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的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激励研究(2)
参见附件。
供应商:医药企业应对其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遵守合同约定,努力建立相互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双赢。
3.2 宏观层面
政府:医药企业要按照法律规定合法生产、纳税,同时也要遵循政府制定的相关检验标准,在发布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不应有隐瞒的行为。
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产物。药价虚高一直是近几年的社会问题,另外,药品的采购、生产以及回收等环节,医药企业应减少废气废料的排放,遵循IS014000标准,积极加强环境治理,做到节能减排。
4 委托代理视角下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
按照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联结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则是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载体。企业应当缔约对利益相关者实现其义务和责任,确保他们的利益能够被公正、公平地照顾到。但是由于委托代理的关系,导致医药企业会刻意规避社会责任,这样政府、消费者、医生和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4.1 目标不一致
完美的代理人关注的是委托人的偏好,而非自己。但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之一就是经济人假设,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有增加自身效用的动机。医药企业与其各个相关利益群体追求的目标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矛盾。医药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购买到疗效最好的药品,医生的目标是利用自己是消费者代理人的这一特性,向医药企业获取利益等等。这些不同的目标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目标,必然导致部分群体获取利益,而另外一部分群体利益受损。因为供应链和宏观层面的委托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那么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会大打折扣。
4.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的另一个假设前提。因为对于一些专业化信息,如代理人的经营禀赋、努力程度以及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等,委托人因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信息的解读能力相对较弱,代理人因此拥有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3]。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消费者对医药知识的匮乏,加上我国医院在采购药品时掌握着“二次议价权”,导致医药企业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而供应链的下游即消费者购买药品环节,因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医药企业往往通过医生这一中介群体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权,那么医生对某一药品的偏好,可能并不是因为该药品的疗效好,或最适合患者,而是为了通过回扣谋取自身利益。这一行为甚至会加剧供给诱导需求的现象,诱导医生开大处方,最后导致药价虚高,增加了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负担。对整个医药市场而言,这种不正当的竞争,会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劣质药品把优质药品驱逐出市场,使整个医药市场的药品质量下降,成为柠檬市场,会使整个市场趋向于低效率水平,并且整个社会的不公平问题更加严重化。
5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激励
针对上文提出的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即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本文提出应从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以及第三方监督三个方面着手,来激励引导医药企业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
5.1 以供应链为平台建立市场激励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与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主体都是企业,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正是市场失灵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也是供求机制作用的产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维护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基础[4]。那么医药企业作为医药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在进行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流通、配送、销售以及最终的药品使用等各市场活动时,对涉及到的相关利益群体包括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医药企业作为理性经纪人有刻意规避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本文认为市场激励可以从医药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激励其履行社会责任。
5.1.1 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激励水平
作为与医药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的买方(分销商、消费者、医生)、卖方(供应商)等相关利益群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对医药企业进行市场激励。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医生和供应商无法观测到医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努力程度,从而无法正确有效地发挥市场激励。所以如果能够弱化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消费者、医生以及供应商更容易地观察到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努力行为,而消费者也能够更轻易地分辨出优质品和劣质品,这样就能够改进市场对医药企业的激励水平。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医药企业利用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来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比如通过媒介主动发布宣传企业的产品信息;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应加强对消费者健康和药品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业组织应定期发布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识别出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
供应商:医药企业应对其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遵守合同约定,努力建立相互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双赢。
3.2 宏观层面
政府:医药企业要按照法律规定合法生产、纳税,同时也要遵循政府制定的相关检验标准,在发布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不应有隐瞒的行为。
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产物。药价虚高一直是近几年的社会问题,另外,药品的采购、生产以及回收等环节,医药企业应减少废气废料的排放,遵循IS014000标准,积极加强环境治理,做到节能减排。
4 委托代理视角下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
按照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联结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则是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载体。企业应当缔约对利益相关者实现其义务和责任,确保他们的利益能够被公正、公平地照顾到。但是由于委托代理的关系,导致医药企业会刻意规避社会责任,这样政府、消费者、医生和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4.1 目标不一致
完美的代理人关注的是委托人的偏好,而非自己。但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之一就是经济人假设,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所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有增加自身效用的动机。医药企业与其各个相关利益群体追求的目标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矛盾。医药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购买到疗效最好的药品,医生的目标是利用自己是消费者代理人的这一特性,向医药企业获取利益等等。这些不同的目标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目标,必然导致部分群体获取利益,而另外一部分群体利益受损。因为供应链和宏观层面的委托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确切的保障,那么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会大打折扣。
4.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的另一个假设前提。因为对于一些专业化信息,如代理人的经营禀赋、努力程度以及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等,委托人因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信息的解读能力相对较弱,代理人因此拥有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3]。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消费者对医药知识的匮乏,加上我国医院在采购药品时掌握着“二次议价权”,导致医药企业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而供应链的下游即消费者购买药品环节,因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医药企业往往通过医生这一中介群体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权,那么医生对某一药品的偏好,可能并不是因为该药品的疗效好,或最适合患者,而是为了通过回扣谋取自身利益。这一行为甚至会加剧供给诱导需求的现象,诱导医生开大处方,最后导致药价虚高,增加了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负担。对整个医药市场而言,这种不正当的竞争,会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劣质药品把优质药品驱逐出市场,使整个医药市场的药品质量下降,成为柠檬市场,会使整个市场趋向于低效率水平,并且整个社会的不公平问题更加严重化。
5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激励
针对上文提出的医药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动因,即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本文提出应从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以及第三方监督三个方面着手,来激励引导医药企业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
5.1 以供应链为平台建立市场激励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日渐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与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主体都是企业,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正是市场失灵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也是供求机制作用的产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维护是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基础[4]。那么医药企业作为医药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在进行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药品生产、流通、配送、销售以及最终的药品使用等各市场活动时,对涉及到的相关利益群体包括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医药企业作为理性经纪人有刻意规避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本文认为市场激励可以从医药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激励其履行社会责任。
5.1.1 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激励水平
作为与医药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的买方(分销商、消费者、医生)、卖方(供应商)等相关利益群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对医药企业进行市场激励。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医生和供应商无法观测到医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努力程度,从而无法正确有效地发挥市场激励。所以如果能够弱化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消费者、医生以及供应商更容易地观察到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努力行为,而消费者也能够更轻易地分辨出优质品和劣质品,这样就能够改进市场对医药企业的激励水平。弱化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医药企业利用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来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比如通过媒介主动发布宣传企业的产品信息;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应加强对消费者健康和药品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业组织应定期发布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供应商、医生、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识别出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