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医药企业管理之惑
□ 焦燕东
战略迷失
市场无策产品散乱资金链短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医药行业面临着一次空前的大变革,重组、洗牌、技术更新、微利时代,医改未知的愿景令众多中小药企对市场倍感压力,如何“过冬”成为这些药企必须面对的课题。许多中小药企由于缺乏自身优势产品、新药研究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下,遇上政策环境变化,生存便成问题。
战略迷失
“联想之父”柳传志概括企业经营管理三要素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定战略的意义和重要性、原则、方法、内容、步骤等说起来是常识性的东西,但为什么在一些药企的现实运作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容易迷失呢?其实,任何企业战略都是以人为本,靠人去执行,战略规划本身很好,但是员工在中间看不到个人利益,缺乏努力的动力,尤其是损害一些敏感人物的利益时,战略执行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在激烈竞争中,成败的差距往往在99%的努力和100%的努力之间。而很多企业老板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停地换人换思路,往往是一错再错,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而事后也无法反思出有意义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另外一个想法,战略迷失,总是不能实现目标。
市场无策
中小药企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往往显得束手无措。做广告?很多做大做好的企业都是这么干的,有企业一年3亿多元的广告,销售做到了42亿元;还有企业一年11亿元广告换回80多亿元的回款;更有企业央视广告一打,随着明星闪亮登场,货卖得哗哗的。但看看自己账上的钱好像支撑不了上央视广告的费用。宝押终端?庞大的人海战术人力费用也不菲。招商?那么多年了,总是“招伤”。企业进也难退亦难。
企业在这样一个行业政策大调整的时代,内部需要设立“政策事务部”,配以合格的专门人员,研究国家医药政策,建立与关键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保障重点市场和产品的中标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同时对于中小药企市场需要聚焦,市场之术也需要聚焦。慎重衡量、审视自身的产品和市场资源,选择适配的市场策略和操作模式,集中资源,术有专攻,才是市场破局之道。
产品散乱
有一家药企建立几十年了,针剂、片剂、胶囊、丸剂种类齐全,可以生产几十种产品,但是销售和回款都不理想。更要命的是,好的产品不断地进行全国大包,产品的销售权外放,短期看似销售上去了,但是受制于全国总代,价格体系因难以掌控变得混乱。企业核心的管理和销售团队松散或兼职者居多,企业效率低下,面临生存问题。
产品多了,如果经营乏术,还不如少而精。研究国内成功的药企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上很多品种,而是主打、精耕细作一个或几个产品,然后再主推系列产品。对于普药企业则需重点推广高毛利产品和规模产品,促进企业利润和规模的发展。
资金链短
很多药企盲目生产和开发市场,结果是库存巨大,有的产品没有出厂在库里就已经放了几个月,以销定产形同虚设。市场商业渠道管理混乱,年销售只有几万元的经营代理商多达几百个,应收账款过大,逾期账款过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资金之痛,要命。资金之痛,根在企业资金运作出了问题。
企业在前期规划中理应留置未来市场资金,生产和市场是哑铃型结构,中间的链断了,企业真“哑”了。企业在市场资金流形成良性循环之前,要么提前留置市场开发费用,要么做好后续融资准备,才能生产、市场两不误。
管理混乱
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责、权、利不清;财务资金管理散乱,监控不力,信息失真;企业决策“拍板式”,管理意见不统一,政令难通;员工感觉在公司做事难,老板则感觉员工没有尽心工作;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一些企业老板总是离市场很远,对外部市场的信息缺乏了解,对于企业内信息流靠嫡系的小报告,结果是: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打小报告的。一年换几任营销老总,离职的都会带走部分客户和主要营销骨干,企业的资源在不断变换中消耗殆尽。
老板短板
企业的老板或者主要经营决策人其实是企业这个“木桶”上那块最重要的短板,但他们又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能走多远,老板的品德决定企业的诚信,老板的抗风险、抗压、危机处理能力决定企业的“免疫”能力,老板对人力、产品、市场资本、品牌等资源整合经营能力决定企业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效率。
老板能力短板的难题可以通过配备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来弥补解决。但在实际运营当中,老板的固执己见会形成弥补自己短板的障碍,怕“露短”,总认为职业经理人是外人,需要对其限权。有的老板把人请来,竟然不是用人之长,而是去“执行自己之短”。有责无权,内耗内斗严重。这样的企业,只能在走马灯似的高管换班中走向衰落。
诚信缺失
诚信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内部诚信现状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诚信理念,在竞争中以诚信取胜。然而,目前有些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诚实信用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加强对“信用管理”的研究,控制信用风险,提高企业的信誉指数。
诚信危机普遍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这与企业自身制度不完善密切相关。同时,诚信危机也直接反映了管理者诚信缺失的问题,导致企业失信于员工,员工失信于客户。企业需要靠人心、靠人才、靠创新、靠团队、靠制度获得生存和发展。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发展之道,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人心向背
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昭示着集体的能量,团结的威力。许多企业总爱把经营不善的责任归结为员工执行力差,那么,我们就要反问企业管理者,为何企业的执行力低下?其实并非您的手下都是庸才和滑头,并非企业没有制度,是企业人心涣散。经营企业=经营人心,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已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亚洲首富李嘉诚说:“我管理企业很简单,就是取得员工的喜欢。”一个不受员工喜欢和尊敬的领导,他的话和工作安排又有谁会去认真执行?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先趴下。 经营人心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企业家日思夜想,“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要琢磨怎么把人心经营好。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
|