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2086799
脉络与微循环关系被揭示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2.22
     集中反映“973”研究成果的《脉络论》专著出版

    □本报记者 熊昌彪

    由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主审、吴以岭院士主编,全面阐述中医脉络理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脉络论》首发式2月13日在北京举行,该专著集中反映了由吴以岭院士主持、国内8家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的研究成果。

    创新点:

    脉络与微循环高度相关

    核心理论:

    营卫承制调平

    吴以岭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混淆,将承载血气运行功能的“经脉”混称为“经络”,导致自《内经》已有明确论述的血脉及脉络理论的历史缺位,致使数千年来关于血脉及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脉络学说。《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可见秦汉时期血脉与经络已成为相对独立且并列研究的学术领域。
, http://www.100md.com
    吴以岭和他带领的“973”研究团队系统整理了历代文献有关血脉络理论的论述与治疗方药,基于他创立的络病理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提出“广义的络脉应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两部分。”其中(血)脉络既是经脉系统中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又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心(肺)-血-脉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属于独立的形体器官——奇恒之腑。

    (血)脉络的形态学特点为中空有腔、与心肺相连、动静脉有别、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生理学特点为“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的作用。

    吴以岭认为,“脉”与西医学的“血管”在解剖形态上具有同一性,从“脉”分出的遍布全身的“脉络”则与西医学中的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脉络-血管系统病”涵盖了胸痹心痛与冠心病、中风与脑血管病、脱疽与周围血管病、心悸与心律失常、心积心水与心力衰竭等重大疾病。
, 百拇医药
    核心理论:

    营卫承制调平

    《脉络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的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该项目通过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调查并通过复杂系统熵分析方法,阐明了血管病变络气“虚与滞”、“痰瘀热”、“缩窄闭”的共性发病规律与病机特点,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形成代表性药物通心络胶囊的组方特色。

    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通过全身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稳态机制失调引起并加重血管病变,为血管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主持的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关注。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上,其伴发的编辑部评论文章“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吴以岭等提出上述三类疾病的共性核心机制微血管损伤是制约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瓶颈。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或介入治疗冠脉大血管开通后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的现象,可导致左室扩张、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是国际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难题。实验与临床循证评价证实,按络病理论研制的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无复流,主要机制为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核心机制为促进eNOS活性,实现心肌有效再灌注。以脉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新策略”,为脑梗死治疗开辟了除溶栓、神经保护以外新的思路和途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的主要原因,实验证实通络干预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显示了脉络学说对这类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指导价值。

    吴以岭等还应用脉络学说探讨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总结出温清补的通的组方特色,研制出国家新药参松养心胶囊;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评价证实,该药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特色,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了有效治疗药物;应用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提出气分、血分、水分相互影响交互为患是形成病变发展加重的恶性病理链,络息成积、心脏扩大、功能衰竭是其发展加重的结果,总结出气血水同治分消的治法遣药特点,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治法及芪苈强心胶囊新药组方,对上述药物进行的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佐证了脉络学说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