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制剂 > 中药注射剂 > 信息
编号:12086747
中药注射剂运用要有辨证思维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3.2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专家指出:

    □衣晓峰 李小莲

    针对不合理应用是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三科主任高嵩山教授指出,在急症的抢救中绝对不能存中西医门户之见,必须用最快速有效的药物、最恰当的措施和手段抢救患者。在急症抢救过程中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恰当地选择、应用中药注射剂十分必要。

    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能缺

    作为一名心血管科的医生,高嵩山认为,临床不能没有中药注射剂,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不可替代。

    高嵩山介绍,心脑血管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液可分为几大类。其中以水蛭、地龙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在临床中能起到轻度溶栓的作用,适用于血栓已经形成,但尚未完全堵塞的气滞血瘀患者,是各类中药活血针剂中是功效较强的一类。丹参、红花类制剂具有养血活血、祛瘀止痛的效果,虽没有水蛭、地龙制剂那样明确的溶栓疗效,但在临床中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的效果值得肯定。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三七可补气活血,并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此类制剂适合于血栓尚未完全形成的气虚血瘀者的早期治疗;银杏叶类制剂有轻度的降血脂作用,比较适合于血脂偏高、血黏度较高的患者;葛根类药物有升阳作用,可调节人体机能,虽然活血化瘀功效弱于三七类药物,但对于精神不振者较为适宜;而以参附汤、生脉饮为基础方的一类制剂,则适用于休克病人,能改善周围循环,有效回升血压,对于抢救过程中及抢救后的维持治疗效果显著,在急救中同样也能发挥特有的功效。

    高嵩山认为中药注射剂还有一方面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那就是对感染发热类疾病的独特疗效。临床中,一些年迈体衰的老年患者最易受到感染的侵扰,而且此类疾病迁延难愈,甚至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临床中单纯应用西药抗感染、退热往往收效并不理想,长期应用甚至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辅以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剂,如炎琥宁治疗,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的相关制剂如清开灵、痰热清等注射液具有解热镇惊开窍的功效,辨证应用于感染发热、神昏惊厥效果肯定。
, 百拇医药
    中药注射剂也要辨证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社会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变化,世界性的人口谱、疾病谱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疑难病和药源性疾病不断涌现。作为天然药物的伟大宝库, 中药开始日益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中药自身的局限性, 传统的中医药在危急重症领域中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嵩山认为,中药注射剂这一新剂型,吸收了现代药物制剂的特点,药物直接进入肌肉或血液,发挥药效较快,为中药救治危重病人和提高中药疗效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这并不是说,中药注射剂就可以像西药注射剂那样对症应用。中药注射剂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必须方证相应、辨证施治。如前面提到的目前无论在中医医院还是在西医医院都广泛应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其组方都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虽然很多药物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实机理却各不相同,各有专长。如果能熟悉其药性辨证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高嵩山认为,由于中药注射剂毕竟有限,而且也不是每个经方、验方都适合改制成注射剂。因此将传统方剂通过药味的筛选而研制成注射剂,并且细分到各个证型,真正做到辨证论治,自然成了开发中药注射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应成为未来广大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一个努力发展的方向。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始创于1941年太行根据地百团大战之后的柴胡注射液是我国的首个中药注射剂。1943年5月《新华日报》曾为之发表专题报道,称赞柴胡注射液的研制成功是一大创举。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又开始进行中药注射剂研制,到60年代初期已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有些品种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中药注射剂收载进药典始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当时入选的两个品种是以西药记载的。

    中药注射剂研制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高峰,不仅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进行研制,很多城乡医疗单位亦开展了试制工作。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药注射剂研究热潮持续,其数量曾一度达到1400种左右。1990年世界上第一中药粉针剂型——双黄连粉针剂诞生并成功地进入到工业化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用法特殊及基础研究先天不足的后遗症开始显现,严重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其安全性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质疑。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

    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后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12月《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发布。该文件被业内称为“不但从安全、有效、必要三方面提高了研发中药注射剂的门槛,也为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再评价工作的通知》,拟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组织综合评价,保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加快中药注射剂标准提高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