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忙茫盲 什么让我们老是纠结
现代人忙茫盲(国人心理透视)
会拒绝不忙碌 看看书不茫然 少攀比不盲目
“许多的电话在响,许多的事要备忘,我如此慌张”,“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吃早餐,没时间常回家看看……”
就像这些歌里所唱的,忙碌、没时间,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共同宿命。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城市中成人的步行速度近10年提高了10%。然而,繁忙、紧张、高强度的城市生活却不能给人们带来福音。一位网友感慨:工作永远做不完,家务天天无休止——我很忙碌;生活目标仿佛越来越难实现,现实太多无奈——我感到茫然;办公室对着电脑,地铁里捧着手机,每天关注的只是眼前事,无暇顾及长远——我变得盲目。忙、茫、盲,简短的三个字,说出了太多人的共同感受。
, 百拇医药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分析,在这三种心态后面,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压力。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使我们不得不奔波忙碌;排得满满的时间表、一个接一个的计划书,让人根本无暇细想,甚至看不清楚自己到底忙些什么,只能跟着周围人的节奏,盲目前行;而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又进一步造成茫然和失落,产生无力和无意义感。“忙、茫、盲”,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没有方向,越是心中没有把握,反而越要让自己保持忙碌,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恐惧。忙碌,成为逃避现实、不敢面对自己的借口。结果我们却越活越忙、越活越累,身心俱疲。
如何打破“忙茫盲”的生活怪圈呢?专家建议,首先,认清自己。不再心“盲”,不和自己较劲、不和别人攀比,才能选择想过的生活。哪怕正视内心需要极大的勇气。其次,敢于说“不”,才能迈出享受生活的第一步,摆脱“习惯性忙碌”。当人生起伏跌宕时,试着降低点物质需求,坦然对待无奈。此外,为精神充电。可以试着每天给自己留出一段“放松时间”,让精神得到休息。也可以看一些和心灵相关的书籍,做一些能让自己全神贯注投入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让内心更加充实。最后,花些心思,不断给生活加点“料”,哪怕一个小笑话,也许就能为自己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 百拇医药
(黄垚)
择偶标准不能太高了(国人心理透视)
只要感觉对了,就值得积极争取
俗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追求爱情从古到今都是永恒的话题。
可最近,在择偶方面,人们又发明了一个新名词:“淑女商”,简称“淑商”,成为众多年轻男性寻找另一半的新标准。在“淑商”的衡量下,女性要想得到男性的青睐,除了温柔贤淑、知书达理,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独立有主见、风趣懂生活,掌握好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等。
, 百拇医药
时代在变,我们的择偶观也在不断变化。从60年代“英模崇拜”,对象要选英雄、劳模,70年代的红色爱情;到80年代知识分子的欢迎,和90年代开始蔓延的物质崇拜……人人都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幸福生活。
进入新千年后,人们个性更加张扬、更加现实,在择偶上,也常常夹在金钱和情感的两边,艰难抉择。有人想通过婚嫁获得财富;也有人甘于平凡积累。
而如今,“淑商”的出现,让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人的择偶要求越来越高了。既要美貌,又要智慧,还要顾家……难怪很多人左挑右选,也没有一个中意。
法国社会学家穆勒认为,婚姻有三大动机,经济、传宗接代与爱情,不同时代,三者排序不一样。“淑商”的流行,一方面,反映出现代人不再希望爱情单纯受到经济的制约,而更加注重家庭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完美,甚至盲目苛求,与现实脱节。
当然,自己的另一半直接关系每天的幸福感,确实要慎重对待。但无论男女,“相爱”才是相守一生最重要的前提。因此,另一半是否完美,也许并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和“又老又丑”的卡米拉冲破藩篱幸福结合一样。此外,找对象并不一定非要什么标准,感觉对了,就值得积极争取。最后,爱情需要经营,懂得珍惜,才能收获长久幸福。▲
, 百拇医药
(心理咨询师宋煊懿)
什么让我们老是纠结(国人心理透视)
偶尔相信直觉,你的选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还是稳定的工作?一个家里有权有势,一个虽然不富却很爱你,要选哪个?女性到了职场关键期,是要升职还是生孩子?下属工作完成得不太好,是严厉批评,还是保护积极性?纠结。现如今,“纠结”这个词已经成为继“郁闷”、“烦”之后,又一个被人挂在嘴边的词汇。
纠结原本指相互缠绕,现来,好像是特意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右为难、无法抉择的矛盾心情。
, 百拇医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沃尔特·考夫曼研究了这种“缺少勇气或意志,从复杂多面的事情中寻找真理”的纠结行为,并称之为“选择恐惧症”。原来说到底,纠结就是害怕做出决定。
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纠结呢?首先,想求全、怕失去。现代社会诱惑太多,比如同一时间,如果去海南,就会错过哈尔滨的冰雪灿烂。大家往往鱼和熊掌都想兼得,难以取舍。其次,个人定位不明确。可选择的机会多了,很多人却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最终苦苦纠结。另外,过于追求完美。有些人渴求尽善尽美,不允许自己犯一点错。结果,迟迟不敢决定。最后,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依赖性过强,习惯了跟着他人的步伐,自己遇到事情后,很难做出决断。
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会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如果每次都伴随纠结、挣扎,甚至痛苦,那么人的情绪很容易被郁闷和摇摆的心情占满,变得苦闷不堪。
哲人说,“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就在于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选择”,摆脱纠结,能让我们心胸更豁达,生活更洒脱。纠结时,告诉自己“有得必有失”,选择西瓜,就勇敢地丢掉芝麻吧。此外,两相比较,找出自己最有益的选择。实在下不了决心,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 百拇医药
最后,偶尔相信你的直觉,直觉是来源于你过往的经验和感受,它帮你做的选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四成人想靠他人成功(国人心理透视)
三类“傍”最盛行:傍大款、傍权贵、傍人脉
结婚要傍大款,工作要靠“大树”,办事要找关系……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攀附权势而成功,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傍傍族”。
, 百拇医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3.3%的人希望通过“傍”来实现梦想。其中,傍大款、傍权贵、傍人脉,是最盛行的三种“傍傍族”。就像很多年轻人公开表示“没房没车,别谈结婚”;刚进单位,第一件事不是向前辈学习求教,而是到处打听公司高层里有没有自己的老乡、校友;更有甚者,为了走捷径,“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惜出卖尊严。人们越来越多地舍弃爱情、事业本身的价值,狭隘地关注如何才能更快、更简单地直达目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磊晶指出,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对社会关系的依赖中国自古就有,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弱势群体的无奈。当社会差距不断拉大,各种资源都掌握在精英、上层手中,无权无钱的普通人,想成功没有资本、想结群没有归属,为了实现目标,不得不倚靠他人。
但值得警惕的是,“傍”的背后,也反映了很多人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表示,过于依附他人,其结果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失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调查中,70.9%的普通大众也提出担心,“傍傍族”流行,可能会刺激腐败现象越来越多。
, 百拇医药
事实上,无论权贵还是金钱,都只代表了一种资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是不应该在精神上向其投降和妥协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资源中蕴藏的机会,做出有意义的取舍,而不是嫉妒、眼红。要知道,成功里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剩下的全要靠努力。当个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收获的成功才值得自豪,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感。▲
(丁 真)
靠丑出名只能火一阵(国人心理透视)
脚踏实地才会真正赢得大家的尊重
, 百拇医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奇人异事”层出不穷。从大摆S造型的芙蓉姐姐、到自认为智商无人能及的凤姐、到红透网络的“小月月”,还有相亲节目让人捧腹的“江南哥”……正像网友说的“审美不如审丑、偶像不如呕像”。
世界似乎变得光怪陆离。令人震惊、让人无语的“雷人雷语”充斥着网络和荧屏;有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以放弃形象和尊言、哗众取宠;“丑”不再需要掩饰,甚至有人自信而夸张地展示丑态,在嘲讽谩骂中洋洋得意。难道真是应了社会学家所说的,我们进入了全民“审丑时代”?
从心理的层面看来,“雷人”的主角们大多是为了想成名、搏出位。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出色才能弥补,只有通过不一样的“高招”,才有可能快速吸引大家的眼球。比如个子矮小、长相一般的凤姐罗玉凤,怎么努力也只能当个收银员,而另类征婚广告则让她一夜蹿红。
另一方面,众多围观者的审丑心理,则是为了达到一种精神刺激和心理满足。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很容易对平淡的日常事物变得迟钝、甚至麻木。只有“雷人雷语”,才能带来强烈的感观刺激,满足猎奇心,达到娱乐和消遣的目的。此外,当它们成功成为热议话题之后,为了跟上“潮流”,其他人也会跟风而上,了解相关内容,使“雷阵雨”越下越大。
, http://www.100md.com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畸形热炒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发表在《社会媒体报告》的一篇英文评论甚至表示,炒作、恶搞就能带领中国的文化现象。要知道,喜欢看别人出丑,其实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丑”在作怪,希望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是深层次的精神丑陋。
社会学家施爱东表示,如果一个社会的审丑文化盖过了审美文化,那真是这个社会的大不幸。这值得我们深思。审丑不能成为社会主流,对待“雷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爱,让他们在社会上找到归属感,而不是恶语中伤;对于我们自己,也要认识到,踏踏实实才能收获平凡中的真正幸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卜力)
不要老看着别人好(心理透视国人)
, 百拇医药
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就永远得不到幸福
“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学习,你怎么就那么不认真”、“别人家的老公下班回来就做饭,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这种话,每个人都可能说过。除了生活中唠叨,最近,网络上也兴起了讨伐“别人家”现象。不少人诉苦,“我从小最恨‘别人家孩子’,他们总比我优秀”;现在又要和‘别人家老公’比,真郁闷”。
其实,自己的孩子也不差,懂事乖巧;自己的爱人也挺好,勤劳顾家。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缺点、抱怨不断呢?一方面,每个人都向往美好、追求尽善尽美,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老公、老婆一点不比别人差。因此,有时难免求全责备,希望督促身边的人向“完美”靠拢。另一方面,用流行的话来说,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当然,人有七情六欲,偶尔眼红是正常的。但若总是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走进误区,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偏盲”现象。这时,就会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当然,网友发起的“讨伐别人家”行动,也带有一种调侃味道。
, 百拇医药
事实上,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别人不见得比你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发现,大多数人都容易看不到别人的“不好”,因此,总觉得自己活得没别人好。其次,海伦·凯勒说过“面对阳光,你就把影子留在了身后;背对阳光,你永远沉默在阴影之中。”因此,多想想优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事情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总是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长处比,只能让自己越发丧失信心。
我们拿“别人家”来比较,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还是希望像“别人”一样幸福满足。想要达到它,其实并不难。第一,不要攀比。与其看到“别人”光鲜的幸福,还不如去看看别人为得到幸福,背后付出的努力。第二,换位思考。把抱怨转化成你希望的事情,然后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把抱怨老公爱打游戏转化为“他为什么不做饭”,然后再想想“我怎样才能让他愿意做饭?”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你的生活就会变得积极起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 百拇医药
会拒绝不忙碌 看看书不茫然 少攀比不盲目
“许多的电话在响,许多的事要备忘,我如此慌张”,“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吃早餐,没时间常回家看看……”
就像这些歌里所唱的,忙碌、没时间,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共同宿命。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城市中成人的步行速度近10年提高了10%。然而,繁忙、紧张、高强度的城市生活却不能给人们带来福音。一位网友感慨:工作永远做不完,家务天天无休止——我很忙碌;生活目标仿佛越来越难实现,现实太多无奈——我感到茫然;办公室对着电脑,地铁里捧着手机,每天关注的只是眼前事,无暇顾及长远——我变得盲目。忙、茫、盲,简短的三个字,说出了太多人的共同感受。
, 百拇医药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分析,在这三种心态后面,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压力。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使我们不得不奔波忙碌;排得满满的时间表、一个接一个的计划书,让人根本无暇细想,甚至看不清楚自己到底忙些什么,只能跟着周围人的节奏,盲目前行;而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又进一步造成茫然和失落,产生无力和无意义感。“忙、茫、盲”,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没有方向,越是心中没有把握,反而越要让自己保持忙碌,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恐惧。忙碌,成为逃避现实、不敢面对自己的借口。结果我们却越活越忙、越活越累,身心俱疲。
如何打破“忙茫盲”的生活怪圈呢?专家建议,首先,认清自己。不再心“盲”,不和自己较劲、不和别人攀比,才能选择想过的生活。哪怕正视内心需要极大的勇气。其次,敢于说“不”,才能迈出享受生活的第一步,摆脱“习惯性忙碌”。当人生起伏跌宕时,试着降低点物质需求,坦然对待无奈。此外,为精神充电。可以试着每天给自己留出一段“放松时间”,让精神得到休息。也可以看一些和心灵相关的书籍,做一些能让自己全神贯注投入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让内心更加充实。最后,花些心思,不断给生活加点“料”,哪怕一个小笑话,也许就能为自己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 百拇医药
(黄垚)
择偶标准不能太高了(国人心理透视)
只要感觉对了,就值得积极争取
俗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追求爱情从古到今都是永恒的话题。
可最近,在择偶方面,人们又发明了一个新名词:“淑女商”,简称“淑商”,成为众多年轻男性寻找另一半的新标准。在“淑商”的衡量下,女性要想得到男性的青睐,除了温柔贤淑、知书达理,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独立有主见、风趣懂生活,掌握好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等。
, 百拇医药
时代在变,我们的择偶观也在不断变化。从60年代“英模崇拜”,对象要选英雄、劳模,70年代的红色爱情;到80年代知识分子的欢迎,和90年代开始蔓延的物质崇拜……人人都想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幸福生活。
进入新千年后,人们个性更加张扬、更加现实,在择偶上,也常常夹在金钱和情感的两边,艰难抉择。有人想通过婚嫁获得财富;也有人甘于平凡积累。
而如今,“淑商”的出现,让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人的择偶要求越来越高了。既要美貌,又要智慧,还要顾家……难怪很多人左挑右选,也没有一个中意。
法国社会学家穆勒认为,婚姻有三大动机,经济、传宗接代与爱情,不同时代,三者排序不一样。“淑商”的流行,一方面,反映出现代人不再希望爱情单纯受到经济的制约,而更加注重家庭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完美,甚至盲目苛求,与现实脱节。
当然,自己的另一半直接关系每天的幸福感,确实要慎重对待。但无论男女,“相爱”才是相守一生最重要的前提。因此,另一半是否完美,也许并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和“又老又丑”的卡米拉冲破藩篱幸福结合一样。此外,找对象并不一定非要什么标准,感觉对了,就值得积极争取。最后,爱情需要经营,懂得珍惜,才能收获长久幸福。▲
, 百拇医药
(心理咨询师宋煊懿)
什么让我们老是纠结(国人心理透视)
偶尔相信直觉,你的选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还是稳定的工作?一个家里有权有势,一个虽然不富却很爱你,要选哪个?女性到了职场关键期,是要升职还是生孩子?下属工作完成得不太好,是严厉批评,还是保护积极性?纠结。现如今,“纠结”这个词已经成为继“郁闷”、“烦”之后,又一个被人挂在嘴边的词汇。
纠结原本指相互缠绕,现来,好像是特意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右为难、无法抉择的矛盾心情。
, 百拇医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沃尔特·考夫曼研究了这种“缺少勇气或意志,从复杂多面的事情中寻找真理”的纠结行为,并称之为“选择恐惧症”。原来说到底,纠结就是害怕做出决定。
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纠结呢?首先,想求全、怕失去。现代社会诱惑太多,比如同一时间,如果去海南,就会错过哈尔滨的冰雪灿烂。大家往往鱼和熊掌都想兼得,难以取舍。其次,个人定位不明确。可选择的机会多了,很多人却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最终苦苦纠结。另外,过于追求完美。有些人渴求尽善尽美,不允许自己犯一点错。结果,迟迟不敢决定。最后,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依赖性过强,习惯了跟着他人的步伐,自己遇到事情后,很难做出决断。
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会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如果每次都伴随纠结、挣扎,甚至痛苦,那么人的情绪很容易被郁闷和摇摆的心情占满,变得苦闷不堪。
哲人说,“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就在于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选择”,摆脱纠结,能让我们心胸更豁达,生活更洒脱。纠结时,告诉自己“有得必有失”,选择西瓜,就勇敢地丢掉芝麻吧。此外,两相比较,找出自己最有益的选择。实在下不了决心,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 百拇医药
最后,偶尔相信你的直觉,直觉是来源于你过往的经验和感受,它帮你做的选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四成人想靠他人成功(国人心理透视)
三类“傍”最盛行:傍大款、傍权贵、傍人脉
结婚要傍大款,工作要靠“大树”,办事要找关系……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攀附权势而成功,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傍傍族”。
, 百拇医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3.3%的人希望通过“傍”来实现梦想。其中,傍大款、傍权贵、傍人脉,是最盛行的三种“傍傍族”。就像很多年轻人公开表示“没房没车,别谈结婚”;刚进单位,第一件事不是向前辈学习求教,而是到处打听公司高层里有没有自己的老乡、校友;更有甚者,为了走捷径,“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惜出卖尊严。人们越来越多地舍弃爱情、事业本身的价值,狭隘地关注如何才能更快、更简单地直达目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磊晶指出,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对社会关系的依赖中国自古就有,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弱势群体的无奈。当社会差距不断拉大,各种资源都掌握在精英、上层手中,无权无钱的普通人,想成功没有资本、想结群没有归属,为了实现目标,不得不倚靠他人。
但值得警惕的是,“傍”的背后,也反映了很多人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表示,过于依附他人,其结果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失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调查中,70.9%的普通大众也提出担心,“傍傍族”流行,可能会刺激腐败现象越来越多。
, 百拇医药
事实上,无论权贵还是金钱,都只代表了一种资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是不应该在精神上向其投降和妥协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资源中蕴藏的机会,做出有意义的取舍,而不是嫉妒、眼红。要知道,成功里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剩下的全要靠努力。当个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收获的成功才值得自豪,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感。▲
(丁 真)
靠丑出名只能火一阵(国人心理透视)
脚踏实地才会真正赢得大家的尊重
, 百拇医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奇人异事”层出不穷。从大摆S造型的芙蓉姐姐、到自认为智商无人能及的凤姐、到红透网络的“小月月”,还有相亲节目让人捧腹的“江南哥”……正像网友说的“审美不如审丑、偶像不如呕像”。
世界似乎变得光怪陆离。令人震惊、让人无语的“雷人雷语”充斥着网络和荧屏;有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可以放弃形象和尊言、哗众取宠;“丑”不再需要掩饰,甚至有人自信而夸张地展示丑态,在嘲讽谩骂中洋洋得意。难道真是应了社会学家所说的,我们进入了全民“审丑时代”?
从心理的层面看来,“雷人”的主角们大多是为了想成名、搏出位。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出色才能弥补,只有通过不一样的“高招”,才有可能快速吸引大家的眼球。比如个子矮小、长相一般的凤姐罗玉凤,怎么努力也只能当个收银员,而另类征婚广告则让她一夜蹿红。
另一方面,众多围观者的审丑心理,则是为了达到一种精神刺激和心理满足。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很容易对平淡的日常事物变得迟钝、甚至麻木。只有“雷人雷语”,才能带来强烈的感观刺激,满足猎奇心,达到娱乐和消遣的目的。此外,当它们成功成为热议话题之后,为了跟上“潮流”,其他人也会跟风而上,了解相关内容,使“雷阵雨”越下越大。
, http://www.100md.com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畸形热炒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发表在《社会媒体报告》的一篇英文评论甚至表示,炒作、恶搞就能带领中国的文化现象。要知道,喜欢看别人出丑,其实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丑”在作怪,希望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是深层次的精神丑陋。
社会学家施爱东表示,如果一个社会的审丑文化盖过了审美文化,那真是这个社会的大不幸。这值得我们深思。审丑不能成为社会主流,对待“雷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关爱,让他们在社会上找到归属感,而不是恶语中伤;对于我们自己,也要认识到,踏踏实实才能收获平凡中的真正幸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卜力)
不要老看着别人好(心理透视国人)
, 百拇医药
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就永远得不到幸福
“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学习,你怎么就那么不认真”、“别人家的老公下班回来就做饭,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这种话,每个人都可能说过。除了生活中唠叨,最近,网络上也兴起了讨伐“别人家”现象。不少人诉苦,“我从小最恨‘别人家孩子’,他们总比我优秀”;现在又要和‘别人家老公’比,真郁闷”。
其实,自己的孩子也不差,懂事乖巧;自己的爱人也挺好,勤劳顾家。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缺点、抱怨不断呢?一方面,每个人都向往美好、追求尽善尽美,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老公、老婆一点不比别人差。因此,有时难免求全责备,希望督促身边的人向“完美”靠拢。另一方面,用流行的话来说,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当然,人有七情六欲,偶尔眼红是正常的。但若总是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走进误区,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偏盲”现象。这时,就会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当然,网友发起的“讨伐别人家”行动,也带有一种调侃味道。
, 百拇医药
事实上,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别人不见得比你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发现,大多数人都容易看不到别人的“不好”,因此,总觉得自己活得没别人好。其次,海伦·凯勒说过“面对阳光,你就把影子留在了身后;背对阳光,你永远沉默在阴影之中。”因此,多想想优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事情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总是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长处比,只能让自己越发丧失信心。
我们拿“别人家”来比较,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还是希望像“别人”一样幸福满足。想要达到它,其实并不难。第一,不要攀比。与其看到“别人”光鲜的幸福,还不如去看看别人为得到幸福,背后付出的努力。第二,换位思考。把抱怨转化成你希望的事情,然后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把抱怨老公爱打游戏转化为“他为什么不做饭”,然后再想想“我怎样才能让他愿意做饭?”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你的生活就会变得积极起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