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W > 胃痛
编号:12069269
胃痛不等于胃病 胃痛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531期
     胃痛不等于胃病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位于剑突下、肚脐上的中上腹部疼痛,大多由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引起。此外,胆囊、胰腺、肝左叶、总胆管以及心肺等器官都紧贴或临近中上腹部,这些脏器出现病变同样可引起"胃痛"。此外,胃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不一定有胃痛的症状,如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仅以上腹饱胀、嗳气、呃逆、纳呆为主症,往往没有疼痛或疼痛不明显。那么,哪些胃和十二指肠之外的疾病可引起胃痛呢?

    一是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石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胆道疾病患者多有中上腹部或右季肋下的不规则隐痛及不适感,有时还可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等酷似胃病的症状。病情常因进食油腻等而诱发或加重。许多病人因此长期被误诊为胃痛,按胃病治疗无效,查胃镜又没有特殊异常,一查B超才知道患了胆道疾患。
, 百拇医药
    二是肝胆恶性肿瘤。如肝癌(尤以左叶肝癌多见)、胆囊癌及总胆管癌等都可见胃痛,并出现上腹部饱胀、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体征,极易被误诊为胃病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机会。做腹部B超、CT和胃镜可鉴别。

    三是胰腺疾病。胰头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也常有中上腹部隐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与胃病混淆。腹部B超、CT和胃镜、血尿淀粉酶等检查可资鉴别。

    四是心肌梗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下壁急性心梗时不一定都会出现心前区绞痛,可仅诉胃痛或中上腹部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如果不做心电图检查,盲目按胃病检查治疗,很容易错过抢救机会而发生意外。

    五是下叶肺炎。当大叶性肺炎位于左右两侧肺的下叶时,病人可以出现中上腹部疼痛,酷似胃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咯铁锈色痰,听诊可有湿鸣音,X线检查可有模糊隐影等。做胃镜及X线检查可鉴别。(伏新顺)
, http://www.100md.com
    

    胃痛的中医治疗

    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疗效较为可靠。兹介绍如下:

    寒邪客胃型: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饮食停滞型: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气犯胃型: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应用疏肝理气何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郁热型: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用疏肝泄热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减: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 百拇医药
    瘀血停滞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则导致血瘀内停,出现胃痛日久,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固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应用养阴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出现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应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赵立新 庞仁珍 山东省商河县中医医院)
, 百拇医药
    

    胃病效方枳术汤

    笔者曾祖生前以擅长治疗胃病而闻名,祖父兄弟三人也是治疗胃病的高手,而在笔者的门诊中胃病患者也最为多见。当地一些老辈人和在世的一些老中医现在仍然还记得曾祖当年治疗胃病用药寥寥,却效果奇好,那么他们治疗胃病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方法不少,但其中有一首最为多用,最不可忽视的小方,那就是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文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是张仲景的一张小方,药仅两味,是治疗水饮结于心下的方子。然历代医家用此方治疗胃脘痛、痞满却效果很好。读张璐的《张氏医通》,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等书,发现治疗胃病多用此方加减。临床实践发现此方可用于水饮或食积结于心下而影响脾失健运的胃脘痛和痞满证,对于很多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下垂、便秘等病有良效。
, http://www.100md.com
    方中枳实量为白术的一倍,行气散结除饮,白术健脾利水,用于因实而致的脾虚。两药一消一补,攻补兼施,互相为用,而消大于补为其特点。从传统气机上讲亦是一升一降,符合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笔者家传用药的方证是:患者形体壮实,多胸闷,腹胀,嗳气,疼痛,腹诊心下胀满或疼痛,有压痛或有抵触,有明显的腹肌紧张。舌苔多厚而腻,脉右关滑实有力,或左关呈弦象。寒则合四逆汤;郁则合四逆散。食积和热证者先用大柴胡一剂消导,大便泻下后再用此方。寒热交杂而偏热者合半夏泻心汤,寒热交杂而偏寒者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而病程绵长,体形弱者白术量为枳实的一倍,法张洁古枳术丸之意。 (何运强 河北省河间市盛德堂中医诊所)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