个儿。但是,如果哮喘长期得不到控制,孩子一样会发育不好,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家长需要权衡利弊。

    维生素也是药

, http://www.100md.com     杨月欣:随着西方的“补风”吹到中国,中国人对西方的药品养生越学越盛,前几年是中国人对维生素最“狂热”的时候。如今中国人对维生素的知识了解得更全面,对其接受程度趋向于理性了,不过仍有一些误区。

    误区一:复合维生素更划算。有人觉得,花30块钱买一盒钙片,跟同样价格的复合维生素比显得不划算。其实不然,第一,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维生素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婴儿,如果不小心摄入脂溶性维生素,就容易中毒;第二,应该“对症下药”,如果缺铁,那补铁就够了,没必要三四十种一起吃。

    误区二:多吃有益。维生素补充的剂量需要控制,多吃不但对身体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人体的需要与日俱增,即通常说的“耐受”问题,甚至维生素中毒,所以不建议过多地摄入。

    误区三:越贵越好。挑选大厂家的品牌,安全性自然高,不过价钱也会比较贵。再加上添加了很多改善口味的辅料,精致的包装、瓶盖等,也会在无形中增加成本。其实,最重要的是看疗效。
, 百拇医药
    输液最容易出事

    孙忠实:我国输液量很大也与患者的心态有关。孩子生病,家长为了好得快、保险,就要求输液;白领工作忙,也要求输液,但大家都忽略了风险。实际上,静脉用药安全方面的要求很高,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静脉给药。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液,药物被全部吸收分布全身,一旦有问题将直接损害肝、肾。2007年,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注射液同用导致的新生儿死亡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刘又宁:很多口服抗生素的效果很好,90%能入血,安全便宜,还很方便,对于轻中度感染来说,完全能代替注射剂型。所以,能口服的尽量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静脉给药。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