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护脾胃 防湿邪
现在已进入雨水(2月19日)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节气代表天气已经开始回暖,降雪减少,雨量增多。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雨水来临湿气重,当心脾胃受伤害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绵绵的序幕也即将拉开。杜甫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赞美春雨的及时。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滋润,但若雨水过多,湿气过盛,不仅浑身会有沉重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 百拇医药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祛湿佳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就是从薏米中提取的,不过,与其涂在脸上不如吃到肚里,让它由内到外都滋补。此外,薏苡仁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有较好疗效。《本草正义》记载,党参“与人参不甚相远”,“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若将薏苡仁与党参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湿,还能补气血,实在是一道不错的食疗佳品。
薏苡仁党参粥的做法很简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每天早餐时食用,不仅能祛湿健脾,还能补气补血,实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补佳品。
, 百拇医药
此粥滋补效果虽好,但大便燥结和气滞、火气大的人不适合吃。
除了薏苡仁党参粥之外,能祛脾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茯苓、芡实、小米、胡萝卜、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多吃这类食物。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湿,在炒菜时,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萝卜等寒性或凉性的蔬菜时,可以适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时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肝脾相利,养肝莫忘调脾胃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调养脾胃应首当其冲。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我国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孙思邈也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由此可见这个季节调养脾胃的重要性。
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高粱、南瓜、茼蒿、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是最适合不过的食疗菜肴了。
, 百拇医药
茼蒿的茎和叶都可食用,吃起来不仅感觉脆嫩爽口,更有一股清香气息沁人心脾。它不仅是佳蔬,更是良药。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草逢原》上说,“茼蒿气浊,能助相火,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所以,一次进食茼蒿不宜太多。同时,体质虚寒常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
对于老年人来说,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调养脾胃的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左右即可。另外,雨水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老年人可经常采用“干洗脚”的方法,来加强腿部保暖。即用双手从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从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复按摩10~15 次。也可以通过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来达到调养脾胃的目的。
此外,中医认为,“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不要太急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精心寡欲,以养元气。春季养肝是根本,但更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以免肝气过旺,造成“肝强脾弱”的失衡状态,影响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百拇医药(王彤 孔伯华医馆)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雨水来临湿气重,当心脾胃受伤害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绵绵的序幕也即将拉开。杜甫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赞美春雨的及时。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滋润,但若雨水过多,湿气过盛,不仅浑身会有沉重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 百拇医药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祛湿佳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就是从薏米中提取的,不过,与其涂在脸上不如吃到肚里,让它由内到外都滋补。此外,薏苡仁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有较好疗效。《本草正义》记载,党参“与人参不甚相远”,“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若将薏苡仁与党参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湿,还能补气血,实在是一道不错的食疗佳品。
薏苡仁党参粥的做法很简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每天早餐时食用,不仅能祛湿健脾,还能补气补血,实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补佳品。
, 百拇医药
此粥滋补效果虽好,但大便燥结和气滞、火气大的人不适合吃。
除了薏苡仁党参粥之外,能祛脾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茯苓、芡实、小米、胡萝卜、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多吃这类食物。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湿,在炒菜时,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萝卜等寒性或凉性的蔬菜时,可以适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时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肝脾相利,养肝莫忘调脾胃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调养脾胃应首当其冲。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我国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孙思邈也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由此可见这个季节调养脾胃的重要性。
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高粱、南瓜、茼蒿、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是最适合不过的食疗菜肴了。
, 百拇医药
茼蒿的茎和叶都可食用,吃起来不仅感觉脆嫩爽口,更有一股清香气息沁人心脾。它不仅是佳蔬,更是良药。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草逢原》上说,“茼蒿气浊,能助相火,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所以,一次进食茼蒿不宜太多。同时,体质虚寒常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
对于老年人来说,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调养脾胃的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左右即可。另外,雨水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老年人可经常采用“干洗脚”的方法,来加强腿部保暖。即用双手从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从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复按摩10~15 次。也可以通过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来达到调养脾胃的目的。
此外,中医认为,“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不要太急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精心寡欲,以养元气。春季养肝是根本,但更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以免肝气过旺,造成“肝强脾弱”的失衡状态,影响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百拇医药(王彤 孔伯华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