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070334
啜粥之法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510期
     “粥”是我国重要的饮食形式之一,对人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仲景在《伤寒论》中善用粥调治疾病,其寓意丰富。

    以助药力,祛邪外出

    《伤寒论》桂枝汤证,方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瓜蒌桂枝汤证,方后“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桂枝加黄芪汤证,方后“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此三方皆取啜热粥,其目的是使谷气充养,振奋阳气,加强发汗之力,以调和营卫,使侵犯机体的邪气得以外达。《伤寒论》寒实结胸证,方选三物白散,以巴豆为主药,温散寒结,化饮逐水,啜热粥之用意在于服药后“不利”,根据巴豆“得冷性缓,得热性速”的特性,“进热粥一杯”,以助泻下祛邪。此四方服药后啜热粥共同目的,皆是“以助药力,祛邪外出”。

    制约药性,顾护胃气

    《伤寒论》寒实结胸证,方选三物白散,若“利过不止”,则“进冷粥一杯”,巴豆遇冷后峻下逐水之力得到制约,以防止泻下过度,有损胃气;十枣汤证,若“得快下利”,予“糜粥自养”是因为十枣汤乃峻下逐水之方,“快下利”后必伤胃气,于是啜粥以养胃气。《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硝石矾石散方后“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方中硝石入血分以消积,然其性苦寒,故“以大麦粥汁和服”,保养胃气。

    健脾益胃,养阴生津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治疗脾虚寒湿胎动不安之白术散,方后“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已后渴者”是承接前文“若呕”,服粥在于程云来所云:“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伤寒论》桂枝汤证,方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不仅是助药力发汗,因桂枝汤证病机为卫强营弱,啜热稀粥可养胃气,补阴液,奏和营益阴生津,培补汗源之功。

    温阳散寒,建立中州

    《伤寒论》理中丸证,方后“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方用理中丸治疗霍乱吐利甚而寒多不渴者,说明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服汤后饮热粥,可温胃散寒,顾护脾胃。正如徐灵胎云:“桂枝汤之饮热粥,欲助其药力以补散,此则饮热粥,欲助其药力以内温。”《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治疗脾虚寒盛之大建中汤,方后“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可借粥之热力,补益脾气,暖胃驱寒,建立中州。诚如林礼丰所言:“服后一炊顷,饮粥者,每温养中土之气以引药力也。”

    仲景啜粥之法,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与调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不可拘泥于此,如桂枝加葛根汤证、麻黄汤证,方后明言“不须啜粥”。因此,对于“啜粥之法”临床上应灵活应用。, 百拇医药(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