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1977801
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3)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11期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明显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表明抑郁症患者倾向于把他们的注意维持在负性情绪面孔上,证实了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但与Ellenbogen等人[12]200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以焦虑、惊恐及中性的场景作为线索刺激,进行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的注意偏向研究,呈现时间为750 ms,结果显示抑郁个体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注意偏向。其原因之一可能和线索刺激有关。以往试验多采用情绪词作为刺激材料,也有的用情绪图片或场景。实验认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词语加工和图片加工是由两个不同的执行系统控制的。因为图片和影像可以优先进入情感信息系统,所以图片比词语更能表达情感信息[13]。由于被试间存在文化和职业的差异,情绪词易受主观使用频率的影响,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可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此外,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因此表达不同情感的人脸比情绪图片或场景有更强刺激效果。丰富生动的真人表情对人有着特殊的刺激作用,不同表情的面孔在眼睛、鼻子以及脸部肌肉上均有形象的区别,更有利于信息加工,其情绪效价更高、更逼真、更贴近现实;图片中只有人的头像,尽量避免了背景对被试的干扰。上述阴性结果可能和场景刺激强度不够,背景干扰多有关。本研究采用真人面部表情作为刺激材料探讨抑郁症的注意偏向,得到了较为稳定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抑郁症患者比正常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注意施加,表明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更强的注意警觉。本实验采用研究情绪信息引起注意偏向的常见线索-靶子任务[4] 。大多数研究注意偏向的范式比如情绪Stroop任务或点探测任务,中性和情绪刺激都是同时呈现,所以很难确定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是注意的警觉,还是难于对情绪信息的解除[14]。应用线索-靶子任务,分别比较在线索有效位置上对中性与情绪性靶刺激的反应时,以及在线索无效位置上对中性与情绪性靶刺激的反应时,可以区分注意偏向是因为情绪信息的警觉还是对情绪信息的注意滞留。线索-靶子任务能够很好的把注意施加和注意解除区分开来。本实验抑郁症患者在线索刺激为负性情绪面孔时的有效位置反应时最快,注意施加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在线索有效位置出现了注意偏向。

    抑郁组注意解除为正值表明抑郁症患者难于从负性情绪面孔上解除注意,即抑郁症患者缺乏“保护偏向”。这种“保护偏向”在一般的非抑郁症的正常个体中存在,表现为回避负性信息的趋势,从而保护个体免受负性信息的过度影响[15]。本实验正常对照组注意解除得分为负值,表明正常对照组偏向把注意力从负性信息中转移出去,从而保护个体避免受到负性信息的过度影响而产生抑郁症状。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的结果还支持另一观点,即临床抑郁被试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可以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的时候表现出来。以往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对负性信息加工早期观测不到注意偏向,但是在后期,特别是到信息加工的控制及精细阶段,抑郁被试表现出了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16]。也有研究表明,当呈现时间较短的时候不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即没有早期的意识阈下的注意偏向[11-12,17]。因此,可以认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出现在信息加工的精细阶段(elaborative stag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或这一阶段特别明显[18]。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对负性信息的过强获取(注意施加),并难于解脱对这些信息的注意(解除不能),但是仅存在于信息加工的后期阶段[16,18]。

    本实验选择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以往选用非临床患者作为被试的结论并不一致。如,Koster选用在校大学生个体为被试,抑郁得分较高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19],原因可能是非临床患者的抑郁人群,其抑郁程度较轻,对信息材料的加工无明显偏向。
, 百拇医药
    总之,可以认为抑郁症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注意警觉、注意维持以及保护性偏向的缺乏,可能使个体的情绪易受负性信息的影响出现抑郁症状,导致抑郁症,并促成抑郁情绪恶性循环发展。人类的注意具有定向、维持、解除、转移等多种成分[20]。不论使用反应潜伏期任务如点探针任务,还是用外在线索任务,都还不可能探查出在情绪线索呈现时的注意加工的完整过程。本实验仅提供了在图像出现后1000 ms的短暂注意。将来的研究要让注意的分配能持续的监测,比如使用眼运动记录仪,并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PET等),进一步阐明抑郁症特征性注意偏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参考文献

    [1]Beevers CG.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a dual process model[J].Clin Psychol Rev,2005,25(7):975-1002.

    [2]Chamberlain SR,Sahakian BJ.Cognition in mania and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model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Curr Psychiatry Rep,2004,6(6):451-458.
, 百拇医药
    [3]Mathews A,MacLeod C.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emotional disorders[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5,1:167-195.

    [4]Posner MI.Orienting of attention[J].Q J Exp Psychol,1980,32(1):3-25.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

    [6]汤毓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7]刘平.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1-194.
, http://www.100md.com
    [8]Tottenham N,Borscheid A,Ellersten K,et al.Categori-z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in children and adults:Establishing a larger stimulus set[C].SanFrancisco: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2002.

    [9]Schneider W,Eschman A,Zuccolotto A.E-Prime Reference Guide[M].Inc,Pittsburgh: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2002.

    [10]Koster EH,De Raedt R,Goeleven E,et al.Mood-congruent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maintained attention to and impaired disengagement from negative information[J].Emotion,2005,5(4):446-455., 百拇医药(乐洪波 马树华 程晓玲 王兆新 胡治国 张慧红 丘春柳 李 惠 张龚巍 廖玲敏)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