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谣的诞生
“悠久中医源岐黄,灿烂文化奏奇章;天人合一贯古今,阴阳五行统总纲;望闻问切求根本,辨证论治出良方;防病养生有妙招,造福人类保健康……”在第四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三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上,这支中医健康养生谣甫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彩”,它不仅在中医药文化爱好者中间广泛流传,更作为科普材料进入“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北京东城区的部分学校,将中医药文化的幼苗栽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这支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缘由是什么,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创作历程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医健康养生谣创作团队的“总指挥”梁永宣。
梁永宣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牵头创作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中医启蒙三字经等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作品,她的作品因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根底、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广受赞誉。
说起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缘由,梁永宣回忆道,2011年3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找到了自己,希望创作团队能为2011年的地坛中医药文化节构思新的作品。这就成为了这支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初衷。
, http://www.100md.com
接到任务后,她立即组织了由中医、中药、针灸三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的创作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始构思。梁永宣告诉记者,最初我们的设想和最后的成品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了创作团队不断碰撞、创新的思维过程。
最初团队建议创作健康管理方面的内容,但在进一步讨论中,大家发现当前中医健康养生的常识尚不够普及,医药界也缺乏正确的引导。于是决定改变思路,撰写能为普通百姓所理解的中医药常识。
在主题确定之后,采用什么样的写作形式又成了团队苦思冥想的问题。鉴于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版过很多类似的书籍,他们决定在写作方式上寻求创新。
一周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侯中伟老师编写的提纲问世,经过讨论,又吸收了创作组全体人员的集体智慧,决定以介绍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经络养生、服药宜忌等几方面为基本内容,采用朗朗上口的歌诀形式予以呈现,同时配以简单注解。基础医学院赵歆副教授、中药学院杨瑶珺副教授、吴浩忠老师以及研究生林相龙、张弦、亢淼、黄英华等人纷纷行动起来,认真地撰写初稿。
, 百拇医药
汇总初稿后,梁永宣发现,注解内容难以统一,且若以简短文字解释歌诀内容,受篇幅限制,有囫囵吞枣之嫌。于是,团队立即决定舍弃注解,完全以歌诀形式创作。为提供样本,梁永宣首先创作出第一部分开头篇及最后的结语部分,给大家增加了创作的信心。
经过一遍遍地修改、打磨之后,一支朗朗上口、合辙押韵、通俗易懂的中医健康养生谣诞生了。
为了方便更多读者阅读,现全文刊载如下:
中医健康养生谣
开篇
悠久中医源岐黄,灿烂文化奏奇章;
天人合一贯古今,阴阳五行统总纲;
望闻问切求根本,辨证论治出良方;
, 百拇医药
防病养生有妙招,造福人类保健康。
一、节饮食
四季阴阳万物源,依据天时用饮膳;
五味调和方为本,滋腻味重体难安;
寒热温凉需慎断,阴阳平衡最关键;
秋冬养阴夏春阳,应时精选宜细辨。
春季少酸多食甘,补脾益胃病不沾;
夏季养心宜清淡,苦凉相伴身康健;
秋季节辛常用酸,滋阴润燥养为先;
冬季宜苦不宜咸,温食暖饮御酷寒。
, 百拇医药
谷蔬果肉精心选,多样调配营养全;
勿饥勿饱益身心,饮食有节尽天年;
体虚不足可适补,实而有余泻则安;
百病调养遵医嘱,未病谨防古训传。
二、慎起居
世人过忙易变老,起居有常从天道;
邪风恶习须远避,不妄闲逸与过劳;
胜日寻芳多情趣,心旷神怡少烦恼。
多彩生活培雅兴,琴棋书画皆逍遥;
家居舒适避尘嚣,开窗透气不可少;
, 百拇医药
绿色点缀神清爽,房室整洁阳光照;
晨起按时莫赖床,正午小憩倦意消;
醉眠饱卧均无益,睡前静心勿久耗。
四季着装皆可俏,肥瘦松紧适切好;
随季增减适寒暑,春捂秋冻勿忘掉;
传统健身术高超,五禽八段太极妙;
调理气血养元神,持之以恒适医道。
三、调情志
古来圣贤重养神,身心合一气血通;
五脏协同畅情志,正气存内建殊功;
, 百拇医药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调和能防病;
疏泄气机顺为要,阴阳平和疾可平。
过喜伤心神思朦,范进中举为笑柄;
悲愁不已尤损肺,黛玉葬花叹多情;
思虑恐惧伤脾肾,神疲体弱力不胜;
肝如武将怒气冲,眩晕呕血易中风。
尚德制怒重修身,戒骄戒躁多自省;
尊师勤问学必得,敏思笃行业可成。
敬老爱幼天伦享,知足常乐美人生;
宁静致远仁者寿,宽容博爱智者同。
, 百拇医药
四、通经络
经络阻滞百病由,疏理调达有妙手;
欲通经脉用何法,“敲击胆经”健康奏;
每日拍打三百次,空掌股外轻轻叩;
疏肝理气柔筋骨,身强体泰健步走。
惠及众生保健灸,常灼要穴解忧愁。
无疾自温足三里,祛病延年保长寿。
身体疲劳兼虚冷,需将艾火“关元”守。
男女老幼皆可用,坚持不懈佳效收。
日日养生长浴足,朝夕温浸驱病苦;
, 百拇医药
足反射区应五脏,水温四十调左右;
春能生阳夏祛暑,秋润肺肠冬寒走;
浴罢揩摩反复揉,祛邪健体功悠悠。
五、善服药
自古神农尝百草,千年疗病有奇招;
寒热温凉药本性,五味更把五脏调;
药材良莠讲地道,北枳南橘不同效;
炮制得法方为药,减毒增效建功劳。
中药煎煮有门道,事半功倍疗效高;
汤药宜用砂锅煮,金属器皿莫来扰;
, 百拇医药
饮片入前宜慢泡,沸后慢煎忌久熬;
先煎后下要区分,空腹温饮是决窍。
服药禁忌须知晓,因人服用方为妙;
妊娠期间慎用药,斟酌利弊循医道;
老人小儿体单薄,药性宜缓量酌少;
远离生冷与油腻,健康生活乐陶陶。
结语
遇病平和心不慌,勿信游医骗人方;
求医问药有正途,因人而宜保安康;
针灸按摩理疗术,丸散膏丹与煎汤;
扶正祛邪调情志,岐黄国术远名扬。, http://www.100md.com(徐雪莉)
这支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缘由是什么,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创作历程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医健康养生谣创作团队的“总指挥”梁永宣。
梁永宣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牵头创作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中医启蒙三字经等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作品,她的作品因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根底、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广受赞誉。
说起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缘由,梁永宣回忆道,2011年3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找到了自己,希望创作团队能为2011年的地坛中医药文化节构思新的作品。这就成为了这支中医健康养生谣的创作初衷。
, http://www.100md.com
接到任务后,她立即组织了由中医、中药、针灸三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的创作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始构思。梁永宣告诉记者,最初我们的设想和最后的成品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了创作团队不断碰撞、创新的思维过程。
最初团队建议创作健康管理方面的内容,但在进一步讨论中,大家发现当前中医健康养生的常识尚不够普及,医药界也缺乏正确的引导。于是决定改变思路,撰写能为普通百姓所理解的中医药常识。
在主题确定之后,采用什么样的写作形式又成了团队苦思冥想的问题。鉴于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版过很多类似的书籍,他们决定在写作方式上寻求创新。
一周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侯中伟老师编写的提纲问世,经过讨论,又吸收了创作组全体人员的集体智慧,决定以介绍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经络养生、服药宜忌等几方面为基本内容,采用朗朗上口的歌诀形式予以呈现,同时配以简单注解。基础医学院赵歆副教授、中药学院杨瑶珺副教授、吴浩忠老师以及研究生林相龙、张弦、亢淼、黄英华等人纷纷行动起来,认真地撰写初稿。
, 百拇医药
汇总初稿后,梁永宣发现,注解内容难以统一,且若以简短文字解释歌诀内容,受篇幅限制,有囫囵吞枣之嫌。于是,团队立即决定舍弃注解,完全以歌诀形式创作。为提供样本,梁永宣首先创作出第一部分开头篇及最后的结语部分,给大家增加了创作的信心。
经过一遍遍地修改、打磨之后,一支朗朗上口、合辙押韵、通俗易懂的中医健康养生谣诞生了。
为了方便更多读者阅读,现全文刊载如下:
中医健康养生谣
开篇
悠久中医源岐黄,灿烂文化奏奇章;
天人合一贯古今,阴阳五行统总纲;
望闻问切求根本,辨证论治出良方;
, 百拇医药
防病养生有妙招,造福人类保健康。
一、节饮食
四季阴阳万物源,依据天时用饮膳;
五味调和方为本,滋腻味重体难安;
寒热温凉需慎断,阴阳平衡最关键;
秋冬养阴夏春阳,应时精选宜细辨。
春季少酸多食甘,补脾益胃病不沾;
夏季养心宜清淡,苦凉相伴身康健;
秋季节辛常用酸,滋阴润燥养为先;
冬季宜苦不宜咸,温食暖饮御酷寒。
, 百拇医药
谷蔬果肉精心选,多样调配营养全;
勿饥勿饱益身心,饮食有节尽天年;
体虚不足可适补,实而有余泻则安;
百病调养遵医嘱,未病谨防古训传。
二、慎起居
世人过忙易变老,起居有常从天道;
邪风恶习须远避,不妄闲逸与过劳;
胜日寻芳多情趣,心旷神怡少烦恼。
多彩生活培雅兴,琴棋书画皆逍遥;
家居舒适避尘嚣,开窗透气不可少;
, 百拇医药
绿色点缀神清爽,房室整洁阳光照;
晨起按时莫赖床,正午小憩倦意消;
醉眠饱卧均无益,睡前静心勿久耗。
四季着装皆可俏,肥瘦松紧适切好;
随季增减适寒暑,春捂秋冻勿忘掉;
传统健身术高超,五禽八段太极妙;
调理气血养元神,持之以恒适医道。
三、调情志
古来圣贤重养神,身心合一气血通;
五脏协同畅情志,正气存内建殊功;
, 百拇医药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调和能防病;
疏泄气机顺为要,阴阳平和疾可平。
过喜伤心神思朦,范进中举为笑柄;
悲愁不已尤损肺,黛玉葬花叹多情;
思虑恐惧伤脾肾,神疲体弱力不胜;
肝如武将怒气冲,眩晕呕血易中风。
尚德制怒重修身,戒骄戒躁多自省;
尊师勤问学必得,敏思笃行业可成。
敬老爱幼天伦享,知足常乐美人生;
宁静致远仁者寿,宽容博爱智者同。
, 百拇医药
四、通经络
经络阻滞百病由,疏理调达有妙手;
欲通经脉用何法,“敲击胆经”健康奏;
每日拍打三百次,空掌股外轻轻叩;
疏肝理气柔筋骨,身强体泰健步走。
惠及众生保健灸,常灼要穴解忧愁。
无疾自温足三里,祛病延年保长寿。
身体疲劳兼虚冷,需将艾火“关元”守。
男女老幼皆可用,坚持不懈佳效收。
日日养生长浴足,朝夕温浸驱病苦;
, 百拇医药
足反射区应五脏,水温四十调左右;
春能生阳夏祛暑,秋润肺肠冬寒走;
浴罢揩摩反复揉,祛邪健体功悠悠。
五、善服药
自古神农尝百草,千年疗病有奇招;
寒热温凉药本性,五味更把五脏调;
药材良莠讲地道,北枳南橘不同效;
炮制得法方为药,减毒增效建功劳。
中药煎煮有门道,事半功倍疗效高;
汤药宜用砂锅煮,金属器皿莫来扰;
, 百拇医药
饮片入前宜慢泡,沸后慢煎忌久熬;
先煎后下要区分,空腹温饮是决窍。
服药禁忌须知晓,因人服用方为妙;
妊娠期间慎用药,斟酌利弊循医道;
老人小儿体单薄,药性宜缓量酌少;
远离生冷与油腻,健康生活乐陶陶。
结语
遇病平和心不慌,勿信游医骗人方;
求医问药有正途,因人而宜保安康;
针灸按摩理疗术,丸散膏丹与煎汤;
扶正祛邪调情志,岐黄国术远名扬。, http://www.100md.com(徐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