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1997400
健康科学技术如何突破性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7日 现代养生 2010年第10期
     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在八大科研领域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力发展健康科学。胡总书记这样提的意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健康科技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需求?中科院两位院士赵国屏、陈凯先做客人民网,探讨以上问题。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1045/197577/207339/index.html

    胡锦涛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当前,要重点在推动以下科技发展上作出努力,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 http://www.100md.com
    --------------

    陈凯先:面临6大严峻挑战 我健康科技发展刻不容缓

    陈凯先:生物医药产业势头强劲 我国已成产业大国

    陈凯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面临创新不足的严重困境

    赵国屏:探索建设健康科学研究体系 国家加大力度

    赵国屏:交叉学科人才稀缺 研究生招生困难期待改革

    物理化学变"选修"很可惜 院士呼吁大学生打好基础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中国科学院和人民网科技频道联合主办的展望中国八大科研领域系列访谈之健康科技篇。 [14:04]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在八大科研领域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大力发展健康科学。 [14:08]

    [主持人]: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专家,来和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健康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4:12]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位嘉宾,他们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国屏院士。赵院士您好。 [14:15]

    [赵国屏]:大家好。 [14:16]

    [主持人]:赵院士同时还担任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以及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系主任。 [14:16]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我们还有一位嘉宾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院士,陈院士您好。 [14:17]

    [陈凯先]:各位网友,大家好。 [14:17]

    [主持人]:他同时还担任着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以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会长。 [14:17]

    [主持人]: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总书记把健康科学作为八个重大发展的科研领域提出,我想请问一下陈院士,您认为胡总书记这样提的意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14:17]

    [陈凯先]: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提到建设普惠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我觉得提得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处在几十年持续快速变革中。全社会的健康状况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突出问题。 [14:18]
, http://www.100md.com
    [陈凯先]:胡总书记讲,健康是千家万户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因此也是党和政府领导全社会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面临的健康挑战还是非常严峻的;而且随着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我们将面临多方面的健康挑战,人口健康领域将面临多方面的新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有很多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总书记提出,要面向未来建设普惠的健康保障体系,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14:19]

    [陈凯先]:怎么来理解总书记讲的这样一个要求呢?我自己理解,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比如几十年中,我们的人口发展状况和特点会有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保持中国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现实,由于采取了种种措施,中国的人口是处在一个低的增长率、但是绝对增长量仍相当高的状态下。我们现在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大概要到204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才会到达拐点,大概是15.4亿这样一个状态。从那以后,人口总量可能会缓慢下降。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人口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国老龄化的人口数量、老龄化的速度,在全世界可能都是最突出的。我想这是一个情况,是我们人口健康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4:21]
, 百拇医药
    [陈凯先]:第二,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我们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就是复杂的非传染性的慢性病成为我国和整个人类面临的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和挑战,这样一个特点今后可能越来越突出。 [14:21]

    [陈凯先]:第三,我们现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快速发展,整个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大家感受到工作和生活压力会越来越重。 [14:21]

    [陈凯先]:我们国家现在网民是全世界最多的,已经有三亿以上的网民,各种精神的、神经的、心理的健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现在全世界都很关注网瘾的问题。据预测,到2020年,在疾病负担居前20位的疾病中,有6种疾病是属于精神、心理方面的,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将占到整个前20种疾病的近2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会成为一个突出的健康问题。 [14:22]

    [陈凯先]:第四,新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快捷、人口流动非常迅速的条件下,造成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14:22]
, 百拇医药
    [陈凯先]:第五,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这方面,我想稍微讲一点情况。一个是环境,全球的变化,气候、大气、水、生物圈的变化,土壤、空气、水体污染造成的人的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关注。食品健康的挑战,包括食品链的污染、食品添加剂,甚至转基因食物对人的健康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14:23]

    [陈凯先]:这里我特别想说的就是生活方式和人的行为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根据国际上的调查结果,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疾病这样一些重要疾病的发病因素中,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心脏病来讲占了54%,癌症占了37%,脑血管疾病占了50%。所以,从这些调查的情况来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减少,饮食营养失调,这种生活方式、行为的影响是引起大量疾病的主要或重要因素。 [14:24]

    [陈凯先]:第六,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调整也已经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明显的趋势。过去人类和疾病斗争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抗击烈性传染病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胜利。当今我们面临的主要的疾病转变为非传染性的慢性病,比如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这样一些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费用的高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普遍问题,引起大家对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14:24]
, 百拇医药
    [陈凯先]:迄今为止,我们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国内也有这个情况,就是我们医学主要的目的是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高技术的追求,不断地用高科技的手段想办法把一个已经发生的疾病控制住、医治好。这就造成医疗费用不断高涨,这个现象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大的社会问题。 [14:24]

    [陈凯先]: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末,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个调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目的要有一个新的调整,医学的战略优先不是用高科技的不断地追求去治疗疾病,而是要转变成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促进健康。 [14:25]

    [陈凯先]:我们感觉到未来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不断要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 [14:25]

    [陈凯先]:我想,从这样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人口健康领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胡总书记提出来要建立一个普惠的健康保障体系,用科技不断地推动这个体系的建立,我认为是具有非常深刻含义的。 [14:25]
, 百拇医药
    [主持人]:听了陈院士的介绍,我们也感觉到健康科学的研究成果确实是和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可能对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会有一个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这次院士大会上,胡总书记把这个健康科学领域列作了八大科研领域的其中之一,也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的。 [14:26]

    [主持人]: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胡总书记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首先是要建设世界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保障系统。我想能不能请两位院士分别从自己研究的领域跟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目前有哪些研究是和这两种安全和这三个保障系统有关系的? [14:26]

    [赵国屏]:我们所做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内容,实际上都是和这些问题有关系的。但是,现在因为这些问题,像刚才陈院士说的,这么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就把我们做基础研究的任务更推向了在这几个方向上应用的战略前沿上去了。 [14:26]

, 百拇医药     [赵国屏]: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对这个体系的建设有基本贡献的、最重要的研究,应该是基因组的研究,特别是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因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关系到这么几个方面: [14:26]

    [赵国屏]:⑴ 对我们的健康来说,对象当然就是人;但是,为了了解人,就必须了解人的基因组。 [14:27]

    [赵国屏]:⑵ 人类基因组足够大、足够复杂;所以,认识人的基因组以后,对于我们认识其他各种生物基因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对各种生物的研究,比如与食品安全和传染病有关的病毒和微生物的基础研究。 [14:27]

    [赵国屏]:⑶ 基因组研究,实际是非常基础的,对于生命和生物,它只是给出一张蓝图。虽然它的好处是很全面、很完整,但是,一张蓝图不等于就是最后的一栋房子,为了要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等等去做出贡献,我们就必须把基因组的知识一步一步地向最后的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转化。 [14:27]
, 百拇医药
    [赵国屏]:所以,基因组计划就是从本质上、从科学、技术乃至应用的角度上去推动了这么一个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基因组的信息要逐步转化成生命过程中各种分子的信息,再转化成细胞的信息,个体的信息,乃至个人的信息和人群的信息。这是不同层次上的信息和知识。然后它又必须转化成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能帮助我们检测到各种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传染病的病源生物和慢性病的生物标记等,甚至可以形成一些技术,指导我们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14:28]

    [赵国屏]:譬如说,刚才陈院士说了,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是怎样造成我们健康状况的变化的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现代人,是带着石器时代的基因生活在太空时代的生活环境中。因为我们人的基因是在石器时代靠打猎过日子的时候选择留下来的。 [14:28]

    [赵国屏]:那时候,逮着一个动物,一拨人上去吃,那个特能吃的人,吃了以后,可以一个月不吃照样活下来的人,就能传宗接代,就能把基因传下去。而那些吃两口就吃饱了,不能吃了,然后再过两天就饿死了的人,就没有机会生孩子了,他的基因就被淘汰了。这样,留下来的就是那些决定了特别能吸收、能积累、能储存能量的形状的基因。 [14:28]
, http://www.100md.com
    [赵国屏]:可是在今天,这个人到饭桌上,一吃就吃很多,而且吃了以后就能把食物变成脂肪存起来,于是,人就很快肥胖。肥胖以后造成什么?心脏病、高血压这些都出来了。 [14:29]

    [赵国屏]:这就是说,我们是带着石器时代选下来的基因,活到了太空时代,吃已经不是问题了,能量的过度储存才是问题。在世界各地,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健康方面的挑战。 [14:29]

    [赵国屏]: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做基础,要找到办法,使大众有防范的意识,使国家有防范的体系,使医疗有防范的准备,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基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能停留在基础,必须往应用的方向上去转化。 [14:29]

    [主持人]:我刚才听您的介绍,我觉得可能基础研究在我们普通的民众看来,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是特别大。但实际上它可能在一个长远的时间范畴里面,是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 [14:29]
, 百拇医药
    [主持人]: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时候需要广大民众的配合,但是由于大家认为这个研究可能和我的生活并不是特别密切相关,所以这个配合程度并不能像科学家所希望的那样,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14:29]

    [赵国屏]:是的。目前来讲,人群对生物医药研究的支持与否,成了胡总书记说的健康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瓶颈问题。凯先刚才说,医疗的目的要让病人获得健康,其实,健康科学的目的更是人的健康。所以,第一研究目的是为了人;第二研究对象也是人。人是健康科学研究最好的对象。 [14:30]

    [赵国屏]:以前,人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不能拿人做试验,所以,我们是拿老鼠做试验。但是现在,因为人的基因组蓝图非常好,所以对人的遗传本质了解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我们研究人的手段主要是遗传学手段。遗传学手段不是把人给剖开来,而是通过人群体的表型和基因型的比对和相关性的研究去理解基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14:30]
, http://www.100md.com
    [赵国屏]:这种情况下,人就很自然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有这么多人,又知道人的蓝图,我们只要把人群组织好了,就可以找到很多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今后指导我们的保障措施也好、药物开发也好,都是非常有用的。最后要强调,虽然人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对象,但是,科学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而且最好对这些人有比较长期的观察、长期的组织和长期的认识,这样才是有用的。 [14:30]

    [赵国屏]: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配合,包括医生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三者关系,不光是病人,还有医生,当然,自然是离不开研究人员的。 [14:31]

    [主持人]:实际上他只是参与了一个概率统计的过程,对他本身的健康是没有任何的影响的。 [14:31]

    [赵国屏]:应该说只有好处。因为在一个大样本下得到的规律,有可能用到个人身上,当然,这还需要他的其他生理生化等信息的支撑。每个人不仅提供自己的信息、自己的样本,最后还能将大家研究的结果,和个人的信息、个人的样本连起来,这样,对健康的指导非常有用。 [14:31]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三者之间需要一个更良性的互动和沟通,还需要建立一个互相的信任。 [14:31]

    [赵国屏]:这个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健康体系里面包括三个体系,其建设和运行,不仅仅靠政府这一家,也不仅仅靠科学家这一家。 [14:31]

    [主持人]: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一了。 [14:32]

    [赵国屏]:我们现在也有很好的基础。譬如,现在正在建设中的普惠的健康保障体系,老百姓越来越得到国家在健康上的支撑,也应该要理解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什么、贡献什么,然后反馈得到什么好处。这方面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需要大力加强。 [14:32]

    [主持人]:胡总书记第二点提到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防范网络的系统。我们知道马上要入冬了,可能要进入一个传染病的高发期,赵院士在这方面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您能不能先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 [14:32]
, 百拇医药
    [赵国屏]:我不是这方面很权威的人,但是,像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实际上,很早就开始建这么一个系统;世界上所有的大国,或者像欧盟这样大的地区,都一定有这样的系统。只是中国的系统过去不够强,不够完整;但是,这几年,我体会通过两件大事,现在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快的提升。 [14:32]

    [赵国屏]:一个就是SARS,SARS刚爆发的时候,说我们没有这个体系,是不公平的。我自己做这个研究,认识到广东省的各级CDC,从SARS(那个时候叫非典)刚开始的时候,就开始非常系统地收集资料、收集材料,也就是说,流行病的信息和和生物样本两方面都收集,这才有我们以后做研究的基础,而且通过我们论文的发表,国际上对此是高度认可的。所以,不是说没有这个体系,只是那个时候体系还比较初步,国家支持的力度不够,监控体系和研发体系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所以,当时,就没能很快地把一个新发传染病的病源找到。如果既找不到病源,又不断地在迅速传播,在死人,而且大部分的患者还是医务人员,大众的恐慌就必然严重。 [14:32]
, 百拇医药
    [赵国屏]:第二件事就是三聚氰胺,是食品安全的事情。以往我们有没有食品安全检验,也是有的。但是,谁会想到食品行业(其中的某些人)会人为地把那种根本不是食用的“添加剂”放到食品里面去!以前想到的只是自然发生的问题,当然,我这里要补充一下,即便是自然发生的问题,也只有在发生之后,才会了解,而在了解以后,才会有相应的检验。有些东西的产生是难以预料的,而且特别难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使用量较少,时间较短,范围较窄的时候就知道,所以,风险总是有的。像三聚氰胺这样的事,以前根本就没法想到,现在知道了以后,当然就有更多的防范措施。就像国际上的生物恐怖,以前没有想到会如此严重,也就没有强调这方面的监控和研究体系,现在发现问题很严峻,就开始建这个体系。 [14:33]

    [赵国屏]:总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系,我们国家有一定的基础,通过了SARS和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无论从健康还是到食品,都开始逐步地完善这个体系。 [14:33]

    [赵国屏]:但是,最后要说一条,我们的体系离符合我们国家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是有距离的,我们所说的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单位或者一个监测单位,而是要从基层开始,譬如食品,就要从原料生产开始,进入加工生产企业,一直到流动、销售渠道,乃至最后的使用环节。另外一个方面,它又不是一天一时的工作,它必须常年坚持,不能说今天来了一个病,就要加强体系,病走了以后就不加强了,这是不行的。就像军队对国土的防卫一样,卫生部就是“第二国防部”。所以,在美国和欧洲,它们已经长期地坚持了在这么一套体系指导下的集中运行并配备相应的支撑设施和人员。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今后的几十年内,把这套体系逐步地完善起来。 [14:33]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同样的问题我们也想请教一下陈院士,药物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可能大家更多期待的是治疗的任务和角色。大家有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种传染病发生了以后,我们这个药物不能非常迅速地研发出来,并且投入使用,背后的研发历程,您能不能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14:33]

    [陈凯先]: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公众最关心、最希望的就是能有有效的药物迅速投入使用来治疗,来防止疾病的扩大传播。这对药物研究工作者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但是,药物研究确实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一个新药的研究要有相当长的周期,一般来讲,一个新药的研究大概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各种药物不同,它需要的时间长短也会有一些差别。而且药物研究的投入也是非常之大的。 [14:34]

    [陈凯先]:所以新药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就是失败率非常高。你研究了很多很多候选的药物以后,真正能够成功的是很少的,成功率很低。这就使得药物研究如何来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科技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新药研究技术平台体系,使得药物研究尽可能做到快速和高效。 [14:34]
, 百拇医药
    [陈凯先]: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对不断发生的新疾病的病原体、致病原因能够迅速了解和查明,在这个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发新药。一些新药研发往往总是跟在疾病后面,因为一个大规模的疾病发生以后,对它的病原体开始并不清楚,要很快地了解它,然后才能够再去研发新药。 [14:34]

    [陈凯先]:为了更好地适应应对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需要,就要求药物研究者能够有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效率,能够研究更广谱的、对病原体尚不清楚的疾病也能够有效的新药。最近几年,全世界和我们国内在这方面都已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14:34]

    [主持人]:实际上说我们药物研究的前期未雨绸缪阶段的准备和发病以后的应对,实际上现在水平也都在逐步地提高。公众也应该对科学家有更多的理解和更多的信心。总书记讲话里面还提到了一点,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的产业水平。我们知道实际上生物制药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势头非常足的发展领域,我不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生物制药的发展水平如何? [14:35]
, 百拇医药
    [陈凯先]:正像您刚才说的,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的产业。多年以来,世界医药产业一直是以高速、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发展。即使是在最近几年金融风暴、经济危机这样的严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波折,但是生物医药产业始终保持着基本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增长速度一直是高于GDP增长的速度。这就反映了在当代社会对健康的需求是非常强劲的。 [14:36]

    [陈凯先]: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体系基本比较完整、比较全面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我们现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国,我们能够生产的品种和门类,也是比较全面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14:36]

    [陈凯先]: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很突出、很严峻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我想举一个例子,在我们国家使用的三大类药物,一类是化学药,这个种类是最多的,使用面也是比较广的;一类是生物技术类的药物,一类是中药,中成药。 [14:36]
, http://www.100md.com
    [陈凯先]:这三类药物中,拿化学药(一般老百姓叫西药)来说,97%以上都是国外发明的,国外发明以后我们来仿制;而我们自己创新的药物,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药,不到3%。这就使得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比较严峻的态势。 [14:36]

    [陈凯先]:一是对于在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你是不能仿制的,你就要花高价去买,等到专利过期以后,你才可以仿制,所以在整个药物的应用中间会滞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对我们国家的医药发展相当不利。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生物、化学各方面的高技术综合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国际的科技、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在这方面如果我们老是受制于人,就会对我们的发展非常不利。 [14:36]

    [陈凯先]:我们的医药产业,由于整体来讲创新能力比较弱,技术含量普遍还不够高,就造成我们的产业总体讲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高,附加值不高。这对于我们把生物医药产业变成一个战略性的新兴的支柱产业,应该讲还是有很大差距。无论从保障人民的健康讲,从发展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来讲,我们都必须大力地努力加强我们的生物医药产业。总书记在这里提到,我们应该发展我们的医药产业的产业链,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14:37]
, 百拇医药
    [陈凯先]: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和仪器。对于我们的生物医药产业,不同的统计口径有不同的说法,就是在讲生物医药产业的时候,一种统计口径是把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计算在内,另一种口径是没有把它算进去。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产业的规模和医药产业的规模是大体相近的,差不多是1:1,但是在我们国内,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疗仪器这方面的产业显得更薄弱一些。它在产业规模上,只占到整个医药产业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它的规模更小,距离满足国家需求有更大的差距。 [14:37]

    [陈凯先]:总书记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要把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疗仪器的产业大力加强,这是讲到我们当前极待加强的薄弱方面。 [14:37]

    [主持人]:有很多医院都是去海外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 [14:37]

    [陈凯先]:高端的医疗设备,精密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上都是依赖进口,国产的比重还相当之小,这是我们今后需要很大的努力的方面。 [14:37]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我们是一个生物医药产业制造的大国,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国。 [14:38]

    [陈凯先]:远远不是一个强国。 [14:38]

    [主持人]: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14:38]

    [陈凯先]:我们现在面临着两个转变。一个是要实现药物研发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另一个是要实现从医药产业的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14:38]

    [主持人]:我想医药产业的产业化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也是可以反哺科研的。 [14:38]

    [赵国屏]:我稍微补充一下。产业对科研反哺的问题,我觉得,至少在我们现在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反映在产业为科研发展的方向提出要求,而不是直接地在经费上的反哺。我们国家生物医药企业的效益其实并不是非常好。其原因也就是因为附加值太低。 [14:39]
, 百拇医药
    [赵国屏]:要改变这样一个状况,我个人的想法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要更多地强调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因为只有基础研究,才能为后面的医药和器械的产品带来真正的创新元素,同时,因为基础研究带来的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的风险特别大,转化的失败率很高,所以,更需要在前沿有比较大的一个基础研究群体,才能为后面的产业带来比较好的靶点、思想、治疗方案。所以,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14:39]

    [赵国屏]:我们社会上经常会有一种想法,认为对基础研究投入是“石沉大海”,连冒泡都见不到。其实不对,基础研究是真正能为产业提供知识和技术的前提,同时,它培养了人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没有人才和创新,后面的发展就没有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就没有有活水,发展是不能持久的。 [14:39]

    [赵国屏]:第二个方面,我们应该更加强对转化研究的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光有基础研究,不进行转化研究,或者我们现在所谓的应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基础永远是基础,不会自动变成最后的产品和产业。这个研究,以医药为例,就是我开始说的以人为对象、以病为对象、以健康为对象的研究,这种研究就是所谓的转化型研究。 [14:39]
, http://www.100md.com
    [赵国屏]:这个方面的支持要大大地加强,而且要能够把企业和医院在这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们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一起来做转化研究。在这个方向上,政府或者政府的资金是有很大的操作余地的。但是,我们必须理解,它还是研究,是以应用为目标的研究,它本身还不是产业,不是产业转化本身,而为了产业化做的研究。我强调这一点,就是说,开展转化型研究,必须符合研究的规律;对此的管理,也要符合研究的规律。 [14:39]

    [主持人]: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下健康科学领域目前的一个现状和我们面临的一些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我想,咱们中科院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智库,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也制定了自己的战略和计划。陈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中科院在这方面制定的相关规划。比如我听说两位都参与制定了2050规划,它的内容或者说它对整个社会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14:40]

    [陈凯先]:最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在院党组组织下,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展望未来,针对我们国家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和未来数十年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组织专家对各个领域进行战略研究,提出了建设八大体系的思想。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谈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的研究中,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考虑未来几十年人口健康领域面临的形势、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提供的可能性,提出了未来到2050年的40年长跨度的科技发展的路线图。 [14:40]
, 百拇医药
    [陈凯先]:这个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了普惠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它具备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是“全民健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民都要享受到的。它同时又强调“全面健康”,整合身体—心理—生殖等各方面的健康要求。它还提出“人人健康”的保障,“人人健康”就是强调要针对每一个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在个体化医疗方面的发展,对每一个人提供最充分的健康保障。此外,还有“社会健康”的保障。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社会里面,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和社会层面的因素相关,比如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等。未来的这样一个保障体系就要具备上述这些特点。 [14:40]

    [陈凯先]:普惠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时间跨度的过程,提出了一些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着重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比如2020年,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一方面就是中国人群重大慢性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当前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是慢性的复杂因素导致的非传染性的疾病,比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代谢障碍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等等。 [14:41]
, 百拇医药
    [陈凯先]:这些问题可以讲已经非常严重,我们国家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过去的十年中,一个初步的估算,糖尿病和有糖尿病前期症状的人大概这十年中翻了四倍,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9,000万这样一个数字,而且还在以比较快速的势头增长。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有一个统计,过去40年,糖尿病也在增长,但是40年只翻了一倍。所以我们要针对这样一些严重疾病,在2020年这样一个阶段,我们要特别着重解决中国人群的重大慢性病,它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 [14:41]

    [陈凯先]:第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机制。我们虽然讲现在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总体上已经下降了,但是现在仍然还是存在,新生的传染病不断发生。肝炎、艾滋病等等传染病,仍是大问题,新生传染病比如SARS、禽流感等等,还在不断地层出不穷。所以要把重大传染病作为我们到2020年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14:41]

    [陈凯先]:到2030年前后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是“个体发育过程的分子和细胞调控机制”。这实际上就是大力加强干细胞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这方面正酝酿着新的重要突破,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科学和医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4:42]
, 百拇医药
    [陈凯先]:从2030年再过20年,到了2050年前后,这个时候要重点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是“脑和行为的基本过程和认知障碍”。要从基因、脑行为认知的角度,以多学科、多层次的高度交叉的多学科的方式,综合研究人脑的认知功能益气神经机制。 [14:42]

    [陈凯先]:除了提出这样一些分阶段的研究目标外,同时也提出了总体的思路,这就是:一,要全面提升生物医学的创新能力,因为总体来讲,我们刚才已经谈到,我们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二,要全面地大力推进转化型研究,使得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而且双向转化、双向推动; [14:43]

    [陈凯先]:三,要按照抗击疾病战线前移的战略开展研究,就是把重点放在维护和加强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四,要注重生命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现在发现很多疾病,实际上不是一个单一的局部问题,所以,未来的科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强调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最后,大力加强生物医学的信息化。从这几方面去努力推进,迎接未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和它的挑战。 [14:43]
, 百拇医药
    [陈凯先]:以2050年为目标,2020年可以讲是第一个阶段、第一个跨度。从现在算起,到2020年差不多还有十年的时间,针对这10年,提出了四个大方面的重要任务。一个是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和系统干预,怎么能够早期诊断这个慢性病,比如肿瘤,怎么能够用系统的干预,减低、延缓、治疗这样的慢性病;第二,脑与认知科学和心理精神健康;第三,干细胞和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第四,新一代的生物医学技术,这就是刚才我们已经谈到的,医疗设备、医学工程这方面我们还比较落后,和国家要求的差距比较大,产业发展也比较薄弱。所以,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要在这四个方面作为国家的重大任务来加以推进和部署。 [14:44]

    [陈凯先]:这样一些设想、一些思路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提出的战略研究的建议,要请社会各方面,政府、科研单位、社会公众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进。 [14:44]

    [主持人]:我感觉到这个计划,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内容上都是非常明确的。说到国家的政策包括资金方面来扶持某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重要的科研项目,比如973、863项目,我了解到973项目鼓励的是偏探索性的基础研究,863项目可能更倾向于二位提到的转化性、应用性的研究。刚才二位在谈话中提到了这个话题,还是请两位专家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这两种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4:44]
, 百拇医药
    [赵国屏]:我首先说明一下,973当然是重大基础研究的一个计划,但是,它实际上更支持的是转化性研究。而863一直是一个高科技的R&D计划,强调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个比较强调科学问题,一个比较强调技术问题。大概是这样两个方面。 [14:44]

    [赵国屏]:我们国家支撑基础研究的体系,主要是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生物医学的支持,原来是在一起的,是一个部;从去年开始,正式建立了医学部,即既有生物学部,也有医学部。这样,就把医学方面比较基础研究的任务单独列了出来,更强调健康科学的重要性。 [14:44]

    [主持人]:支持的力度更大了。 [14:44]

    [赵国屏]:我们国家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支撑的研究的体系就是这样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一直到高技术的研发,形成了这样一套体系。当然,现在还有一些针对重大战略问题的国家重大专项,由相关的部委操作。 [14:45]
, 百拇医药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会关心健康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到投入应用,包括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个成果,中间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有多长,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14:45]

    [赵国屏]: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以新药创制为例,就是凯先说的大概十年左右这样的周期。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所谓成功率是万分之几,实际上就如我刚才说过的,要从最早的、基础研究发现的药物靶点和候选药物原型算起,做到最后成药是万分之几。但是,如果已经到了企业里面,开始为做药做实验,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比较成熟了。当然,即便如此,这个时候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承受能力还太低,老是想做一个就得成一个。实际上,在国外来讲,真的非常好的药是很少的,这种药在成药之前牺牲了的、失败的候选药物,是非常多的。 [14:46]

    [赵国屏]:另一方面,其实也不能说对所有的药都一定有那么低的成功率和那么长的转化时间,这是要看情况的。譬如做抗生素原料,有些现有抗生素,我们没有这方面好的菌去生产它,那么,通过现在的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甚至于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做出一个菌来,让它能够很好地生产,周期也不算很长。我们实验室前两年做了一个抗生素的菌,从研发到最后做成,现在要产业化了,大概也就三四年的时间。它的效益也是很好的。 [14:46]
, 百拇医药
    [赵国屏]:再譬如抗体药物,因为它的靶点比较明确,而抗体对靶点的作用一般来说专一性是比较好的,加上抗体的人原化技术、生产技术又逐步成熟起来了,所以,这方面新药的产生也比一般的药要快一些。加上现在的基因组技术,甚至有可能更快一些。凯先刚才主要是指化学药而言的。 [14:46]

    [赵国屏]:第三条就是有些医疗技术,包括设备,如有些无创的检测技术,比如CT技术、核磁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如果能够把物理的、化学的和工程技术的力量整合得好,它有时候会有一些比较快的突破,有比较高的发展。像现在CT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密,对人的损害也越来越少,看到的图像越来越清晰,这方面是比较快可以出现“成果”的。当然,在这个方面,也需要很多力量的整合,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而且它又和市场是分不开的。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非常多。 [14:47]

    [赵国屏]:总而言之,我认为,对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医来说,麻烦的就是它太复杂,很难用一句话去全面概括。媒体是针对大众的,事情一复杂,大众就不想听了;所以,媒体总希望把我们做的工作讲成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让大家听懂,这是好事。但是,回过头来,我也要向大家说,这个事本来就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很简单就能解决生命医学问题,这种话多数情况下是鬼话。我有时候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什么方法能把所有的病都治好了,只有“法轮功”,法轮功说它什么病都能治,但是实际上什么病都不能治。真正要解决生命和医学中的挑战性问题,实际上确实很复杂,我们要长期坚持努力下去。 [14:47]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我们这个学科的特性决定了研发的过程,整个的周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公众都要耐得住寂寞的过程。但是随着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发展,我们相信这个周期也是会逐渐缩短的。 [14:47]

    [陈凯先]:这方面公众非常关心,我作为一个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想再补充一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健康科学的发展,造福于人类的健康,应该讲是多方面的,药品只是其中一方面。诊断技术、医疗设备、医学工程,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所以,从时间上讲,确实也没有一个很固定的统一的时间。如果我们拿医疗器械或者某些技术运用到人的健康来讲,有的确实可以比较快,我们也看到在人类历史上有些新的技术发明很快就运用到医学领域,对人的健康产生很好的作用。 [14:49]

    [陈凯先]:从药物的领域来讲,其实也不是所有的药物的研究都是一个刻板的固定的周期,也要看顺利不顺利,研究者选择的思路怎么样,技术的应用怎么样,也会有快有慢,甚至有的人讲有运气,你这个研究正好碰到了一条顺的路,可能走得比较顺,而有时候碰到的波折就可能比较多。 [14:50]
, 百拇医药
    [陈凯先]:另外一方面,也和药物本身的特性分不开,因为是用在人体上,所以对药物的要求特别高。又要有效,又要安全,而安全的要求又非常高,毒副作用要小,而且安全不是说当时服用这个药以后要安全,而且要在服药后很长的时间进行观察,不能有不良的反应,这些都会造成药物研发周期延长。 [14:50]

    [陈凯先]:但是不管怎么说,科技工作者在这方面不断地努力,大量的科技进步和发展的积累,必然会不断地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14:50]

    [赵国屏]:刚才凯先的说明非常重要。我想再补充一点,就是关于药物的审批。美国FDA有一句话,说如果要把药做得绝对安全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药了。也就是说,是药三分毒,总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我们总是在利弊之间取到一个平衡点。往往说治肿瘤的药总是比较好批,那也是它在抑制肿瘤之利,和毒副作用之弊之间,比较容易选到一个医患双方都容易接受的平衡点。 [14:51]

    [赵国屏]: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你都不可能把药做到绝对安全才让大家用;反之,如果用了以后,平时就把临床用药的信息积累起来,大量数据出来以后,对这个药物的长期的普遍使用以后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但是,我们国家远远没有形成这样一个体系,没有把大家的这个信息整合起来。 [14:51]
, http://www.100md.com
    [赵国屏]:如果有一天,能做到就像现在汽车一样,能出现“召回”就好了。召回是什么,并不是说造车的时候故意要把质量做得不好,事先也试过各种部件,是可以的。但是当你做到成千上万,几十万,几百万台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有什么隐患在那里。 [14:51]

    [赵国屏]:当我们做药的时候做到三期,也不过就做几百上千人就算很多了,可是如果这个药用了十年、二十年,多少万在那用,它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三聚氰胺其实就是这么回事,三聚氰胺当然不会主动用在食品里的;但是,三聚氰胺奶粉,就是把一大批的孩子做成了一个试验的对象,才会发现大剂量服用三聚氰胺会对孩子的肾脏有这么大的毒副作用。 [14:51]

    [赵国屏]: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就有一种办法能够让大家理解,政府(SFDA)在这个里面所能监管的能力和范围必须是有效的,但也是有局限的;企业有其所应该承担的长期跟踪的责任;而终端的医疗单位又能够把相关的信息体系建立起来,不断地向企业和监管部门反馈;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比较快地、比较便宜地拿到比较好的药,又能在它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样的体系就是很好的体系了。 [14:52]
, http://www.100md.com
    [陈凯先]:一个药物在上市之前,首先要有实验室的研究,我们把它叫做临床前的研究。临床前研究完成了,合乎要求,国家才可以批准到临床去研究,有一期、二期、三期。三期临床完成以后,达到要求,这个药就可以批准上市,可以生产、销售了。销售以后还要再做一个扩大临床,我们一般也叫四期。 [14:56]

    [陈凯先]:实际上,要全面地了解这个药的治疗效果和它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还需要更长期的观察。因为三期或者四期临床研究还是在几百、几千人的规模上,一旦到了广泛使用以后,可能在百万人、千万人的规模上应用,有些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可能会发现出来。 [14:56]

    [陈凯先]:现在医院已经建立了这种广泛的体系,要求不断地监测每一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及时上报。一个药尽管已经销售了,国家已经批准了,还要在应用中监测它,如果有不良反应,无论是由这个药品生产质量引起的,还是这个药品自身固有的缺点引起的,都要及时汇报,国家掌握这个情况,就能够对这个药做出新的全面的评价。 [14:56]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政策上的扶持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不是也有一种具体的体现。比如我们研究所在招收硕士生、博士生的专业设置上,或者研究方向上,现在有没有什么侧重? [14:56]

    [赵国屏]:研究生这个阶段,是科研人员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还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阶段。而研究生已经是为科学研究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阶段了,这只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部分,当然,是重要的一个阶段。但是,正因为他是为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所以,研究生招生的总体的方向是和科研方向一致的,不管怎么招,研究生总会跟着老师的研究方向走,这一条是不会变的。现在的难点是,有些交叉学科上的招人,我们国家的做法上是有点难度的。 [14:56]

    [赵国屏]:举个例子,陈校长是中医药大学的校长,我是他那儿的兼职教授,我做功能基因组的工作,我们在中医药大学想招的学生就是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的方法、理念来研究中医中药的机理或者它的靶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陈校长肯定同意这一条。 [14:57]
, http://www.100md.com
    [赵国屏]:但是,实际上,在中医药大学那招这样的学生非常非常困难。如果纯中医的学生,有时候就没有这方面的基础,能考过的人也非常少。而学分子的人,不是很了解中医,还对我们的研究方向不是很感兴趣,来报考的人就很少。我们试图在他们学校里设置这么一种交叉专业的报考办法,但是结果报考的人就非常少,考上的更少。 [14:57]

    [赵国屏]:是什么在里面限制了呢?就是研究生调剂的规范过于死板,如果给我们更多的自主权,我觉得我们就能招到好的学生。我觉得这方面是需要进行一些改革的,我非常想培养这种交叉学科型的人,这是非常非常有用的人才。刚才我说的仪器设备研发、生物信息技术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学科交叉型的人才。 [14:57]

    [主持人]:未来发展的人才这是一个缺口。 [14:57]

    [赵国屏]:但是,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太困难。人们还是用大学生招生的方法,来看研究生招生;人们也往往用MBA“在职研究生”的问题,来看我们这些做基础研究的研究生。要做到毛主席说的“具体问题具体研究”,是不容易的。 [14:57]
, 百拇医药
    [主持人]:陈院士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14:57]

    [陈凯先]:人才培养要面向未来,确实非常重要。解决人才问题,教育是基础。除了招生培养以外,在整个的教学的方式上、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都要适合未来健康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我感觉我们当今社会处在一个科学技术大变动、大发展、大突破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 [14:58]

    [陈凯先]: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能够培养学生面向未来,能够有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刚才国屏讲到的,多个学科交叉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再比如说我们要着重加强对于疾病的预防、加强健康管理,加强这方面研究的能力。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培养理念,我们都要有相应的调整。 [14:58]

    [赵国屏]:我最后再补充一点。可能很多网友都是大学生,我们国家这几年大学的改革,确实希望学生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具有跟上社会发展的眼光,这都是很好的。但是,大学期间把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基础打好,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4:58]
, 百拇医药
    [赵国屏]:这一点,我觉得这几年确实有所削弱。包括我自己在的复旦大学,我最近才发现,他们生物系的学生,物理化学是选修课,而且,很多学生都不选了,在我念书的时候,物理化学是必修课,对后面学习生物化学是很有用的。因此,我觉得,在大学生阶段,不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可惜的。 [14:58]

    [赵国屏]:当然现在给学生更多自主的选择权,但即使在美国,学生也有辅导老师,老师会帮助你去选什么课。当然各个老师可能有不一样,但是好在他有这么大的不一样的群体,里面总会有那么一些是基础打得比较好,又愿意献身科学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不把数理化和生化、遗传的基础打好,到年纪大了以后,就学不会了。而后面的生物学,其实是一辈子可以学的。 [14:58]

    [赵国屏]:所以,还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更认真地把基础打好,学会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而不要被现在的那种所谓的“脑筋急转弯”,“正反辩论”等等迷惑。我觉得那是一种语言训练,但是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的思维模式,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 [14:58]
, 百拇医药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作客人民网,为我们来解读如何在健康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我相信我们的网友这期节目也是有了更多的信心。 [14:59]

    [主持人]:感谢您对本期节目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14:59]

    ---------------------

    附:胡锦涛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文)(2010年6月7日)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这次大会,对动员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并出现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迅速采取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 百拇医药
    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大势来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几十年,世界上包括我国13亿人口在内的20亿至30亿人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行列,能源资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将大幅上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地球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从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角度看,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正呈现出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第二,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知识增长越快、普及越广、应用面越宽,就越能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提供智力保障。
, 百拇医药
    第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

    第四,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新服务、新产业、新市场,推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促进社会和谐充实物质基础。科技创新将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将不断丰富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全民的创新兴趣,推动形成科学理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永不停息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类认识、利用、适应自然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当前,人和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寻求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 http://www.100md.com
    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智能发展,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有效保证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仅要造福当代人,而且要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 http://www.100md.com
    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并牢牢把握,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切实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在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前瞻部署,持续攻关,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 百拇医药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站到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选择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进行部署,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结合,推动科学前沿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当前,要重点在推动以下科技发展上作出努力,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 百拇医药
    第一,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研究,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要发展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大陆架和地球深部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安全、清洁替代能源,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使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煤转天然气、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要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制备使役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特性,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和系统技术。要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实现制造系统智能运行,形成先进材料和绿色、智能、网络制造和服务体系,保障先进材料和先进装备有效供给和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 百拇医药
    第三,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要积极发展智能宽带无线网络、先进传感和显示、先进可靠软件技术,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基于数据和知识的产业成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http://www.100md.com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第六,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实现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有效遏制我国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 百拇医药
    第七,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要提高空间探测能力、对地观测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在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构建先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维护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保障社会稳定。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
, 百拇医药
    第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营造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认真听取科技专家意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注重推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重视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科技方向,重视交叉综合性科技领域和新兴前沿方向的前瞻布局,积极推动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加快实现前沿跟踪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加强人才工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持。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 百拇医药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体制保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创新团队。要加快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要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各位院士、同志们!
, 百拇医药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在探索自然、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了世界,而且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又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享有崇高荣誉,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孜孜以求,敬业奉献,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希望同志们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重要目标,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悉心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