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百病之源”
感冒大体分八型,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一旦用药不当,不仅治不好,还会因误治滥治而导致病情加重,引发并发症。所以,中医有“感冒是百病之源”之说。
感冒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春、冬季为多,平均每人每年要发生3~5次,其中小儿、老年人及体弱的人更易发病。感冒在症候表现上可分八种类型:风寒、风热、暑湿、气虚、血虚、表寒里热、秋燥、痰饮。感冒证型不同,治法有别,用药各异。中医治病的特点和精华是辨证施治。
风寒感冒
证见发热轻(或不发热)、恶寒重、头痛、身痛、口不渴、无汗、鼻塞流涕、打喷嚏、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可予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5克水煎服,1日1剂)。此乃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的名方。
若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要表现者,是风寒感冒的表虚证。治宜解肌发表,可予桂枝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5枚水煎服,1日1剂)。此乃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风寒感冒表虚证的名方。
风热感冒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咽痛、口渴、咳嗽痰黄、汗出不畅、头晕脑胀、舌苔微黄、舌尖红、脉浮数。治疗宜予辛凉解表,可用桑叶、菊花、淡豆豉各15克水煎服,1日1剂。也可予牛蒡子、菊花、桑叶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之后去渣加入粳米50克,冰糖30克,煮成粘粥后服用,1日1剂。
暑湿感冒
证见身热、头痛、头重、头晕、汗少、微恶风、困倦乏力、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粘腻、胸闷脘痞、纳减欲吐、舌苔黄腻、小便短赤、脉濡数。治宜清暑去湿解表,可予藿香、扁豆花、金银花各15克,姜厚朴6克,用沸水浸泡一小时后代茶饮用。也可予香薷、荷叶、芦根各6克,以沸水冲泡20分钟后,加入15克蜂蜜顿服,也可予藿香正气类成药等治疗。
此外,感冒者伴语低气短、脉浮无力者为气虚感冒,治疗需加服补中益气药;伴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者为血虚感冒,治疗需加服补血药;深秋季节见鼻咽燥、干咳少痰、脉细数者为秋燥感冒,治疗需加服清燥润肺药,如百合、沙参、麦冬、川贝母;伴咳嗽痰涎、胸闷气喘者为痰涎感冒,治疗需加服燥湿化痰药,如陈皮、半页、白前、莱菔子、贝母、瓜蒌;伴恶寒重、壮热、头痛咽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者为表寒里热感冒,治疗需要加服清热通里药,如大黄、芒硝、栀子、黄芩、石膏、当归、川芎、白芍等。, http://www.100md.com(文 杨相国)
感冒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春、冬季为多,平均每人每年要发生3~5次,其中小儿、老年人及体弱的人更易发病。感冒在症候表现上可分八种类型:风寒、风热、暑湿、气虚、血虚、表寒里热、秋燥、痰饮。感冒证型不同,治法有别,用药各异。中医治病的特点和精华是辨证施治。
风寒感冒
证见发热轻(或不发热)、恶寒重、头痛、身痛、口不渴、无汗、鼻塞流涕、打喷嚏、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可予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5克水煎服,1日1剂)。此乃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的名方。
若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要表现者,是风寒感冒的表虚证。治宜解肌发表,可予桂枝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5枚水煎服,1日1剂)。此乃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风寒感冒表虚证的名方。
风热感冒
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咽痛、口渴、咳嗽痰黄、汗出不畅、头晕脑胀、舌苔微黄、舌尖红、脉浮数。治疗宜予辛凉解表,可用桑叶、菊花、淡豆豉各15克水煎服,1日1剂。也可予牛蒡子、菊花、桑叶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之后去渣加入粳米50克,冰糖30克,煮成粘粥后服用,1日1剂。
暑湿感冒
证见身热、头痛、头重、头晕、汗少、微恶风、困倦乏力、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粘腻、胸闷脘痞、纳减欲吐、舌苔黄腻、小便短赤、脉濡数。治宜清暑去湿解表,可予藿香、扁豆花、金银花各15克,姜厚朴6克,用沸水浸泡一小时后代茶饮用。也可予香薷、荷叶、芦根各6克,以沸水冲泡20分钟后,加入15克蜂蜜顿服,也可予藿香正气类成药等治疗。
此外,感冒者伴语低气短、脉浮无力者为气虚感冒,治疗需加服补中益气药;伴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者为血虚感冒,治疗需加服补血药;深秋季节见鼻咽燥、干咳少痰、脉细数者为秋燥感冒,治疗需加服清燥润肺药,如百合、沙参、麦冬、川贝母;伴咳嗽痰涎、胸闷气喘者为痰涎感冒,治疗需加服燥湿化痰药,如陈皮、半页、白前、莱菔子、贝母、瓜蒌;伴恶寒重、壮热、头痛咽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者为表寒里热感冒,治疗需要加服清热通里药,如大黄、芒硝、栀子、黄芩、石膏、当归、川芎、白芍等。, http://www.100md.com(文 杨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