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放臭屁当心大肠憩室炎
很少有人会认为放屁是一种“病”。近日,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在做客奇艺《恐怖!健康警报》时指出,身体的小细节可能揭示出背后的健康大威胁,放屁就可能预示着足以致命的肠道疾病。
“净放臭屁”或患致命疾病
“放屁是人体正常的宣泄,放出来反倒对身体好”,爱放屁的小李振振有词。殊不知,爱放屁且净放臭屁很可能是患上了足以致命的疾病——大肠憩室炎。
纪小龙解释,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内壁上形成的圆形囊袋状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都可以生长憩室。因为肠道有些地方较薄弱,肠子里的压力长期比较大时,薄弱处就会膨出小包,在肠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肠壁肌肉衰弱、肠内压力持续较大是形成憩室的两大重要条件。前者通常是由于衰老;后者则跟便秘有关。而放臭屁正是因为便秘,如果大便持续排不出来积存在憩室里,就会堆积,不断产气,这些气体是臭不可闻的。
纪小龙强调,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大肠上同时有好几个憩室,医学上称作“大肠憩室症”。不过没有任何症状。但憩室的存在有潜在危险,可能发展为憩室炎,还有可能出血。即便不流血,大肠憩室炎也可引起并发症,如果粪便在憩室里堆积得更久更多,还可能使憩室塌陷破裂,造成肠穿,这些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小腹压痛”是典型症状
大肠憩室炎症初期的很多症状和普通肠道疾病类似,不到严重时期很难发现。那怎么才能及时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憩室炎?
纪小龙表示,通常只有60岁以上老人才会得大肠憩室症。大肠憩室症在没发炎时除了做肠镜检查时才能偶然发现。只有等它发炎时人才有感觉,主要就是小腹压痛。其他症状还有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有的人放屁次数变多,有些还会变臭(正常人放屁是白天每小时一个,夜晚是每两小时一个,一般来说并不会非常臭),还有的人会便血。东方人大肠憩室炎普遍发生在右侧结肠,疼起来很像阑尾炎。确诊大肠憩室炎要使用消化道造影,或者大肠内窥镜检查,并排除其他可能性后才能确诊。
要防病提防便秘
肠子上形成憩室和年纪大、便秘都有关。便秘的人每次排便都要对肠子施以很大压力,时间长了,憩室就可能被一个一个挤出来了。所以要注意缓解便秘,但不能老吃泻药,以免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如果便秘严重,灌肠能彻底清理肠道。但灌肠只能去医院进行,不方便,所以还是要养成自己主动、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为此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粗粮等)帮助肠道蠕动,纤维素量一般约为每天20-35克。纤维素吃太多可能导致胃胀气。
另外,平时多喝水、多运动。还要学会控制压力,避免长时间情绪紧张,充分休息,有便意的时候千万不要憋。 本报记者朱瑞娟, http://www.100md.com
“净放臭屁”或患致命疾病
“放屁是人体正常的宣泄,放出来反倒对身体好”,爱放屁的小李振振有词。殊不知,爱放屁且净放臭屁很可能是患上了足以致命的疾病——大肠憩室炎。
纪小龙解释,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内壁上形成的圆形囊袋状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都可以生长憩室。因为肠道有些地方较薄弱,肠子里的压力长期比较大时,薄弱处就会膨出小包,在肠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肠壁肌肉衰弱、肠内压力持续较大是形成憩室的两大重要条件。前者通常是由于衰老;后者则跟便秘有关。而放臭屁正是因为便秘,如果大便持续排不出来积存在憩室里,就会堆积,不断产气,这些气体是臭不可闻的。
纪小龙强调,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大肠上同时有好几个憩室,医学上称作“大肠憩室症”。不过没有任何症状。但憩室的存在有潜在危险,可能发展为憩室炎,还有可能出血。即便不流血,大肠憩室炎也可引起并发症,如果粪便在憩室里堆积得更久更多,还可能使憩室塌陷破裂,造成肠穿,这些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小腹压痛”是典型症状
大肠憩室炎症初期的很多症状和普通肠道疾病类似,不到严重时期很难发现。那怎么才能及时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憩室炎?
纪小龙表示,通常只有60岁以上老人才会得大肠憩室症。大肠憩室症在没发炎时除了做肠镜检查时才能偶然发现。只有等它发炎时人才有感觉,主要就是小腹压痛。其他症状还有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有的人放屁次数变多,有些还会变臭(正常人放屁是白天每小时一个,夜晚是每两小时一个,一般来说并不会非常臭),还有的人会便血。东方人大肠憩室炎普遍发生在右侧结肠,疼起来很像阑尾炎。确诊大肠憩室炎要使用消化道造影,或者大肠内窥镜检查,并排除其他可能性后才能确诊。
要防病提防便秘
肠子上形成憩室和年纪大、便秘都有关。便秘的人每次排便都要对肠子施以很大压力,时间长了,憩室就可能被一个一个挤出来了。所以要注意缓解便秘,但不能老吃泻药,以免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如果便秘严重,灌肠能彻底清理肠道。但灌肠只能去医院进行,不方便,所以还是要养成自己主动、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为此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粗粮等)帮助肠道蠕动,纤维素量一般约为每天20-35克。纤维素吃太多可能导致胃胀气。
另外,平时多喝水、多运动。还要学会控制压力,避免长时间情绪紧张,充分休息,有便意的时候千万不要憋。 本报记者朱瑞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