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当代八种不良心态 等
走出当代八种不良心态
曾有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身处社会转型期,所有人都经受着情与理的考验,心态也在改革与危机中博弈,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和个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心理专家带您摆脱当今社会的八种不良心态。
1懂取舍摆脱浮躁
浮躁即心浮气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似乎也跟着“飘飘然”起来:企业忙着开发市场,而不去提升商品质量;员工一心想着“另谋高就”,而很少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浮躁,使个人的心理行为过分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驱动,不断地追逐利益和风潮。
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浮躁心态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生活在无休止的物质攀比和虚幻变幻的热闹之中;最后失去核心价值观,失去内心安宁,变得惶恐不安,甚至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前一段时间,“研究生要在40岁前挣到4000万”的言论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正是浮躁的集中体现。
, 百拇医药
其实,开放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多元而宽容的舆论环境,完全可以在其中充分认识自己、探索社会,找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学会取舍,试着在攀比中急流勇退,才能经受住物质考验;同时,心境先踏实下来,深化生命感悟,活出自己充实而别样的精彩人生。▲
2静下心打败喧嚣
社会的改革开放,在很大意义上也是国人心灵的巨大解放,人们有机会大胆表达想法和意愿,有自由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网络、手机、微博的普及,推动这种自由达到一种近乎巅峰的状态。
然而自由的背后,我们身边的环境却变得日益喧嚣,似乎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灯红酒绿、推杯换盏、噪音污染……可以说,喧嚣是浮躁的发酵物,它侵袭整个社会,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度膨胀,使人们缺乏思考和内涵,只剩情绪化的激昂言语;缺乏建设性的意见,只剩质疑和谩骂。喧嚣过后,留下的只是狂欢过后内心的虚脱和空虚,社会的冷漠和隔阂。
, 百拇医药
面对喧嚣的社会,层出不穷的“热闹”事件,我们要学会冷静分析、理智看待,辨识出一些过于情绪化的社会评价和偏激的言论,并从中脱身;不要随波逐流,恪守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要享受空虚的狂欢;宽以待人,从善良本真的角度出发,对人对事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换。▲
3用问候化解冷漠
虽然社会环境开放自由了,可很多人也猛然发现,繁华的大世界透出无情的冷漠,外界的缤纷和内心的孤寂形成巨大反差。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不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说话。同事之间提防竞争多于温情合作;多年比邻而居,却互不相识;面对别人的痛苦,很多人选择当看客,以免惹是生非。冷漠是一种可怕的社会心态,日积月累会侵蚀人们的良知,让人心变得麻木。
事实上,感情需要培养、交流与增进,善良是人们内在的天性,交往是根本心理需要。要想融化冷漠的坚冰,首先,要提升自身修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自己的“道德商数”,让自己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其次,关爱了解身边的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也许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人心之间树起的高墙就能无形中倒塌。▲
, 百拇医药
4诚意足看穿忽悠
小品王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在娱乐大众、成就了“大忽悠”的同时,也让“忽悠”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成为流行。
小品中带点狡黠幽默、又不乏智慧的“忽悠”,带给了我们欢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在利益的驱动下,“忽悠”很快变了味,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欺骗手段,给人们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人际信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利用特殊关系,传递模糊虚假信息,以牟取私利;有人利用他人的单纯和信任,信口开河、损人利己。忽悠让整个社会陷入虚伪迷惘的气氛中,丧失对错是非的基本判断。
面对到处存在的忽悠迷雾和陷阱,真诚应该是最好的消毒剂。对自己真诚,就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坦诚地接纳自己,做到不掩饰、不跟风,不容易“被忽悠”;对别人真诚,就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不必要的误解,坦诚相对、达成共识,胸怀坦坦荡荡,没必要“忽悠”别人。▲
, 百拇医药
5多积累不靠炒作
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示自己、推介产品,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甚至颇具创意的事情,然而,很多人却剑走偏锋、过度炒作,结果不仅倒了大家的胃口,自己也迷失方向。
远到芙蓉姐姐、凤姐的怪异造型,近到“座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言论、孙悟空的“故里之争”,无不是在突破社会行为、伦理甚至个人隐私的底线,利用大众好奇窥视的心理,吸引大家的眼球。
在这样热闹炒作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一份内心的宁静和目标显得那么宝贵。不妨像孔子那样,“吾十五而志于学”,试着甘于寂寞,不为外界的浮华所动;学会积累,争取厚积薄发;同时,相信自己的信念和选择,“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6有善心无需炫富
社会的变革,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炫富和张扬成了一些富人,特别是富二代标识个人价值和身份的行为。他们炫名车豪宅、疯狂买名牌,甚至讽刺普通人,“你们一辈子见不着的东西,我买了几天就不喜欢了”。
, 百拇医药
炫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不成熟、不安全的表现。财富来的过分容易、甚至不正当,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只能借助虚张声势填补内心空虚。因此,在对待财富上,不妨学习“股神”巴菲特,别把金钱死死攥在自己手里,把财富用于帮助他人;此外,对子女,不要让他们享受现成的财富,而是培养创业和奋斗精神,用家长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胸怀慈善之心,尽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7常帮人别老装穷
贫富差距扩大,不法投机等现象的存在,使国人产生了强烈的仇富心理。不断发生的李刚、药家鑫等事件,加剧了贫富的对立,使人心沸腾。与炫富相反,一些人选择了装穷,他们不一定真穷,但害怕别人影响自己的丁点利益,喜欢哭穷,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
殊不知,习惯了装穷,内心会更加缺乏不安全感,还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圈子。对于金钱,最好的办法是客观审视自己获得财富的方式,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同时力所能及地扶危济困,帮助他人共同致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百拇医药
8会合作融化暴戾
暴戾和炫富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一个炫耀财富,一个炫耀武力。虽然方法不同,但两者都背离了团结互助的人际交往法则,使得人人自危,陷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市场化导致的过度竞争,使人们的关系处于敌对排斥之中,缺少合作和理解;人性化理念的缺失,使人们解决问题方式走向极端。要想让社会多一些仁爱和谐,我们每一个都要学会与人合作、理解他人,对弱势群体多些关爱和帮助,试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善意的春风吹走暴戾。▲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 刘宝锋)
, http://www.100md.com 表情暴力,躲开它
愤怒、猜疑都会伤人,讲个笑话活跃气氛
每个人也许都有过这种经历:打扮得整整齐齐准备出门,结果一进电梯,看到表情淡漠的邻居,好心情少了一大半;走进办公室,有同事哀声叹气,自己的精神头好像也没了;地铁里,一张张脸都是眉头紧锁……
看到别人“表情不好”,自己的心情不知不觉也会受影响。如今,网友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个新鲜名词——“表情暴力”。专指冷漠、愤怒、悲伤、猜疑等负面表情,间接对他人的情绪带来伤害。
表情暴力的出现,直接反映出现代社会钢筋水泥的环境下,大家把温暖的心包裹起来,充满戒备和怀疑。有人把表情暴力的伤害分成了两种,“外伤型”和“内伤型”。前者指消极表情传染他人,使别人也心烦意乱;而后者指为了迎合他人强颜欢笑、装腔作势,自己的内心却迷茫空虚。
, http://www.100md.com
要想躲开烦人的表情,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用笑脸感染他人。看到别人不太高兴,可以试着问候一下,适时讲个小笑话、说件趣事事,打破僵局。另一方面,学会“视而不乱”,理解别人的苦衷,告诉自己这些表情并不是针对你的,既尊重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怎样探出老人的心思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哪怕是亲密的一家人,对生活的要求也往往有很多差异。面对含蓄的老人,怎样既尊重、又自然地了解他们的心愿呢?
, 百拇医药 有多年看护经验的老年护理专家乔安娜·利利安·布朗在《安享晚年》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日渐年迈的时候,对生活的需求和爱好、禁忌和其他愿望,都可能会不断变化。家人要不断交流,了解老人内心的生活愿望。
首先,日常生活兴趣方面。可以在聊天时,很随意地问老人几个问题。包括,“什么事您做起来觉得最有意思,是看电视、还是打球”、“您想学点什么新玩意吗?比如上网、摄影”、“您最不喜欢做哪些事,或者不愿看到年轻人做哪些事”……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可以了解老人是喜欢安静还是热闹,是恋旧还是喜欢新鲜事。
其次,生活环境方面。可以问问老人“您喜欢住大房子还是小房间”、“房子里想装些什么电器”、“您想在屋里放点什么,装饰品还是花草”……这样,就能为老人安排一个符合他们心意的居所了。
最后,人际交往方面。可以问一下老人,“您愿意跟孩子们一起住吗”、“您每天都会跟老伙伴一起锻炼吗”、“旁边人多了您会觉得吵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便能了解老人是想多交些朋友,还是喜欢独处。▲
, http://www.100md.com
(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社区学院副教授董燕)
心理比身体老得慢
年纪越大脑子越灵 赶赶时髦留住青春
一次,听到两位老人的对话“您多大了?”“不大,刚68岁呢!”虽然声音略显苍老,但轻快的语气却让人分明感到,老人的心依然朝气蓬勃。
很多人一上年纪,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身体出现老化迹象,便觉得自己“脑子也不中用了”。然而,身体的衰老退化,并不能说明大脑和心理也老了。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心理学家拉斯·拉尔森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大脑功能会不断发展,智力相当稳定,某些方面甚至比年轻时更突出,比如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也说明,心理其实衰老得很慢,甚至“老当益壮”。
, 百拇医药
因此,不要因为年纪大,就把自己看成老头、老太太,您的心理还年轻着呢,让它活跃起来,会越来越年轻。首先,老年朋友可以跟着赶时髦,穿件新潮的衣服,让自己更精神;其次,多和年轻人交朋友,做他们的老大哥、老大姐,感染年轻人的青春气息;此外,坚持读报看书,听听流行音乐,让大脑有机会从事不同的活动,它会保持敏锐。▲(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李君)
八成人爱借别人的名气
可能会加重虚荣心,最好找到共同兴趣
“熟人好办事”,这话不假。可现实中,不少人为了各种目的,喜欢故意显示自己和一些名人、领导特别熟。
, 百拇医药
网友们给这一现象起了个专门的名字,“拽人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98.4%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拽人名”的人;多达80.4%的人坦言,自己也“拽”过人名。在套近乎的人上,“有权人”、“有钱人”和“领导”名列前三。
从社会层面去讲,一方面,通过拉关系套近乎,可以找到共同话题、拉近人际距离,在心理学上,这也被叫做一种“亲和效应”。另一方面,权力象征着地位,金钱象征着富贵。通过表示和有权有势的人拉关系,也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帮自己找到捷径,更快达到目的。
但是,这种现象如果放任自流、成为流行,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查显示,71.1%的人认为“拽人名”是因源于虚荣心,55.1%的人是想“表现优越感”,51.6%的人是想要“想确立自己的地位”,还有47.7%的人希望通过“拽人名”更有面子。而这背后,最终是人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在作怪。如果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难免失去真诚。
, 百拇医药
因此,偶尔拽一拽,能活跃气氛,也不是不可以的。可若是为了满足虚荣,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则要尽量避免。与人交流时,可以说一说彼此的兴趣爱好,既能增加自信,也增加人脉。总之,真诚相待,才能长久交往。▲
(注册心理咨询师蓝燕平)
有人天生爱附和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好好先生”,无论听见什么话都唯唯诺诺、只会点头称是。
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习惯原来并不是他们故意的,而是生来如此。说到底,都是“基因惹的祸。”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发现,如果人们拥有某些特殊基因,比如DARPP—32基因,大脑活动时,就会倾向于容易接纳别人的建议,而不是自己做出决定。
, 百拇医药
研究负责人迈克尔·弗兰克表示,“好好先生”并没有什么错,而且接受建议比做决定风险更少,对他们最好多包容。▲
(陈希)
踩点干活压力更大(心灵探索)
拖到最后会更加焦虑、充满内疚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道事情很重要,可就是提不起精神,磨蹭来磨蹭去;到了最后时刻,才开始紧赶慢赶,匆匆忙忙干活。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2.8%的人坦言自己好像患了“拖延症”,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拖到最后才会开始。
, 百拇医药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虽然紧迫感会带来效率,可一件事情拖到最后,会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做事,将会消耗很多额外的心理能量。并且内心充满忧虑、焦灼和内疚感。即使完成任务,也很容易感到筋疲力尽。相反,如果从容不迫地做事,一切都在自己把握当中,内心则会更有确定感,完成任务后,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因此,踩着点慌慌张张干活,压力会更大,而且很可能错过很多原本可以把握的机会。
要想摆脱拖延,最好“对症施治”。对于任务太难导致的拖延,可以分解任务、由易到难,一点点达到目标;对于希望做到更好、追求完美而造成的拖延,可以边做边思考,边做边改进,不要强求自己一步到位;而对于遭到批评、自信心受挫所造成的拖延,则最好告诉自己,偶尔犯点错误是正常的,被批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努力过了,自己就问心无愧。能够调整心态,继续工作才是明智的选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岳玲)
, http://www.100md.com
嗓门大的人值得信赖(人际高手)
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风格也能反映一个人的魅力和性格特点。
说话声音洪亮的人大多活泼开朗、为人正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说话声音细小的人通常谦虚谨慎,做事情小心翼翼,能守口如瓶,是“保密”高手。当然,缺乏自信时,说话声音也会变小,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说话直来直去、“硬邦邦”的人通常个性分明,有些独断专行,但不会依附权威。有的人说话语速很快,他们通常反应敏捷,但控制力稍弱,情绪反应强烈,有点爱发火。
, http://www.100md.com
说话时动作夸张、声调上扬的人,有些不太“实诚”,希望刻意吸引注意,或者掩饰内心。说话左顾右盼的人通常缺乏耐心,给人不稳重的印象。
有些人说话时,喜欢时不时咳嗽一下、清清嗓子,这种人往往追求完美。还有一些人说话时习惯皱着眉头,他们通常做事认真刻苦,深思熟虑。▲
(上海新华医院精神心理科博士帅澜)
第三比第一开心
冠军的光环永远让每一个人心驰神往。第一名,真的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妙吗?也许未必。心理学家发现,当上第一名,日子却可能过得并不轻松。
, 百拇医药
几十年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成为传奇,但鲜花与掌声却没有带来更多幸福。他难以适应生活的巨变,最后变得抑郁寡欢,向世人诉说“到底要花多少时间,你们才不把我当成宇航员?”
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联合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相对于普通人,从小当班长、长大事业有成的“精英”,平均寿命要少两年半。还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猜想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快乐感最强,日后的生活也更幸福、轻松。
不少人从小“要做就做最好”,学习、工作一路冲锋,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出国镀金、跻身精英……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永远面临可能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
因此,习惯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享受一下第三名、甚至默默无闻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付出的过程喝彩,是一种更高明的生活智慧。▲
, 百拇医药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
有钱有闲的工作不现实
看重生活质量是进步,但也不能不劳而获
找工作要看什么?相信多数人首先回答“薪水待遇”、“发展前景”等。可近日,一项上海大学生的小型调查却显示,如今的新兴求职者,“有多少假期”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这一结果,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们的择业观正在逐渐改变,想工作挣钱,更想享受生活,更看重自己的休闲娱乐空间。不少年轻人,甚至为了过得清闲、自由一点,放弃收入颇丰的知名外企。
, 百拇医药
一方面,这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说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内心感受。而不仅仅把工作看成生存的需要,该休息就要休息,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更不会过“有命赚钱、没命花钱”的生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反映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普遍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对生活难免理想化,甚至过于看重和追求自我,忽略现实的要求。
因此,这种新的求职思想,其积极面是不可否认的。留出个人空间享受生活,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熟,以及创造力的激发。但是,对于职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更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不断学习和成长。如果怕苦怕累、眼高手低,过于强调休闲和假期,甚至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仅影响工作成绩,还会影响个人的职业积累。最后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或干脆不工作,慢慢变成“啃老族”。
“既要钱又要闲”的想法和初衷是美好的,但年轻人更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让自己学会应对挫折、勇于挑战。此外,用自己的智慧平衡理想和现实,最终结合实际情况,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在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能幸福享受生活。▲
, 百拇医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教你识破假笑(人际高手)
表情持续5—10秒,可能不真实
要想当个人际高手,学会察言观色、捕捉人的面部表情是很重要的技巧。
美国“微表情”研究专家保罗·埃克曼发现,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5至10秒钟,很可能是假装的。比如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通常只能持续2至4秒;而假笑因为缺乏真实情感的激励,不知道应该何时结束,一般会持续超过5秒,同时脸部的肌肉会显得僵硬,有些不自然、不对称。
, 百拇医药
愤怒、狂喜等强烈情感伴随的面部表情,持续时间常常更为短暂。比如惊讶,真实的惊讶一闪即过,一般不超过一秒。如果努力做出眼眉上挑、嘴巴张大的样子,并且保持好几秒,可能是“假惊讶”。▲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博士杨蕊)
吵架时千万别走开
每个家庭都渴望温馨甜蜜、其乐融融。可面对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再和睦的家庭也难免意见不统一,出现争执。
一旦争吵起来,人们不仅会提高嗓门增加气势,为了“击败”对方,往往还会搬出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横加指责。于是,面对“不讲理”的人,很多人,特别是男性,选择“眼不见,心不烦”,一走了之,找个清净地方。
, 百拇医药
可这样一走,结果却只会火上浇油。一方面,对方的愤怒无处发泄,越烧越旺;另一方面,他会认为你是因为理亏才离开的,越发得理不饶人。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吵架恰恰是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的契机。通过吵架、大家会一起摸索解决办法,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因此,争吵时,我们要勇于“知难而进”,非但不能离开,还要主动贴近。主动凑上前,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提醒他你们是一家人,没必要“势不两立”。如果时机恰当,还可以加上一些身体触碰,比如拍拍肩膀,摸摸头发,让家人意识到你们的亲密关系,缓冲愤怒情绪。由此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情绪过于激动了?
这样下来,情绪逐渐平复,争吵变成了交流,情绪化变成了理智化,此时分析谁对谁错,所有的问题必定能迎刃而解。▲
, 百拇医药
曾有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身处社会转型期,所有人都经受着情与理的考验,心态也在改革与危机中博弈,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和个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心理专家带您摆脱当今社会的八种不良心态。
1懂取舍摆脱浮躁
浮躁即心浮气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似乎也跟着“飘飘然”起来:企业忙着开发市场,而不去提升商品质量;员工一心想着“另谋高就”,而很少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浮躁,使个人的心理行为过分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驱动,不断地追逐利益和风潮。
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浮躁心态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生活在无休止的物质攀比和虚幻变幻的热闹之中;最后失去核心价值观,失去内心安宁,变得惶恐不安,甚至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前一段时间,“研究生要在40岁前挣到4000万”的言论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正是浮躁的集中体现。
, 百拇医药
其实,开放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多元而宽容的舆论环境,完全可以在其中充分认识自己、探索社会,找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学会取舍,试着在攀比中急流勇退,才能经受住物质考验;同时,心境先踏实下来,深化生命感悟,活出自己充实而别样的精彩人生。▲
2静下心打败喧嚣
社会的改革开放,在很大意义上也是国人心灵的巨大解放,人们有机会大胆表达想法和意愿,有自由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网络、手机、微博的普及,推动这种自由达到一种近乎巅峰的状态。
然而自由的背后,我们身边的环境却变得日益喧嚣,似乎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灯红酒绿、推杯换盏、噪音污染……可以说,喧嚣是浮躁的发酵物,它侵袭整个社会,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度膨胀,使人们缺乏思考和内涵,只剩情绪化的激昂言语;缺乏建设性的意见,只剩质疑和谩骂。喧嚣过后,留下的只是狂欢过后内心的虚脱和空虚,社会的冷漠和隔阂。
, 百拇医药
面对喧嚣的社会,层出不穷的“热闹”事件,我们要学会冷静分析、理智看待,辨识出一些过于情绪化的社会评价和偏激的言论,并从中脱身;不要随波逐流,恪守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要享受空虚的狂欢;宽以待人,从善良本真的角度出发,对人对事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换。▲
3用问候化解冷漠
虽然社会环境开放自由了,可很多人也猛然发现,繁华的大世界透出无情的冷漠,外界的缤纷和内心的孤寂形成巨大反差。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不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说话。同事之间提防竞争多于温情合作;多年比邻而居,却互不相识;面对别人的痛苦,很多人选择当看客,以免惹是生非。冷漠是一种可怕的社会心态,日积月累会侵蚀人们的良知,让人心变得麻木。
事实上,感情需要培养、交流与增进,善良是人们内在的天性,交往是根本心理需要。要想融化冷漠的坚冰,首先,要提升自身修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自己的“道德商数”,让自己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其次,关爱了解身边的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也许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人心之间树起的高墙就能无形中倒塌。▲
, 百拇医药
4诚意足看穿忽悠
小品王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在娱乐大众、成就了“大忽悠”的同时,也让“忽悠”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成为流行。
小品中带点狡黠幽默、又不乏智慧的“忽悠”,带给了我们欢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在利益的驱动下,“忽悠”很快变了味,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欺骗手段,给人们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人际信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利用特殊关系,传递模糊虚假信息,以牟取私利;有人利用他人的单纯和信任,信口开河、损人利己。忽悠让整个社会陷入虚伪迷惘的气氛中,丧失对错是非的基本判断。
面对到处存在的忽悠迷雾和陷阱,真诚应该是最好的消毒剂。对自己真诚,就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坦诚地接纳自己,做到不掩饰、不跟风,不容易“被忽悠”;对别人真诚,就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不必要的误解,坦诚相对、达成共识,胸怀坦坦荡荡,没必要“忽悠”别人。▲
, 百拇医药
5多积累不靠炒作
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示自己、推介产品,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甚至颇具创意的事情,然而,很多人却剑走偏锋、过度炒作,结果不仅倒了大家的胃口,自己也迷失方向。
远到芙蓉姐姐、凤姐的怪异造型,近到“座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言论、孙悟空的“故里之争”,无不是在突破社会行为、伦理甚至个人隐私的底线,利用大众好奇窥视的心理,吸引大家的眼球。
在这样热闹炒作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一份内心的宁静和目标显得那么宝贵。不妨像孔子那样,“吾十五而志于学”,试着甘于寂寞,不为外界的浮华所动;学会积累,争取厚积薄发;同时,相信自己的信念和选择,“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6有善心无需炫富
社会的变革,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炫富和张扬成了一些富人,特别是富二代标识个人价值和身份的行为。他们炫名车豪宅、疯狂买名牌,甚至讽刺普通人,“你们一辈子见不着的东西,我买了几天就不喜欢了”。
, 百拇医药
炫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不成熟、不安全的表现。财富来的过分容易、甚至不正当,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只能借助虚张声势填补内心空虚。因此,在对待财富上,不妨学习“股神”巴菲特,别把金钱死死攥在自己手里,把财富用于帮助他人;此外,对子女,不要让他们享受现成的财富,而是培养创业和奋斗精神,用家长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胸怀慈善之心,尽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7常帮人别老装穷
贫富差距扩大,不法投机等现象的存在,使国人产生了强烈的仇富心理。不断发生的李刚、药家鑫等事件,加剧了贫富的对立,使人心沸腾。与炫富相反,一些人选择了装穷,他们不一定真穷,但害怕别人影响自己的丁点利益,喜欢哭穷,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
殊不知,习惯了装穷,内心会更加缺乏不安全感,还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圈子。对于金钱,最好的办法是客观审视自己获得财富的方式,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同时力所能及地扶危济困,帮助他人共同致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百拇医药
8会合作融化暴戾
暴戾和炫富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一个炫耀财富,一个炫耀武力。虽然方法不同,但两者都背离了团结互助的人际交往法则,使得人人自危,陷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市场化导致的过度竞争,使人们的关系处于敌对排斥之中,缺少合作和理解;人性化理念的缺失,使人们解决问题方式走向极端。要想让社会多一些仁爱和谐,我们每一个都要学会与人合作、理解他人,对弱势群体多些关爱和帮助,试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善意的春风吹走暴戾。▲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 刘宝锋)
, http://www.100md.com 表情暴力,躲开它
愤怒、猜疑都会伤人,讲个笑话活跃气氛
每个人也许都有过这种经历:打扮得整整齐齐准备出门,结果一进电梯,看到表情淡漠的邻居,好心情少了一大半;走进办公室,有同事哀声叹气,自己的精神头好像也没了;地铁里,一张张脸都是眉头紧锁……
看到别人“表情不好”,自己的心情不知不觉也会受影响。如今,网友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个新鲜名词——“表情暴力”。专指冷漠、愤怒、悲伤、猜疑等负面表情,间接对他人的情绪带来伤害。
表情暴力的出现,直接反映出现代社会钢筋水泥的环境下,大家把温暖的心包裹起来,充满戒备和怀疑。有人把表情暴力的伤害分成了两种,“外伤型”和“内伤型”。前者指消极表情传染他人,使别人也心烦意乱;而后者指为了迎合他人强颜欢笑、装腔作势,自己的内心却迷茫空虚。
, http://www.100md.com
要想躲开烦人的表情,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用笑脸感染他人。看到别人不太高兴,可以试着问候一下,适时讲个小笑话、说件趣事事,打破僵局。另一方面,学会“视而不乱”,理解别人的苦衷,告诉自己这些表情并不是针对你的,既尊重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怎样探出老人的心思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哪怕是亲密的一家人,对生活的要求也往往有很多差异。面对含蓄的老人,怎样既尊重、又自然地了解他们的心愿呢?
, 百拇医药 有多年看护经验的老年护理专家乔安娜·利利安·布朗在《安享晚年》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日渐年迈的时候,对生活的需求和爱好、禁忌和其他愿望,都可能会不断变化。家人要不断交流,了解老人内心的生活愿望。
首先,日常生活兴趣方面。可以在聊天时,很随意地问老人几个问题。包括,“什么事您做起来觉得最有意思,是看电视、还是打球”、“您想学点什么新玩意吗?比如上网、摄影”、“您最不喜欢做哪些事,或者不愿看到年轻人做哪些事”……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可以了解老人是喜欢安静还是热闹,是恋旧还是喜欢新鲜事。
其次,生活环境方面。可以问问老人“您喜欢住大房子还是小房间”、“房子里想装些什么电器”、“您想在屋里放点什么,装饰品还是花草”……这样,就能为老人安排一个符合他们心意的居所了。
最后,人际交往方面。可以问一下老人,“您愿意跟孩子们一起住吗”、“您每天都会跟老伙伴一起锻炼吗”、“旁边人多了您会觉得吵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便能了解老人是想多交些朋友,还是喜欢独处。▲
, http://www.100md.com
(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社区学院副教授董燕)
心理比身体老得慢
年纪越大脑子越灵 赶赶时髦留住青春
一次,听到两位老人的对话“您多大了?”“不大,刚68岁呢!”虽然声音略显苍老,但轻快的语气却让人分明感到,老人的心依然朝气蓬勃。
很多人一上年纪,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身体出现老化迹象,便觉得自己“脑子也不中用了”。然而,身体的衰老退化,并不能说明大脑和心理也老了。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心理学家拉斯·拉尔森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大脑功能会不断发展,智力相当稳定,某些方面甚至比年轻时更突出,比如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也说明,心理其实衰老得很慢,甚至“老当益壮”。
, 百拇医药
因此,不要因为年纪大,就把自己看成老头、老太太,您的心理还年轻着呢,让它活跃起来,会越来越年轻。首先,老年朋友可以跟着赶时髦,穿件新潮的衣服,让自己更精神;其次,多和年轻人交朋友,做他们的老大哥、老大姐,感染年轻人的青春气息;此外,坚持读报看书,听听流行音乐,让大脑有机会从事不同的活动,它会保持敏锐。▲(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李君)
八成人爱借别人的名气
可能会加重虚荣心,最好找到共同兴趣
“熟人好办事”,这话不假。可现实中,不少人为了各种目的,喜欢故意显示自己和一些名人、领导特别熟。
, 百拇医药
网友们给这一现象起了个专门的名字,“拽人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98.4%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拽人名”的人;多达80.4%的人坦言,自己也“拽”过人名。在套近乎的人上,“有权人”、“有钱人”和“领导”名列前三。
从社会层面去讲,一方面,通过拉关系套近乎,可以找到共同话题、拉近人际距离,在心理学上,这也被叫做一种“亲和效应”。另一方面,权力象征着地位,金钱象征着富贵。通过表示和有权有势的人拉关系,也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帮自己找到捷径,更快达到目的。
但是,这种现象如果放任自流、成为流行,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查显示,71.1%的人认为“拽人名”是因源于虚荣心,55.1%的人是想“表现优越感”,51.6%的人是想要“想确立自己的地位”,还有47.7%的人希望通过“拽人名”更有面子。而这背后,最终是人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在作怪。如果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难免失去真诚。
, 百拇医药
因此,偶尔拽一拽,能活跃气氛,也不是不可以的。可若是为了满足虚荣,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则要尽量避免。与人交流时,可以说一说彼此的兴趣爱好,既能增加自信,也增加人脉。总之,真诚相待,才能长久交往。▲
(注册心理咨询师蓝燕平)
有人天生爱附和
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是“好好先生”,无论听见什么话都唯唯诺诺、只会点头称是。
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习惯原来并不是他们故意的,而是生来如此。说到底,都是“基因惹的祸。”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发现,如果人们拥有某些特殊基因,比如DARPP—32基因,大脑活动时,就会倾向于容易接纳别人的建议,而不是自己做出决定。
, 百拇医药
研究负责人迈克尔·弗兰克表示,“好好先生”并没有什么错,而且接受建议比做决定风险更少,对他们最好多包容。▲
(陈希)
踩点干活压力更大(心灵探索)
拖到最后会更加焦虑、充满内疚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道事情很重要,可就是提不起精神,磨蹭来磨蹭去;到了最后时刻,才开始紧赶慢赶,匆匆忙忙干活。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2.8%的人坦言自己好像患了“拖延症”,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拖到最后才会开始。
, 百拇医药
然而,心理学家发现,虽然紧迫感会带来效率,可一件事情拖到最后,会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做事,将会消耗很多额外的心理能量。并且内心充满忧虑、焦灼和内疚感。即使完成任务,也很容易感到筋疲力尽。相反,如果从容不迫地做事,一切都在自己把握当中,内心则会更有确定感,完成任务后,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因此,踩着点慌慌张张干活,压力会更大,而且很可能错过很多原本可以把握的机会。
要想摆脱拖延,最好“对症施治”。对于任务太难导致的拖延,可以分解任务、由易到难,一点点达到目标;对于希望做到更好、追求完美而造成的拖延,可以边做边思考,边做边改进,不要强求自己一步到位;而对于遭到批评、自信心受挫所造成的拖延,则最好告诉自己,偶尔犯点错误是正常的,被批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努力过了,自己就问心无愧。能够调整心态,继续工作才是明智的选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岳玲)
, http://www.100md.com
嗓门大的人值得信赖(人际高手)
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风格也能反映一个人的魅力和性格特点。
说话声音洪亮的人大多活泼开朗、为人正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说话声音细小的人通常谦虚谨慎,做事情小心翼翼,能守口如瓶,是“保密”高手。当然,缺乏自信时,说话声音也会变小,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说话直来直去、“硬邦邦”的人通常个性分明,有些独断专行,但不会依附权威。有的人说话语速很快,他们通常反应敏捷,但控制力稍弱,情绪反应强烈,有点爱发火。
, http://www.100md.com
说话时动作夸张、声调上扬的人,有些不太“实诚”,希望刻意吸引注意,或者掩饰内心。说话左顾右盼的人通常缺乏耐心,给人不稳重的印象。
有些人说话时,喜欢时不时咳嗽一下、清清嗓子,这种人往往追求完美。还有一些人说话时习惯皱着眉头,他们通常做事认真刻苦,深思熟虑。▲
(上海新华医院精神心理科博士帅澜)
第三比第一开心
冠军的光环永远让每一个人心驰神往。第一名,真的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妙吗?也许未必。心理学家发现,当上第一名,日子却可能过得并不轻松。
, 百拇医药
几十年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成为传奇,但鲜花与掌声却没有带来更多幸福。他难以适应生活的巨变,最后变得抑郁寡欢,向世人诉说“到底要花多少时间,你们才不把我当成宇航员?”
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联合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相对于普通人,从小当班长、长大事业有成的“精英”,平均寿命要少两年半。还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猜想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快乐感最强,日后的生活也更幸福、轻松。
不少人从小“要做就做最好”,学习、工作一路冲锋,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出国镀金、跻身精英……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永远面临可能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
因此,习惯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享受一下第三名、甚至默默无闻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付出的过程喝彩,是一种更高明的生活智慧。▲
, 百拇医药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
有钱有闲的工作不现实
看重生活质量是进步,但也不能不劳而获
找工作要看什么?相信多数人首先回答“薪水待遇”、“发展前景”等。可近日,一项上海大学生的小型调查却显示,如今的新兴求职者,“有多少假期”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
这一结果,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们的择业观正在逐渐改变,想工作挣钱,更想享受生活,更看重自己的休闲娱乐空间。不少年轻人,甚至为了过得清闲、自由一点,放弃收入颇丰的知名外企。
, 百拇医药
一方面,这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说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内心感受。而不仅仅把工作看成生存的需要,该休息就要休息,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更不会过“有命赚钱、没命花钱”的生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反映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普遍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对生活难免理想化,甚至过于看重和追求自我,忽略现实的要求。
因此,这种新的求职思想,其积极面是不可否认的。留出个人空间享受生活,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熟,以及创造力的激发。但是,对于职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更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不断学习和成长。如果怕苦怕累、眼高手低,过于强调休闲和假期,甚至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仅影响工作成绩,还会影响个人的职业积累。最后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或干脆不工作,慢慢变成“啃老族”。
“既要钱又要闲”的想法和初衷是美好的,但年轻人更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让自己学会应对挫折、勇于挑战。此外,用自己的智慧平衡理想和现实,最终结合实际情况,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在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能幸福享受生活。▲
, 百拇医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
教你识破假笑(人际高手)
表情持续5—10秒,可能不真实
要想当个人际高手,学会察言观色、捕捉人的面部表情是很重要的技巧。
美国“微表情”研究专家保罗·埃克曼发现,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5至10秒钟,很可能是假装的。比如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通常只能持续2至4秒;而假笑因为缺乏真实情感的激励,不知道应该何时结束,一般会持续超过5秒,同时脸部的肌肉会显得僵硬,有些不自然、不对称。
, 百拇医药
愤怒、狂喜等强烈情感伴随的面部表情,持续时间常常更为短暂。比如惊讶,真实的惊讶一闪即过,一般不超过一秒。如果努力做出眼眉上挑、嘴巴张大的样子,并且保持好几秒,可能是“假惊讶”。▲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博士杨蕊)
吵架时千万别走开
每个家庭都渴望温馨甜蜜、其乐融融。可面对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再和睦的家庭也难免意见不统一,出现争执。
一旦争吵起来,人们不仅会提高嗓门增加气势,为了“击败”对方,往往还会搬出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横加指责。于是,面对“不讲理”的人,很多人,特别是男性,选择“眼不见,心不烦”,一走了之,找个清净地方。
, 百拇医药
可这样一走,结果却只会火上浇油。一方面,对方的愤怒无处发泄,越烧越旺;另一方面,他会认为你是因为理亏才离开的,越发得理不饶人。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吵架恰恰是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的契机。通过吵架、大家会一起摸索解决办法,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因此,争吵时,我们要勇于“知难而进”,非但不能离开,还要主动贴近。主动凑上前,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提醒他你们是一家人,没必要“势不两立”。如果时机恰当,还可以加上一些身体触碰,比如拍拍肩膀,摸摸头发,让家人意识到你们的亲密关系,缓冲愤怒情绪。由此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情绪过于激动了?
这样下来,情绪逐渐平复,争吵变成了交流,情绪化变成了理智化,此时分析谁对谁错,所有的问题必定能迎刃而解。▲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